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故事慧
-
2 # 羽翼課堂
兒童體適能的培訓體系正是基於兒童身體發育階段及動作發展規律,遵循學,玩,練的課程設計思路,採用科學、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法手段進行鍛鍊,形成正確的動作模式,分階段、有重點、循序漸進地發展孩子相應年齡階段所應具備的的運動素質,提高運動能力,為從事運動專案打下堅實的體能基礎,同時,培養孩子自信心及勇於迎接挑戰的品質,真正達到身心健康的統一。
兒童體適能發展目標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
3-4歲
1.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走一段距離。
2.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
3.能身體平衡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4.分散跑屍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雙手向上拋球。
4-5歲
1.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
2.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
3.能助跑跨過一定距離高度的物體。
4.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遊戲。
5.能連續自拋自接球。
5-6歲
1.能在斜坡、蕩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平穩地行走。
2.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地攀爬登架、網等。
3.能連續跳繩。
4.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 包。
5.能連續拍球。
建議:利用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同時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4歲
1.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2米左右。
3.能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4-5歲
1.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4米左右。
3.能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連續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5-6歲
1.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20秒左右。
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5米左右。
3.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
4.能快跑25米左右。
5.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適當 停歇)。
-
3 # 小馬星球
兒童體適能到底是什麼?
兒童體適能就是寶貝們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是進行一切運動的基礎。
兒童體適能訓練,就是抓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13個視窗期,讓寶貝們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序地接受刺激培養。
透過規律系統的運動訓練,使孩子們的力量、速度、靈敏、平衡、協調等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同時提高孩子們的適應能力!
兒童體適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孩子的第一次跑步、跳躍、投擲、攀爬、躲閃、平衡等,都是他用自己的身體認知這個世界的第一步。
每一塊骨骼、每一塊肌肉、呼吸的深淺、爆發力、肌肉耐力、速度、平衡協調等等,都需要在孩童期有規律有系統地去訓練,才能更大程度的幫助孩子提升認知世界的能力。
在技能體能化的今天,科學全面均衡的兒童體適能課程是孩子最適合的運動專案
-
4 # 幼兒教育樂園
明白兒童體適能的概念,首先要了解體適能的概念。
體適能的概念,是由美華人提出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體育與競技委員會提出並得到廣泛的認可。它是指人在勝任正常的工作之餘,還有餘力享受娛樂、休閒並能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的身體適應能力。
簡單來講,比如工作了一天,有的人還會選擇飯後逛街跑步健身之類的活動,有的人工作一天結束後,回家飯都不想吃了,躺下就休息,那這兩種狀態的人,可以清晰地對比身體適應能力哪個比較強一些。
體適能概念的引入最早從臺灣,然後慢慢到達大陸。在臺灣,我們熟知的概念是體智慧,現在在全國普遍還有體智慧的概念,把智育的概念融入了其中。這種模式在幼兒教育領域是相當普遍的,形式也是大多數園長、教師喜歡的,其推動人可以瞭解一下――林永哲。
但是這種教育的理念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慢慢顯示出了它的弊端,重視外在的形式,重視遊戲的攝入,而在技能教授上以及關注孩子動作發展上,是不夠的。
2015年,一個新的概念提出――幼兒體適能,依據幼兒健康發展的現實國情(身高、體重、、視力問題、身體素質、適應能力等),結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這一特殊群體重新進行了定義。
其目的是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培養其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習慣。以興趣為導向,以習慣養成為任務,培養健全兒童,覆蓋幼兒生命全週期。
-
5 # 讀心大叔
談到少兒體適能,
先要了解什麼是體適能?
體適能的意思是:身體適應生活工作的能力。比如,你搬重物的時候,需要腿部能力,核心穩定能力等。
青少年兒童需要體適能的鍛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青少兒童的生長髮育過程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非常大的個體差異,多以青少年兒童的體育活動應該以其發展成熟度為標準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AFAA YF (美國體育及體適能協會少兒體適能)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美國兒科學會為2-5、6-8、9-11、12-15、16-18,各個年齡段提供青少年兒童訓練原則和指導方針:運動頻率 / 運動時間 / 運動強度 / 運動形式。
-
6 # 誰知舞來
今天在這美好時光裡十分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體適能的概念,是由美華人提出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體育與競技委員會提出並得到廣泛的認可。它是指人在勝任正常的工作之餘,還有餘力享受娛樂、休閒並能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的身體適應能力。
簡單來講,比如工作了一天,有的人還會選擇飯後逛街跑步健身之類的活動,有的人工作一天結束後,回家飯都不想吃了,躺下就休息,那這兩種狀態的人,可以清晰地對比身體適應能力哪個比較強一些。
體適能概念的引入最早從臺灣,然後慢慢到達大陸。在臺灣,我們熟知的概念是體智慧,現在在全國普遍還有體智慧的概念,把智育的概念融入了其中。這種模式在幼兒教育領域是相當普遍的,形式也是大多數園長、教師喜歡的,其推動人可以瞭解一下――林永哲。
-
7 # 奇寶萌兵天天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體適能是以體適能商的高低評價。體適能商是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的綜合反映,體適能商的得分是兩者之和,即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各佔50%為記分依據,也就是身體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軟素質總共佔50分,而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亦共佔50分。幼兒體適能主要由身體健康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組成。身體健康發展主要包括運動相關體能和健康相關體能。現在這類的訓練機構挺多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草帽爸爸的世界
一聽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聯想到體能訓練,不過體適能相對來說更具體些,體能會顯得有點籠統。
其實體適能有個很簡單的解釋,就是“身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
說起體適能,我最早接觸的是在傳統健身房裡針對成人的體適能,主要是增肌減脂用的比較多,那個時候覺得很神秘,後來求學心切,我就去考了各種證書,以至於後來也從事了這個行業。
成人體適能分為:競技相關體適能和健康相關體適能。競技相關體適能裡的元素有敏捷,平衡,力量,速度,協調,反應能力。健康相關體適能裡的元素有心肺耐力,身體組合(脂肪百分比),肌力/肌耐力,柔韌度等。
為什麼我會說成人體適能呢?因為成年人的身體指標相對比較穩定了,例如身高不會顯著的變化。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指標在各個階段會發生不同的變化,例如身高和體重顯著的增長。所以成人和兒童青少年在體適能訓練方面是有差異的。但是生活中我們有很多訓練是按照成人的標準來做的,顯然這是會對兒童青少年的成長有影響。舉個例子來說吧,青少年12-17這個階段,他們短時間內身體生長迅速,這個時候骨骼的生長速度比肌肉快,所以外在的表現是柔韌性差,這個時候如果過分的拉伸會影響骨骼的發育,嚴重者會導致骨骼變形或者停止生長。
兒童青少年體適能按照學齡可以劃分為3-5歲的幼兒園階段,6-11的小學階段,12-17歲中學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我們在不瞭解這些特點的情況下去訓練兒童青少年,一個是不安全,一個是駕馭不了,並且還會把自己搞得很生氣惱火,憤怒的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調皮,這麼不聽話的小孩子。”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你說我們用成人的心智去要求孩子,這本來就是錯位的呀!所以瞭解兒童青少年各階段的特點,才能和他們很好的相處。
社會上流傳著對體適能的各種解讀,只能說是有好有壞,不過這麼多人關注體適能,相信體適能的發展會慢慢成熟起來。也希望國家能給這樣的一些機構提供一些幫助。從而建立起自己國家兒童青少年身體發展的資料庫,以便於設計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方案,這對國民健康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
-
9 # 父母的修行
兒童體適能包含兩個關鍵詞,兒童和體適能,
兒童好理解,一般指3-12歲的孩子,體適能是什麼?
體適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譯,意思是人們的身體適應生活、工作、運動和環境的綜合能力。
兒童體適能是指標對3-12歲的孩子進行的全面綜合能力發展的一種鍛鍊,目前在國也很受推崇,方式多種多樣,配合相應的教玩具,鍛鍊孩子的各項能力,以便孩子能更健康的成長,更好的適應社會
-
10 # 家有小女葉心心
‘兒童體適能’被當成一個專案來看,是在2015年,在2016年在一線城市逐漸有了些專門為孩子訓練的少兒體適能運動館,但是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針對兒童的訓練和針對成人的健身是有本質區別的,不能套用,所以在2017-2018年的時候陸續淘汰了一批經營不善的場館。
但是到了2018年,兒童教育市場實在太火爆,家長們也捨得為孩子掏錢,所以有更多的人進入了兒童體適能這個行業,有些場館也確實逐漸積累起了經驗。
總的來說,2019年是個進入這個行業的好時機,市場足夠大,而且對比傳統的健身房市場,兒童體適能還是處在爆發前夜,空間巨大,是個有利可圖的增量市場。
目前想進入這個行業,可以選擇加盟,當然加盟費要幾十萬,也可以選擇購買整套的解決方案,一個兒童體適能場館最核心的當然是課程體系,然後是管理系統,不光是場館管理,還需要和家長互動的手機端系統,還有,因為學員都是孩子,教練需要時刻掌握孩子們的身體狀態,最好上一套智慧心率監測。這方面23kid 做的比較好,可以做整體的解決方案輸出,兒童體適能創業者可以負擔的起,以高性價比的方式起步。
-
11 # 為瓷魂
體適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譯,是指人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ACSM)認為:體適能由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組成。
健康體適能是與健康有密切關係的體適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發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技能體適能包括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等,這些要素是從事各種運動的基礎,但沒有證據證明它們與健康和疾病有直接關係。
體適能是以體適能商的高低做評價。體適能商是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的綜合反映,體適能商的得分是兩者之和,即身體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軟素質佔50分,而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佔50分。體適能商越高就代表身體機能越好。
那麼兒童體適能又是什麼?
其實顧名思義,兒童體適能就是孩子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是一切運動的基礎。而速度、協調、肌耐力、力量等幾個元素是兒童體適能當中的核心基礎。孩子的一舉一動,無論是複雜的籃球、足球,還是最簡單的奔跑、跳躍、攀爬,都與這些元素息息相關。孩子的每個動作,其實都是身體在認知環境、探索環境的過程,每一塊骨骼,每一寸肌肉都在這個過程中盡情的舒展,運動。無論是呼吸還是運動,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都是適應,都在訓練,這就是為什麼,在運動逐漸技能化、專案化的今天,科學全面的少兒體適能運動變得愈發被需要了起來。
那為什麼孩子的體能運動都應該以少兒體適能為基礎呢? 這是因為孩子在發育時期都很容易存在下肢力量不足的情況,這個時候骨骼也尚未發育完全。在沒有良好運動基礎的情況下,孩子長期練習單一的專項運動的話,很容易打破孩子的發育平衡,對孩子造成運動損傷,甚至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生長。
而少兒體適能就可以幫助孩子全身的肌肉群和骨骼等在避免運動損傷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運動和舒展。當孩子進行過系統的少兒體適能運動後,再去進行單項的運動技能訓練時,你就會發現,孩子的運動能力和進步速度會比其他的孩子要快。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再去進行專項運動進步自然會比別人快。
對於在發育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科學的運動應該是要更全面、更平衡,可以滿足到孩子不同的生長階段的需求,這樣才可以提高孩子的運動興趣,調動孩子的運動積極性,養成孩子
-
12 # 嘉姐
幼兒體能或是少兒體適能不是體能訓練。原因以下內容:
一.生理原因
年齡幼兒體能在年齡上指的是學齡前兒童(3-7歲)
1. 神經系統:興奮大於抑制。抑制過程還比較弱,興奮過程仍然佔優勢,因而幼兒期兒童易於疲倦,容易激動,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響,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等。所以無法像青少年或成年人安靜 集中、 認真去完成訓練動作。
2. 骨骼系統:軟骨成分較多,且骨組織中有機物的比例多於成人,因此骨骼彈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彎曲變形。骨的成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生變化,無機鹽增多,堅固性增強,韌性減小。所以不能像青少年、成人負重訓練。
3. 心肺系統:心臟發育及神經調節還不夠完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交感神經興奮佔優勢,因而心率較快。無法持續比較高的強度運動。
二.鍛鍊目標原因
1. 7歲以前的鍛鍊多以身體活動為主。而不是提高運動成績為主,重點在動作姿勢上。建立孩子自信、促進姿勢的發展與平衡、享受運動帶來的愉悅感、保持良好的睡眠、更好的進行運動,享受積極的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低年齡的運動不應該定義為體能鍛鍊,而應該定義為身體活動
回覆列表
體適能是指人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和學習而不感到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它具體是由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組成。
健康體適能指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達到健康標準,各個組織和器官功能健康,保證人體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在運動中柔韌性好避免受傷,包括身體成分、肌肉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柔軟素質等要素;技能體適能指的是人體的敏捷、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等行為特徵,技能體適能好的人往往都很聰明,專業運動員從小就鍛鍊這方面的能力。
兒童正處在個體成長的重要時期,需要再健康體適能的基礎上發展其技能體適能。
從兒童生長髮育的基本規律來看,0-12歲是體適能發展的黃金時期,該時期的發展有很強的階段性、程式性、速度不均衡性,所以需要掌握兒童的生長軌跡及發展關鍵期,運用各種方法科學構建兒童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基於兒童生長髮育的規律,開具運動處方。
透過特色專案開發、素質拓展、健康管理等,與小學教育、體育教育專業相結合,基於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開發適合兒童的特色運動專案,比如軟式飛盤、趣味田徑等,也可基於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進行素質拓展及體育遊戲的開發。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兒童體適能的教學推廣和社會服務研究。與兒童體適能發展相關的社會服務需求度高,體適能課程的開發、以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的拓展研究及健康管理等都是實操性很強的領域,發揮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