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讀書A
-
2 # 莉莉安楊女士
孔子一直進行下去了。只是在別的地方進行。以前,老師曾說過不懂的先擱置一下,但是程序不能停,準備期末考試,在規定計劃時間內全部拉過。(有時說話雖然無用,除學習之外還可排遣情緒)
-
3 # 了境如幻自心所見0
這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教學之道:(對有些學生)你不問,我不說;你不想學,我不主動講。有興趣想知道,明白了,就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啦。
-
4 # 西安交大黎荔
孔子說:“不到心裡想弄通卻通不了的時候,我不啟示他;不到口裡想說出卻說不出的時候,我不開導他。舉出一角,不用其餘三角自反自證,我就不再說什麼了。”
-
5 # 如是國學講堂
孔子不僅樂於教學,真的是隻要來學一定收。但是他不會去招你,“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師道,絕不招生,你自己來投,投師可以,來拜師、來學法。拜了之後,再看你的誠敬心,因你的程度來施教,所以孔子也善於教學。在《論語》裡有這麼一句經文說,“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聖人善巧的教學方法。“不憤不啟”這個憤字,是求學的人他很想悟道,求之未悟,沒通、沒開悟而很想開悟,這樣的一種狀態叫憤。所以,想開悟,要發憤。過去的人參一個偈子、參一個話頭,多少天、多少夜不眠不休,這是發憤,沒開悟就不可以鬆懈。孔子見到這樣的學生,就看時機點悟他,這叫啟,啟發他,讓他豁然開悟。“不悱”這個悱,是求學的人他已經有悟處,但是沒有大悟,他有心得但是並不明朗,心裡知道,又說不出來。這是有了悟處但是沒有大悟,孔子就給他“發”明之,讓他能夠豁然貫通。憤、悱是學生的事情,啟、發是老師的事情。老師要看學生的程度,學生到了什麼樣的階層、什麼樣的程度,老師就用什麼樣的方法,你沒到那個程度,不可以用那個方法。不憤的時候不能夠啟,不悱不能夠發,所以老師教學生重視人的悟性。
-
6 # 九畹幽蘭93920082
千卷玄言,不如片言折獄。中國文化從漢唐註疏、宋明語錄、詩文點評到禪宗的棒喝頓悟,並沒有長篇大論、邏輯論證,而重啟發、暗示、點悟、點到為止,不求說破,重在啟發學生自悟心靈寶藏,本自具足無量的智慧、相好、德能。教育方法生動活潑,直指人心。
“不憤不啟”,學生的疑團經歷千淘萬漉、上下求索的參學訪道,依舊未破,疑團還在,這時候老師給你吹盡狂沙始見金的驚喜,茅塞頓開的啟發。
“不悱不發”,學生若有所悟,但未洞然明白,此時,老師自然會契機契理給予豁然開朗、別有天地、恍然大悟的發明。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譬如指出桌子的一角,卻不知道還有另外三個角,我也就不再說了。
或說,此其實是講道德之舉一反三,並非講知識也。子曰:“吾道一以貫之。”,真理貫通萬事萬物,即事即理,理事不二。在世間法來講,以“忠恕”之道一以貫之,舉一反三,以約存博,以簡御眾,亦通。
故說真正的教育方法重在“啟發”,啟發心靈,極具具體的情境性,而非邏輯的歸納演繹的抽象方法,從來真正的科學發明創造,都是自由想象、自由直觀的產物,重在心靈的啟蒙,而非沉淪於邏輯的桎梏。
從“憤、悱”到“啟、發”,從舉一反三到吾道一以貫之,天下歸於忠恕,天下歸於仁。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傳統教育方法,在當今之世,亦值得繼續發揚光大。
-
7 # 熹沐木
本章出自《論語·述而》的第八章。
一,“字面意思”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中“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三。反者,還以相證之意。復,再告也”。
朱熹的解釋似乎有點饒人,我個人覺得現代學者李零教授的解釋通俗易懂。
“憤”就是憋在心裡,“悱”是話到嘴邊,都是內心衝動不吐不快。“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形容死腦筋不開竅,一張桌子四個角,看了一個角,不知道其他三個角是啥樣。“則不復也”是說既然如此,也就沒必要再講第二遍。(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
綜上,這幾句話可以這麼翻譯“不到發憤求知的程度不進行開導,不到欲言的程度不進行啟發。舉示一方不能推知其他三方,對這樣的人就不再進行教誨了。”(孫欽善《論語註譯》)
二,“名家說解”
楊伯俊先生認為此章是孔子自述其教學方法。必須是受教育者先發生困難,有求知的動機然後去啟發他。
李零先生認為孔子要教學生,必須要學生內心有要探究明白的衝動才去加以點撥,啟之發之,讓他們去尋求答案。
孔子反對記問之學,認為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是不值得教的。
李澤厚先生在其《論語今讀》中講到“中國文化從詩文點評到教育方法,無不點到為止,不求說破,即讓受教育者自啟心靈獨得體會”。
綜合各名家意見,我們認為此章講述了孔子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放到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分享一點我的個人體會。
三“個人體會”
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現在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平心而論我沒有完全做到。本人在平時一不小心也還是會變成了填鴨式的教育。此時不論學生需要不需要,我都會一股腦的全部教給學生,貌似是敬業,實則對學生有很大的危害,每每想到這個,內心也會受到自己強烈的譴責。所以,我一直覺得讀《論語》可以將其當做一面鏡子來用,反觀自己反省自身,假以時日會有收穫會有變化。比如我讀到這一章的時候對我的震撼要比很多教育理論更能刺激我,因為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然而我們也需要意識到啟發誘導的教育方法雖然好,但更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如何用。這也是一門藝術,我想老師不僅需要有學識,也需要有教育的藝術,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自己先努力吧。學生不是機器,如何啟發他獲得更高的追求,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或許一生都得去思考這個問題。
-
8 # 風雲情
大家好,我是風雲,專注於文化領域。題目中的這句話,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來源於《論語.述而篇》,講述的是孔子有關教育方面的思想方法。孔子不僅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同時在教育上也是別具一番風格的,也是一位教育家。
★ 這句話的譯文是,在教學的的過程中,如果弟子學生正好想弄清楚一個問題,但自己還沒有努力的想方設法,去學習明白,就先不會去開導他;弟子沒能到清楚合理的表達意思的時候,先不去啟發他;教了弟子以後,還不懂得舉一反三,那麼不會再去重複的教學,先不著急往下進行。孔子的教學方式看似有些嚴厲,但是卻讓弟子成長很快,受益匪淺,同樣對我們現代的教育生活工作,也有很多的指導意義。
1,教育方面現在資訊豐富傳播也快,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更加因材施教,會讓大家討論提前預習,也會透過一些教學裝置提升講課的效率;培訓班的興起讓學生的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家長的言傳身教,同樣影響著學生的言行和舉止。但無論是在學校上學,還是上輔導班,還是學生回到家向父母請教,學生自己具備求學探索的能力,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舉一反三的思想方法,才是學習道路上面重要的本領。
2,生活方面當我們和家人或者朋友意見不和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多想一想自己身上的問題;當看不明白或者學不會的時候,是不是要多下功夫研究看看,自己想想有沒有認真聽別人講過的話,而不是重複性的去問別人答案;做錯一件事情後,我們更應該舉一反三地想一想,是什麼樣的細節導致的,日後的生活中需要多加註意,以免再次犯錯。
3,工作方面在新人培訓學習的階段,會有很多不明白,不理解,為什麼上午剛講解培訓完業務知識,下午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為什麼別人一聽就懂,而我還沒有聽明白培訓老師講的內容,有時就是一些很常見很普通的問題,但如果我們明白了孔子說的這句話,先不用別人來教育我們,業餘時間自己多努力去問問同事,提前備好功課,自己多研究想想記住的方法,知識記不住就多花時間記一下,培訓期間認真用心思考,相信大家都會有很大進步的。
以上就是我對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完整理解了,希望對題主以及大家有幫助。
回覆列表
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解析孔子教學法。這是接著上文,凡是拿了十條肉脯來拜師的,我沒有不盡心盡力教的。那怎麼教呢?不憤不啟。“憤”,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他學習慾望很強,反覆思考,但就差那麼一點沒搞通,“憤”了。這時候,就是可通之機,到了這個節骨眼,你一啟發他,他馬上就豁然開朗了。“不憤不啟”,就是不到這時候,不要去教他。他自己都沒有求通之心,也沒走到那一步,老師從哪兒去啟發他呢?儒家講啟發學生的方法,叫“引而不發,開而弗達”。引而不發,是“引起緒也”,給你開個頭緒,讓你自己去探索,不告訴你答案。開而弗達,也是一個意思,開而弗達則思,讓你自己思考,只給你開個門,開個大意,不給你直接到達答案,還是讓你自己去想。不悱不發。“引而不發,開而弗達”,什麼時候“發”,什麼時候“達”呢?等他“悱”的時候,就發,就幫他達。“悱”,想說,但不能準確地說出來。那意思好像就在嘴邊上,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說。前面“憤”,是可通之機,機不可失;這裡“悱”,是可達之勢,勢如破竹。那老師就幫他達其詞,幫他說出來,他一下子就洞然明白了。“不悱不發”,他如果功夫沒到,沒有自己走過那思考過程,就不要跟他說。因為你說了,他也沒體會,輕飄飄過去了,還覺得老師說的沒什麼東西。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隅”,是屋角。“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就是舉一反三。他“憤”了,我啟發他。他“悱”,我馬上說給他聽。接下來,就看他自己能不能舉一反三。能舉一反三,證明他機智靈活,那就“復”,再詳細給他講,這樣我舉一他反三,我舉三他不就反九了嗎,進步就快,快馬加鞭推著他走。他若不能舉一反三,說明這人比較呆滯,不能觸類旁通,那我再怎麼跟他講,他也是茫然無緒,不可強求,就不要再給他講多了,反而給他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