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富哥野釣
-
2 # 風和日麗春暖花開
喜歡也不喜歡,喜歡是因為他的孤獨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孤獨,深有同感,不喜歡是因為,孤獨讓自己更有孤獨感,更悲傷。他的歌非常棒,還是喜歡。
-
3 # 文娛瞭望哨
我喜歡張國榮的孤獨:最孤獨的人最親切,最難過的人笑得最燦爛。
他的孤獨裡有善良。林青霞曾把張國榮評價為圈內最重情重義的好人,因為他不僅謙和有禮、提攜後輩、樂於助人,還對這世間的苦難滿懷慈愛之心。多年來,張國榮收養過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孤兒,給兒童癌症基金會捐款,也成了私人生活中的慣例。在香港“笑容最美之公眾人物”評選中,他曾多次高居榜首。
他的孤獨裡有深情。那一年晚上,張國榮與唐鶴德牽手走在街上的畫面,被狗仔隊拍下,他是同性戀的事實,就此曝光於世。在當時那個年代,多數人可能還是對此抱著鄙夷的態度,隨之而來的,也是他這輩子所收到過最多的惡評。但執拗如他,硬生生將所有鄙夷嚥下,只是孤注一擲地牽緊了愛人的手,大步向前。
他的孤獨鑄就眾多經典的影視角色,長久地留在觀眾的心中。《胭脂扣》裡貴氣優雅的十二少,《倩女幽魂》中文弱痴情的寧採臣,《阿飛正傳》裡孤傲漂泊的旭仔,《春光乍洩》中天真魅惑的何寶榮,《英雄本色》裡率直倔強的宋子傑,《東邪西毒》裡深沉另類的歐陽鋒……
他的孤獨用歌聲陪伴了我們很多年。張國榮自己也曾說過,“每一首歌都要投入好多感情在裡面”。許多時候,聽他唱歌,就是在唱自己的人生與故事。在他的遺作《一切隨風》中,主打歌《玻璃之情》,如今聽來,似乎預示著某種悲傷的結局,令人更覺感慨:
“如果你太累
及時地道別沒有罪
牽手來空手去 就去
一生人不只一伴侶
你會記得我是誰。”
如今,17年過去了。
依然有很多人在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甚至因為他的風采,懷念過去那段陌生的歲月。後來迷上他的粉絲們,有一個特定的稱呼:“後榮迷”。“後榮迷”們大多都很年輕,哥哥最風光的日子,沒緣得見;迷上他時,他卻已不在人間。於是,只有一遍遍去看那些古早的影像資料,去舊時光裡尋覓他的蹤跡與氣息;只有帶著遺憾一遍遍翻閱關於他的故事,靜靜祝福那個美好而孤獨的哥哥。這感覺就像一場毫無指望的愛戀,連欣賞與崇拜,都變得小心翼翼。
但這也正說明了,歲月甚至生死的距離,都並不能阻止人們愛張國榮——
如他所說,60年後,他依然值得被人們深深愛著。
-
4 # 鋼鐵六連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不知此時此刻,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聽著哥哥的這首《風繼續吹》。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寧採臣、阿飛、程蝶衣。
不知還有多少人還會聽《Monica》、《沉默是金》、《當愛已成往事》。
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個傳奇的香港藝人—張國榮。
家中變故、結緣演藝成功出道
也許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哥哥將來會成為一名藝人,包括他自己。
哥哥的父親張活海,是香港知名的洋裝店老闆。
曾經給好萊塢巨星柯克、馬龍·白蘭度量體裁衣。
雖然家庭條件比較優渥,但是哥哥的童年是孤獨的。
哥哥在家中排行第十,是家中的十仔,他與大姐更是相差18歲。
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哥哥小時候沒人陪伴。
在一次訪談中,哥哥曾經說過,我對於童年基本是沒有什麼記憶的。
13歲的時候,哥哥就被送往英國留學。
正是在英國獨自留學的歲月, 造就了那個內心獨立、堅強、執著的Leslie。
1977年,父親張活海因酗酒中風導致癱瘓,而家中的洋裝店也因成衣店的興起而被時代淘汰。
家中的巨大變故使哥哥不得不放棄學業回國發展。
在英國,哥哥夜晚總喜歡去夜店、酒吧觀看歌唱演出,對於唱歌培養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日後打下了基礎。
回國後,哥哥參加麗的電視的歌唱比賽。
因翻唱國外的經典歌曲,斬獲亞軍,順利簽約麗的電視,成功出道。
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順利。
七年的努力,成就了追求和渴望
我們只驚豔、感嘆、佩服、甚至惋惜哥哥帶給我們的所有的經典作品,可是在這些經典作品背後、哥哥所付出的努力我們又知道多少呢?
哥哥曾經在一次頒獎典禮的演唱間奏中說過:
“有些人得到成就,用了很短的時間。
而有些人得到些成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不過至少,我現在所得到的,都是我自己去努力爭取的。”
而他的努力,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
出道初期,必須聽從公司的一切安排,努力完成公司交待的所有任務,不論喜歡,不管好壞。
因為哥哥沒有選擇的權利。
音樂專輯的相繼失敗,使唱片公司拒絕與他續約。
演藝作品的不溫不火,使他只能是二三線的銀屏小生。
事業與經濟的低谷,應該是對當時哥哥境遇最好的形容,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楚門的世界》中有一句話:有時候世界雖是假的,但並不缺少真心對待我們的人。
1982年,他與自己的恩師黎小田來到華星,遇到了他後來的經濟人,陳淑芬。
新的公司,新的環境,新的團隊,還有一群真正為了哥哥成功而一起努力的人。
在哥哥恩師黎小田與經紀人陳淑芬的幫助下,找來了香港樂壇各路大神,一起為哥哥量身打造一張經典專輯。
1983年5月1日《風繼續吹》發售。
僅憑一個飛姿,激起香港樂壇的驚歎。
這張專輯大獲成功,不僅得到了廣大歌迷的支援,得到了香港樂壇業內人士的一致認可。
哥哥透過這張專輯,證明自己是可以的,成功躋身香港樂壇一線歌手。
然而,哥哥並沒有滿足,默默的繼續努力,去追求更高層次。
1984年5月14日《Leslie》發售。
這張專輯如一顆重磅炸彈,引爆在了香港樂壇。
專輯中的主打歌《Monica》,更是紅透香港大街小巷。
當時的香港,每個街頭巷尾,商場廣場,都在放著這首歌曲。
停留在香港的夜空,璀璨霓虹燈是香港的模樣,而《Monica》樂聲則是香港的聲音。
透過《Leslie》的成功,確立了哥哥香港樂壇巨星的地位。
與譚詠麟形成“譚張爭霸”的時代局面。
七年,整整七年的時間。
康德說過,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
哥哥堅持過來,他執著的追求與渴望,讓他爬出低谷,看見了成功的曙光。
傾盡所有,不留遺憾
哥哥7年的追逐,終於打開了屬於他的那扇門,進入屬於他的藝術殿堂。
《安格爾論藝術》中說,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音樂方面的成功,也讓更多的導演,影視作品找到了哥哥。
《英雄本色》中,那個耿直被呵護的弟弟宋文傑。
《倩女幽魂》中,那個身背竹簍頭帶方巾的寧採臣。
突然發現喜歡哥哥真的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可能因為年紀比較小,身邊朋友喜歡的都是當紅明星,每次自己激動的時候都不知道跟誰分享。雖然朋友對哥哥的印象很好,雖然在網路上有很多榮親大家可以一起吸榮,但這種無法在現實中和朋友一起分享溝通交流的感覺真的很難受。每次發現哥哥的好,我都超級想和全世界分享,告訴大家他有多棒多優秀!我不想讓大家錯過這麼好的人!我想讓大家看到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明星!什麼是真正的藝人!事實上,不論我怎樣說,無感就是無感。有的時候會很無奈,這麼好的人為什麼不愛呢?真的好羨慕那些可以一起聊偶像的那些同學,感覺自己在現實中就是一個人喜歡著哥哥,這種孤獨感真的很強烈。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這種情況呢?我應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第一,在家庭關係方面,雖然家境較好,但張國榮的童年是孤獨的。平輩兄弟姐妹們年齡的巨大差距,在張國榮與家人的溝通中造出了一道鴻溝,這讓張國榮小時候無人陪伴。很快的,張國榮出國留學,在英國孤身學習的那幾年,雖然因語言不通而出現的溝通困難被很快地克服,但是那段時間,張國榮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第二,張國榮的父親因酗酒和中風而癱瘓,家裡的服裝店也因為成衣店的興起而被時代淘汰。家庭的巨大變化迫使張國榮和兄弟放棄學業,回到中國發展。這樣的變故讓一時無所適從,從打擊中站起來的張國榮,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要求愈加嚴苛。這也為後期的人生經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第三,在性格方面,張國榮很孤獨,追求完美,使自己更敏感。張國榮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所以對自己要求很高。正是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才不允許自己失敗。但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張國榮在電影上的投資有些問題。失敗了,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這樣的性格使不被當時的同僚理解。漸漸地,在圈子裡找不到一個能理解的夥伴,這樣的境地把拖入了一個孤獨的怪圈。最後哥哥的喜和悲,都是一個成就,影響非常大,哥哥如果還在,香港樂壇、影界地位非常高,非常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