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貴哥搞機

    這個取決於wifi訊號強度,200米的距離有點遠,單個無線路由器估計實現不了,目前是沒有能傳送穩定訊號到150-200米外的路由器的,即使在這麼遠的地方有訊號也是很不穩定、不可用的。

    如果這麼遠的距離還能接收到很好的訊號,那該無線路由的無線功率會很強,對附近輻射也很大,不建議使用。

    方法有:如果想要在遠離路由器150-200米的地方仍然能夠使用wifi訊號,可以採用折中的方法,使用wifi訊號中繼器,在一定距離上使用該裝置增強訊號。現在很多廠家都推出了這種型別的產品,如華為WS320無線中繼器、睿因無線中繼器、totolink無線中繼器等。

    wifi傳輸距離由以下幾點因素決定:

    1、無線路由器採用的晶片,晶片的型號直接決定了路由器的處理速度,發射功率的強弱,有線介面的速率。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廠商都不會將路由器所採用的晶片型號列出來,因為這正是路由器廠商的利潤點所在。如果想了解一款路由器採用的晶片,可以到各大無線論壇去找找資料,有愛好者會拆機曝光晶片型號。

    2、路由器採用的天線,天線的形式和做工也是影響傳輸距離的重要因素,天線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兩種。全向天線偏重的是覆蓋角度,在一定距離內要各個角度的訊號強度均勻,就像家中的白熾燈。定向天線強調的是指向性,把訊號聚集在一定角度內向外發射,就像手電筒。天線做工好訊號清晰,傳輸距離就遠。理論上天線越大所能覆蓋的範圍越廣,但也不是一味的大就好,天線的尺寸要和發射晶片的功率相匹配,超過晶片的推送功率,反而效果會下降。

    3、接收裝置的靈敏度,這實際上也是影響傳輸距離的非常重要因素。無線路由器功率再強,天線再多,按照國家標準發射功率是有上限的,超過這個上限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在發射端強度固定的情況下,接收端的靈敏度直接決定網速的快慢。打個比方,電視開一定的音量,年輕人聽的很清楚,老年人可能就會聽不清,這時候就不能說電視聲音開的小,只是老人耳背聽不見而已。無線網路也是同樣的道理。

    4、遮蔽物,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無障礙的直傳肯定要比穿牆的距離原,穿透磚木結構的牆肯地要比鋼筋水泥結構的要遠。所以現在市面上動輒上百米的傳輸距離,都是在理想環境下的測試資料。

    想要獲得200米的傳輸距離,就要這幾方面都做到位才能獲得質量穩定的連線。

  • 2 # 騰化馬雲

    手機在200米外能接收到無線訊號嗎?怎麼做才能接收到?我來談下我的看法。

    無線路由器的產品說明書中一般都會標有無線路由器的無線網路訊號有效傳輸距離在100-300米不等,其中不同發射功率的無線路由器傳輸距離也會有一定差距。當然傳輸距離是在理想狀況下可以達到的距離,所謂理想狀態下就是以一個路由器為中心,四周無任何障礙物,也沒有任何干擾下所能達到的最大距離。

    所以要想在200米開外接收到無線訊號並使用,就只能在空曠的地方,才有機會實現訊號的接收,但是網速一定不會很好的。最好是在20米範圍內安裝一個路由器,這樣才能更好的接收訊號並體驗網速。

    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飛友鐵友

    作為一個曾經的無線網路最佳化工程師,我來答一下你的問題:

    對於任何一個無線終端來說,訊號的好壞不單單是終端本身接收的訊號,還有對端裝置接收的訊號。因為手機通訊是雙向的,而比如廣播電臺的訊號就是單向的,單向的就意味著只要提供接收機(收音機)的效能,就能很大的改善訊號質量。而手機通訊不一樣,除了接收的效能要高,還要手機的發射指標要好,這樣才能提高通訊的質量。

    理論說完了,那就說說具體分析。

    受限於手機的體積大小,功耗的原因,手機的發射效能,相比自身的接受效能是差很遠的。說通俗一點,在某一個點上,手機端顯示的WIFI訊號,其實相比WIFI發射器接收到的,手機發射過來的訊號,是差很遠的。也就是說,手機往往還能接收到WIFI訊號的時候,WIFI發射器已經不能很好地接收到手機發射的訊號。這個時候,為了保證通訊的質量,有一個門檻值,訊號低於這個門檻值,WIFI發射器就會斷開和手機的連線,這個時候手機就沒辦法連上WIFI了。其實,在專業的無線測試儀器裡頭,是可以看到還有WIFI訊號的。

    因此,為了提高手機的Wifi訊號,更多的是要根據覆蓋範圍,增加WIFI發射器,而增加的發射器,其實主要是增強接收手機發射過來的訊號。按照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有線或者無線連線的方式增加WIFI發射器,比如無線中繼就是一個比較折中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會犧牲空中通道的速率,網路會變慢。

    當然了,能夠透過有線的方式佈防WIFI發射器,那是最好最穩定的方式。

  • 4 # 1973人生如茶

    開闊地帶有可能還會收到訊號,城市裡面到處都是建築物,200米外肯定收不到,功率要是有那麼大,對人體也會有害的

  • 5 # 匯聚魔杖

    在空曠無遮擋的環境下,手機在200米外能接收到無線路由器訊號,且訊號強度還不錯,但有很大可能性手機連不上這個無線路由器。

    因為手機的無線模組功率不夠,不能將資料回傳到200米外的無線路由器,沒有握手包的資訊就不能建立有效的連線。

    無線訊號強度如何衡量計算

    在無線系統中,天線被用來把電流載波波形轉換成電磁波,在轉換過程中還可以對發射和接收的訊號進行“放大”,這種能量放大的度量成為“增益(Gain)”。天線增益的度量單位為“dBi”。

    天線增益大小與傳輸距離示意圖

    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天線增益一般為3dBi和5dBi,一些穿牆能力突出的產品則採用了6dBi、7dBi增益的無線天線。

    在發射功率相同的情況下,3dBi增益天線傳送的無線訊號形狀類似“()”,非常像一個半圓形。而5dBi的天線,發射訊號類似“<>”,更像一個拍扁後的橢圓形。

    從上圖可以清晰的看到覆蓋面積和遮蔽角的關係,在路由器無線發射功率相同的情況下:

    dBi數值越大,增益越高,垂直角度就越小,傳輸距離相對越遠,但近距離傳輸面積較小;dBi數值小,增益越小,垂直角度就越高,傳輸距離雖然不遠,但近距離輻射面積相對越大;

    所以,在一定範圍內使用,3-5dBi的增益是有利於訊號接收,一昧地去增大天線認為會帶來更好的效果,是錯誤的認識

    如何算出一臺無線路由器的覆蓋距離為200米的訊號強度?

    無線訊號強度 = 發射訊號強度-中間衰減

    WiFi採用的傳輸介質是2.4GHz或5GHz頻段的電磁波,根據電磁波傳輸的特性可以用公式計算出電磁波自由空間衰減量:

    空間損耗=20lg(F)+20lg(D)+32.4;

    F為頻率,單位:MHz;D為距離,單位:Km

    國家規定無線路由器的最大發射功率為20dBm(即100mW),超過20dBm就是不合格產品。由於無線系統中電磁波能量是由發射裝置的發射能量和天線的放大疊加作用產生,因此度量能量最好用同一度量:增益(dB)。

    發射裝置的功率100mW(20dBm),天線的增益為5dBi,訊號在完全空曠的區域內傳輸200米:

    2.4G空間損耗=20lg2400+20lg0.2+32.4=86dBm

    RSS=20dBm+5dBi-86dBm=-61dBm

    5G空間損耗=20lg5150+20lg0.2+32.4=93dBm

    RSS=20dBm+5dBi-93dBm=-68dBm

    結果很明顯,一臺無線路由器在完全空曠的區域中覆蓋200米沒有任何問題,我們都知道-70dBm以內為理想的訊號強度,超過這個範圍WiFi的傳輸質量不太理想。

    實際情況障礙物會很大程度影響WiFi的傳輸距離

    那是不是就可以在200米使用WiFi呢?

    當然不是,因為上述衰減模型是基於自由空間衰減(完全空曠、沒有障礙物遮擋的環境)計算,實際的環境往往是這樣的:

    室內隔斷牆或障礙物較多

    還有這樣的:

    室外建築物或障礙物較多

    WiFi採用的是無線微波頻段,近乎直線傳播,繞射能力非常弱,因此WIFI覆蓋環境中的牆體、裝飾物、傢俱、天花板等都會對訊號造成額外衰減。大多情況是這樣的(以遇到磚牆障礙物為例):

    常見家庭障礙物對WiFi訊號造成的衰減參考:

    WiFi覆蓋距離越大越好嗎?

    很早以前是,現在不是。早期WiFi裝置的價格高、終端數量少,所以單臺WiFi的覆蓋距離越大越好,甚至很多早期的WiFi產品中加入了功率放大器,透過功率放大器來提升覆蓋距離。但現在的終端普及度已經非常高,無線熱點密度也非常密集,覆蓋距離太大會造成:

    單臺WiFi覆蓋範圍內使用者數太多降低了通訊效率;在熱點密度高的現狀下,覆蓋距離大加劇了WiFi之間的同頻干擾;聯網速率低、斷線率高,使用者體驗差。

    其次,WiFi的發射功率要高於膝上型電腦、手機、PAD等終端裝置網絡卡的發射功率,覆蓋距離大就會造成上下行能力不匹配的問題,終端可以收到WiFi傳送的訊號,但手機終端的網絡卡功率不足以將訊號回傳至WiFi,如下圖所示:

    另外,由於802.11協議中的傳輸速率是動態調整的,WiFi與終端的傳輸速率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呈現下降的趨勢,WiFi與終端距離越近,終端的傳輸速率越高。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距離WiFi越近享受到WIFI速度越快,使用者的傳輸速率會隨著距離增加逐步回落,如下圖所示:

    所以並不是非要追求WiFi的覆蓋距離越大越好,而是適合使用場景才是最好的。

    怎麼做才能正常使用200米遠的無線路由器的WiFi訊號呢?

    根據IEEE802.11標準,無線路由器所能覆蓋的最大距離通常為100米-300米,這個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下覆蓋範圍,實際覆蓋範圍會隨著環境而有所變動。一般情況下,無線路由器有效距離大概是50~100米內,如果有牆阻擋,距離會銳減,家用的有效距離在35~50米左右。

    根據上述的引數,要想使用200米遠的無線路由器,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案實現:

    方案一:200米距離透過光纖傳輸訊號

    需要購買的裝置:光纖收發器1對,網線2根,光纖200米(實際買長一點點),副路由器1個。

    光纖中繼的網路拓撲:主路由的LAN口透過網線連線光纖收發器,副路由器WAN透過網線連線另一個光纖收發器,並且將副路由設定為自動獲取IP地址。手機透過副路由上網。

    優點:訊號好,基本是沒有損耗的,相當於在200米遠的路由器旁上網。

    缺點:需要購買相應的裝置,且光纖熔接需要專業人士和專業工具操作。購買光纖時,可以叫商家先接好光纖頭。

    方案二:200米距離透過網線傳輸訊號

    需要購買的裝置:交換機1個,網線2根(每根網線的長度不能大於100米),副路由器1個。

    網線中繼的網路拓撲:主路由器的LAN口透過網線連線交換機,副路由器的WAN透過網線連線交換機,並且將副路由器設定為自動獲取IP地址。手機透過副路由器上網。

    優點:訊號好,相當於在200米遠的路由器旁上網

    缺點:需要購買相應的裝置。每根網線不能超過100米,總距離超過200米需要使用2個交換機,且交換機需要插市電。

    方案三:200米的距離使用副路由器中繼主路由器的WiFi訊號

    需要購買的裝置:副路由器1個。

    副路由器無線橋接網路拓撲:主路由器不用進行設定,只需要設定副路由器為橋接模式。副路由器需要放在主路由器訊號覆蓋較好的位置並且需要插市電。

    優點:需要購買的裝置少。

    缺點:訊號不穩定,網路質量差。

    綜上所述,如果需要長期透過200米遠的無線路由器上網,建議使用光纖連線的方案或找寬頻運營商單獨再拉一個寬頻。如果只是短期使用,需要下載大的檔案和影片時,在路由器旁邊下載好,離線使用;不下載大檔案時,使用手機流量。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女友或者老婆是護士,那麼在意她們給別的男人備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