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讀書A
-
2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評述】
韶,是舜的音樂。
《韶》,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當孔子在齊聽到《韶》這首歌之後,就被這首歌給旋律與深意給深深的吸引。
被吸引的孔子,自然要練會這首歌。而孔子這一練就是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當中,孔子由於心無旁騖,樂在其中(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就忘記了香噴噴的肉味(三月不知肉味)。
有人說:專注的人最可愛!
我常想,成功與失敗,偉大與平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後面看了許多例子,得出了一個結論:專注。
專注的人,心無旁騖,專心一件事情,所以成績實打實的好的。而不專注的人,由於做了太多的事情,花的心思太少,往往做的勉勉強強,成績一般。一好一差之間,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就顯現出來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懂得,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這裡多一點,其他的地方就會少一點。
所以,做事一定要專注。因為只有:專注才能造就偉大。華為與聯想的差距不就是如此造就的嗎?改革開放的成功不就是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造就的嗎?
-
3 # 鮑順和
孔子在齊國欣賞音樂,經三月而不知食肉是什麼味道,於是便說,沒成想我被音樂陶醉到如此地步。
註解:①韶,音樂。②不圖,出人意料。
這段文字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現了孔聖人欣賞音樂時專心致志的態度。二是從側面表現了音樂的無窮魅力。
-
4 # 塞北豪客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只有心底的愉悅,才是最美的人生。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熱戀中的人,世界無處不是風景,你就是整個世界。所以,吃什麼,住哪裡,玩什麼,都不在意,你在身邊,做什麼都快樂!
除了談戀愛,就是非常喜歡某個東西能讓人快樂了。但音樂是要排在第一位。
孔夫子是聖人,聖人也最喜歡音樂,陶冶性情。孔聖人第一次聽到“韶”這種音樂的時候,徹底被震撼了,世界上竟然有這麼美的音樂。
“韶”是春秋時代齊國的一種音樂,為什麼只有齊國有呢,因為齊國有個管仲,治理國家比較厲害,齊國當時是天下最發達,最富有,文藝娛樂最先進的國家。
孔夫子是個音樂發燒友,一聽之後就天天聽,還不停的琢磨,是不是可以改動,加個字首什麼。所以吃什麼都沒有感覺到味道,肉在當時比較稀缺,但就這樣,孔夫子還是沒吃出飯菜裡有肉味。看來音樂的魅力真是大。
孔夫子還是一個善於總結的人。當他從“韶”的美麗中慢慢會過神來時,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所以孔夫子說:沒想到音樂的魅力這麼大!真正能愉悅人的身心,讓人感覺到真正的快樂。
所以,真正的快樂是心底的愉悅,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沒有達到“三個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就不要說自己喜歡。喜不喜歡,只有自己知道,“三個月不知肉味”就是標準。
-
5 # 唯我清聊
孔子被齊國的韶樂迷醉,連肉味的香都嗅不出,實在太專注了,並且對別人的創作成就大為讚賞。他這種勇於求知,廢寢忘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如果沒有手機電腦,這種精神還是會還原的
-
6 # 孽風兒
本典故出自 《論語·述而》,《史記》上則說“學之三月”
故事背景:公元517年,魯國內亂,時年三十五歲,在外問學的夫子歸國途中得知訊息後,到齊國避難。住在高昭子大夫家中講學授徒,此間與高昭子討論樂禮,偶爾聽到韶樂,三個月間每次聽到韶樂都十分陶醉,連吃飯都在品味韶樂之美妙,根本感覺不到吃肉的味道。夫子讚歎韶樂:不想韶樂表現舜帝功勞意境如此高遠,令人驚歎。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應當是:“夫子在齊國聽到表徵舜帝功德的韶樂,竟沉浸其中三個月,吃肉都不知啥味道,不由驚歎韶樂竟美妙到了這種地步!”。
其實仔細想一下,有啥樂曲能讓人沉醉三個月呢,這顯然是誤解。所以說《史記》曰:學之三月,我認為更合適些。也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沉浸其中。關於後句“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應該說的是“沒想到齊國竟有如此美妙的樂曲”。因為作為聖人的孔子,心性何等平靜高遠,那能會因為一支曲子而沉迷其中幾個月呢?
夫子本身是特別喜好樂禮的,聽到符合禮制的美妙樂曲自然會短暫沉浸其中,渾然忘我,這不足為奇,也是人之常情,但卻不會三個月啥都不幹整日就想著這首曲子。如果這樣理解就大錯特錯了!
這幾句話其實說到底指的是一種求學治學的痴心態度和境界。也是孔子心境高遠、樂禮功底紮實的表現,每每聽到這美妙曲子,都會渾然忘我,忘記了嘴裡咀嚼的肉味兒。
-
7 # 飛天浪子1979
靜聞其樂,淨得其聲,人在齊國,心隨韻走,不食雜糧,方悟韶音.--------不為享樂守時日,子望知己譜新篇
-
8 # 九畹幽蘭93920082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這一章,句讀分法不一,雖然意思有所差異,但實際上宗旨還是一樣的。我們主要理解其精神實質。
韶,相傳系舜王時代的樂章,是舜王心聲的流露。舜王后裔在陳,到春秋亂世,陳公子流落到齊國,把韶樂也帶到了齊國。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如痴如醉,沉浸在韶樂之美里,體驗到舜王的境界,音樂教化的莊嚴美盛,法喜從內心若清泉汩汩流出,很長時間不知肉味甚至世味,對於世俗的再也不在乎,幾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嘗而無味。
想不到韶樂之美,竟然達到如此境界,如此殊勝。
孔子本具極高的音樂素養,發憤忘食,專注於韶樂,寢食之間,猶念念不忘韶的樂章,苦心孤詣,得到了樂之至的無上快樂,深刻地體驗到了韶樂的精神實質。
從此“禮、樂、射、御、術、數”,成了儒者必習的六藝,所謂以禮修身,以樂治心,立於禮,成於樂。成為教育學之文化心理的形式原則,亙古長青。
音樂成為塑造人格,陶冶性情的六藝之一,和禮一起建立人的情理結構。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富貴於我如浮雲。”
不義之富貴都能放下,肉味世味都能放下,才能進入藝術、道德合一的人生境界,忽然超越,上與諸聖一體,下與眾生一體,則仁的境界現前。
聖人的學問自己要力行,才能有所體驗心得,否則無論怎麼說,都是雲裡霧裡,模模糊糊。
-
9 # 使用者7760576234323劉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定與其思想互通一體。
孔子生活在戰亂紛擾、民不聊生的年代;人民渴望天下太平,過上歌舞昇平的生活。而這正是儒家所推崇的社會理想。孔子這位千古巨靈,不可能為一點“妙音”失去定力。很明顯,這裡用誇張的手法,巧妙地彰顯了其“仁政”思想主張的現實意義。
孔子精通六藝,是一位偉大的音樂鑑賞家與評論家。為何獨鍾韶樂呢?韶樂的歌詞與眾不同,它的內容不是歌頌殺伐征戰、奪天下;而是讚頌黃帝以來先王的功德。天有好生之德,順應自然,生生不息正是儒家的精淬。韶樂完美地暗合了儒家學派的政治情懷。同時,孔子第一個提出了政治內容與藝術形式統一的文藝批評標準。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孔聖人,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藝術情懷。其求索真知的精神,實為我中華民族之楷模。
再者,儒家學派的後世先賢們,繼承、發展了儒家音樂理論,既反對把音樂作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又反對音樂無用論的看法。所有這些,都無疑啟迪著當今社會。
回覆列表
原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理解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為之沉醉,三個月都不知道肉味。感慨說:“想不到韶樂之美,達到如此境地!”先說這韶樂,“韶”,是舜帝的禮樂。舜的時代是極治之世,社會最和諧的時候,其音樂也美盛到了極致。孔子曾經說,舜的音樂,盡善盡美。而周武王的音樂,盡美,但沒達到盡善。因為周武王的天下是征伐得來,有威武正義,也有殺氣騰騰。而舜的天下是禪讓而來,莊重平和,灑向人間都是愛,只有愛。舜的後代封在陳國。後來陳國公子陳完,因為陳國內亂,逃到齊國,改姓田,叫田完。他的子孫後來奪取了齊國政權,取代姜太公的後代,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代齊姜”,所以韶樂,就成了齊國的國樂。孔子是什麼時候去齊國,聽到韶樂呢?《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說,是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內亂,孔子也到齊國避亂,給齊景公的丞相高昭子做家臣,也希望透過這個渠道能引起齊景公的注意,能在齊國施展抱負。後來也終於有機會和齊景公問對,景公幾次問政於孔子,也敬重他,但齊國大臣,包括名臣晏嬰等,都排擠他,景公也就放棄了。孔子不能得到重用,又回到魯國。就在這個時期,孔子認識了齊國太廟的樂師,《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比《論語》裡多了兩個字:“學之。”所以這個三月不知肉味,不是聽了一回,就三個月都不知肉味,是聽到之後就想學,學了三個月,每天沉醉在那音樂裡,不知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