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求買的資料書、作業本不提。
放學後,想到店裡買水、冰淇淋;看到菜市場,想吃各種菜;喜歡逛超市,總是能想到各種想要的。平時看到同伴有什麼東西,就很嚮往,想辦法從父母這裡要。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管理呢?
回覆列表
-
1 # 離樹紫藤1
-
2 # 廂廂說
十週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因此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看待事物,引申出一系列的行為。自我意識部分是包含了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兩個方面的。
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如外表、行為、運動及家庭情況等等。那麼孩子會看到同伴有什東西,就會嚮往並要求購買,也許是自我評價出了偏差,覺得沒有這個東西,就比不上其他的小朋友。現在網路發達,孩子接受資訊豐富,金錢觀念、貧富觀念早早的就會出現,相互之間也會出現攀比心理。例如我有這個玩具車,而你沒有;或者我家天天吃海鮮而你家吃麵條。這些會讓孩子形成一個意識,“我沒有這些東西,我比不上他,我也想要”,於是在這個意識下,就會衍生一些購買行為。
自我控制如果不是攀比心理,而是孩子本身什麼都想要的話,那麼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自我控制力差,往往就會出現想要的就一點要得到,不得到就要鬧這樣的情況。
自我控制力差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對於孩子這方面教育的缺乏,希望獲得的東西都能滿足,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我想要就得有的意識,後面就會按照這個意識去行動。
2:為孩子找一個榜樣,可以是孩子信任的同學中,自控能力比較好的,比較自律的孩子,以此作為榜樣。
3:可以讓孩子以勞動或者學習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為獎勵。例如幫媽媽洗碗可以獎勵冰淇淋;成績考到100分可以獲得一個玩具等等,這一做法在幫助孩子增加自律和自控能力,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夠抑制慾望,耐心等待。後期孩子習慣養成了,獎勵就可以換成精神獎勵,避免過於依賴物質獎勵。
4:當孩子很想要買,哭鬧不休的時候,一定不要因為心疼或者煩惱而直接夠買,因為這樣的行為多了,會讓孩子行成慣性思維:只要我哭鬧,想要的都能得到,一旦這個觀念形成就很難改變了。所以在產生這樣型別問題時,家長要耐心和孩子講明箇中的道理,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搶個沙發,但我不認為孩子是你所說的是購物慾望,他在乎的不是購物而是東西的歸屬,他希望自己擁有更多屬於他的東西。試著把家庭用品劃分開,告訴那些是他個人用品,讓孩子獨立管理自己的東西,試著培養孩子有更多展現自己能力的地方,不去羨慕別人擁有的物質,家長要多去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