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黃醫生

    手抖在醫學上稱為震顫,是身體出現異常的典型表現,很多人都經歷過手抖,手抖會影響手的功能,會阻礙正常的生活。手抖看似是小問題,可能隱藏大疾病。在生活中,總是不由自主手抖,更要引起注意,要警惕是疾病的徵兆。那對於手抖的人來說,總是不由自主手抖,會是哪些疾病的徵兆?該怎麼緩解手抖?

    手抖是神經系統的疾病嗎?

    手抖從症狀上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的特點是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

    而病理性手抖,手部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 臨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見病有: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和藥物中毒性手抖。 具體涉及的疾病有,

    1、帕金森病

    手抖與帕金森病有關,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在發病期間會有不由自主的手抖現象。帕金森病是典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是典型的老年疾病。近些年來,帕金森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老人發現自己一直手抖,不妨檢查一下,以便排除是帕金森病。

    2、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又稱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是臨床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是惟一表現,緩慢進展或長期不進展。患者通常由上肢開始起病,後常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頜部,患病至晚期會累及軀幹與下肢,震顫程度與上肢相比較輕。

    3、甲狀腺疾病亢進

    甲亢也會發生手抖的症狀,心慌手抖、怕熱多汗、多食易飢等是甲亢的典型症狀,手抖多見於老年人,年輕人手抖應該小心甲亢。當出現手抖的症狀時最好進行一次常規檢查,查查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這樣就很容易將背後作怪的甲亢查出來。

    4、小腦病變

    小腦病變也會引起手抖,患者總是莫名手抖,尤其是在抓握時,抖動非常明顯,應警惕是小腦病變所致。小腦病變的患者除了手抖的症狀外,還會出現眼球不自覺震顫,行走不穩的現象。在生活中,患者發現自己有此類表現,應謹防是小腦發生了病變。

    手抖頻繁怎麼辦?

    當出現手抖時,其實就是在提醒你,身體出問題了,所以日常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處理,改善手抖的情況。

    平時多活動手部,做一做手部的運動,並且日常還要注意體質的提高,就是要及時的補充營養,飲食種類要多,還要有營養。多做一些運動,促進血液的迴圈,有助於免疫力的提高,手抖的情況會得到緩解。

    可以看出,引起手抖的出現,原因還是很多的,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查詢原因,並且儘早去治療,改善手抖的症狀,避免手抖帶來更多的問題。

  • 2 # 鼠年愛鼠

    這個可不一定,有很多原因引起的,比如你幹了重活,比如甲亢,比如帕金森綜合徵,如果是一次兩次的,不要擔心,如果是長期的手抖,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讓專業的醫生來確診一下,不要自己瞎猜,弄的心裡非常焦慮,確診了對症治療,或者沒病,注意休息就會好了。

  • 3 # 健康必知杜主任

    有些患者出現手抖的情況,有時候是單側,有時雙側。手抖病因很多,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徵可以出現手抖。頸椎病,神經根受到刺激,也可以出現手抖,甲狀腺引起的手抖等。很多的疾病都會引起手抖,所以手抖只是訊號,只是表面現象,它反映了患者的體內臟器、內分泌神經系統、骨科等各個方面的疾病,才出現的手抖的現象。所以要經過神經內科、骨科、內分泌的專業醫師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才能找出病因,才能制定好的治療的方案。

    當然,首先要考慮神經系統的疾病,一、帕金森病,本病多見於50歲以後發病,男性稍多於女性,起病緩慢,逐漸進展,起初症狀以震顫最多,同時伴有肌強直、姿勢步態異常、運動遲緩。注意同帕金森綜合症,帕金森疊加綜合症相鑑別。二、特發性震顫,約1/3的患者有家族史,起病年齡輕,震顫以姿勢性或動作性,多影響頭部引起點頭或晃頭,無肌強直和少動。三、小腦病變,伴有共濟失調。其次要鑑別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因性因素(精神緊張、抑鬱、焦慮)以及藥物,酒精中毒等所致。

  • 4 # 醫師楊浩

    手抖是神經系統的疾病嗎?

    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有手抖的情況,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帕金森病,但並不是所有的手抖都是帕金森病,也不是所有的手抖都是神經系統的疾病。

    手抖,醫學術語叫震顫,表現為不自主的、有節律的顫動,通常可分為生理性震顫和病理性震顫。

    1.生理性震顫

    生理性震顫也就是說不是由某種疾病引起的震顫,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出現的生理反應,比如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烈疼痛、極度疲勞等情況,當這些情況消失的時候,手抖的症狀也就消失了,所以不用擔心的手抖的問題。

    2.病理性震顫

    病理性震顫也就是說是由於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長期的震顫,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常見的疾病有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小腦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然而每種疾病都有各自的特點,需要注意鑑別: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震顫通常是靜止性震顫,也就是把雙手安靜的放在大腿上或椅子上會觀察到手部會不自主的、有節律的震顫。但並不是所有的靜止性震顫都是帕金森病,大約有6~44%進行性視上行麻痺、有12%~53%多系統萎縮、19%~21%皮質基底節變性的患者也可能有靜止性震顫。所以需要鑑別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明確。

    2)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也就是那些找不到原因的震顫,具有一定的遺傳性。這個病的震顫正好與帕金森的震顫相反,是在運動的時候如寫字、拿筷子等情況下出現,而在靜止的時候消失,所以稱為運動性震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帕金森病有時與這個病難以鑑別,還有肌張力障礙等疾病也有可能出現這種運動性震顫。這個疾病需要注意鑑別診斷。

    3)小腦疾病

    小腦的疾病主要是維持身體的平衡和肌肉張力的調節以及隨意運動的協調,如果有出現小腦的病變,也有可能出現震顫,通常是病人想要去拿某樣東西如水杯的時候,越接近這個東西,震顫越明顯,我們稱為意向性震顫。但通常小腦的病變還有眼球震顫、姿勢、步態不穩等改變,所以小腦的疾病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才能明確。

    4)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就是甲亢,也會引起手部的震顫,但甲亢通常還有多汗、心慌、消瘦、突眼等表現,進一步完善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彩超等檢查就可以明確。

    除此之外,其他神經病變,如格林巴利綜合徵、肯尼迪綜合徵等,還有顱內腫瘤、 顱腦外傷、血管性疾病、焦慮和應激狀態、疲勞或寒冷等情況也有引起震顫的可能。

    5)藥物的引起的震顫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丙戊酸鈉、甲氧氯普胺、胺碘酮、丁苯那嗪、鋰劑、β2 受體激動劑等藥物也可能引起震顫。

    綜合以上,震顫的原因多種多樣,雖然大部分可能是由神經系統的疾病引起的,但仍然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如生理性的、藥物性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所以,當發現您或您的家人有震顫的時候,就不要自己在那裡瞎猜了,去醫院就診詢問專業的醫生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摩羯女喜歡一個人有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