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下來的清涼油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具體到你提到的問題,事很多,怕遺漏,怕完不成,這是兩個問題。一是怕遺漏,這好辦,可以在日記本上把要做的事列一個清單,做完一件劃一件,新增一件寫一件,這樣就不容易遺漏了。
怕完不成,這裡可能有工作能力的問題,對有些涉嫌完不成的工作和事項,要實事求是地面對,看看哪裡需要完善和提升,很多人是忙忙碌碌,往往不能面對自己的短板。只要面對不足,勇於提高自己,這也不是太大的困難。
-
3 # 印象飛舞第
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焦慮成為一種生活狀態,而長期焦慮很容易引發焦慮症和抑鬱症,所以身體出現焦慮並且持續,就要引起重視。
焦慮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身處緊張的環境不能適應,在面對困難和遭遇挫折等原因時,身體產生的自我防護機制。而這種對人類有益的本能防護機制,在一些特定人群當中卻變成了強迫性思維,心理學上將這種不停的回想過失並深感懊惱的行為稱之為‘反芻式思維’。
它是一種負性事件後,個體對事件消極情緒及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負面自動化思維。根本上講,這是大腦中樞的區域性控制力出現了問題。
簡單來說,要改變這種負性思維首先要會識別它,覺察到你已進入負性思維狀態,你才有改變的可能,比如:
‘我對自己很失望’
‘沒有人理解我’
‘我太軟弱了’
‘我讓別人失望了’
‘我的生活一片混亂’
‘我什麼事情也幹不成’
其次,隨時記取這些負面自動化思維,並立即改變糾正成積極的想法。
‘我的同齡人都很喜歡我’
‘其實我很幽默’
‘我為我的成就感到自豪’
‘我心情很好’
‘我比大多數人都要幸運’
‘太棒了’
第三,有意識的強化這方面的練習,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並刻意改變它糾正它,你一定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
4 # 人生路心理路
生活中有部分人經常總是感覺到十分焦慮,遇到一些事情比較棘手時,通常就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感,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健康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因此發現自己遇到事情就特別焦慮,應該透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那麼,一有事就很焦慮應該怎麼辦?我們可以試試下面的一些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聽聽輕音樂,舒緩心情
生活中有很多人出現了焦慮症,遇到一些小的事情之後通常就容易感到焦慮,這種情況下可以透過聽音樂的方式進行改善。因為音樂具有淨化心靈的作用,舒緩身心的音樂通常可以讓大腦放空,保持大腦放鬆的狀態。
如果可以適當聽音樂,通常可以消除焦慮情緒,這樣可以避免長期的焦慮情緒和對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平時發現自己遇到事情總是焦慮,可以適當聽適合的音樂來改善。
2、調節飲食結構
焦慮症發病率比較高,很多人因為焦慮症的影響而導致健康受到威脅,如果總是有焦慮症出現,平時可以透過飲食的方式進行改善。
部分食物進食後可以消除不良情緒,幫助穩定心神,像常見的蜂蜜、牛奶、香蕉等都適合患有焦慮症的人進食,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消除不良情緒,幫助保持大腦放鬆平穩的狀態,這樣才能防止不良情緒長期存在後影響健康。
3、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
經常焦慮的人平時可以適當運動,透過運動也是改善焦慮症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能夠消耗能量,控制體重,而且還能夠分泌出多巴胺,這種物質對身心愉悅有利,可以保持大腦身體放鬆的狀態,焦慮情緒自然就會好轉。
因此,發現自己有焦慮症狀出現,應該透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此時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透過合理的運動來調節身體,這樣才能防止焦慮情緒不斷出現。
4、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焦慮症狀比較嚴重的人應該透過合理的方式進行調節,例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是改善焦慮症的一種方式。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通常會比較專注,此時精神完全集中在別的事情上,焦慮的情緒也會慢慢好轉,這種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通常可以改善焦慮情緒。因此發現自己總是焦慮,可以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進行改善。
5、深呼吸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經常出現焦慮情緒,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可以透過深呼吸的方式進行改善。因為在深呼吸的過程中,身體吸收了更多的氧氣,而氧氣吸收充足,可以達到營養大腦的作用,此時大腦組織需要的氧氣,營養物質等可以及時提供,可以讓大腦放鬆,對焦慮不安的情緒消除有幫助。
-
5 # 張醫生說
先說一下焦慮,大家都知道,焦慮一般是提心吊膽、恐懼和憂慮的內心體驗,並伴有緊張不安。
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一般有焦慮的人都是有責任心的人,而且有時候是追求完美的人,手頭的工作做不完,我們就要想辦法去完成,在完成的工作裡編,我們儘量把它做得更加完美,這就是我們的心理狀態。而不像一些人,比如說你交給我的任務,我只管做完了,好不好?完成的程度怎麼樣?那不是我關心的問題,像後面這種人,實際上也挺多的。
現在這個社會壓力大,發生焦慮的情況也非常的多,那麼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我們怎樣調整自己呢?怎麼改善焦慮狀態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增加體育鍛煉,戶外適當的走一走,曬曬Sunny,看一看風景,首先必須讓我們的心靜下來,先慢下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同時使一顆焦慮的心,能夠愉悅起來,能夠歡樂起來。一個有趣的靈魂,必須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來支撐。
第二,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我要什麼?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就是一個心態的調整,比如說大家和小家,比如說家庭和工作,我們必須要分清主次。我覺得所有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家庭的基礎之上的,你掙得再多錢也要回到家中,工作沒了你照常運轉,而家庭沒了你則不行!所以我們要調整心態,生活一定要過得輕鬆,在保證溫飽,保證有一定的基礎的時候,一定要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的內心,然後再出發。
第三,就是工作能力方面,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樣的,我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但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弱項。比如說我們完成許多工作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一下,哪些是長遠的規劃,那些是短期的目標,哪些是著急要的資料,小賢把著急的資料整理完,哪怕加班也要整理完,然後再整理那些零零碎碎的,或者是需要慢工出細活的工作,總之呢,還是需要統籌一下。
第四,就是要團隊工作,我們在工作中有許多的工作任務是需要團隊共同來完成的,這時候我們要把任務分配下去,或者是團隊協作來完成,如果一個人來完成的話,一個是完成不好,第二一個就是太累了。
-
6 # 米粉的小生活
其實現代人很多都焦慮,你也不用太過於焦慮你的焦慮。很多事情要做,這種感覺我也會有,比如我想讀的書沒有讀,想查詢的案例沒有查詢,松鼠症訂閱的音訊課也沒有聽,還有生活中的,想要清理一下櫃子沒有清理,電腦裡面和手機裡面存放的模糊的相片一直也沒有刪除,等等等等,要想要做的太多了,如果你只是在想,就會一直活在焦慮中,如果開始去做一點什麼,越做心裡就會越坦然了。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活在當下,才是造成焦慮的最重要原因,你總在擔心,你要做的事情沒有做,遺漏了,就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就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不就是在憂慮未來嗎?但其實我們擔心的最壞的事情往往沒有發生,但如果一直在擔心,那又怎麼去享受現在就可以下手去做的事情呢?
-
7 # 心理學簡報
短暫的焦慮情緒其實對人體是一種保護機制
生命就像是一條河,難免會遇到波折,現代生活中的外部刺激和壓力多得就像滿屏的“彈幕”,一顆顆撲面而來,短暫的焦慮情緒就像是緩衝劑,讓我們在服下一顆顆“彈幕”的間隙還有喘息的機會。所以,焦慮作為一種緩衝情緒幫助我們應對壓力,避免大腦遭受大的刺激。比如您提到的,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沒有焦慮的情緒作為保護機制,是否您要一直不知疲倦地工作呢?不知疲倦會讓大腦和心臟都超負荷運作,所以焦慮情緒在此時如同一個屏障,保護著機體工作的上限。
不用擔心,焦慮情緒並不是焦慮症,焦慮是一種自然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APA)將焦慮情緒定義為“一種以緊張、擔心的想法和血壓升高等身體變化為特徵的情緒。”焦慮情緒本身並不是醫學疾病,而是一種自然情緒,是在遇到壓力時產生的應激反應。
我們能做些什麼緩解焦慮呢?
多溝通:找信任的人或者是網路匿名溝通,或者寫日記。
增加運動:大腦運作太多,小腦也應該得到相應的運動。焦慮的期間,通常思緒很多,所以大腦運動很多,但如果長期不運動,小腦就不會運動,當大腦和小腦不能平衡後,就會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哪怕是飯後的散步,也能讓人放鬆。
如果出現過度焦慮而失眠,辦法很簡單,出門去散步一到兩個小時,走累了,晚上就能睡著了。親測有效哈!
3. 注意飲食。
- 增加B族維生素的攝入。
所有的B族維生素對神經和大腦發育都特別重要,尤其是B6,因為B6是特異性地參與了很多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中的產生過程,包括很重要的血清素(serotonin)。血清素是治療和緩解焦慮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幾乎所有治療焦慮症的藥物都是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分泌水平。所以適當增加含B6維生素多的食物,或者服用適當的維生素片,會顯著緩解焦慮的產生。
- 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入。
omega-3脂肪酸不僅是重要的營養物質,還是強勁的抗炎物質,包括抗大腦發炎。有些時候,大腦常常保持一種低度的、慢性發炎狀態,將引起焦慮、煩躁、壓力大的感覺。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魚,可以很好的抑制大腦炎症,保護健康。
- 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
攝入維生素D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控制情緒。
- 減少糖類、咖啡、煙、加工食品的攝入。
糖能產生令人愉悅的感覺,研究表明,這種愉悅感不亞於可卡因的攝入。愉悅相當於興奮,而興奮過後由於血糖含量減少,將會引發易怒、悲傷、失眠、焦慮等情緒。所以,本身就有焦慮情緒時應該減少糖類等食品的攝入。
-
8 # 簡單實用心理學
焦慮是大腦想象對未知事物恐懼的邊界,是對未知不確定的事情感到的恐懼。不確定讓我們生髮出脫離現實的預測,擔心與恐懼在我們的人肉放大鏡中失去了原有的樣子。所以,認真去做,去行動就好了,謀事在己,成事在天。
一、焦慮怎麼辦?有很多事情要做,總怕有遺漏,怕完成不了,有壓力?(1)、努力並付諸行動當你內心有想到要做的事情時並且這件事情已經深思熟慮過了你就無須過多的思考,擔心這擔心那,害怕自己有遺憾,結果會失敗。你儘管全力以赴,把要做的事情一一做得盡善盡美。戰勝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起來付諸於行動,你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想著不可能發生有的事情。
(2)、關注你可控的部分我們常常忽視了自己可控的部分,卻誇大對不可控的部分。可控的部分,面試中你可以準備好開場白要怎麼說話,面試那天我要穿什麼衣服,我要準備好自己的簡歷。不可控的就是面試那天可能面試官會提出一些奇葩的問題讓自己手無足措,不過這沒有什麼恐懼的,保持著微笑與冷靜,告訴自己:認真發揮就好了,盡人事聽天命。
(3)、良性的自我暗示你的焦慮在於你對於事情沒有把握感,擔心自己會遺漏,不妨對自己積極的暗示:我相信我自己能夠做好的,因為我之前有努力付出過,別人都能夠做得很好,我也是可以,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創造出奇蹟。積極的自我暗示會鼓勵你把眼前清晰的事情做得更好,調動潛能,激發進取的心理。
(4)、觀察自己的情緒不確定本來就不會困擾著我們,而是隨之而來的情緒讓我們感到的非常恐懼。面試我會不會發揮失常?考試會不會落榜了?不確定會讓我們產生脫離現實的預測,擔心與恐懼在我們人肉的放大鏡失去了原有的樣子。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恐懼,我們需要清楚的是,想法與情緒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面試而已,失敗了也不沮喪,從頭再來,成功了就繼續努力。
(5)、相信自己有勝任事情的能力你焦慮於任務完成不了有遺漏,所以你必須要自信起來,一件事情在還沒開始之前你就要相信自己有勝任事情的能力。不要害怕這害怕那,既然要實行了就勇敢的去做,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去做,你就是專家了。因此,對自己要有自信,有自信加全力以赴十之八九你都能做好。
(6)、為可能性做準備不確定的威脅在於對一切未知的事情變得不可控。比如我們無法預測明天天氣怎麼樣?明天路況怎麼樣?面試會不會成功?公司倒閉了,我一夜間會不會成為無業遊民。但是人類思想的前瞻性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提前做好準備,制定好計劃會讓我們的心理得到安慰。
(7)、不抱太大的企圖心,順其自然。一開始你不要抱太大的企圖心,對自己的期望值不要過高。人有企圖心是好的,有時候想去做的任務害怕結局不如自己所意會感到的焦慮,在於對自身要求過於高。你在實行的時候保持順其自然的狀態,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都不要想,一心就想著把任務給做好。
(8)、用計劃替代期待我們所期待的事不如把它轉化成為計劃的去行事,集中精力放在有目的地的事情中,這樣看上去就不會虛空夢幻,而是真正的把明確的計劃做好,讓目標實現。
結語:什麼都不要想,保持樂觀的精神和積極的思維做好眼前的任務,專心致志的投入到裡面去,努力就會,盡人事聽天命。
-
9 # 成都秋水長天
處理焦慮的辦法就是不焦慮,不要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雖然,資訊化的快速發展與只是碎片化的接受,讓我們越來越焦慮。總覺得應該能做很多事,也可以做很多,似乎也應該做做很多事,由此,焦慮也似乎成立當心社會幾乎所有階層人士的流行情況,只不過有的人能較好地出來自己的焦慮,以平和的心態對面對。
實際上,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那就是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真的沒有所謂很多很多的事,也沒有碧璽一定要做完的事。一般說來,對於自己的事,認真去做,別人的事盡力而為,老天的事順其自然。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也來自真正的成功,來自別人的認可和評價。而真正的成功則是由自我滿足帶來的寧靜平和的心態。如果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改進你的現狀,這就是你最大的成功。上帝賦予每個人的身體、智力水平都不盡相同,只要盡己所能,全力以赴,把生命的能量發揮到極致,就已經就是成功了,結果就已經不再重要。當然,焦慮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回覆列表
回溯歷史,千千萬萬的人都在面對著焦慮,探索著焦慮,對於焦慮這一狀態、這一疾病,人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有社會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出現神經症狀,不僅僅源於個人偶然的生活經歷,也源於我們所處的特定文化環境。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倍增,大環境也不容樂觀。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提供的資料,受到不同類別的焦慮症折磨的美華人約有 4000萬,佔到美國全部人口的 1/ 7;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展,我們已經在大腦工作機制領域中探索到了焦慮的原因。
現在讓我們回望古希臘時期,在大哲學家柏拉圖看來,醫生也許可以為輕度的精神問題提供解決辦法,但深層的情緒問題,只有哲學家能夠解決。
焦慮和其他的心理不適,並非來自生理學上的不平衡,而是來自心靈的不和諧。
所以,情緒的康復需要更深的自我認識、更好的自我控制,以及由哲學指引的生活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師的先驅斯賓諾莎說:“困擾人們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他相信焦慮僅僅是個邏輯問題,錯誤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產生恐懼。
無論你認為的焦慮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不焦慮的人生。
都得去面對它。
“所以戰勝焦慮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正確地直面焦慮。”
“焦慮,是對未來的苦難的憂懼,對難以承受卻無望預防的災難,充滿害怕的期待。”
歸根結底,焦慮是一種訊號,意味著自我想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用藥物驅除焦慮,而不是傾聽它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可能不是我們希望成為最好的自我所需要的合適的做法。
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輔助,但千萬別忘記,焦慮是一種代表需要做出改變的訊號,比如,我們是時候改變自己的人生了
最近 30年裡的許多研究表明,嬰兒和童年時期的不安全型依戀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成年後會出現情感障礙。
社會學家菲利普·斯雷特說:“相比歷史上的任何人,當下的人每天都被迫要做更多的選擇,但他們已知的事實更少,標準更模糊,環境穩定性更差,社會結構的支援也更少。”
選擇的自由,導致了巨大的焦慮。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稱之為“選擇的悖論”:
即當選擇的自由增加時,焦慮也隨之增加。
焦慮是永恆狀態,忙碌是最好的解藥
伯頓列舉了數百種關於焦慮和抑鬱的理論,最終他強調的治療方法可以歸結為定期鍛鍊、下棋、沐浴、閱讀、聽音樂、服用瀉藥、合理膳食,而最為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持忙碌。
“引起憂鬱症的最大原因就是閒散,忙碌是最好的靈藥。”
“如果人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嘗試,那麼他們應該會過上滿足的生活,同時學著瞭解自己會限制他們的野心;他們接著會意識到自然的就是足夠的,不需要追求那些額外的、沒有好處的事物,那隻會給他們帶來不幸和妨害。”
可能就是那一句老話:“知足者常樂”吧!
焦慮很可能與藝術和創造密切相關,艾略特等文學家、達爾文等科學家的成就都伴隨著焦慮症狀。
有焦慮氣質的人通常更有責任感,在工作中更具優勢,是得力干將和貼心朋友,這一切都啟示我們嘗試駕馭自己的焦慮氣質。
學習到這裡,你的心情可能已經慢慢放鬆下來。焦慮的症狀雖然千差萬別,普及率雖然十分廣泛,治癒雖然極為困難,但焦慮並不完全是阻礙我們人生的惡魔,它還有可能是提供靈感、提供安全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