-
1 # 每日讀書A
-
2 # 樹德漢碩
我覺得很有哲理。青年時就讀老子的《道德經》,並深受其影響,改變了我許多為人處事的態度與看法。這是《道德經》最後一章的前兩句。《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最後一章算是結束語,用了格言警句的形式,是非常值得回味與思量的。那是治世的要義,人生的主旨,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信實、納言,專精、利民而不爭。人生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結合,真是核心。這章全文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是很有樸素辨證的哲學格言,好好品味領會,給人啟迪不少。不美言,不爭辯,不積財,多付出,效法天地,順其自然,以真善為美為本多好。
好話不好聽,好聽的不是真話。好人不巧辯,巧辯的不是好人。多辨證而含哲,看人看事,都要一分為二,正反兩面顧及,不要片面,偏聽偏信,更不要只看現象不看本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輕諾寡信。看人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越誇誇其談,大吹大捧者就要越警惕,不要被表象所矇蔽,被甜言蜜語所坑騙。要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才好。
-
3 # 熱帶雨林的午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是通行本《道德經》最後一章的首句。
有沒有道理,就看會不會讀《道德經》。
《道德經》這裡的說法,是典型的老子辯證法的表述。即,用概念對舉的方法,掌握辯證思維,學會從反面思考問題,更全面看待事物整體;同時,要時刻記住道的本質,是返樸歸真、順應自然。
老子已經提醒過我們,他的話,“知我者希。” 其用意,就是讓大家不要被表面的對立化、絕對化的表達方式所迷惑。表達得對立和絕對,是為了引人入門,歸向道體,遵循道性,不是要人被偏執一面之詞所束縛。
這種老子的典型表達法,在關於道的論述裡已經樹立了模式,如“無為而無以為”、“無為而無不為”等。他所要說的“無為”,不是什麼也不管,而是不妄為(不知常,妄作,兇);所謂“無以為”,也不是無目標,而是要把目標指向道本身(吾以觀復)。除了道,其它都是虛妄。
用這個模式來了解《道德經》,才是符合老子本身理論特色的讀法,才符合“反者道之動”的規律。
這是其一。
其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的真實含義,結合老子的表達模式,和信言對立的不是優美,而是虛浮之美,和善者對立的不是一般的異議,而是巧偽之辯。這就是說,忠實於事實的言論,是不會有虛浮之巧飾的;真正的遵道之人,是不會有巧偽之辯的。
根據老子的模式,做這樣的理解,這句話還是十分有道理的。
按照經驗,信言並不排除美言,只要美言能做到信實,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道德經》不是也寫得富有文學性嗎,否則,能否流傳開來也是個問題。正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會辯也是不苟同非道、通天下之志的必要手段,只要辯者是服務於復歸於道,同樣是有德之人的長處。《道德經》本身就是辯論之書,經常反駁流行於當時的主流觀點,正因為它的批判性,才樹立了老子辯證法的獨特學說。
對於美、辯,就像對待其他許多事情一樣,老子並不完全否定,而是要看他們是否瞄準到了“得一”的方向上,提醒人們不要被非道所惑。信言,就是合乎道性的言論;善者,就是合乎道律的聖人,這些都是合道的。之所以合道,其因在於它們追求的是樸、真,遵循的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價值觀。
老子在這裡雖然說的是具體事物,是關於信言、善者等等,實際上表達的是不論何時,人都要“無私”,因為德的本質就是為而不有,人和事物所得一切,都是來自於道,並歸回於道,道本身也是無,有其私,就背離了德,遠離了道。《道德經·八十一章》的最後一句,才是老子的關於道與德,以及包括這句話在內的各種論述的結論和真意:“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裡的話,要得意忘言,才是正確的讀法。得意,就是達到悟道的方向上,忘言,則是剝除一定條件下體現的對立性、絕對化,透過觀復的思考,回到更有普遍性的道理上來,用老子的道論和德論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
之所以老子要用這種表達方法,我認為,這恰好實踐了老子自己的理論。老子的道論指出,“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事物獲得個性、趨向離開道體,為“逝”,是行的意思,之後,到達“遠”,“遠”就是達到極端的邊緣了,這時就會“反”。“反者道之動”,是最根本的規律,最重要的道的存在規律。
說話也是一樣,在各種關係中,撿關係最對立的方面去說,才能最鮮明地反襯出道與非道的區別,表現出復歸於道的警示作用,才能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畢竟,老子的理論是驚世駭俗的批判的理論。道的根本規律就是“反者道之動”,從肯定合道一面同時否定非道一面的對立性形式,最容易表達正題,最能夠準確體現《道德經》的異乎尋常的理論的精髓。
-
4 # 踏命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麼意思那?正直之人的言語往往是直白現實的,而現實的言論往往是殘酷的這種言論當然不美不為人所喜。所謂信言不美正如是,而美言不信則相反,那何為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那?這裡的善我個人理解善於某事,而非善良,所謂有失必有得專心於一事則必失一事,善於事者十有八九不善於言,而善於言者十之八九不善事,善言者多為紙上談兵之輩如今之鍵盤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正如是。
-
5 # 文化三家店
看到這個題目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爺爺。
我爺爺去世已經35年了,他當時85歲,我15歲,他去世我當時哭得稀里嘩啦的。
我爺爺一生波折,歷經清未民國抗戰和新中國不同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他明裡跟日本人做事,暗地裡為八路軍籌糧餉,一次日本人生氣,一槍托把爺爺戴的瓜皮帽頂上的布疙瘩砸到了頭皮裡面。我爺爺從日本人手裡救過我們村許多人的命,記得每年過年,好多鄉親來跟我爺爺磕頭拜年,大多是被救命人的後代來感恩,現在孝道有些淡,許多人已經忘記先祖之事。我姥爺曾經是趙縣寧晉新河三個聯合縣的區長,日本人為抓他還把我姥娘一家子抓到了炮樓裡做人質等贖。解放後,姥爺沒文化沒有到外做官,做了村裡支書,他瞧我爺爺是個人物,強硬做主把我媽嫁給了我爸。我爺爺不光管村裡糾紛,在十里八村也十分有名氣,他解放前還跟趙縣大土匪郭炭塊是把兄弟,一生複雜如斯,是是非非真不知如何評斷。
我爺爺高興時一個人愛唱戲,我也不知是什麼劇種,也不知道在唱什麼,只是大嗓門滄桑豪放。他給村裡人買賣田宅分家寫文書,毛筆字十分硬朗,在他83歲時,自己給自己寫了一幅對子貼在屋裡土牆上,我看不懂,他給我念,“喜今日八十三歲,看他日西方異人”。“異”就是現在的“異”字,他也不給我解釋什麼意思,只是微笑。他給我的教導很多,比如“牽著驢找馬”“騎驢看唱本”等什麼的,當時我也不明白什麼意思,現在看到這個題目,一下子想到他跟我說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我立即通透明白,這是說,如果一個人無緣無故表現的巧言令色,那他肯定是隱藏著一個壞心思,這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一個意思,真是能夠互相參解。
信言就是真實的話,他不假修飾,也沒有必要假人以顏色。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論語裡的話。人從本性講,喜歡好聽的話,但好聽的話裡往往隱藏著危險。從事間諜工作的漂亮女子最危險,看著賞心悅目,溫溫柔柔,多少重要情報就在巧言令色中被獲取了。
美言不信的另外一個著名例證是唐朝大奸相李林甫,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聲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強的,他就千方百計地把他們排擠掉。他要排擠一個人,表面上不動聲色,笑臉相待,卻在背地裡暗箭傷人。關於李林甫,他的故事網上還有很多,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找看,相信你會有很多啟發的。
限於篇幅,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就下次再聊吧。
回覆列表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譯文真實可信的言語不華美,華美的言語不可信。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不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灼見的人不求知識廣博,有廣博知識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見。聖人不私自積藏,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儘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天的法則是利於眾人而不妄加傷害;聖人的法則是施惠眾人而不與人爭奪。解析巧加掩飾,為自己的錯誤大加辯解,真可稱得上巧言善辯了。這種人心地如何呢?毫無疑問,這種人肯定是不善良的,也是沒有道德心的。真正善良的人,決不會與人爭論是非,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功過是非不進行爭辯,他們雖表現木訥但是非分明,雖看似愚鈍但心如明鏡,他們不善於論人,也不善於為自己爭辯,一切盡在不言中。老子稱這些不善於用花言巧語來爭辯的人是完善的,其本質也是善良的。我們常說“言多必失”,言語發展到今天,其作用大大超過了原始意義上的求偶需求,它已經成為現代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在社交場所,言語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誰也無可否認。在老子看來,言語的負面作用比正面作用大,這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造就的。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老子絕不是要我們都成為“啞巴”,他只是強調言語上升到“善辯”這一層次所出現的弊端,他將言語和人的善良本質聯絡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在今天看來依舊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獲得知識的博與專,老子自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稱“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直到現在仍未休止,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的廣博和專精是不能說明老子的理論的。老子在這裡強調的是對道(真知)的把握和多聞(廣博)之間的辯證關係,在老子看來,多聞並不能真正地明白道,明白道的人並不靠博聞而得。“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句話讓現代人看來實在是荒唐可笑,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怎麼就更富有了呢?在這裡我們從精神物質層面上來解釋,自己的東西(物質的、有形的)給予了別人,自己的東西是變少了,但自己的精神財富(無形的)卻上了一個臺階,給予了別人卻換來自己內心的充實,這難道不叫自己變得更富有和充足了嗎?“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全章的總結,也是整部《道德經》的總結,老子以一句極富鼓動性的話結束了五千言。看啊,蒼茫的天地之間,人類就如同浩瀚大海里的游魚,成群結隊、大小不一。我們要成長、衰老、消亡,我們都喜歡生而討厭死,因為生是幸福的,抬頭看天上的星星,低頭看草葉上的露珠,這一切都是那麼讓人欣喜和感動。天地給予我們的絕非僅僅這些,這些美麗的事物是天地給予我們的禮物,它無私地給予著,讓我們人類盡情地享受著它帶給我們的美好,它不要求回報,更不用說去傷害我們了。聖人也是如此,他只是默默地奉獻而不要求我們的回報,他和萬物沒有紛爭、沒有打鬥,只有奉獻、沒有索取,更沒有慾望和妄為。這是多麼幽遠、高深的境界,但他看起來又是這般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