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以看看當時的情況:
雙方在當年的8月爆發總決戰。凱撒也憑藉自己步步為營的精算技巧,在法爾薩魯斯的戰場上完成了驚天大逆轉。
急轉直下
迪拉基烏姆戰役的失敗 讓凱撒被迫撤除圍攻陣地
早在凱撒兵敗迪拉基烏姆城的前後,他的部下又在其他數個小型分戰場上鎩羽而歸。雖然要麼只是小規模潰敗,或者僅僅迫於無奈而後撤,但結局都是在加重本方陣營的戰略頹勢。因為龐貝的黨羽和政治聯盟,同樣在主戰場以外的多個區域巡弋,並幾乎在所有衝突點上都握有兵力優勢。
例如留在海邊城鎮的數個大隊,就遭到龐貝之子的艦隊突襲。哪怕將全部艦船抱團繫結,也被對方逐艘俘虜和摧毀。在來自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海軍支援下,共和派還順勢焚燬了安東尼留在附近海岸的30艘運輸船隊。這意味著凱撒的軍隊已無法與義大利本土保持常態聯絡。他派往希臘南部的數個步兵大隊,也在科林斯地峽遭龐貝部下堵截。後者依靠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希臘城市幫助,不給缺乏船隻的他們以任何突入機會。最後只能撤回本部去和凱撒匯合。
埃及支援的共和派海軍 徹底摧毀了凱撒的後勤船隊
更糟糕的情況出現在馬其頓方向。龐貝的岳父西庇阿,帶著2個敘利亞軍團從腓立比港登陸。前往阻擋的凱撒部將德米特里烏斯,實際上只有不足1個軍團的實際人數。所以只能保持追蹤和吸引,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的想法。雖然一度嘗試引誘不善戰的東方駐軍對決,但後者卻像龐貝那樣閉門不出。隨即,人數更少的凱撒派反而首先出現後勤問題,只得轉移到更遠區域內紮營。最後也只能南下會師,加強凱撒那本已不多的部隊規模。如果再算上親龐貝的雅典和底比斯,他們的實際上已遭到戰略合圍。
不過,姍姍來遲的敘利亞駐軍卻也耽擱了龐貝這邊的寶貴時間。相比許多提早動身的亞細亞君主,西庇阿在接到動員令後首先忙於趁機斂財。在盟國紛紛出錢出兵的前提下,繼續要求他們提供額外補助,並在行軍的沿途不斷吃拿卡要。等到數個羅馬人的東方殖民據點也被搜刮一空,才心滿意足的渡海踏上Continental。然而,這樣的磨蹭卻讓元老院方面無法及時緊縮包圍圈。否則,凱撒的主力軍就可能在迪拉基烏姆附近遭到前後夾攻。如今機會已經喪失,雙方就只能進行又一輪圍追堵截。
西庇阿率軍抵達前 忙於在沿途吃拿卡要
但龐貝卻不敢對自己的老丈人有過多責難。畢竟,後者在當時的共和派中較有份量,還曾將女兒嫁給過同為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如果,共和派的統帥不僅接納了前盟友遺孀,還需要親家提供的軍隊和資金支援。他甚至一度向馬其頓方向前進,希望協同殲滅凱撒的那支偏師。最後還是因對方缺糧走人而再度落空。
此後的一個月內,超過50000人的共和派大軍就有了2名主帥。晚來的西庇阿被賦予和龐貝類似的職權,成為元老院衡制自己救星的最佳砝碼。這種2人同時領兵的情況,也完全符合共和國前期的政治正確。但龐貝的軍事獨斷權也就此被削弱,為他後來的無奈出戰埋下伏筆。因為老丈人在抵達後,馬上同不諳軍務的元老們打成一片。天天在營內的宴會上吹噓己方勝券在握,希望龐貝儘快給叛逆以最後了斷。
凱撒的部隊只能在困境中不斷轉移
轉進內陸
凱撒的移動大軍 實際上遭到戰略圍困
當共和派在自己的大營內其樂融融,凱撒和副將安東尼則愈發感到步履蹣跚。由於龐貝派已經控制了西面的伊庇魯斯、南方的亞該亞和東方的雅典,他們可選擇的退路少之又少。儘管凱撒依然認定需要逼迫對手進行高強度會戰,但也明白麾下的潰敗需要時間完成調整。鑑於西庇阿又在馬其頓境內打撈一筆,就只能去往位置稍微靠南的帖撒利地區。
公元前1世紀的帖撒利,依然是希臘本土的重要騎兵產地。這裡的平坦地勢與流淌河水,確保了農業產出高於其他地方。因此,凱撒的軍團可以在平原上獲得大批即將成熟的小麥。不過,龐貝的信使早已在他們之前抵達各城市,將迪拉基烏姆戰役的宣傳材料四處傳播。許多城鎮的貴族精英,也早已到共和派軍中擔任騎兵。因此,部分體量較大的希臘城市便緊閉城門,並派人向共和派大軍求援。好在凱撒及時鼓動麾下奪取物資,用半天時間就登上了反抗城池,並對抵制者施以劫掠懲罰。此後,境內的其他城鎮便不敢對羅馬人繼續說不。
為了補給 凱撒計程車兵被迫在撤退中攻城
但部隊也不敢在當地逗留太長時間,在大肆吃喝完後就立刻開拔上路。直到老兵們不願繼續在東躲西藏的狀態下重複體力勞動,才紛紛表示自己要與對手決一死戰。凱撒就此判斷本方陣營計程車氣得到恢復,於是在帖撒利最大的城市--法爾薩魯斯附近安營紮寨,坐等龐貝的部隊找上門來。後者雖然故意放緩腳步,還是在內外各界人士的強烈呼籲下抵達那裡。不僅因為有西庇阿這樣的不耐煩元老騷擾,還有許多親臨現場的盟邦君主在煽風點火。哪怕基層的普通士兵,也紛紛期望儘早結束戰爭。龐大陸海軍部隊的每日消耗,也是龐貝所不能不顧慮的最現實因素。
公元前48年的8月9日,凱撒主動讓士兵出營列陣,做出向老對手發起挑戰的姿態。除20000名按三線部署的軍團步兵,還有2000名老兵在營地內拆除工事。這都讓共和派的元老們看在眼裡,並以尖銳言語刺激龐貝立刻迎戰。甚至嘲諷他是《荷馬史詩》中的暴君盟主--阿伽門農,期望以長期領兵接受眾人朝拜。年邁的後者也終於不堪攻擊,讓40000名軍團士兵迅速到營地外列隊,只留下4000人繼續保護營帳安全。註定將永載史冊的法爾薩魯斯戰役,就在這樣複雜而充滿黑色幽默的情況下爆發。兩軍將在由河流與山巒包圍的空地上,決定羅馬共和國的歷史走向。
凱撒終於在法爾薩魯斯獲得了決戰機會
見招拆招
今日的法爾薩魯斯平原風景
由於兵力充沛,龐貝只憑借羅馬公民組成的主力軍,就能對凱撒方面形成2:1優勢。他將自己最心愛的乞裡西亞軍團放在右翼,並由數個從西班牙撤離的大隊進行加強。岳父大人的2個敘利亞軍團,因戰備情況最好而負責中路位置。餘下幾個從義大利帶來的部隊,依次排列在左翼。所有軍團都按經典的前後三線部署,每一線的縱深更是厚達超過日常規範的10排。
此外,共和派還有大量的同盟軍可供差遣。鑑於自己的右翼有河流拱衛,龐貝只在那裡部署了少量本都輕騎兵和標槍步兵。6000多來自希臘、馬其頓、色雷斯、高盧、弗裡幾亞、卡帕多西亞、加拉太、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等地的騎兵,被集中部署在空間更大的左翼外側。他們由長期追隨凱撒在高盧作戰的拉比努斯指揮,被龐貝欽定為左右戰局勝負的關鍵性力量。他們身後還有3000名來自希臘、色雷斯、小亞細亞、敘利亞、克里特島和羅德島的輕裝步兵支援,主要使用複合弓、輕型標槍和投石索協助騎兵分隊。
龐貝麾下有幾十個東方同盟國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龐貝出於各種原因而沒有將全部的同盟部隊派上戰場。那些追隨本國君主政要前來的亞洲希臘人、加拉太高盧、比提尼亞人、敘利亞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被勸到戰場外側的山坡上進行觀摩。他們被告知不要直接插手正面戰場,而是要等凱撒的部隊潰散後才加入追殺。雖然這可能是龐貝覺得他們雜亂而不可靠,但更多是出於羅馬本國的政治正確。畢竟,用外族武裝擊殺本國公民,是羅馬上層所普遍不齒的行徑。
唯有來自雅典、斯巴達、底比斯和馬其頓的輔助步兵,因紀律良好被安排在軍團和騎兵之間。這在實際上反映出羅馬政治家眼裡的他國地位高低。但後來的戰役程序表明,正是這些被高看一眼的本土希臘人,將龐貝和整個共和派坑的體無完膚。
凱撒計程車兵大都身經百戰
面對元老院陣營的全面佈陣,凱撒也針鋒相對的佈置了己方軍隊。他派安東尼負責緊靠河岸的左翼,並派出一些來自安託利亞的希臘輕步兵予以支援。中路的軍團則由可靠的部將德米特里烏斯執掌,自己和最精銳的老兵居於右翼方向。由於兵力少於對手,凱撒派的陣線厚度明顯比共和派薄弱。位於前沿的1-2線都只有6排縱深,以便在全軍的寬度上同敵人持平。最後的3線老兵數量也被大量稀釋,分別用於填補前方佇列的數量空缺,以及隱藏在騎兵身後的3000名特別預備隊。
相比有眾多同盟國參加的共和派騎兵,凱撒手裡只剩下1000名來自高盧和日耳曼的騎兵。不僅數量太少,騎戰技術也往往弱於東方國家。為其提供掩護的輕步兵,也基本上沿途招募的希臘小邦冒險家。根本不能同龐貝麾下了3000多人相抗衡。因此,凱撒很早就挑選步兵進行專門訓練,配合各騎兵中隊協同作戰。這些人就按要求俯身隱蔽在友軍背後,等著關鍵時刻對元老院的盟友們進行突然打擊。
法爾薩魯斯戰役的兩軍佈陣
武德的試煉場
凱撒的步兵首先向共和派陣營發起衝鋒
在法爾薩魯斯戰役爆發前的上午,龐貝還對自己的主力軍團做了額外關照。考慮到新人和久疏戰陣的復原老兵太多,他要求重步兵們留在原地固守。等凱撒的步兵主動來攻,在雙倍的衝刺距離內耗盡體能。然後再利用數量優勢予以消耗,等著騎兵從左翼完成致命迴旋。因此,當凱撒計程車兵沒有馬上採取行動,雙方就在集體沉默中對視許久。
這樣長時間的秩序井然,還是給留在山頭觀摩的東方盟軍以很大沖擊。這些國家計程車兵往往會在武器風格和戰術訓練上向羅馬靠攏,甚至可以在外觀上做到以假亂真,卻從未做到人員層面的精氣神對應。最後因不耐煩而產生喧囂,讓山下的龐貝誤以為他們會產生混亂和製造麻煩。於是首先下令軍樂隊吹號,正式開啟了自己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戰。對面的凱撒也立刻讓號手迴應,並派出全部的軍團向前衝鋒。
雙方的公民兵軍團 在中路展開的慘烈廝殺
起初,事情如龐貝所預想的那樣展開。缺衣少糧的凱撒派士兵需經過雙倍衝鋒距離,才能將手中的重標槍投擲到共和派政敵頭上。但大量富有經驗的基層軍官,很快讓部下在半途中停下整隊。正是這些身經百戰的大隊和中隊首領,將一支陣列完整的強軍帶到對方面前。在舉盾頂住了幾輪標槍齊射後,以更快速度擲出手裡的武器,接著就拔劍撞入敵方陣線。由於常年的邊區錘鍊,讓他們很快就迫使龐貝的第一線部隊支撐不住,被迫換上二線人馬替代。這樣的陣線搏殺雖然簡單機械,卻最能反映兩軍的強弱對比。大批在山頭遙看的東方同盟,也被兩支羅馬職業軍的殺戮表演所震撼。
接著,龐貝下令至關重要的左翼騎兵前進,直撲勢單力薄的凱撒派同行。後者也毫無懸念的潰敗下來,調頭朝著己方營地方向逃跑。執掌6000騎兵的拉比努斯順勢猛追,將配合其作戰的同盟輕步兵都甩在後頭。結果,凱撒提前部署的3000步兵突然起身,從側翼衝向已經散亂的共和派騎兵。他們用手中的重標槍猛戳騎兵臉部,並很快就在對方陣中造成巨大混亂。由於對此毫無心理準備,拉比努斯已失去對大部分騎兵的控制。眼看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下令所有人撤退重組。但自己已經和周遭護衛一同潰逃,順便將更多同盟騎兵帶到了側翼山上。凱撒的預備隊們接著猛攻3000輕步兵,很快又用集團衝鋒將其逐出戰場。如此一來,整個共和派大軍的左翼被徹底摧毀。
凱撒不是的預備隊 成功擊破了共和派騎兵攻擊
在法爾薩魯斯戰役的最高潮階段,精選出來的凱撒派步兵開始轉向衝擊敵方步兵陣線。原本被龐貝寄予厚望的本土希臘人,在接戰前便調頭逃跑。同時也不忘發出己方戰敗的哀嚎,將營地內的許多財物席捲一空。此時的共和派軍團,還在中路的鏖戰中苦苦支撐。由於希臘盟友的瞬間離開,左翼的軍團已開始堅持不住。但憑藉嚴格訓練和戰術紀律,始終在穩步後退中臨危不亂。但凱撒又在這時派出最後的3線老兵,並讓大部分迂迴到敵軍的後方夾擊。這一舉動不僅彼得龐貝調頭奔逃,也讓整個共和派的主力軍失去了戰鬥意志。大部分人慘遭合圍,餘下的人也驚恐萬分的逃入設防營地求救。
此時,凱撒開始展現自己的政治家手腕。他馬上讓人四處傳令,對有意放下武器的公民兵網開一面,但要繼續追殺同盟軍予以震懾。同時讓部隊不經休整,直接攻擊龐貝的後方大營。這一招不僅讓繼續頑抗的共和派軍團停止戰鬥,也使剛剛返回營地的龐貝再次便裝出逃。留下那裡的4000軍團步兵和色雷斯標槍手,奮力將凱撒派的部隊又拖延了數個小時。終究還是在日落前宣告不支,從而結束了法爾薩魯斯戰役的主戰場部分。至於早就跑路的主帥龐貝,已經一口氣逃到附近的希臘城市躲避。
凱撒派部隊在戰後立刻攻佔了對方營地
舊制度的喪鐘
獲勝的凱撒 先後寬恕了許多國內外政治家
然而,法爾薩魯斯戰役的全部故事還沒有就此完結。凱撒在日落十分做出決斷,讓部分士兵進入敵方營地休息,另外半數繼續向山頭位置進發。在那裡,還有不少共和派潰敗和東方同盟。他們正從初期的混亂中恢復過來,開始有組織的向北方撤退。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凱撒和他的精銳軍團還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趕上。起初,雙方在一條從山上流下來的小河邊對峙。隨後,凱撒讓體能達到消耗極限的部下繼續土木作業。很快以壕溝護住了正面方向,併成功截斷了小河水流。同樣精疲力盡的共和派聯軍,因無法取水而士氣崩潰。連同那些來自東方各邦的君主一起,向凱撒請求原諒寬恕。後者也借坡下驢的予以寬大處理,並立刻讓先前休息的半數部隊前來替換。接著又馬不停蹄追擊龐貝,期望在希臘中部的平原結束這場內戰。
龐貝只得從海上逃向埃及
然而,龐貝在跑路方面更勝一籌。他早已從暫避的希臘城市離開,彙集沿途追上的40名騎兵和家眷,頭也不回的來到海邊。那裡有3艘來自羅德島和推羅的三列槳戰艦,帶著一行人駛往東方的乞裡西亞地區。雖然在決戰中一敗塗地,龐貝還在謀劃以亞洲和北非的資源繼續抗爭。當屬下否定了流亡帕提亞的計劃後,他又否決了被自己所看不起的努米底亞王國。最後還決定趕往埃及,去向接受過自己訓政和恩惠的托勒密王朝求援。
儘管凱撒沒能在希臘捕獲龐貝,但勝利天秤已毫無懸念的倒向自己。除了6000多陣亡者外,大部分共和派的陸軍也在法爾薩魯斯放下了武器。凱撒麾下僅有1000多人傷亡,卻獲得了積累甚多的糧草和軍餉。大部分元老院成員主動求見,期望自己能與這位寡頭解除誤會。至於眾多目睹一切的同盟力量,也以最快速度做了鳥獸散。他們的離開,也意味著共和派海軍的大部分船隻與海員流失。
更重要的是,法爾薩魯斯是凱撒的寡頭模式,對元老院共和派模式的大勝。殘酷的事實證明,古典共和制已無法駕馭羅馬的帝國化程序。凱撒不是這種趨勢的開始,也不是這場程序的結束,卻是不可或缺的聚變節點。
這個可以看看當時的情況:
雙方在當年的8月爆發總決戰。凱撒也憑藉自己步步為營的精算技巧,在法爾薩魯斯的戰場上完成了驚天大逆轉。
急轉直下
迪拉基烏姆戰役的失敗 讓凱撒被迫撤除圍攻陣地
早在凱撒兵敗迪拉基烏姆城的前後,他的部下又在其他數個小型分戰場上鎩羽而歸。雖然要麼只是小規模潰敗,或者僅僅迫於無奈而後撤,但結局都是在加重本方陣營的戰略頹勢。因為龐貝的黨羽和政治聯盟,同樣在主戰場以外的多個區域巡弋,並幾乎在所有衝突點上都握有兵力優勢。
例如留在海邊城鎮的數個大隊,就遭到龐貝之子的艦隊突襲。哪怕將全部艦船抱團繫結,也被對方逐艘俘虜和摧毀。在來自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海軍支援下,共和派還順勢焚燬了安東尼留在附近海岸的30艘運輸船隊。這意味著凱撒的軍隊已無法與義大利本土保持常態聯絡。他派往希臘南部的數個步兵大隊,也在科林斯地峽遭龐貝部下堵截。後者依靠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希臘城市幫助,不給缺乏船隻的他們以任何突入機會。最後只能撤回本部去和凱撒匯合。
埃及支援的共和派海軍 徹底摧毀了凱撒的後勤船隊
更糟糕的情況出現在馬其頓方向。龐貝的岳父西庇阿,帶著2個敘利亞軍團從腓立比港登陸。前往阻擋的凱撒部將德米特里烏斯,實際上只有不足1個軍團的實際人數。所以只能保持追蹤和吸引,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的想法。雖然一度嘗試引誘不善戰的東方駐軍對決,但後者卻像龐貝那樣閉門不出。隨即,人數更少的凱撒派反而首先出現後勤問題,只得轉移到更遠區域內紮營。最後也只能南下會師,加強凱撒那本已不多的部隊規模。如果再算上親龐貝的雅典和底比斯,他們的實際上已遭到戰略合圍。
不過,姍姍來遲的敘利亞駐軍卻也耽擱了龐貝這邊的寶貴時間。相比許多提早動身的亞細亞君主,西庇阿在接到動員令後首先忙於趁機斂財。在盟國紛紛出錢出兵的前提下,繼續要求他們提供額外補助,並在行軍的沿途不斷吃拿卡要。等到數個羅馬人的東方殖民據點也被搜刮一空,才心滿意足的渡海踏上Continental。然而,這樣的磨蹭卻讓元老院方面無法及時緊縮包圍圈。否則,凱撒的主力軍就可能在迪拉基烏姆附近遭到前後夾攻。如今機會已經喪失,雙方就只能進行又一輪圍追堵截。
西庇阿率軍抵達前 忙於在沿途吃拿卡要
但龐貝卻不敢對自己的老丈人有過多責難。畢竟,後者在當時的共和派中較有份量,還曾將女兒嫁給過同為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如果,共和派的統帥不僅接納了前盟友遺孀,還需要親家提供的軍隊和資金支援。他甚至一度向馬其頓方向前進,希望協同殲滅凱撒的那支偏師。最後還是因對方缺糧走人而再度落空。
此後的一個月內,超過50000人的共和派大軍就有了2名主帥。晚來的西庇阿被賦予和龐貝類似的職權,成為元老院衡制自己救星的最佳砝碼。這種2人同時領兵的情況,也完全符合共和國前期的政治正確。但龐貝的軍事獨斷權也就此被削弱,為他後來的無奈出戰埋下伏筆。因為老丈人在抵達後,馬上同不諳軍務的元老們打成一片。天天在營內的宴會上吹噓己方勝券在握,希望龐貝儘快給叛逆以最後了斷。
凱撒的部隊只能在困境中不斷轉移
轉進內陸
凱撒的移動大軍 實際上遭到戰略圍困
當共和派在自己的大營內其樂融融,凱撒和副將安東尼則愈發感到步履蹣跚。由於龐貝派已經控制了西面的伊庇魯斯、南方的亞該亞和東方的雅典,他們可選擇的退路少之又少。儘管凱撒依然認定需要逼迫對手進行高強度會戰,但也明白麾下的潰敗需要時間完成調整。鑑於西庇阿又在馬其頓境內打撈一筆,就只能去往位置稍微靠南的帖撒利地區。
公元前1世紀的帖撒利,依然是希臘本土的重要騎兵產地。這裡的平坦地勢與流淌河水,確保了農業產出高於其他地方。因此,凱撒的軍團可以在平原上獲得大批即將成熟的小麥。不過,龐貝的信使早已在他們之前抵達各城市,將迪拉基烏姆戰役的宣傳材料四處傳播。許多城鎮的貴族精英,也早已到共和派軍中擔任騎兵。因此,部分體量較大的希臘城市便緊閉城門,並派人向共和派大軍求援。好在凱撒及時鼓動麾下奪取物資,用半天時間就登上了反抗城池,並對抵制者施以劫掠懲罰。此後,境內的其他城鎮便不敢對羅馬人繼續說不。
公元前1世紀的帖撒利,依然是希臘本土的重要騎兵產地。這裡的平坦地勢與流淌河水,確保了農業產出高於其他地方。因此,凱撒的軍團可以在平原上獲得大批即將成熟的小麥。不過,龐貝的信使早已在他們之前抵達各城市,將迪拉基烏姆戰役的宣傳材料四處傳播。許多城鎮的貴族精英,也早已到共和派軍中擔任騎兵。因此,部分體量較大的希臘城市便緊閉城門,並派人向共和派大軍求援。好在凱撒及時鼓動麾下奪取物資,用半天時間就登上了反抗城池,並對抵制者施以劫掠懲罰。此後,境內的其他城鎮便不敢對羅馬人繼續說不。
為了補給 凱撒計程車兵被迫在撤退中攻城
但部隊也不敢在當地逗留太長時間,在大肆吃喝完後就立刻開拔上路。直到老兵們不願繼續在東躲西藏的狀態下重複體力勞動,才紛紛表示自己要與對手決一死戰。凱撒就此判斷本方陣營計程車氣得到恢復,於是在帖撒利最大的城市--法爾薩魯斯附近安營紮寨,坐等龐貝的部隊找上門來。後者雖然故意放緩腳步,還是在內外各界人士的強烈呼籲下抵達那裡。不僅因為有西庇阿這樣的不耐煩元老騷擾,還有許多親臨現場的盟邦君主在煽風點火。哪怕基層的普通士兵,也紛紛期望儘早結束戰爭。龐大陸海軍部隊的每日消耗,也是龐貝所不能不顧慮的最現實因素。
公元前48年的8月9日,凱撒主動讓士兵出營列陣,做出向老對手發起挑戰的姿態。除20000名按三線部署的軍團步兵,還有2000名老兵在營地內拆除工事。這都讓共和派的元老們看在眼裡,並以尖銳言語刺激龐貝立刻迎戰。甚至嘲諷他是《荷馬史詩》中的暴君盟主--阿伽門農,期望以長期領兵接受眾人朝拜。年邁的後者也終於不堪攻擊,讓40000名軍團士兵迅速到營地外列隊,只留下4000人繼續保護營帳安全。註定將永載史冊的法爾薩魯斯戰役,就在這樣複雜而充滿黑色幽默的情況下爆發。兩軍將在由河流與山巒包圍的空地上,決定羅馬共和國的歷史走向。
凱撒終於在法爾薩魯斯獲得了決戰機會
見招拆招
今日的法爾薩魯斯平原風景
由於兵力充沛,龐貝只憑借羅馬公民組成的主力軍,就能對凱撒方面形成2:1優勢。他將自己最心愛的乞裡西亞軍團放在右翼,並由數個從西班牙撤離的大隊進行加強。岳父大人的2個敘利亞軍團,因戰備情況最好而負責中路位置。餘下幾個從義大利帶來的部隊,依次排列在左翼。所有軍團都按經典的前後三線部署,每一線的縱深更是厚達超過日常規範的10排。
此外,共和派還有大量的同盟軍可供差遣。鑑於自己的右翼有河流拱衛,龐貝只在那裡部署了少量本都輕騎兵和標槍步兵。6000多來自希臘、馬其頓、色雷斯、高盧、弗裡幾亞、卡帕多西亞、加拉太、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等地的騎兵,被集中部署在空間更大的左翼外側。他們由長期追隨凱撒在高盧作戰的拉比努斯指揮,被龐貝欽定為左右戰局勝負的關鍵性力量。他們身後還有3000名來自希臘、色雷斯、小亞細亞、敘利亞、克里特島和羅德島的輕裝步兵支援,主要使用複合弓、輕型標槍和投石索協助騎兵分隊。
龐貝麾下有幾十個東方同盟國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龐貝出於各種原因而沒有將全部的同盟部隊派上戰場。那些追隨本國君主政要前來的亞洲希臘人、加拉太高盧、比提尼亞人、敘利亞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被勸到戰場外側的山坡上進行觀摩。他們被告知不要直接插手正面戰場,而是要等凱撒的部隊潰散後才加入追殺。雖然這可能是龐貝覺得他們雜亂而不可靠,但更多是出於羅馬本國的政治正確。畢竟,用外族武裝擊殺本國公民,是羅馬上層所普遍不齒的行徑。
唯有來自雅典、斯巴達、底比斯和馬其頓的輔助步兵,因紀律良好被安排在軍團和騎兵之間。這在實際上反映出羅馬政治家眼裡的他國地位高低。但後來的戰役程序表明,正是這些被高看一眼的本土希臘人,將龐貝和整個共和派坑的體無完膚。
凱撒計程車兵大都身經百戰
面對元老院陣營的全面佈陣,凱撒也針鋒相對的佈置了己方軍隊。他派安東尼負責緊靠河岸的左翼,並派出一些來自安託利亞的希臘輕步兵予以支援。中路的軍團則由可靠的部將德米特里烏斯執掌,自己和最精銳的老兵居於右翼方向。由於兵力少於對手,凱撒派的陣線厚度明顯比共和派薄弱。位於前沿的1-2線都只有6排縱深,以便在全軍的寬度上同敵人持平。最後的3線老兵數量也被大量稀釋,分別用於填補前方佇列的數量空缺,以及隱藏在騎兵身後的3000名特別預備隊。
相比有眾多同盟國參加的共和派騎兵,凱撒手裡只剩下1000名來自高盧和日耳曼的騎兵。不僅數量太少,騎戰技術也往往弱於東方國家。為其提供掩護的輕步兵,也基本上沿途招募的希臘小邦冒險家。根本不能同龐貝麾下了3000多人相抗衡。因此,凱撒很早就挑選步兵進行專門訓練,配合各騎兵中隊協同作戰。這些人就按要求俯身隱蔽在友軍背後,等著關鍵時刻對元老院的盟友們進行突然打擊。
法爾薩魯斯戰役的兩軍佈陣
武德的試煉場
凱撒的步兵首先向共和派陣營發起衝鋒
在法爾薩魯斯戰役爆發前的上午,龐貝還對自己的主力軍團做了額外關照。考慮到新人和久疏戰陣的復原老兵太多,他要求重步兵們留在原地固守。等凱撒的步兵主動來攻,在雙倍的衝刺距離內耗盡體能。然後再利用數量優勢予以消耗,等著騎兵從左翼完成致命迴旋。因此,當凱撒計程車兵沒有馬上採取行動,雙方就在集體沉默中對視許久。
這樣長時間的秩序井然,還是給留在山頭觀摩的東方盟軍以很大沖擊。這些國家計程車兵往往會在武器風格和戰術訓練上向羅馬靠攏,甚至可以在外觀上做到以假亂真,卻從未做到人員層面的精氣神對應。最後因不耐煩而產生喧囂,讓山下的龐貝誤以為他們會產生混亂和製造麻煩。於是首先下令軍樂隊吹號,正式開啟了自己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戰。對面的凱撒也立刻讓號手迴應,並派出全部的軍團向前衝鋒。
雙方的公民兵軍團 在中路展開的慘烈廝殺
起初,事情如龐貝所預想的那樣展開。缺衣少糧的凱撒派士兵需經過雙倍衝鋒距離,才能將手中的重標槍投擲到共和派政敵頭上。但大量富有經驗的基層軍官,很快讓部下在半途中停下整隊。正是這些身經百戰的大隊和中隊首領,將一支陣列完整的強軍帶到對方面前。在舉盾頂住了幾輪標槍齊射後,以更快速度擲出手裡的武器,接著就拔劍撞入敵方陣線。由於常年的邊區錘鍊,讓他們很快就迫使龐貝的第一線部隊支撐不住,被迫換上二線人馬替代。這樣的陣線搏殺雖然簡單機械,卻最能反映兩軍的強弱對比。大批在山頭遙看的東方同盟,也被兩支羅馬職業軍的殺戮表演所震撼。
接著,龐貝下令至關重要的左翼騎兵前進,直撲勢單力薄的凱撒派同行。後者也毫無懸念的潰敗下來,調頭朝著己方營地方向逃跑。執掌6000騎兵的拉比努斯順勢猛追,將配合其作戰的同盟輕步兵都甩在後頭。結果,凱撒提前部署的3000步兵突然起身,從側翼衝向已經散亂的共和派騎兵。他們用手中的重標槍猛戳騎兵臉部,並很快就在對方陣中造成巨大混亂。由於對此毫無心理準備,拉比努斯已失去對大部分騎兵的控制。眼看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下令所有人撤退重組。但自己已經和周遭護衛一同潰逃,順便將更多同盟騎兵帶到了側翼山上。凱撒的預備隊們接著猛攻3000輕步兵,很快又用集團衝鋒將其逐出戰場。如此一來,整個共和派大軍的左翼被徹底摧毀。
凱撒不是的預備隊 成功擊破了共和派騎兵攻擊
在法爾薩魯斯戰役的最高潮階段,精選出來的凱撒派步兵開始轉向衝擊敵方步兵陣線。原本被龐貝寄予厚望的本土希臘人,在接戰前便調頭逃跑。同時也不忘發出己方戰敗的哀嚎,將營地內的許多財物席捲一空。此時的共和派軍團,還在中路的鏖戰中苦苦支撐。由於希臘盟友的瞬間離開,左翼的軍團已開始堅持不住。但憑藉嚴格訓練和戰術紀律,始終在穩步後退中臨危不亂。但凱撒又在這時派出最後的3線老兵,並讓大部分迂迴到敵軍的後方夾擊。這一舉動不僅彼得龐貝調頭奔逃,也讓整個共和派的主力軍失去了戰鬥意志。大部分人慘遭合圍,餘下的人也驚恐萬分的逃入設防營地求救。
此時,凱撒開始展現自己的政治家手腕。他馬上讓人四處傳令,對有意放下武器的公民兵網開一面,但要繼續追殺同盟軍予以震懾。同時讓部隊不經休整,直接攻擊龐貝的後方大營。這一招不僅讓繼續頑抗的共和派軍團停止戰鬥,也使剛剛返回營地的龐貝再次便裝出逃。留下那裡的4000軍團步兵和色雷斯標槍手,奮力將凱撒派的部隊又拖延了數個小時。終究還是在日落前宣告不支,從而結束了法爾薩魯斯戰役的主戰場部分。至於早就跑路的主帥龐貝,已經一口氣逃到附近的希臘城市躲避。
凱撒派部隊在戰後立刻攻佔了對方營地
舊制度的喪鐘
獲勝的凱撒 先後寬恕了許多國內外政治家
然而,法爾薩魯斯戰役的全部故事還沒有就此完結。凱撒在日落十分做出決斷,讓部分士兵進入敵方營地休息,另外半數繼續向山頭位置進發。在那裡,還有不少共和派潰敗和東方同盟。他們正從初期的混亂中恢復過來,開始有組織的向北方撤退。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凱撒和他的精銳軍團還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趕上。起初,雙方在一條從山上流下來的小河邊對峙。隨後,凱撒讓體能達到消耗極限的部下繼續土木作業。很快以壕溝護住了正面方向,併成功截斷了小河水流。同樣精疲力盡的共和派聯軍,因無法取水而士氣崩潰。連同那些來自東方各邦的君主一起,向凱撒請求原諒寬恕。後者也借坡下驢的予以寬大處理,並立刻讓先前休息的半數部隊前來替換。接著又馬不停蹄追擊龐貝,期望在希臘中部的平原結束這場內戰。
龐貝只得從海上逃向埃及
然而,龐貝在跑路方面更勝一籌。他早已從暫避的希臘城市離開,彙集沿途追上的40名騎兵和家眷,頭也不回的來到海邊。那裡有3艘來自羅德島和推羅的三列槳戰艦,帶著一行人駛往東方的乞裡西亞地區。雖然在決戰中一敗塗地,龐貝還在謀劃以亞洲和北非的資源繼續抗爭。當屬下否定了流亡帕提亞的計劃後,他又否決了被自己所看不起的努米底亞王國。最後還決定趕往埃及,去向接受過自己訓政和恩惠的托勒密王朝求援。
儘管凱撒沒能在希臘捕獲龐貝,但勝利天秤已毫無懸念的倒向自己。除了6000多陣亡者外,大部分共和派的陸軍也在法爾薩魯斯放下了武器。凱撒麾下僅有1000多人傷亡,卻獲得了積累甚多的糧草和軍餉。大部分元老院成員主動求見,期望自己能與這位寡頭解除誤會。至於眾多目睹一切的同盟力量,也以最快速度做了鳥獸散。他們的離開,也意味著共和派海軍的大部分船隻與海員流失。
更重要的是,法爾薩魯斯是凱撒的寡頭模式,對元老院共和派模式的大勝。殘酷的事實證明,古典共和制已無法駕馭羅馬的帝國化程序。凱撒不是這種趨勢的開始,也不是這場程序的結束,卻是不可或缺的聚變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