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健康管理師小郭

    你好,共濟失調疾病一般包括感覺性共濟失調、前庭性共濟失調、腦性共濟失調、大腦性共濟失調等型別,不同型別的患者的表現也不一樣,要想盡快康復,我們有必要多瞭解共濟失調的臨床症狀。

    1、感覺性共濟失調

    為脊髓後索損害。病人不能辨別肢體位置和運動方向,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如站立不穩,邁步不知遠近,落腳不知深淺,踩棉花感,常目視地面行走,在黑暗處難以行走。檢查震動覺、關節位置覺缺失和閉目難立徵陽性等.

    2、前庭性共濟失調

    前庭病變使空間定向功能障礙,以平衡障礙為主,表現站立不穩,行走時向病側傾倒,不能沿直線行走,改變頭位症狀加重,四肢共濟運動正常,常伴嚴重眩暈、嘔吐(嘔吐:是胃內容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和眼震等。前庭功能檢查內耳變溫(冷熱水)試驗或旋轉試驗反應減退或消失。病變愈接近內耳迷路,共濟失調愈明顯。

    主要以平衡障礙為主,其特點為運動時與靜止時均出現平衡障礙。可伴有眩暈、眼震、前庭迷路症狀。誤指試驗陽性,閉目難立徵陽性。此型別共濟失調是在閉目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搖晃,並且逐漸加重,傾倒方向與眼震慢相方向一致。見於急性迷路炎、內耳出血、前庭神經或前庭神經核的急性病變等。

    3、小腦性共濟失調

    表現隨意運動的速度、節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規則,即協調運動障礙,還可伴有肌張力減低、眼球運動障礙及言語障礙。

    (1)姿勢和步態改變: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後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2)隨意運動協調障礙:小腦半球損害導致同側肢體的共濟失調。表現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顫,上肢較重,動作愈接近目標時震顫愈明顯。眼球向病灶側注視可見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濟失調最重,不能完成協調精細動作,表現協同不能,快復及輪替運動異常。字跡愈寫愈大(大寫症)。

    (3)言語障礙:由於發音器官唇、舌、喉等發音肌共濟失調,使說話緩慢,含糊不清,聲音呈斷續、頓挫或爆發式,表現吟詩樣或暴發性語言。

    (4)眼運動障礙:眼球運動肌共濟失調出現粗大的共濟失調性眼震,尤其與前庭聯絡受累時出現雙眼來回擺動,偶可見下跳性眼震、反彈性眼震等。

    (5)肌張力減低:可見鐘擺樣腱反射,見於急性小腦病變。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縮時,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縮,可能打擊自己的胸前(回彈現象)。

    4、大腦性共濟失調

    大腦額葉、頂葉、顏葉、枕葉、腹腔體部等部位病變時,都可出現共濟失調。額葉共濟失調是由於額、 腦橋、小腦束受損引起。特點為站立或步行時出現,若下肢出現失用症時應高度考慮額葉病變。頂葉共濟失調常伴有深感覺障礙,頂葉中的旁中央小葉損害出現小腦症狀及尿便障礙。領葉共濟失調可伴有領葉其他體徵。

  • 2 # 使用者5157810370753

    共濟失調,就是在人體肌肉正常工作的狀態下,對運動產生了妨礙的作用。並且,一般都是表現在下肢,嚴重的患者則會導致四肢癱瘓或者是偏癱等問題。因為癱瘓的問題所以難以自主行動,各種各樣的動作也是十分生硬,看起來十分不協調。所以,一旦發現此類症狀,必須要儘早治療,及時就醫。 帶有一定的遺傳性的

  • 3 # 柚子4373

    就是在人體肌肉正常工作的狀態下,對運動產生了妨礙的作用。並且,一般都是表現在下肢,嚴重的患者則會導致四肢癱瘓或者是偏癱等問題。

  • 4 # 福壽堂預約掛號—小杰

    有遺傳機率,但並不是一定會

      1、遺傳性共濟失調的預防主要在於遺傳諮詢,但因這類疾病有多種遺傳方式,故遺傳諮詢目前仍有困難。共濟失調應該如何預防?因此預防主要是避免近親結婚。

      2、對於有家族史的成員,從兒童起就定期去醫院檢查,及早發現有無骨骼畸形、眼部症狀、心臟病變,以及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症狀。

      3、以便及早治療,可能使疾病進展得以延緩或使靜止穩定的時期得以延長。

  • 5 # 福壽堂掛號預約

    有一定遺傳機率,建議對於有家族史的成員,從兒童起就定期去醫院檢查,及早發現有無骨骼畸形、眼部症狀、心臟病變,以及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症狀。

  • 6 # 使用者8908444215996

    共濟失調指在肌力沒有減退的情況下,肢體運動的協調動作失靈、不平穩與不協調,即運動的協調障礙,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及協調發生紊亂,以及不能維持軀體姿勢和平衡的症狀。看家族基因

  • 7 # 靈活的小胖醫生

    你好,

    遺傳性共濟失調是指由於遺傳因素所致的以共濟失調為主要症狀的一大類的神經系統的變性病。有高度的遺傳異質性,一般具有世代相傳的遺傳背景。另外根據受累的部位不一樣,可以分為脊髓型、脊髓小腦型和小腦型。根據不同的發病年齡、臨床特徵,它的遺傳方式也不是一樣的。有很小就發病的,一般叫早發性共濟失調,是在20歲以前發病,是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還有是晚發性共濟失調,一般是在成人50歲以後再逐漸發病,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主要的表現就會出現行走不穩,走路容易跌倒。另外,言語障礙,口齒不清。

    遺傳共濟失調具有世代遺傳的背景,所以基因是沒法改變的,但並不代表症狀也是沒法改變的,遺傳共濟失調主要症狀表現也是走路不穩,說話含糊不清,吃飯喝水嗆咳,頭暈,看東西模糊重影的症狀,所以症狀上是跟小腦萎縮共濟失調以及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症狀是一樣的,而症狀是外在表現,透過中藥由內而外進行整體調理,身體各方面機能得以恢復,症狀是可以慢慢調理恢復到跟正常人差不多的。遺傳共濟失調不建議直接要孩子,可以做一個,然後透過基因篩選篩選出沒有遺傳基因的基因在要孩子,孩子下一代就沒有攜帶此病的遺傳基因,所以遺傳共濟失調就不會繼續遺傳下去了。

    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慢性進行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為特徵的神經系統遺傳變性病。有常染色體顯性和常染色體隱性兩種遺傳方式。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共濟失調又稱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簡稱SCA,有數十種型別,中國最常見的型別是SCA3,約佔遺傳性共濟失調的一半。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共濟失調,患者往往在青春期前後出現症狀,除走路不穩、易跌倒,言語含糊等症狀外還可出現心臟肥大,有些患者會併發糖尿病等。接近30歲時,患者幾乎不能走路。所以遺傳共濟失調要引起高度重視。

  • 8 # 波波醫生說健康

    答:會!

    人體各種姿勢的保持和隨意運動的完成,與大腦、小腦、基節、前庭系統、深感覺等有密切的關係,當這些系統部門或全部受損後會導致運動協調不良、平衡障礙等,當出現運動協調不良、平衡感覺障礙後,對這些症狀統稱為共濟失調。分為感覺性共濟失調、前庭性共濟失調、小腦性共濟失調、遺傳性共濟失調四種,該病病因繁多,同一種藥物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濟失調治療效果差異很大,因此目前臨床上對本病的治療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藥物。

    共濟失調病因

    共濟失調分為四種,不同種類的共濟失調對應不同的病因。

    一、感覺性共濟失調

    周圍神經病變:常見於多發性神經炎,鉛、砷、汞中毒,酒精中毒,代謝性疾病等;後根病變:常見於轉移瘤;後索病變:常見於脊髓聯合變性、酒精中毒、脊髓壓迫症等;丘腦病變:常見於腦血管病;頂葉病變:常見於腦血管病、腫瘤。

    二、小腦性共濟失調

    小腦蚓部損害:常見於腫瘤,成人以轉移性腫瘤引起多見;

    小腦半球損害:常見於腫瘤;

    全小腦損害:常見於小腦變形和萎縮等。

    三、大腦性共濟失調

    大腦額葉、頂葉、顳葉、胼胝體出現損害後,炎性、外傷、變性疾病等可引起。

    四、前庭性共濟失調

    常見於急性膜迷路炎、內耳出血、前庭神經受損、前庭神經核急性病變等。

    治療

    目前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和藥物,只能對症支援治療,也可以用中醫艾灸治療。

  • 9 # 九姑娘817

    遺傳性的是不是不好治,有什麼好的藥嗎?通竅舒肌復原湯怎麼樣

  • 10 # 柚子4373

    不一定,但是遺傳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 11 # ysbc0120

    有家族遺傳史的那幾率比較大了

  • 12 # 使用者8925142100874

    這個有一定的遺傳機率,建議中醫醫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姐和同母異父的妹妹關係破裂後一直沒聯絡,真的就沒親情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