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諾似霧如雨

    有些人在粗略讀過一些史料之後,得出了這些結論:張飛會做仕女圖,張飛是大畫家,張飛是文武雙全的大帥哥。好像他不再是那個豹頭環眼,勢如奔馬的猛將,而是變成了一位能文善武的儒將,那麼歷史上的張飛真的是一個儒將,和《三國演義》裡的形象截然相反麼?

    實際上當然不是如此,同時代人對張飛的評價大多數都和關羽並列。陳壽、郭嘉、程昱等人評價關張為萬人敵,周瑜說關張是熊虎之將,從來沒有提及過張飛善文。而且張飛曾經拜訪劉巴,結果劉巴並不待見他,而且蔑視他是個“兵子”,如果張飛真的文化素養深厚,劉巴怎麼會這麼看不起他呢?

    一、張飛的儒將形象全來自於明朝文人,是不準確的

    那麼張飛善書畫這一說又是從何而來呢?這一說要從元明時說起。元代名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書法大誇特誇,認為連魏國鍾繇書法上的水準都拍馬不及張飛。要知道鍾繇是名書法家,就連書聖王羲之都潛心鑽研他的書法,史上也將兩人並列,要是張飛的書法比鍾繇都強,那的確是名傳千古。而隨後明代的卓爾昌也在《畫髓元詮》中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也擅長草書。這麼多專業人士都承認張飛書畫雙絕,可是偏偏寫了《三國志》的陳壽在蜀書當中通篇只寫了諸葛瞻一人“工書畫”,如果張飛真的書畫造詣不凡,陳壽難道還吝惜區區兩三筆墨?難不成這些明朝人比陳壽這個晉朝人還了解張飛?對於此類種種,蔡東州先生早就一駁斥,指出張飛儒雅化其實是明代文人的功勞。

    不過可能還有一些人認為張飛是個美男子。理由很簡單:他的兩個女兒都是皇后,能嫁給皇帝,樣貌肯定漂亮。根據遺傳基因,張飛肯定是美男子。張飛在蜀漢的地位很高,太子娶功臣之女為後,是很正常的政治聯姻,並不能說明張飛就一定是個美男子。除非像是狄青一樣,史書記載狄青之子狄詠相貌俊美,以至於宋朝公主都芳心暗許。宋哲宗更是稱讚狄詠為“人樣子”,帥哥就要長成狄詠這副模樣。由此可推斷名將狄青大概樣貌不俗,戴銅面具的原因和蘭陵王一樣,而張飛就不能一概而論。

    二、張飛是一位不斷成長、智慧雙全的猛將

    抹去了這層華而不實的修飾,載於史冊的張飛倒也並非是怒鞭督郵、醉酒失徐州的黑臉莽漢,而是一位智勇雙全,不斷成長的名將。出身涿郡的張飛很早就和關羽一同追隨劉備,史稱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早年還沒有如此城府。他在擔任安喜縣尉時求見郡督郵卻遭拒絕,一怒之下闖進其中,不但把督郵綁起來打了兩百杖,而且瀟酒的解下印信掛在他脖子上。棄官而走。經羅貫中一番再創作,讓張飛背了幾百年黑鍋。

    此後劉備應陶謙之邀救援徐州,病危的陶謙乾脆順手把徐州託付給了劉備。劉備升遷速度賽過坐火箭,順理成章接管了徐州,但佔據淮南的袁術早就對富庶徐州垂涎已久,因此果斷派兵北上攻打劉備。劉備也不能不接招,就親自帶兵在淮陰一帶狙擊袁術。曹操則效仿卞莊子坐山觀虎鬥,而且上表任劉備為鎮東將軍,聲勢上支援劉備和袁術鷸蚌相爭。正面打不過劉備,袁術想起了歪主意,他派人請呂布偷襲下邳,事成奉上糧米。在兗州鬥不過曹操的呂布欣然答應。

    呂布軍距離下邳還有四十里地,中郎將許耽使人告知呂布:“眼下張飛和曹豹鬥成一團,正是溫侯進取徐州的大好時機。”呂布聽後大喜,於是迅速出擊,內有曹豹作亂,外有呂布趁火打劫,應付不來的張飛只得敗走,就連劉備的妻兒都落到呂布手裡。大概是這一次失敗讓劉備印象深刻,雖然事後呂布歸還了劉備妻小,但是劉備對張飛不太放心,投奔曹操合擊呂布報仇後,劉備不甘心久居人下,殺了車胄重新奪回徐州。

    這一次關羽獨守下邳,而張飛老老實實跟著劉備守衛小沛,此後兩個人很少分開過。張飛長期充當著劉備的背景板,一直等到208年,曹操南征,劉表病死,他派兵對劉備窮追不捨,追的劉備就連妻小都顧不上了。此時張飛挺身而出,率領二十騎斷後,張飛據水斷橋,暝目橫矛,沒有騎兵在後拖起煙塵,只有一員猛將威風凜凜,嚇得周圍曹兵無人敢上前,成功為劉備逃出生天爭取了時間。

    此後張飛跟隨劉備破曹操,平定荊南四郡,穩固了勢力之後,劉備便根據諸葛亮的《隆中對》進政益州,不過遭受挫折,只好讓關羽鎮守荊州,命諸葛亮、張飛等人溯流而上,獨當一面的張飛一路殺到江州,生擒了巴郡太守嚴顏。而張飛非但沒有殺他反而待為上賓,從這裡便能看出張飛的智慧初露端倪,不殺人才能得到益州人心。“所過戰克”或許和此也不無關係,最終率軍和劉備在成都完成了勝利會師。

    聽說劉備取得蜀地,曹操坐不住了,親自出兵拿下漢中,並且以夏侯淵、張頜等名將鎮守。張頜別有圖謀,他自領一軍出巴西,打算把這裡的百姓遷到漢中,而他的對手正是本家張飛。兩人在矇頭等地相距五十日,張飛眼見不能勝,計上心頭,率萬餘精兵在另一條路和張頌作戰。張飛充分利用了地利,因為山道狹窄,曹軍首尾不能相顧,結果大敗,以至於張頜不得不棄馬爬山,帶著十幾個親信倉皇逃走。要知道張頜就連劉備和諸葛亮都深為忌憚,而張飛卻能大破張頜,其文韜武略可見一斑。

    結束語

    從丟失徐州到獨自擊破張頜,張飛的成長速度肉眼可見,的確稱得上是“萬人敵”。然而張飛早就有尊敬君子,但瞧不起低階士兵的毛病,抽了別人一頓鞭子還放在身邊聽用,劉備勸他也不當回事, 結果偏偏在劉備伐吳的重要當口,被張達、範強兩人割去了腦袋。尚未開戰便折損了張飛這員大將,或許已經預示了劉備伐吳終將失敗的命運。

    張飛在作戰方面的確成長得很快,但是他始終沒有改掉對人持有偏見這樣的壞毛病,最終導致了自己身首異處。一代英雄未曾戰死沙場,反而死在了身邊人的手下,真是令人唏噓。也許張飛也能代表許多人,很多人在學習技藝、知識的時候,能迅速地成長,而在改進自己的個性、舊觀念方面,往往一輩子也無法踏出一步。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你世界婚禮怎麼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