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
2 # 春秋奮羽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認為得需要先了解戰國七雄魏國是怎樣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一、魏國的崛起之路公元前403年,長期稱霸於春秋時期的晉國被主政國內的三位卿大夫魏、趙、韓所瓜分,分成了三個諸侯國,即魏國、趙國、南韓。
魏國建國以後,雖然佔據的是當時農業生產發達、人口眾多的富庶地的中原地區,但魏國地勢深處處於中原腹地,不利於發展,四周強鄰環繞,大國如齊、楚對魏虎視眈眈,小國如宋、中山、燕也蠢蠢欲動,魏文侯對此深感憂慮。
所以,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整頓魏國內政。採取了以法治國、勸課農桑、建設軍隊和大力發展經濟的國策,確定了“以戰養戰”的基本策略,對外和趙、韓兩國緊密聯絡,建立同盟關係。
魏文侯還善於任用人才,在其在位期間,魏國名將輩出,如吳起、樂羊、公輸痤等人。
吳起率領魏軍渡過黃河,在河西擊破秦軍四十萬主力,奪取了河西,秦國元氣大傷。趙魏韓的聯軍擊破強大的齊國,掠奪到東部地區,讓齊人心驚膽戰。為了打擊野心勃勃的楚國,魏文侯又痛擊楚軍,逼迫楚人南遷。
至此,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到了魏惠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334年,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魏國也成了王侯之國。
二、是什麼導致魏國走向滅亡的呢?導致魏國走向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君主昏庸,人才的極速流失;我認為導致魏國滅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魏國國君心胸狹窄,不能留住人才。對於戰國時期來講,人才的匱乏有時候直接影響著一個諸侯國的盛衰。雖然魏國建國初期魏文侯和魏武侯對人才都十分的重視,但是他們之後的魏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人物上:
1、逼走吳起,為楚國送去了變法。
魏國建國之初,魏文侯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創立了“五卒制”,打造出了一支精銳步兵,史稱“魏武卒”。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公園前408年,魏文侯命吳起伐秦,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陰晉之戰”,為魏國初期的強大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但吳起的才幹引起了相國公叔的嫉妒,公叔用計逼走吳起,吳起遂亡魏至楚。
吳起到楚國後楚悼王對他的才幹非常賞識,立即任命吳起為宛守。在公元前382年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
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凡是封君傳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祿,廢除公族中疏遠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裁汰冗員,節省開支以撫慰士兵;整頓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義”而不計譭譽,一心為地主政權服務。吳起變法基本上承襲了李悝在魏國實行的變法法。變法沉重打擊了楚國的舊貴族,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程序。使楚國迅速強盛。公元前381年,趙國遭到魏國的進攻,求救於楚,楚國派兵攻魏救趙,與魏軍“戰於州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大敗魏軍,扭轉了長期以來魏攻楚守的局面。
2、孫臏入齊,為齊國稱霸增添動力。
魏國損失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是孫臏。孫臏與龐涓青年時曾共學兵法於鬼谷子門下。龐涓早於孫臏出師,後至魏國任將軍。因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將其誘至魏國加以迫害,藉故處以臏刑。後孫臏逃至齊,成為齊統治集團的智囊人物。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命龐涓率軍八萬進攻趙國的邯鄲,攻勢甚猛。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齊相鄒忌主張不救,段幹明則主張救,說:“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可以先派兵去攻魏國的襄陵、以疲憊魏軍,待魏軍攻下邯鄲,再乘魏軍筋疲力盡時攻魏救趙。齊威王採納了段幹明的主張。魏軍圍攻邯鄲近一年,於公元前353年克邯鄲。齊見疲魏的目的已達到,遂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孫臏針對齊魏兩軍的形勢,提出“批亢搗虛”之計,即大軍不北上直接救趙,而直搗魏國,“居其街路,衝其方虛”迫使侵趙魏軍“釋趙而自救” 。而此時田忌、孫臏則率齊軍主力在桂陵設伏截擊,龐涓率兵趕到,齊軍突起一戰而克,殲滅魏軍,活捉龐涓。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圍魏救趙”。
桂陵之戰是魏國由勝轉衰的轉折點,儘管在桂陵之戰後魏惠王憑藉文侯奠定的雄厚基業,一度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衛聯軍,稍稍挽回了一些頹勢,但已無濟於事了,衰敗之路不可避免了。而齊國在桂陵大戰之後聲威大振,開始取代魏國,成為中原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
3、商君歸秦,為秦國送去了強秦之策。
商鞅原本是魏相國公公孫座府上的執事人員。公孫座病危時對魏惠王說:“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又說:“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魏惠王卻對公孫座的話不以為然。
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以“強國之術”說服了秦孝公,開始主持秦國變法。
主要內容有:、廢除了奴隸制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郡縣制;建立什伍連坐制;統一度量衡。商鞅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秦國的崛起很快對魏國造成威脅。變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後,商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魏國河西之地發起進攻。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長期“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地位。同時由於商變鞅法獎勵力耕力戰,經濟發展,兵力增強,對外作戰連連取得勝利。公元前340年,商鞅勸秦孝公攻魏,奪回河西之地,然後“據山河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成就帝王大業。秦孝公採納了他的策略,即遣商鞅舉兵攻魏。魏使公子卬率軍抵禦。商鞅用計俘虜了公子卬。秦軍乘勢攻魏。魏軍無備,遭受重大損失。魏惠王聞訊,十分驚恐,被迫割讓大片河西之地與秦求和。這便為秦國東出中原創造了有利條件。
4、張儀相秦,再次為秦國送去強秦之策。
張儀原是魏公族庶支出身,在魏國未得重用,曾遊說楚王沒有得志,路經東周而入秦,曾得東周昭文君的禮遇和資助。公元前329年來到秦國,正好楚威王攻魏,張儀遊說秦惠王出兵幫助魏國,因而魏楚大戰,魏打敗楚於陘山,秦因而得以順利地接收河西地區。公元前328年張儀被秦惠王任為相,首創連橫戰略,為秦國後來兼併各國立下大功。張儀對秦國的最大貢獻,主要是在他根據秦國的地理特點和各國的實力,為秦國制定了破縱連橫的戰略,就是在其他各國已有聯合抗秦之勢時,採取破壞其聯合,伺機各個擊破的方針。張儀連橫政策的使用先後打敗楚國、齊國,並使韓趙魏三國逐漸衰微,使秦國逐漸強大。
魏國中後期夾在幾個大國之間已開始走下坡路,張儀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對魏襄王陳說過地緣政治的利害關係,雖然目的是勸其投靠秦國。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地方不過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百餘里,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卷、衍、燕、酸棗,劫衛取晉陽,則趙不南。趙不南,而魏不北,魏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求無危不可得也! 秦挾韓而攻魏,韓怯於秦,不敢不聽。秦韓為一國,魏之亡可立而須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忱可臥,國必無憂矣。”魏王終為張儀說服,魏國隨之也就成了破壞合縱的第一國。
5、范雎至秦,三連擊為秦送去強秦之策。
范雎,字叔,魏華人。初為魏大夫須賈的家臣,曾隨須賈出使齊國,因觸怒須賈和魏相魏齊,被魏齊令舍人打斷肋骨,丟置廁中,後裝死得脫,匿於鄭安平家中,化名張祿,經鄭安平向秦王稽的推薦,載雎入秦,得到昭王的重用,他的戰略策略也就得以在秦國實行。
首先他提出遠交近攻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思想。
范雎認為,秦的戰略失誤在於“越近攻遠”,故常勞而無功。過去“穰侯越韓、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也,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親也,越人之國而可乎?其於計疏矣。”因此“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欲其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趙強則楚附,楚強則趙附,楚趙皆附則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則韓魏可虛也。”遠交近攻戰略地提出和實施,可以說是秦國在戰國時期戰略的大轉折,從此,它成為貫穿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鬥爭各方面的基本國策,大大加快了秦兼併戰爭的過程。
其次,他還提出“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戰略思想,主張在攻佔對方土地的同時,還要吸納對方的人才。如此,秦就既可以得到對方的土地,又可以使對方用人失誤,還可以渙散對方的人心,秦就可以消滅六國而完成統一。除此之外,范雎在加強秦的中央集權和推行賞罰分明、重賢用能的用人制度方面的策略也是促使秦強大的重要方面。
戰國後期, 秦國一直奉行秦昭王時範雌的遠交近攻策略,山東六國也多次謀劃合縱抗秦, 但成效不大,無法扭轉由秦統一的總趨勢。秦滅六國的局面逐漸形成,這同戰國中期秦的軍事與外交由合縱連橫到遠交近攻這一戰略變化是分不開的。
6、猜忌信陵君,一把好牌終於廢了。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弟弟。由於信陵君尊重人才,因此“士以此方數千裡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正是因為信陵君賢能門客又多,所以各國一連數十年都不敢進攻魏國。
公元前257年,秦趙大戰於長平,趙軍為秦軍所敗。秦國乘勝追擊進攻趙都邯鄲。趙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救。魏安釐王派大將軍晉鄙率軍十萬救趙,但又懾於秦的恐嚇,命晉鄙按兵不動。信陵君多次勸安釐王出兵,但“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無計可施的信陵君聽從了門客侯生的計謀,決定“竊符救趙”。他利用安釐王的寵妾如姬盜得兵符,殺死大將軍晉鄙,發兵救趙,趙國因此而得救。但安釐王對於這件事很惱怒,信陵君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沒有回魏國而是在趙國留了十年。秦國聽說信陵君留在趙國,就發兵去進攻魏國。危急關頭,安釐王想到了信陵君,便派人去請他歸國。在門客毛公、薛公的勸說下信陵君回到了闊別十年之久的魏國。到魏後,魏王立即拜信陵君為上將軍。公元前247年,受命於危難之際的信陵君把自己拜將之事告訴了諸侯,諸侯們知道他當上了將軍,便紛紛發兵救魏,於是“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懾於公子之威,不敢貿然出兵,而是多次實行反間計。魏王中計,便派人替換了信陵君。信陵君壯志難酬,飲恨而亡。秦王得到公子已死的訊息,“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擄魏王,屠大梁”
魏國在關鍵時候棄能威懾強秦的信陵君不用,這又是其在人才運用上的一次重大失誤。這一舉動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終飲恨而亡,同時也加速了自身的滅亡。這表明腐朽的魏國已走到了歷史盡頭。
(二)破壞三晉聯盟,讓齊國有了可乘之機魏國建國初,魏文侯特別重視與南韓、趙國的關係,三家結盟,魏為盟主,共同擴充套件。但到了魏武侯、魏惠王時代,同盟關係被打破,主要表現在:
1、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命龐涓率軍攻打趙國的邯鄲,趙國不敵。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孫臏針對齊魏兩軍的形勢,提出“批亢搗虛”之計,即大軍不北上直接救趙,而直搗魏國,“居其街路,衝其方虛”迫使侵趙魏軍“釋趙而自救” 。而此時田忌、孫臏則率齊軍主力在桂陵設伏截擊,龐涓率兵趕到,齊軍突起一戰而克,殲滅魏軍,活捉龐涓。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圍魏救趙”。
2、公元前341年,魏國又發兵進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援。齊威王採用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張,與韓結好卻不急於發兵。待韓魏兩敗俱傷時,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發兵救韓。齊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最終齊軍在馬陵設伏擊敗魏軍,魏軍主帥龐涓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國太子申。
至此,魏國實力急劇下降,將曾經的盟友生生的送給了齊國。
(三)盲目擴張,毫無戰略方向。三家分晉,魏國雖佔據了當時物產豐富的中原之地,但無險可據,地理大勢十分不利。但魏文侯及以後的魏國當政者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是盲目擴張,四處樹敵。
魏初期,在經歷變法後,魏國軍事實力和經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魏國自持強大,攻趙、伐韓、防秦、迫齊、逼楚,把當時幾乎所有的相鄰諸侯國都打了個遍。
雖然稱雄一時,但無地利之險可為屏障,且四面受敵,一直未能擺脫內線作戰的不利態勢,魏國為維護霸主地位,兩個拳頭欲擊天下之人,魏是四戰之地、四戰之國,豈能長久。
我們現在結合後來的歷史來看,趙楚兩國並不會對魏國構成太大的威脅,最大的威脅就是東齊西秦,當時齊秦兩國經歷變法相繼崛起後,已經對魏國造成了東西夾擊的態勢,魏國主要戰略問題應該是攻齊還是攻秦,可當時魏國並沒有確定自己的戰略方向,而是以一國之力而與二強爭衡,魏軍窮於奔命,故此失彼,併力於西則東虛,併力於東則西虛,為自己埋下了不可避免的後果。
綜上所述,魏國在歷經三代以後,國無明君,治無賢臣,戰無良將,外無盟國,國力削弱。而周邊的國家都進了變法改革,逐漸強大,尤其是西邊的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積極對外擴張,而魏國就成了秦國東進路上的第一塊絆腳石。在秦國的不斷進攻中不斷喪師失地,獻地求和,領土日益縮小,只剩國都大梁及附近的一小塊地方。於公元前225年,魏國終於被秦國攻滅。
-
3 # 金十七讀歷史
戰國七雄,魏國首強。然三代之後,迅速衰落。究其原因,有如下三點:一是魏惠王的錯誤政策;二是地理位置不利;三是後來者居上的原理。
一、魏文侯變法圖強。
公元前403年,魏國開始居於諸侯之列。魏國國君魏斯始稱魏文侯。魏文侯重用李悝,開始變法。其變法內容有:
政治上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建立官僚體制。實行法治,編訂《法經》。
經濟上廢井田,盡地力。承認土地私有,推廣精耕細作;實行平糴法,穩定物價。
軍事上建立武卒制,對士兵考核,獎勵其中的優秀者。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戰國初期這支軍隊幾乎戰無不勝。
透過變法,魏國成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西敗秦國,佔領西河之地;北逐戎狄,大片擴張;東擊齊趙;南勝楚國。一時之間魏國成為中原霸主。
二、魏國衰落。
魏文侯和魏武侯時,魏國是傲視群雄的。到第三代國君魏惠王時,魏國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落。主要表現為與齊國的兩場戰爭: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詳情我已經在7月10日的問題“殘廢孫臏是如何手刃仇敵”中做了詳細說明。
魏國衰落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很顯然不僅僅是龐涓和孫臏的不同,背後有更深層的因素。總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魏惠王的錯誤政策。其錯誤包括:1、過早稱王,樹敵於天下;2、破壞與韓、趙的同盟,使魏國處於孤立地位。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都是因為魏國進攻趙國引起;3、不能任用賢能。魏國是戰國時代初期的人才加工廠,但是到魏惠王時期,很多真正的人才被忽視,流入到其他國家:商鞅西入秦國,孫臏東歸齊國。這二位後來都對魏國造成巨大傷害。
二是魏國地緣政治惡劣。魏國處於戰國七雄中最中間的位置,北趙南楚,西秦東齊。幾乎沒有戰略縱深可言,再加上魏恵文王破壞了與趙韓之間的同盟,魏國同時與周邊各國為敵,顧此失彼,焉能不敗?
三是後起的國家借鑑和發展了魏國的改革措施,改革更加深入,效果更加顯著。從而完成了對魏國的反超。戰國中期以後,齊,楚,秦,趙,實力都大大超過魏國。魏國的霸主時代一去不返了。
-
4 # 歷史花布雨
魏國作為戰國初期的第一個霸主,在戰國兩百餘年的歷史中,保持了近百年的霸權,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以及魏惠王早期,西取秦之河西,東攻齊至齊長城,南奪楚中原之地,北越趙滅中山國。然而,僅經過與齊的馬陵之戰和與秦的河西之戰,就迅速衰落,淪為二流諸侯。仔細研究魏國的興亡史,你就會發現魏國的衰敗與其崛起的原因竟然一致,無非是地緣、人才、變法、三晉聯盟。
魏國地處中原腹地,擁有最肥沃的土地,卻也是四戰之地,興則為霸業之本,敗則為諸侯板上魚肉。魏國自三家分晉而來,在大片晉國土地中,魏國分到的是今山西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的大片土地,所謂“表裡山河”是生產發達,農業興旺的富庶之地,能夠支撐起豢養“職業軍人”魏武卒的經濟基礎。但同樣此處魏是典型的四戰之地,西鄰秦國,東連齊、宋相,西南接南韓、正南接楚國,北面還有趙國,地緣政治極差,一旦國力不濟,魏國肥沃的土地瞬間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肥肉。戰國初期人才匯聚於魏,之後人才則大量流失。魏文侯親賢愛士,拜卜子夏為師,與田子方、段幹木交友,贏得了天下士子之心,為魏國延攬了一大批經天緯地的大才,諸如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然而,魏文侯死後,魏國對人才的重視程度開始下滑,從吳起離魏開始,許多大才如商鞅、孫臏、張儀等先後離開魏國,為他國效力,反而回過頭來謀取魏國。魏國開變法之先,他國紛紛效仿,魏國變法的優勢不再存在。在魏國的諸多人才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法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李悝,在他和後來的吳起的主持下,魏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廢井田,廢世襲,選用賢才,鼓勵開墾,建立新的稅收政策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魏國建立了武卒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變法的善政並沒有被堅持下來,而周邊的諸侯卻先後開始了變法,如楚國的吳起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齊國的齊威王新政,南韓的申不害變法等等,魏國率先變法的優勢,不復存在。穩固的三晉聯盟,極大地提高了魏國的國際影響力,而三晉聯盟破裂,魏國便開始孤立。戰國初年,三晉同出一體,再加上魏國強大,因此魏、趙、韓總是在軍事與外交上保持一致,這使得魏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在魏國對外作戰中,有兩個忠實的盟友,極大地提升了與敵國力量對比。然而,從魏武侯干涉趙國內政開始,三晉內部便開始出現齟齬,到魏惠王時期,更是發生了滅國之戰,三晉聯盟全面破裂,魏國開始孤立。總之,魏國因地緣、人才、變法和三晉聯盟成為威壓列國的霸主,稱霸戰國近百年,然時移世易,魏文侯的繼任者沒有利用好魏國的優勢,魏國又因地緣、人才、變法和三晉聯盟全面衰敗。 -
5 # 農民更瘋狂
大家好,我是微塵,我來回答。
春秋末期,正是奴隸制開始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的時期,晉國王室權力逐漸衰落,實權由多家大夫勢力把持,其中以智家、趙家、韓家、魏家的勢力最大,智家尤甚。前453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了智家,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
如上圖,魏國的位置,處於關中平原的中部,雖然平原地帶適宜農業生產,可是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都將是一馬平川,很難防禦。魏國北邊是趙國,西部為秦國,南邊是楚國,西南方有宋國,東部是齊國,南韓疆域則深入魏國內部,如果諸國聯合進攻,魏國絕無生存之理。任何一個君王沒有一種緊迫感和危機感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基於這樣的擔憂,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就是在當時國際形勢的壓力下,率先任用李悝在諸侯國間實行變法,魏國也是第一個強大起來的國家。魏文侯重視人才,先後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為將,李悝的改革使魏國很快富強起來,雄據一方。魏文侯說服趙、韓擱置爭議,共同發展,因此趙魏韓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局面,三國暫時放棄了內鬥,走上了各自發展的道路。
前396年,文侯薨,魏武侯繼位。魏武侯即位後一年, 李悝去世。魏武侯按照父親、按照李悝制定的國策、國法執掌魏國朝政。前391年,魏武侯號召南韓、 趙國結成三晉同盟,當然三國同盟的關係在各國利益面前也是反反覆覆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後三晉聯軍取得多次輝煌勝利。然而在內政上,可能魏武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更可能是本性使然,一改以前任人唯賢的的原則,改為任人唯親、任人唯貴,而且這種用人制度成了魏國的國策。人才留不住,於是吳起投楚國、商鞅輔秦孝公、 范雎佐秦昭王……,甚至魏惠王期間,重用龐涓,而龐涓陷害比他更厲害的同學孫臏,導致孫臏逃脫後入齊,為魏國的衰敗埋下了隱患。
而且魏武侯沒有魏文侯那樣的戰略眼光,犯下了不少戰略性錯誤,不僅使自己一手促成的三晉同盟解散,而且和周邊國家都成了敵人,包括秦、楚、齊、趙大國。到了魏惠王時代,為了震懾諸侯,爭霸中原,魏國遷都大梁(所以也叫梁國和梁惠王),但卻忽略了西面秦國的崛起和東面齊國的強大。魏惠王后期,歷經兩次決定魏國國運的敗仗:桂陵之戰,齊國救趙,在桂陵大敗魏軍;馬陵之戰,再次被齊國打敗。兩次敗給齊國後,魏國實力劇減,一下子就失去了霸主地位,淪為二流國家。魏惠王向孟子感慨說:魏“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此後魏國在各個大國的 夾擊中,國力枯竭,徹底走向了衰落,從此 一蹶不振。
-
6 # 先秦史
弭兵會盟以後,中原的訊息趨於沉寂,但是內政的變遷卻甚過以往。春秋戰國之交,社會制度也在急劇變化和發展,學術上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魏國地處中原繁華的地區,人口眾多。魏文侯在位期間,非常重視人才,無論是軍事人才如吳起,還是政治人才李悝,學術人才卜子夏都得到足夠的尊重和利用。他在位期間的“西河學派”更是名噪一時,孕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也成為天下文人墨客爭相前往得地方。魏國藉此人才匯聚。
魏文侯除了擁有大批人才,還善於利用人才,他用李悝進行變法,任用吳起攻守河西,任用西門豹治鄴等等。李悝變法無疑是魏國強盛的根本。在春秋戰國之交,李悝率先實行變法,這就直接把別的國家甩在起跑線。此外他們團結三晉,嚮往擴張。可以說無論內政外交,魏文侯都做的無可指摘。魏武侯雖然不及父親用人之能,但是到底也不算差,繼續父親的事業,擴大戰果。到了魏惠王時期,他任用龐涓為將向外擴張,領土大大擴張,魏惠王也棄侯稱王,國家實力也達到了頂峰。
然而,魏惠王虎頭蛇尾了。後來魏國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敗給了齊國,國家的實力大大受損,西方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侯迅速崛起,開始向河西之地發起進攻,魏國腹背受敵,漸無招架之力,魏國便衰敗了。
隨著魏惠王的失敗,國家長期隱而不發的缺陷逐漸暴露。首先,三晉聯合走向分裂。魏文侯主導三晉聯合,內部和諧了,對外就更有力了。而後來魏國強大起來,魏文侯漸漸忘記了原有的國策,開始貪得無厭,唯利是圖,打壓韓趙,再到後來,三家就鬧翻了。另外三晉聯合和後來的“合縱”很相似,他們本來就是各懷鬼胎的聯合體,隨著矛盾的加劇和國家實力的更替,分裂具有樂觀必然性。其次,魏國的戰略中心是稱霸中原。吳起本來可以滅掉秦國,但卻只把他們困在洛河以西。就去東方大展拳腳,中原是一個火藥桶,一時之間齊、楚、趙等國都聚集於此,大展拳腳,就導致了魏惠王的腹背受敵。第三,其他國家也先後變法,實現崛起。魏國最早崛起,很大原因是他們最早變法。當魏國無法維持戰國,而秦、齊等國卻也先後變法,實現崛起,這其實就是此消彼長。最後,魏國的地緣政治。魏國的所在地區是一把雙刃劍,當國家實力強大的時候,便於對外擴張,但是一旦周圍國家強大起來,魏國面臨多線作戰。這和春秋時期的鄭國很相似,他們也是地處中原,率先強大,但是終究抵不過地緣因素的缺陷。
影響一國發展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都是變化發展的。領導、人才、制度、戰略、外交以及地理環境和地緣政治等等,這些都必不可少,而且要與時俱進!
回覆列表
回顧當時的歷史,魏國的迅速衰敗,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變法不徹底,難以可持續發展魏國早期的強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李悝變法。
毫無疑問,作為先行者,李悝變法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或許正因是先行者,李悝變法有著一定程度的不徹底性。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對封地改革的不徹底。
李悝變法,將封地的私兵權、司法權、民治權等收歸國家,保留了賦稅徵收權。
一方面,賦稅徵收權的保留,使舊貴族保留了經濟特權;另一方面,由於李悝沒有(或許還來不及)建立郡縣制,因此,國家對地方治理缺乏系統的官僚體系,使舊貴族在封地的各項事務中依然起著巨大的作用。
因此,舊貴族依然在魏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果然,在魏文侯之後,從魏武侯時期開始,舊貴族勢力就開始抬頭。
在田文、公叔座等舊貴族的壓制下:吳起被排擠,出走;衛鞅遲遲得不到發展機遇,出走。
如此,魏文侯時期“賢人是禮,華人稱仁,上下和合”的局面蕩然無存,魏國由“人才大國”,變成了“人才輸出大國”。
三晉必然分裂魏國早期的強大,還得益於三晉的聯合。
可是,三晉雖然出於同源,但畢竟已是三個獨立諸侯,各自有各自的利益。
三晉合作時期,魏國以盟主之姿獲取了巨大的利益。但趙、韓獲利不多。
南韓滅鄭,還是趁著魏楚交兵,“偷偷”得逞的!
趙國對衛的攻伐,則一直被魏國攔著,無法得志!
說實話,將三晉分裂的責任推於魏武侯、魏惠王有些過分苛責。和今天的兄弟合夥創業還不同,當時的“預期收益”是有限的,兄弟們最終走向翻臉只是時間問題。
魏趙韓,同為戰國七雄的成員,競爭是永恆的,合作只是暫時的。
合作的破裂,本身並不算致命。可是,由於三晉合作的歷史原因,魏國奇葩的領土結構,使趙、韓成了魏最大的威脅!
魏國的疆域被韓、趙分為了兩部分,東、西之間只有上黨一線連線!
因此,即使在魏惠王即位之初,魏國國力鼎盛之時,趙、韓都商議過分裂魏國!
最終,圍魏救趙、圍魏救韓,齊國正是抓住魏國與昔日兄弟撕逼的機遇,把魏國拉下了馬!
地緣因素,使其一旦開始衰落,必然迅速衰落一直以來,魏國四面樹敵,被認為是其迅速衰落的關鍵因素。
這有些過分苛責了。
事實上,在當時,魏國四面受敵,是必然的,只要他維持在爭霸序列,列強必然以他為第一競爭對手,他幾乎沒有伐交的空間。
當時,楚、齊、秦相繼變法,國力強盛,開始尋求發展空間。
對他們來說,要想擴大影響力,就必須選定一個主要競爭對手。即:不論外交如何錯綜複雜,始終選定一個諸侯作為主要競爭對手。
齊秦,一東一西,八杆子打不著;楚齊,當時由於越國及淮泗諸侯尚在,彼此實際利益眾多點不多;楚秦,儘管接壤,但接壤區域的富庶程度、重要程度比之中原大地相去甚遠。
相比之下,魏國所在的區域,自春秋時期開始,不僅是地理上的四戰之地,也是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必爭之地!
因此,魏國一旦扛不住,就會陷入四面圍攻!
西敗於秦···東喪地於齊···南辱於楚···魏國一旦遭到挫折,就遭到列強輪番攻擊,迅速衰落!
對個人因素的看法由於魏國未能保持霸權地位,一直以來,魏王君臣成為了笑柄。
平心而論,隨著列強逐個變法的展開,魏國必然將喪失變法的先發優勢;三晉君主的親密關係一代比一代疏遠,分裂幾乎是必然;大爭之勢剛剛到來,列強優先選擇中原為進取方向,這些都是很難改變的大環境。
因此,彼時的魏國既沒有維持優勢的力量,又沒有容納錯誤的空間。
這種情況下,要避免魏國走向衰落,非常非常困難。
而在魏迅速衰落的過程中,任何個人失誤,都可能被放大!
就個人素質而言,魏武侯、魏惠王雖非王霸之才,但卻不是漢靈帝、晉惠帝這樣的庸碌之主。他們沒有扭轉魏國衰落的大勢,但把魏國衰落的主要原因歸結於他們個人,也是不公平的。
就好像:秦孝公之後的歷代秦王,也絕非各個都是雄才大略之人,只不過大勢向好,就成了“六世餘威“的一部分了。
百年一遇的英主和亡國之君都不多見,大部分是普通人。因此,個人因素在歷史中的作用,不宜被過分放大。
總的來說,隨著列國變法的展開,魏國變法的先發優勢喪失,變法不徹底的劣勢逐漸暴露,國力出現波動是必然。隨著趙韓各自發展需求的增強,三晉的凝聚力削弱,魏國惡劣的領土結構更成了他的致命傷!
不管是繼續變法,還是改善領土結構,都需要時間!
但魏國惡劣的地緣環境,又使他很難獲得調整的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魏國連續出現數百年一遇的王霸之主,否則,衰落的趨勢不可逆轉!
可是,上天既然已經給了魏國一個魏文侯,再給幾個王霸之主,就過於偏心了!
上天沒有偏心,魏國迅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