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嘿呦喂哦

    轉自新浪:

    有位媽媽曾向我們諮詢:家裡有兩個寶寶,大寶5歲了,二寶3歲,最近發現大寶經常偷偷打二寶,出去玩時,寧願和別的小朋友玩,也不願意跟二寶玩。平時二寶拿他玩具時,他也經常吼二寶,每當這個時候,二寶就哭著向我求助,我總是忍不住又教訓大寶。我一教訓,大寶也哭起來,搞得我焦頭爛額的。兩個娃的媽媽都是怎麼帶孩子的啊?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之後,大寶排斥二寶成了普遍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會對大寶的性格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而又不加任何干預的話,傷害並不會自行褪去。他們會因為沒有從父母那兒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而變得自卑、嫉妒、敏感、患得患失,甚至產生焦慮、抑鬱的症狀。

    要想解除兩個孩子之間的“敵對”情緒,首先要明白孩子們為什麼不能互相接受。其實這是”愛的焦慮”的一種體現,當媽媽懷孕時,孩子就會覺得有人要和他爭奪媽媽的愛,媽媽不再屬於他一個人了,就會變得很焦慮。這種焦慮來源於安全感的不滿足,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咬指甲、睡不著覺等一系列焦慮的症狀。

    當二寶出生後,大寶原先的焦慮感會逐漸變成失落感,媽媽要餵奶,要哄二寶睡覺,而當與二寶出現矛盾時,媽媽總是幫助二寶,而忽略大寶的感受,這時大寶就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鬱鬱寡歡,要麼陷入跟二寶爭奪的狀態。

    要想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我們首先需要從“讓大寶的感覺好起來”這個角度去出發,我們要讓大寶明白或者感受到二寶的到來,爸爸媽媽給他的愛並不會因此而減少。我們要透過一些方法和手段,讓大寶能切實的感覺到被愛,而我們說事實是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寶是否相信爸爸媽媽依然是愛我的。

    比如在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媽媽不能一味地去責怪或要求大寶,“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讓著弟弟( 妹妹)。”經常不分情況地說這句話會讓大寶有不公平的感覺。二寶也因為經常受到溺愛,變成了家裡的“小霸王”。父母可以嘗試對事兒不對人的原則,不論大小,做對了就表揚,做錯了就批評,這是一種公平的家庭氛圍的營造。大孩子可以讓著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要尊重大孩子。

    我們可以透過和孩子建立特殊時光,這時候我們就是全身心的陪伴大寶,二寶是不能夠介入,可以刻意的帶大寶出去,不帶二寶,然後告訴大寶說,我們就是特意帶他出去而不帶二寶。

    我們平時也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並且能夠接納和共情他的感受,比如說在不經意間我們說的話傷害到了大寶,或者我們對二寶的某些舉動,讓大寶覺得我們傷害到她了,這時我們要及時地接納他的這些感受,讓他知道爸爸媽媽都說看見並理解和愛他,從這樣的舉動上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並且因為這樣的這個傷害,我們可以再去做一些解釋,讓他明白我們對他依然是愛她的。希望透過這些舉動,能夠幫助大寶理解並接納。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有哪些王朝締造者是球隊自我培養的?科比詹姆斯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