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象棋漢武帝

    一般水庫都有沙灘和溝灣這樣的地形。沙灘一般在庫區的尾部,如果是漫坡淺灘,水中不會有魚,更無大魚。但如果趕上白鰷及某些小型魚產孵,它們會選擇這些淺水沙底作為產孵地,來時數量驚人,可抓住機會用手竿釣白鰷,一日內釣數十斤亦不困難。

    水庫常見的地形是溝和灣,這正是在水庫垂釣的主要釣點,岸上的樹葉、籽實和昆蟲被風雨打落,大都會在這些地方存留,因此水下的微生物也非常豐富,魚兒覓食會到此聚集,是下竿的好地方。

  • 2 # 80後踢球者

    黃尾鯝魚,南北地方俗稱黃尾魚、黃姑子、黃梢等,屬鯉科,鯝魚鯝亞科。它的特點是頭尖吻鈍,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腹部在**前方有不明顯的腹稜。黃尾鯝魚身長側扁,腹部銀白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均淺黃色,尾鰭呈麥黃色。

    由於黃尾鯝魚味鮮肉美,營養價值極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鉤後衝擊力大(一尾三兩重的黃尾鯝在水底的衝勁有如一斤多的鯉魚),給人以極佳的手感與強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廣大釣魚愛好者鍾情的物件魚之一。但垂釣黃尾鯝的難度較大,對技術的要求也較高。以下小編就黃尾鯝習性及釣法給大家做個具體的介紹:

    黃尾鯝的習性:

    黃尾鯝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等寬廣自然水域的底層,這些年來隨著人工繁殖魚類技術的發展,大江南北很多養殖塘裡也能見到其蹤影。黃尾鯝屬高氧魚類,群聚性強,生殖季節親魚群集溯游到淺灘處產卵,2冬齡性成熟,一年可長到150-200克,兩年可長至300-500克左右;成魚一般習性是春秋淺水、夏入深潭。黃尾鯝食性雜,多以天然水生昆蟲、浮游生物、底生藻類等為食,是池塘水庫的清潔夫。

    雖說黃尾鯝一般在0℃-38℃水溫下均能正常攝食、既適低溫又耐高溫,但它覓食慾望的強弱與季節、水溫變化密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頭語----“麥子熟了,尾巴黃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帶小麥成熟時,正是黃尾鯝為了產卵需要大量進食的時期。所以這個時節是一年中垂釣黃尾鯝的頭個黃金季節,北方則因為氣候上的差異會有所推遲。立秋後(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九月到十一月),秋高氣爽,氧分充足,水溫適宜,已長得很肥碩的黃尾鯝為過冬,必須要補充營養,這時又是一個最佳垂釣時期。其實,夏天黃尾鯝也很活躍,但白天去釣,小雜魚鬧鉤太兇,晚上出釣會有比較好的收穫。

    黃尾鯝的釣法

    南北地區休閒釣愛好者,多以手竿傳統釣法釣取黃尾鯝,侷限性較大;加之對黃尾鯝以下頜具角質邊緣刮吸食物的獨有習性鮮有了解,往往難有好收穫。即便上魚,大多也是鉤子掛到的。使用手竿懸墜釣法就不同,因該釣法靈敏與穩定性兼備,可調性強,所以只要運用得當,不失為釣取黃尾鯝的上佳利器。

  • 3 # 戶外野釣阿明

    今天正好有兩個朋友問我黃尾怎麼釣,所以我這裡詳細說一下黃尾如何釣。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黃尾習性 黃尾屬於底層魚類,大多數以藻類還有底層腐爛植被和水底蟲類為食喜歡腥味,一般在水庫湖泊比較常見,野釣中很少遇見黃尾一般在0℃-38℃水溫下均能正常攝食、既適低溫又耐高溫,但它覓食慾望的強弱與季節、水溫變化密不可分。四月五月黃尾產卵季節進食量比較大,所以也是釣黃尾好季節,秋天黃尾為了過冬進食也是很大所以十月份也是黃金季節。

    其次、既然黃尾喜歡腥味那我們在選擇窩料跟餌料重點注意味型要偏腥,黃尾都是群體遊動,所以在做窩時候儘量用一點糧食類窩料,平時常用酒米,麩皮菜籽餅也都是可以的,在釣餌上可以加點腥味重的商品餌比如蝦粉,紅蟲鯽效果會更好。蚯蚓在釣黃尾上表現也是不錯的,在釣法上我們可以採用兩種方法。

    1、釣離底,黃尾雖然是底層魚喜歡離底進食,一般離底十公分到三十公分,抓口主要是浮漂入水接近鎖釣深度時候出現快速下拉,或者停頓都可以提竿。

    2、正常釣底調水平,釣的頓了,稍微放一放口,抓上頂後的下頓,這種釣法針對的是大型的黃尾魚,效果不錯。

    3、黃尾嘴上大下小,所以線上組上我們儘量要用細線小鉤,主線選擇1.5號或2號主線,子線0.6-1.0的搭配一下,子線要短一點不宜過長魚鉤選擇3-5號袖鉤或者3-6號伊豆都可以,釣組合理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說一下個人釣黃尾經驗,釣黃尾最好選擇連續晴天高溫時候在水庫釣黃尾我一般選擇大壩,黃泥坡岸邊落石比較多地方或者深淺交接偏淺水位置或者水庫回灣處垂釣,這裡食物存留比較多,水深一般1.5米-2.5米比較合適,在黃尾進窩後魚口比較快的時候要記得補一點窩料,不讓很容易造成停口無魚現象其實如果第一次釣黃尾不要有太多想法,就按釣鯽魚方法來釣就可以釣過一次之後自然就明白了。資源才是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買回來的多肉如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