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風浩蕩

    我是找不到這其中邏輯,很好奇你是怎麼做出這個假設的。更好奇你這個命題中的預設前提“奴化教育”是指啥?是“與士大夫共天下”?

  • 2 # 儒者讀書

    對於歷史上出現的政治事件,首先不要用文化的角度的去理解,而應該從階級的角度去理解。

    以岳飛案為例,有些人認為岳飛之死的根本原因在於岳飛“迎二聖”的主張遭到了趙構的猜忌,但這與史實並不相符且缺乏基本的政治邏輯。

    在整個宋朝,“北伐”就是絕對正確的政治口號,就如同漢朝打擊匈奴一樣,是世仇。不同的是,宋朝人對於北伐有激進的,有保守的,也有退縮的。不過不管怎麼樣,你可以給北伐下各種絆子,但不能說北伐這件事不對。

    而岳飛處在北宋末年,經歷了靖康之變,其本人具有高度的愛國情感,軍事才能在古代都可居於名將之列。對於這樣的人,主流儒家的評價向來都是正面的。但是個人的命運往往與其評價高低無關,孔子之才照樣不能執一國之權柄,岳飛之能也無法改變其政治立場。

    宋朝的文人地位很高,人數也很多,派系就更多更復雜。在對外關係上,有主戰和主和兩大派。一般來說,史書評價偏向正面的人物主戰的較多,但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的這個階段,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主戰派的文官沒有掌握大權,即使是靖康之亂這麼大的變動,也沒有讓主戰派的文官集團強勢起來。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北宋初期的多次北伐均遭失利,燕雲十六州怎麼都奪不回來。多次北伐失利給北宋造成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各種不滿情緒逐漸爆發,主戰派逐漸失去政治話語權。到北宋末年,主戰派的文官基本都很難在政壇上生存下去了,更別提地位不如文官的武將集團了。

    因此,岳飛案的出現,實際上仍然是主和派官員對於主戰派的打擊。要知道,當時岳飛北伐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階段,為什麼岳飛案沒有發生的更早一些?因為此前主和派也需要一些勝利讓他們生存下去,但絕不是一場徹底的勝利。一旦岳飛北伐成功,主戰派官員很可能死灰復燃,那麼主和派官員就會遭到比較大的打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古代士大夫集團的一個觀念,就是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這種觀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典型,九品中正制極大增強了世家的力量,也促進了門閥觀念的形成。唐末雖然基本清除了門閥勢力,卻清除不了這種門閥觀念。因此在宋朝,士大夫尤其是主和派更加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這就是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的天然對立——主和派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無關,主戰派則相反。

    因此,岳飛遭到了主和派首腦秦檜的瘋狂打壓。十二道金令召回岳飛之後,迅速定罪,根本不給主戰派反應的時間,北伐事業功虧一簣,世界局勢恢復到主和派期望的對峙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理學在宋朝還處於新興發展階段,在政壇上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它還需要等待一代大儒朱熹的出現。

    再來說說于謙,于謙案和岳飛案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岳飛是被文官搞死的,而搞死於謙的先鋒卻是武將,這是為什麼呢?

    還是從階級的角度去分析。明朝最大的政治矛盾沒有宋朝那麼複雜,就是簡單的宦官和文官的鬥爭,雖然簡單,卻很致命。

    于謙是個清官,不僅清正,還很廉潔,更重要的是,能力突出。但是在政壇,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只有政治鬥爭才是永恆的,只有掌握了鬥爭的方法,才能成為勝者。而於謙顯然和文天祥們一樣,並不懂得如何進行政治鬥爭,或者說,懂得,但不願去做。

    因此,儘管宦官王振因為土木之變而跌落,儘管于謙深受明代宗信任,但是在明英宗返回帝位是時候,于謙沒有選擇重新站隊,因此被石亨們打擊報復,最終釀成歷史上一大悲劇。

    而這兩樁冤案,和奴化教育關係大嗎?我認為是不大的。宋明理學可以培育出于謙這樣的英才,也會產生錢謙益這樣的渣滓,是文化本身出了問題?

    不是的。如果你仔細看朱熹的《四書集註》,你會發現朱熹說理是很深刻的,深刻到即使你知道宋明理學會被統治集團利用也忍不住想贊同他,這是真正文化的魅力。但文化就像是理想,它總是不可避免地與現實發生矛盾,世界上有幾個人能遵循自己的理想?極少,大部分人都是“識時務的俊傑”,都在被潮流裹挾著前進。

    因此,岳飛、于謙沒看看出來的問題,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學生輕易點了出來:“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以愚觀之,嶽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 3 # 踏月001

    完全不同,嶽是兩點一是跟高宗鬧脾氣政治幼稚。2捅了高宗的肺管子,立太子,無心在說高宗無後。于謙是完全冤枉,被奪門的人陷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講一個你的故事或者你喜歡的故事。親情愛情友情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