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道英語沙龍
-
2 # Mr.Nick
建議:
1,獨立能力,生存之本。遇事自己分析,自己處理,即使錯誤的處理方式(不是特別大)我們在當時給足支援,後面再分析處理。
2,演講能力,現實社會中,做一個出眾的人比較難得,客服自己恐懼,脫穎而出比較重要,那麼我們多培養孩子敢於演講的能力。
3,協作能力,多做一些需要協作的事情,比如,一起分工合作完成。
4,包容能力,別人犯錯多做諒解包容。
5,愛心培養,對待不同階層的人或者其他動物,多用愛心去對待,善良的人會有好報。
-
3 # 笑笑的新鮮生活
1.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在社會的大染缸裡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要用扭曲的價值觀影響自己的判斷,對的堅持,錯的改正
2.具備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膩愛,可陪伴,一定要有自己獨立洗衣做飯工作的能力,不做生活的白痴。
3.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開朗的性格。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一定要開心快樂的成長。
4.有抗挫折的能力,孩子一定不能玻璃心,因為你不能保護他一輩子,一定要讓他自己面對困難和挫折,學會解決問題。
5.瞭解自己,樹立自己的自信及生活目標,建立自己的興趣,具備一技之長。未來挑戰加劇,一定要有自己的優勢,才能面對未來挑戰。
-
4 # 蝸牛慢養育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做為普通人的我們很難預測出未來十年二十年社會究竟會發展什麼樣子。孩子現在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才能走在社會發展的前端。
但是不管社會怎麼變如何發展,孩子學什麼變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培養出的各種品質和生活習慣,將會決定他能在未來的社會走多遠。
首先是運動成長習慣,給孩子一個健康體魄,為未來的學習生活樹立一個堅實的1。
其次是集體生活習慣,給孩子一把獨立生活正確交友的金鑰匙,從小讓心理健康成長。
第三是學習閱讀習慣,給孩子一個會主動學習的小腦袋,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心智健康成長學習成績不用愁。
有了這三種習慣,相信孩子在未來不管會面對怎樣的社會,都能很好的適應並實現自我的價值。
-
5 # 許祖港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個大課題。
如果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了,所以只能從宏觀上大略的講一下。
下面我從教師的角度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1、培養孩子一個好的品德。尤其要培養孩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缺乏愛國主義情感,我認為一切都是空談,這也是在教學當中經常強調的情感價值觀教育問題。愛國是一個人的基本情感。
2、培養孩子奮發進取的精神。在人生髮展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和挑戰,要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唯有不斷奮發進取,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3、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不斷的發展中,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增長各方面的學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我,在人生髮展中,我們將會感覺到遊刃有餘。
4、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作為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正確,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髮展中自己高效地學習需要掌握的技能。
5、練就一個好身體,毛主席說,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沒有一個好身體,何談未來?
培養孩子絕非易事,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只要以人為本,堅持立德樹人,我相信無論未來風雲如何變幻,孩子都可以在人生的征途上勇立潮頭,超越自我。
-
6 # 皖江講壇
感謝邀請來回答這個問題。如何培養未來的孩子 ?這個問題很有意義,而且也很有必要。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家長來說,都應該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關係到教育如何面向未來?教育的方向在哪裡?鄧小平早就提出,教育要做到“三個面向”,其中就包括面向未來,體現了他的高瞻遠矚和戰略思考。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回答好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是未來的孩子應該達到什麼樣標準?培養的目標是什麼?二是如何來培養?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努力?
我個人理解面向未來的孩子應該具有這些特徵: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遠大的志向;熱愛科學,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道德品行高尚,有奉獻精神;有團隊合作意識,樂於互相幫助;有強健的體魄,心理健康,有文化修養和良好的氣質等等。總之,一句話,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質。這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未來的孩子應該做到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圍繞面向未來孩子具有的特徵,我們就應該朝著此目標進行腳踏實地的努力。培養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緊密配合,協調一致進行頂層設計和採取有效措施。我認為,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學校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要抓好學生知識學習,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學生。學校要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始終貫穿到學校工作全過程,各學科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2,全社會要為孩子健康成長創作一個好的環境。尤其要貫徹好《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教師、學生家長,政府公務員、醫生、黨員等都要在社會上做公民道德建設的表率,為孩子起到示範作用。比如,從愛護自然,養成節約習慣做起。從尊敬長輩,孝敬老人做起。讓孩子從小就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家長要注重發揮好庭教育功能,讓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薰陶,做好家風的傳承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為建設一個好家風進行努力,嚴格自律,改正不良的習慣,如喜歡賭博不關心孩子學習,家庭不團結和睦等。家庭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讀書好環境。
-
7 # 小檸檬生活記
先如今社會發展迅速,想要孩子立足於將來,我覺得必須要教給孩子面向未來的4種能力是:
1.身心健康的能力,人的生物屬性決定了人必須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有矯健的身軀,發達的四肢,有較強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發展的資本。
健康的心理也是必備的一個能力,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與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與配合,能良好的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2.綜合分析能力,人的綜合能力一般包括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培養孩子的綜合分析能力,能讓他用自己的邏輯能力進行歸納分析問題,從而把握全域性立足長遠。
3.專業鑽研能力,具有這種能力是為了能夠規律而持續的做事,並掌握一門知識領域中最深厚、最豐富的內容,從而在未來的社會中凸顯自己的鮮明優勢。面向未來的世界,如果一個人沒有專業的專業素質,那麼他很有可能一生成為別人的附庸,難以有可觀的成就。
4.創造力,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可以說創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創造新的別人不知道的東西。英國思想家米爾曾說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任重道遠,我們家長也需要不斷的學習。
-
8 # 大樹小初數學
1983年10月1日,鄧小平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這是我們中國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三個面向的思想。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日前共同釋出了《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研究報告。這個報告以包括中國在內的24個經濟體和5個國際組織的21世紀核心素養框架為分析物件。結果顯示,最受各經濟體和國際組織重視的七大素養,這個或許能解答你的問題。
這七個素養分別是:
一、溝通與合作
二、創造性與問題解決
三、資訊素養
四、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
五、批判性思維、
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
七、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回覆列表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
文章的題目乍一看就很吸引人,再仔細深入研讀,發現其中的確蘊涵了做人的道理。
文章開頭講述了一個故事:在一個秋風習習的夜晚,郭德綱家的柿子樹葉子落盡,紅紅的柿子就像院子裡升起的燈籠。很快,就有喜鵲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兒急了,不由分說,就去驅趕。郭德綱看到,急忙攔阻,道:“別這麼獨,讓它吃!”他對兒子說:“人的一生很長,不差這一個柿子吃。而這隻喜鵲這輩子頂多吃這麼一個柿子。看它有東西吃,也是種快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很多父母這樣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那樣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言傳身教,眾人皆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做出表率。
一、不要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傳遞負能量。
為人父母者難免會經歷人生坎坷。
然而,當有些人在面對坎坷時經常是束手無策,畏縮不前,認為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生活毫無樂趣而言。活著就好,不論生活質量。遇到不值得發怒的事情非要一爭高下,表現出極度的無理和蠻橫。這些負面情緒和人生態度猶如一劑毒藥,慢慢侵入孩子的大腦,深入骨髓,腐蝕善良的童真。
在孩子們的眼裡,世界如此不公,與其抗爭,不如安逸地逃避。孩子會漸漸地長大,他們要獨立面對周遭的世界。一旦它們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父母再想反思或者更正他們的言行,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因此,教養無從談起。
二、懂得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過程。
眾所周知,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它是經過訓練和刻意就可以裝出來的;而教養與之截然不同,它是發自內心的表現。因為,它是一種由環境、教育和經歷等結合而成的內在素質。一個人有禮貌,被人誇讚,但可能他的內在自私或者虛偽。但如果一個人有教養時,他的外在行為、內涵和道德品質都是極佳的。
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一個人內在的人格魅力,這才是真正有教養的表現。
不論在任何場合,人們所表現出來的謙恭有禮和優雅淡定,都被看作是有教養的一種表現。
很多時候,人們不去追逐潮流,沉澱下來,心緒就會變得平和,帶給周圍人的一種感染就是——喜歡和這種有教養的人共處。
三、教養是為人準則和處世規矩。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輕易丟掉做人的尊嚴和別人的信任,因為他思慮周全,行事謹慎,絕不做逾越道德底線的事情。
他在面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時,從不盛氣凌人,高高在上。他在面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時,從不刻意討好,卑躬屈膝;更不會對別人取得的成就嗤之以鼻,甚至嫉妒憎恨。
他堅信,自己永遠抱著一種Sunny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內心充滿Sunny和快樂的人,始終面帶微笑,從容不迫。
教養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自覺。有教養的人會具有一種臨危不亂的沉穩和一份禁得住誘惑的堅持,不被環境所左右,堅信Sunny總在風雨後。
教育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吧!
別讓他們輸在道德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