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3觀察室
-
2 # 魂舞大漠
國家有事,比如是次武漢,6架運-20一次性出動,保證了人員和抗疫物資,輸送到位。又飛去國外救援,展示了中國空軍的投送能力。如果在戰時,多架同時使用,可以齊裝滿員地在上萬裡之遙,隨時作用於想出現的任何作戰地域,正是作戰能力強大的標誌。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大飛機做保障,只靠陸地投送,則要慢得多。越戰之後,美國第一次在海外大規模用兵,就是在海灣,短短几個月內,美軍即向該地區輸送了40萬部隊、裝備和後勤物資。遠在大洋彼岸的美軍,靠的是上千架軍用大飛機,將自己的威懾實力詮釋得無以復加。
大飛機不只用於運輸,可以改裝成多種型別,如加油機和偵察機等,靠著大飛機,其軍隊真正實現了全球部署和全球到達,將無處不在的威懾,展現在世間。
比起戰術運輸機,可以飛得更遠,裝載更多,也更大,比如坦克,甚至直升機等,給人的印象,它就特能裝,更大型的比如C130運輸機,也可一口吞下去,確實如此,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都知道大飛機的妙處與好處,然而國際上沒有幾個國家能造,迄今為止,真正的大飛機,只在中美俄的手中。從機體設計到結構,難點多,核心技術突破是重點。中國從立項到2017年交付,用時10年之功,完成了一次重大裝備的跨越,正是國家制造能力的最好表現。
-
3 # 慕什塔戈
“明明是個狠人,偏偏長了副慫樣。”這是《士兵突擊》中七連連長高城對許三多的評價。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中國產運-20。這款綽號為“鯤鵬”的大飛機,自2016年7月6日交付部隊使用以來,始終以其優異的效能表現贏得舉世矚目。它擁有高達22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和7800公里的最大航程,足以確保我軍完成戰略投送任務。
雖說運-20運力強悍,可從外形上看,的確貌不驚人,甚至可以用憨態可掬來形容。它機身短粗,外型圓潤,既沒有C-141“舉重星”那樣霸道硬朗的線條,也沒有C-130“大力神”那樣囂張挺拔的氣勢,它那大腹便便的寬大機艙,多少帶給人以蠢笨之感,難怪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胖妞兒”。
△ 機型正面對比(左為伊爾-76,右為運-20)
“胖妞兒”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多用途大型軍用運輸機。“胖妞兒”入列以前,中國空軍只有一種機型可以擔負戰略級運輸任務,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2011年利比亞撤僑期間,中國空軍先後出動4架伊爾-76,共計往返12次,才完成艱鉅而又緊張的相關物資裝置撤離任務。由於伊爾-76的貨艙內部尺寸為20米×3.5米×3.4米,而運-20貨艙尺寸為20米×4.5米×4.1米,且可以實施雙層裝載,其運力明顯優於伊爾-76,如果以同樣數量的運-20來執行當年撤僑任務,最多隻需往返8次。
雖然運-20是在伊爾-76的基礎上自主研製的,由於採用了超臨界機翼和更為先進的氣動佈局及電子裝置,運-20的運載能力獲得極大提升,其載重能力高達66噸,遠超伊爾-76的48噸。目前,中國陸軍最先進的99A型主戰坦克,其自重為58噸。運-20的入列,標誌著中國軍隊具備了地面部隊跨區機動作戰的能力。
國際上通常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機,稱為大型軍用運輸機。目前世界各國軍隊中,正在服役的同類型飛機主要有美軍的C-5、C-17,俄軍的伊爾-76,歐盟的A-400M,烏軍的安-124和日本自衛隊的C-2。與上述機型相比,運-20的優勢主要在於運力與戰場適應能力的最佳結合上。從運力上看,運-20的載重量遠遠超過伊爾-76、A-400M和C-2,雖不及C-5、C-17和安-124,但由於運-20擁有更小的機身尺寸(機身長47米、翼展45米)、更高的實用升限(13000米)和更短的起降滑跑距離(915米),因而具備更強的戰場適應能力。
△ 機型側面對比(左為C-17,右為運-20)
以上觀點,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
4 # 核先生科普
圖釋:運20
運20飛機是中國研究的第一代200噸級的大型運輸機,在此之前中國大型空中運輸一直靠從俄羅斯購買的20架伊爾-76來完成,還有4架伊爾-76後續改裝為空警-2000預警機平臺,因此中國對於大型運輸機的研製非常迫切,畢竟現代區域性戰爭中,無論是裝甲車、武裝直升機、還是戰略物資,都需要快速投入到前線中,因此運20的意義是非凡的。
圖釋:運20
運20運輸機2013年試飛,2016年服役,因外型“胖乎乎的”,網友給取了個很親切的外號“胖妞兒”,可以說是其官方代號“鯤鵬”的擬人化,“鯤鵬”的本來含義就是巨大的神鳥的意思。
運20胖乎乎的體內有一個超大的貨艙,最大起飛重力220噸,最大載重量66噸,超過了伊爾-76運輸機60噸的載重量,巡航速度達800公里每小時,滿載時航程達4000公里,可覆蓋中國整個國土面積。
運20的最突出的優勢當然是“大”,大但是一點也不笨重,這和運20主翼採用大展弦比有關,敲黑板,這裡科普一個概念,展弦比的定義是翼展(機翼的長度)的平方除以機翼面積。
如圖所示:展弦比越來越小,超音速飛機一般會選用小展弦比
直觀來看,飛機的展弦比越大,兩個翅膀就越細長,飛機的機動效能就會越強,根據伯努利方程,相同速度下獲得的升力也會越大,也會增加飛機在亞音速下的航程,因此“胖妞兒”雖胖,但是綜合操控效能很強,最少只需要兩人就可以操控,在效能上也是先進的。
-
5 # 鷹鴿分析
胖妞是款什麼樣的飛機呢?胖妞的官方編號是運-20,它是中國繼下馬的運-10之後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一種200噸級戰略戰術運輸機,是中國空軍有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有國土防衛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空軍轉型的一款重要武器裝備;主要用於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長距離物資、裝備以及人員的空中運送任務。
我們都知道,發展航空投送能力是世界各國加強軍事現代化建設的通行做法,中國也不例外。在此前人民空軍空中投送主要依靠運-8系列中型戰術運輸機來完成,後來引進了數量不到50架的俄製伊爾-76運輸機,整體上來看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直至,運-20研發成功,中國在軍隊裝備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領域並駕實現跨越式發展。
國內學術界對戰略空軍有三大衡量指標,即亮眼、重拳和長腿。其中長腿主要指的就是空軍的斬月投送能力,運-20就是中國第一款達到這種指標的戰略運輸機。該型機於2007年立項,2013年成功首飛,2016年交付空軍某部服役,2017年編隊飛行標誌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運-20充分發揮科技後發優勢,設計借鑑融合了俄製伊爾-76和美製C-17戰略運輸機的成熟設計優點,大量使用了國內最新航空技術。該型運輸機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設計,學術用語表述就是超臨界機翼技術,也叫頂置翼盒設計,它的中央翼盒不穿過機身,而是在外部與機體相連線:這種設計好處在於可以保證機艙內徑的完整性,那就是在機體有效裝載長度保持機艙內部高度的一致,意味著能夠裝備更多大型的武器裝備和貨物,同時引出多功能機型平臺採集特點,具有良好的功能拓展潛力,為後續一機多型拓展空中加油機、大型空中預警機以及其他特種作戰飛機打下基礎。
運-20超臨界機翼設計使得其擁有不錯的貨倉容積,根據前不久空軍披露的資訊,運-20的貨倉容積達到了320立方米,較運-8型運輸機提升了一倍,能夠同時容納8個國際標準A型集裝箱,可以運輸99A主戰坦克在內的重型裝備。正式因為其大肚子、短粗的外形特徵,才在面試後被網友親切的稱為“胖妞”。
這也是運-20設計上最大的優勢所有,當前國際上同級別的大型運輸機只有運-20、伊爾-76、伊爾-476以及C-17環球霸王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型號,總體對比各項技術指標,我們的胖妞因其較大的承載能力,排名介於C-17和俄製伊爾系列大型運輸機之間。
另外,運-20還有一大設計特色就在航電系統上,該型運輸機使用的中國產綜合航電系統,安裝有大屏顯數字座艙,將駕駛員的數量將至3人,大幅的提升了人員工作負荷,更有利於執行長航時、遠距離飛行任務。這一點是其他幾款同類機所不能比的,也是後發優勢的最大體現。
在不久的將來,運-20還將充分發揮其多功能機型平臺採集的特性,不僅僅滿足於戰略投送,發展出大型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新興特種祖宗愛恨你飛機,對於完善人民空軍裝備體系建設以及助力人民空軍早日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值得廣大軍迷朋友拭目以待。
-
6 # 科羅廖夫
據CCTV報道,武漢抗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2月13日凌晨,中國空軍出動大批運輸機,分別從烏魯木齊、西寧、重慶、成都、張家口、天津和瀋陽等7個機場起飛,向武漢空軍部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和醫療物資。到上午9時30分,這11架運輸機全部抵達了武漢天河機場。此次行動,中國空軍出動了6架由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6架運-20戰略運輸機,2架運-9中型運輸機,以及3架伊爾-76運輸機,共計三型11架飛機抵達武漢!一次出動6架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顯示了中國空軍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戰略運輸能力。這也是運-20運輸機服役以來,首次公開亮相,執行非戰爭軍事任務,這標誌著運20已經形成完全作戰能力。在過去,該機已經多次參加閱兵、航展,這次參與武漢救援的實際任務,是一個重大突破。運-20運輸機是中國第一款大型戰略運輸機,於2013年完成首飛,2016年首批2架運20大型運輸機交付中國空軍,列裝西部戰區某航空兵師,2017年就進駐高原機場進行適應訓練,2018年中國空軍宣佈運-20參加空降兵訓練,形成初步作戰能力。它研製的成功一舉扭轉了我軍戰略運輸的極度緊缺,有利於中國打造戰略型空軍,運-20全長47米,翼展45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最大載重量為66噸。其發動機最開始採用的是4臺俄製的D-30KP-2發動機,與轟-6K轟炸機的發動機同一型號。運-20的最高巡航速度為92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在4500-7800公里之間。運-20運輸機的效能和技術都比俄羅斯伊爾-76要先進的多,也比俄製伊爾-76運輸機更適合執行作戰任務和和非戰爭軍事任務,運-20運輸機的人員乘坐舒適度比較好,運-20的全部貨倉都是增壓艙,在8000~12000米高空可以保持與地面相似的氣壓和溫度。運-20大型運輸機上還有相應的廚房和衛生間。中國還研製過運輸機貨艙的廚房和衛生間模組,曾經安裝在伊爾-76大型運輸機時,在進行海外撤僑時已經使用過,這種模組同樣能在運-20運輸機上使用。運-20軍用運輸機採用先進的航電系統,電傳操縱系統,可以有效抑制氣流對於飛機影響。運-20安裝了大量感測器裝置,配合玻璃化座艙、鐳射慣導/衛星導航系統,衍射平顯、視景增強系統等裝置,極大提升了飛機在惡劣氣象條件、複雜地形下的飛行效能。運-20採用超臨界機翼,巡航升阻比要高於伊爾-76運輸機,不但能提高飛機的最大經濟速度,還具有機翼內部容積大、結構重量輕等優點。飛行效能更好,更加穩定,可以更加精確把人員和物資空投到預定區域。該技術屬於一種較為先進的技術,目前也就是中美等國進行了應用,俄羅斯尚未在運輸機和客機上採用該技術。運-20運輸機與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式C-17“環球霸王Ⅲ”戰略運輸機相比,在氣動佈局以及載重效能上已大幅度縮短差距,甚至在航電領域還有所超越。運-20運輸機的一大特點是能夠裝運大尺寸的貨物,起降效能更優異。運-20貨艙淨高度大約為4.5米,翼下淨高度比美國C-17的3.76米高出很多。運-20貨艙有效寬度達到4米以上,容積在400~500立方米之間,比伊爾-76寬出很多,伊爾-76 的機艙寬度只有3.16米,容積只有300立方。所以運-20能夠運輸美國C-17不能裝載的超高貨物,也能夠運輸伊爾-476無法順暢載運的主戰坦克等重型超寬裝備,這一獨特裝載效能,使得運-20的裝載能力要比C-17和伊爾-76都強大得多。
-
7 # 航空之家
運-20屬於重型軍用運輸機,相比其他軍用飛機而言,其最大的優勢當屬66噸的最高運載量。而且運-20還具備短距起降能力,對起降場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此外運-20還應用了大量先進技術,還能為改裝成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提供堅實的平臺基礎。在今年年初的“抗疫”戰爭中,運-20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2月13日的任務中個,我軍就出動了6架最新的運-20運輸機,這也展現出其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
運-20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重型運輸機,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20噸,最大載重量可達66噸,在全球排名第4名,僅次於安-124、C-5M和C-17。此前中國空軍的戰略運輸機主要仰仗於俄製的伊爾-76。運-20的問世,打破了這一局面。而且運-20的總體效能要強於伊爾-76,尤其是氣動佈局的設計方面,耗油率更是有了20%的提升。
運輸機,主要效能指標還要看貨艙能力,運-20的中央翼盒高出機體,這保持了體積內徑的完整性。運-20的翼下高度也要比C-17更高,這能讓運-20按照最大機艙高度裝載單件超限貨品,例如主戰坦克等超寬裝備。目前運-20搭載4具D-30渦扇發動機,如果未來換裝渦扇-20發動機,其整體效能還有望再創新高。
可以說運-20對中國戰略空軍的轉型具有深遠意義,運-20的入列,也讓我軍具備常態化戰略投送能力。而且運-20貨艙的超強裝載能力,可以運輸油料、戰略物質、兵源運輸等,能將人員和裝備快速投送到戰場一線。運-20還能在複雜氣象條件下進行各種運輸任務。中國東西長5千公里,南北寬5500公里,而運-20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戰略物質送到最緊要的地方,可以說運-20的優勢,無可替代。
-
8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胖妞")
近日,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參加了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這已經是我軍三軍儀仗隊第二次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上一次還是在2015年的二戰勝利70週年時。另外,這一次儀仗大隊飛赴俄羅斯,還有另一個亮點,吸引了美媒的關注。這一次我軍儀仗大隊赴俄,所乘坐的飛機,換成了中國產運-20重型戰略運輸機,而此次飛赴莫斯科,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重型遠端戰略運輸機首次抵達歐洲執行運輸任務。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文稱,中國運-20此次赴俄證明了其航程,接下來其將改裝成加油機,大幅增加中國戰機的空戰範圍和威懾能力,而且從技術上講,運-20改裝加油機並不困難。
(正在進行物資轉運的運-20運輸機)
對此中國媒體《環球時報》也報道稱,"一架大型中國產運-20運輸機運送了100多名解放軍官兵前往莫斯科……展示了飛機的技術性能,並展示了中俄之間的高層軍事合作。"而中俄很多軍事觀察家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紛紛表示,運-20重型運輸機不僅僅是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它還能夠改裝成諸多特種作戰飛機,執行不同的作戰任務。其中最主要的,大概就是改裝大型空中加油機,以改善解放軍空軍當前嚴重缺乏加油機的局面。
空中加油,源自於特技表演的技術
其實空中加油這個概念出現得非常早,早在一戰之前,飛機還用於特技飛行表演階段時,就曾經出現過空中加油。當時的空中加油主要分為兩種:
(早期的空中加油其實就是一種特技飛行)
第一種是直接由飛行員爬出座艙,順著機翼爬到另外一架飛機上,然後提上幾桶汽油再返回自己的飛機進行加油操作。1921年11月21日美國飛行員霍克斯和韋斯利駕駛一架林肯"標準"型雙翼飛機,另外一架寇蒂斯"珍妮"雙翼機則由多爾蒂駕駛。多爾蒂和霍克斯兩人駕駛飛機保持水平飛行,而霍克斯的後座飛行員韋斯利則從林肯的座艙爬出來,順著機翼爬到多爾蒂的飛機上,並把一桶5加侖的汽油成功加註進入飛機油箱。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的故事。
(史密斯和里克特的加油演習奠定了如今空中加油的基本形態)
這種雜技式的空中加油由於太過危險,而且需要4個人通力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很快就被取代。1923年8月27日,當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1947年才正式獨立,其前身就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史密斯和里克特兩名飛行員各自駕駛1架DH-4B型飛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灣上空飛行。兩架飛機保持一前一後、一上一下的飛行姿態,然後由前者從機腹垂下一根大約10米長的橡膠軟管,由後面的飛機飛行員直接用手接住,並將其套在自己飛機的加油口上,然後由前上方的飛機開啟油泵,為後方的飛機加油。一直到現在,各國空軍使用最多的軟管加油技術,和這次加油的基本原理依然相同。
(俄羅斯伊爾78加油機的軟管加油)
儘管空中加油技術出現很早,但是由於二戰時期的空中導航技術很差,飛機如果飛行距離太遠普遍容易迷航,而且活塞式發動機本身油耗較低的緣故,所以當時的空中加油技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一直到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噴氣式戰鬥機的時代,由於噴氣式發動機油耗特別高,所以為了維持飛機的航程載荷,空中加油技術就成為各國空軍必須重視的科目,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空中加油才正式成為各國空軍的"力量倍增器"。
航程還是載荷?被誤解的空中加油技術
很多人一提到空中加油,首先想到的就是提升飛機的航程,擴大作戰半徑。誠然,空中加油機確實有直接提升飛機航程的作用,但是實際上當前的空中加油更多的體現在提升飛機的載荷方面,這一點大概是空中加油被誤解最深的地方。
(戰術飛機之間也可以相互加油——夥伴加油)
空中加油提升飛機載荷的主要原理在於:任何軍用飛機,無論是戰鬥機還是運輸機,又或者是轟炸機,其最大起飛重量是固定的,除去必須的結構重量外,剩下就是燃油和載荷之間的相互妥協的關係了。意思就是說,任何一架飛機,如果以最大載彈量起飛,自然無法把油箱裝滿,而如果把油箱裝滿,那就不能滿載彈藥。所以在通常情況下,戰鬥機滿載彈藥起飛時,其作戰半徑要比滿載燃油起飛時小很多,而且由於作戰飛機以不同的飛行剖面執行任務,也會大大影響飛機的航程和載荷。那麼,能不能讓一架飛機即能滿載彈藥保證火力、同時又滿油出擊保證航程呢?答案正是:空中加油。
(當年的全球之最,至今無人超越)
當今戰鬥機在執行對地對海作戰任務時,通常要攜帶大重量和大尺寸的武器彈藥,這就會大大影響飛機自身的燃油載荷,從而導致飛機航程不足,但是如果減少彈藥攜帶量,又無法構成足夠強大的火力打擊密度,從而影響作戰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空軍普遍的做法是,讓戰鬥機掛滿彈藥先行起飛,在起飛後進行空中加油,在空中把飛機的油箱加滿,從而確保飛機有足夠的航程對遠距離目標實施打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空中加油技術更多的是確保飛機的載彈量,而並非是航程。
(現代戰鬥機普遍會掛載副油箱以確保航程,但是如果滿載彈藥,就無法掛載副油箱,因此航程會受到限制)
決定飛機航程的主要因素其實是兩個:第一是飛行員的體力極限;第二個是空軍自己的飛控和導航能力。第一個很容易理解,因為透過不斷的空中加油,即使是戰術飛機也可以實現理論上的超遠距離飛行。1986年美國空軍出動24架F-111戰鬥轟炸機往返超過1.1萬公里,從英國起飛繞過大西洋、地中海,長途奔襲利比亞,往返時間超過16個小時,中途加油大約有11次,體現了空中加油對飛機遠端飛行的重大意義。
(F-111戰鬥轟炸機)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16個小時的連續飛行,如果是單人單座的戰鬥機,沒有任何飛行員受得了這種"折磨",哪怕是雙人串列座艙的戰鬥機也不行。所以美軍出動的雙人並列式座艙的F-111,這種和俄羅斯蘇-34相似的戰鬥機在飛行途中可以適當允許飛行員做小範圍活動,而且兩名飛行員並列駕駛,還可以相互聊天,並且以輪流駕駛方式輪換休息。
(當年美軍遠端奔襲利比亞實在是耗費巨大)
除了飛行員的體力極限外,空軍對於戰區的控制能力,也是制約飛機遠端飛行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越南戰爭中表現非常明顯。在越南戰爭中,越軍的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數量上,都遠遠不及美軍,但是卻能夠在防空作戰中力挫強敵,這就是空中預警控制能力的結果。當今的空軍作戰,戰術飛機需要得到空情保障才能有效執行作戰任務。例如,如果距離太遠,飛機上的機載電臺無法和後方指揮機構保持聯絡,那麼飛機就相當於"瞎子"一樣在天空中亂撞,自然也就談不上有效的作戰行動。
所以,當今絕大多數戰術飛機都是以己方空軍所能確保的空情和通訊能力為作戰半徑的上限,而加油機負責保障戰術飛機能夠在最大作戰半徑基礎上,依然能攜帶最大數量的彈藥,保持最強的攻擊火力。
運-20改裝加油機對中國的意義
長期以來,受裝備技術的限制,中國空軍的主要裝備大多是航程較短的防空截擊戰鬥機。從早期的殲-5、殲-6到後期的殲-7、殲-8概莫能外,而即使中國在1992年時正式裝備了大航程、強火力的蘇-27SK型戰鬥機,受空軍作戰體系的限制,其作戰半徑依然維持在相對較小的範圍內,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空軍對於空中加油飛機和技術都沒有什麼迫切的需求。再加上中國一直也沒有可供改裝加油機的大型飛機平臺,所以加油機的研發一直處於相對停滯的狀態。
(中國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轟油-6型加油機)
不過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對於中國廣大沿海地區,特別是東海和南海的控制力需要大大加強。同時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中國對於東海和南海的空情控制能力得到逐步增強,透過增建擴建一系列南海島礁的方式,中國在南海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防空警戒體系,因此能夠保障我軍飛機進行遠海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派遣飛機遠端巡邏南海,確保中國的海上安全,就成為重要的戰略任務,而要切實執行好這一任務,不僅需要大航程的戰術飛機,同樣還需要有大型加油機予以配合。
(轟油6為殲10加油)
早在1999年,建國50週年閱兵式上,中國就正式展示了自己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不過這款空中加油機是由轟-6轟炸機改裝而來的,在其機翼兩端各吊掛了一個軟管加油吊艙。具備同時給2架戰鬥機加油的能力。這款編號為轟油-6的空中加油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空軍正式掌握了空中加油技術。但是受轟-6平臺的限制,轟油-6的燃料載荷最大隻有38噸左右,在距離基地1000公里的空域,只能為2~4架殲-8或殲-10戰鬥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而對於大型蘇-30MKK或者殲-16等戰鬥機,只能進行一對一的加油服務(蘇系戰機肚大能容),使用效率太低。為此中國在烏克蘭"淘"了3架大型的伊爾-78加油機,以滿足空軍對於空中加油的需求。
(伊爾-78是蘇聯解體前研製和裝備的最大加油機, 至今也是俄羅斯空軍唯一的加油機)
但是從國外"淘"飛機顯然並非長久之策,而且伊爾-78本身是由伊爾-76重型運輸機改裝而來,而伊爾-76並非中國自產飛機,因此其引進和使用,很大程度上要看外國的"臉色",這顯然不符合我軍獨立自主的建軍要求。而中國在2007年時正式上馬大飛機研製專案,這就是目前已經研製成功並大規模量產服役的運-20重型戰略運輸機。
(運-20戰略運輸機)
運-20重型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約為220噸,最大有效載荷可達66噸。基本引數雖然和美製C-17相比還有一點差距,但是要明顯優於俄製伊爾-76運輸機。而運-20最大起飛重量220噸,如果改裝空中加油機,則完全可以參考伊爾-78的設計,在其貨艙內部安裝2個25噸載荷的大型油箱,再加上運-20自身的燃油載荷,其最大載油量預計在130噸左右,在距離基地1000公里的空域至少可以為戰術飛機提供75噸的有效燃油供應,超過轟油-6型加油機4倍以上,也超過了伊爾-78和美軍的KC-135的水平。
(已經量產近4年的運-20運輸機)
對於中國而言,更重要的是,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已經服役了,由於隱身作戰的需要,五代戰鬥機普遍採用內建彈倉,這會大大佔用飛機的內部空間,並且五代戰鬥機還放棄了四代戰鬥機普遍攜帶的大型機翼副油箱。因此五代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明顯要小於四代戰鬥機,例如F-22的作戰半徑已經縮水到約750公里,而美國空軍主力的F-15戰鬥機作戰半徑可達1500公里,而五代戰鬥機這種航程縮水是由於其設計和戰術要求決定的。所以,為了確保作戰效率,五代戰鬥機更依賴空中加油機的協助。
(運油-20為殲20加油CG圖,西葛西創作)
運-20自2016年量產以來,雖然沒有公佈具體的生產數量,但是從最近一系列的動作中可以看出,該機已經開始全面承擔解放軍的戰略空運任務。去年12月爆發的新冠疫情中,運-20曾經協同伊爾-76、運-9等大中型運輸機空運大批人員和物資抵達武漢;隨後運-20又在今年上半年運輸大批的醫療物資前往伊斯蘭堡,支援巴基斯坦抗疫,這也是運-20首次走出國門。如今,運-20遠赴歐洲,運送解放軍儀仗隊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卓越效能。下一步,大概就是要改裝加油機了。
(已經安裝了加油管的轟-6N型轟炸機,暗示了大型加油機即將量產)
一旦運-20成功改裝空中加油機,並裝備部隊,則我軍大量的殲-10、殲-16、殲-20以及海軍的殲-15等戰鬥機普遍都可以透過空中加油,大幅提升滯空時間,並且和美軍一樣,能夠有效確保在最大作戰半徑上依然保持最強的攻擊火力。不僅如此,去年已經曝光了我軍最新版帶有空中加油系統的轟-6N型轟炸機和空警-500預警飛機。這些飛機和運-20加油機配合,將會發揮出戰略性的威懾效果。
(運油-20 CG圖,西葛西繪圖)
由於已經有了轟油-6的成功經驗和伊爾-78作為參考,運-20改裝加油機實際上並不複雜,因為中國的中國產空中加油吊艙已經是成熟產品,只需要配以加油管路和油泵,即可順利安裝。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運油-20大型空中加油機將會成為中國戰略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覆列表
氣勢恢宏的運20機群
眾所周知,運20是中國首款戰略戰術運輸機,也是中國首次研發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的戰略運輸機。目前有能力研發這一級別戰略運輸機的國家僅僅只有三個,那就是中美俄,也是和C17和伊爾76系列並列的戰略戰術運輸機“三傑”。
美軍的C141“運輸星”
運20的意義不僅僅是其具體的指標以及運載能力,而是在運輸機研發環境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進行的趕超。美國和蘇/俄在二戰之後就沒有停止過大型運輸機的開發工作,特別是俄羅斯,在60年代就有了運載能力超過80噸的安22運輸機,在七十年代中期就有了伊爾76戰略/戰術運輸機,而美國也擁有C141“運輸星”等大型運輸機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運20之前最先進的中國產運輸機就是運9
反觀中國在大型戰略運輸機的研發方面可謂是一片空白。在運20之前,主力運輸機是透過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主力運輸機則是運7和運8,獨立自主研發的就是在運8的基礎上深度改進並重新設計的運9,極限商載均沒有超過25噸。而運20的最大載荷為66噸,最大航程接近8000公里,僅從這兩個數字上就能看出運20的跨度有多大。
C17誇張的翼盒
作為全球最新設計定型的戰略戰術運輸機,運20在設計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機體設計方面撇除了C17和伊爾76系列的缺點,融合了兩者運輸機的優點。比如運20採用了和伊爾76一樣的頂置翼盒,機翼翼盒貫穿貨倉的深度較小,在裝載特種裝置時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貨艙高度,反觀C17在運輸特殊超高貨物時只能放在後艙,或者是透過分解才能裝機。
效能方面運20已經全面超越了伊爾76
而在貨艙寬度上,運20要比伊爾76寬1米左右,其最大淨寬達到了4.4米,高度也為4.4米,全面超越了伊爾76系列運輸機。夠寬的機艙帶來的好處是能夠裝備超寬裝備,伊爾76在輸送T72坦克的情況下需要拆除側裙甲,否則很難被裝入貨艙。而運20不僅僅能夠輕鬆運輸大小類似的主戰坦克,甚至還能夠容納下重防護狀態下的側裙爆反裝甲,可見運20相對於伊爾76的優勢。
運20戰略戰術運輸機
運20作為中國首款戰略戰術運輸機,其本身的技術程度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比如其採用了超臨界機翼,並且使用了三開縫襟翼技術,在降落時機翼面積急劇增加,使得運輸機在降落時能夠獲得更大的升力以及更低的進場速度,從而顯著降低運輸機的降落距離。航電方面運20採用了當下最時髦的全玻璃化座艙系統,並且配置了兩臺面積超大的衍射式平顯系統,這使得運20的機組成員僅僅只要三人,這也從側面體現了運20的效能,相比老牌的C17和伊爾76,運20不僅僅沒有落入下風,反而有一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