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的農民歌格
-
2 # 字遊天下者
字遊天下
食之無味的生活,相信我們曾經都有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很難十全十美。
從某種角度講,遺憾就是生活本身。有些時候,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尤其在遭到創傷的時候。那時,我們很無助,無力自拔。生活就像沒有放佐料的菜,沒味道。
怎麼辦?墮落?滑向深淵?擁抱死神?心有不甘。奈何?茫然四顧,沒有什麼外援,一根稻草都不見。奈何奈何?
自己拯救自己。心底的聲音會這麼說。如何拯救?取決於自己的環境。生活環境。心理環境。情感環境。思想環境……諸多因素。因人而異。
我們一邊舔自己的傷口,自我療傷。一邊要振作精神。只要精神不崩潰,我們就還有救。把失敗拼作花環。努力工作。努力掙脫過去。努力展望未來。鍛鍊身體。聽聽音樂。看看書。自由舞蹈……自己的行動,找回生活的滋味。
簡而言之,繁忙者,學會忙裡偷閒。閒散者,務必找事幹。儘量走出原圈。無論舒適與不舒適。
且想想那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得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如是而已。
-
3 # 無根水是淚
如果你是一顆大樹,我願為你化做一陣風,替你帶去落葉的塵埃;如果你是一條幽幽的小道,我願做你夜幕下的路燈,陪伴你到天明。
花的落下是風的錯,還是秋天的恨,你的轉身是我的夢還是前世的緣未了。這些都不重要,今生我們能相遇相知就已經足夠美好。
愛,使我們突破了彼此的生活方式,我來到了你的身邊。信任,陪伴我們走過了歲月的考驗,成就了彼此的牽掛。
現在夜已深,屋裡的燈沒有點亮,春風輕輕的從窗吹進來,送來滿屋你的思念。
你可知?愛你的程度,即便是在那茫茫人海之中,或那川流不息的街道,我卻只聽見了你的聲。 用愛情過。
-
4 # 心理醫生張彥平
這是個好問題。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寫過一篇科普文章《生活單調症》,興沖沖拿去請恩師北醫許又新教授斧正果然被他老人家一通臭罵:
“都是你們這些人,胡亂杜撰診斷名詞,誤導百姓!”
其實我文章的主要意思是想說明:
一個人如果生活壓力太大,很可能會誘發心理疾病;
但假如一個人生活過於平淡和乏味,也同樣可能罹患心理疾病。
國外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
讓被試一個人待在有充足食物和水的非常密閉的箱子裡,然後把這個箱子沉到水底,最大限度地剝奪他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幾天後,該被試就會出現各種幻覺和恐懼感。
這就是很有名的“感覺剝奪實驗”。
你之所以感覺現在是“食之無味的生活”,很有可能是與你生活過於單調與乏味有關。
所以我建議你: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做自己想做的事,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最好能找到“浪漫”或“高峰體驗”的感受。
所謂“高峰體驗”,就是一種比較“嗨”的狀態,感覺“人活著真好”,甚至“真特麼好!”
高峰體驗越多的人,其生活質量也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自然也越高!
回覆列表
生活中包含著:酸、甜、苦、辣、鹹,五味具在。在生活中與到挫折和不如意,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人在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不應該有破罐破摔心,你應該那裡跌倒那裡站起來,為自已制定一個生活目標,為自已目標而奮鬥,在奮鬥中慢慢品嚐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