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晴愛睡覺
-
2 # 我是一個俗人吖
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的,但是沒有皇帝會這麼做,追封劉娥沒有任何好的意義,反而還會帶來壞的影響。就算有皇帝糊塗了,也會被大臣罵醒。
在男權社會里女帝的產生本身就是恥辱。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女皇武則天會覺得非常勵志,並且武則天確實有治國之材。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打擊門閥世家,大力發展科舉,非常重視農業,選賢任能,輕徭薄稅,還收回了安西四鎮,從天下百姓的角度可以說武則天是非常好的君主了。詩人李白把武則天比作“媧皇”,杜甫也肯定了武則天作為皇帝能知人善用。武則天定下的很多制度,對後世都有很好的影響。
但是當時的人可不這麼認為,駱賓王在《討武檄文》裡詳細列出了武則天的罪狀,簡略如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那個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個溫和善良的人,而且出身卑微。)
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上面都不算什麼,這幾句才狠。)
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千古絕句,武則天都驚歎。)
劉娥曾經試探過大臣,問魯宗道(參知政事,副宰相):“唐武后如何主”?
魯宗道回答:“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可見古人對女皇帝是很牴觸的,所以根本不會有人去追封一個太后為帝。
劉娥穿的龍袍也是改良過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袍,就這樣,當時也是很多人激烈反對的,當時的皇帝仁宗特別孝順,下旨首肯後大臣才沒那麼激烈了。
-
3 # 楚籍魯裔
劉太后進太廟,祭祀宋朝先皇,完全是宋仁宗孝順的成全,要知道太廟只能皇帝進入,其他皇親國戚,王侯將相是不能進的,進入太廟等於“稱帝”,當時劉太后要稱病入廟祭祀,完全是將死之人的意願而已,她自認為輔佐幼帝,功德無量,自詡不比武則天差,故此一直是其心中一結。當時,多數大臣都反對劉太后此舉,仁宗孝道,不忍帶憾而去,故忍同。然群臣激憤,為了讓皇帝收回成命,晏殊手捧一本《周禮》,給皇帝上了一堂古代禮儀課,告訴皇帝,女人的最高禮儀極限在哪裡晏殊說完後,三司使薛奎也隨聲附和了一番,除了論證晏殊的觀點外,薛奎還故意調侃了一下皇帝:“他日,等陛下大謁時,是做漢兒拜,還是做女兒拜?”
總之一句話,大臣們絕對不同意劉娥進入太廟,他們不允許一個女子進入這個神聖的地方,與宋朝皇帝們的靈魂平起平坐。然而,在群臣的反對中,宋仁宗還是答應了母親的要求,完成了劉娥的這個“最終夢想”畢竟,一個為國家做出無數貢獻的將死之人,臨終前想見見婆家的祖先,這個願望,並不過分皇帝同意了這件事情,群臣雖然不甘,但也只能選擇沉默。很快,在宋仁宗的授權下,禮部開始加班加點,制定禮儀流程、佈置會場、安排人員去了但是,群臣對太后祭拜太廟時,走什麼樣的程式,穿什麼樣的衣服,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最終,禮部官員建議,按照禮儀,拜謁太廟的人,只能是一國之君,所以劉娥拜謁太廟時,可穿戴天子的冠冕,走天子拜祭的流程對於這個建議,劉娥欣然接受,但是,三司使薛奎強烈反對,他告訴劉娥:“若太后一切穿戴如君主,就等於跟趙氏的列祖列宗平級了。到時候您見到他們後,如何跪拜?”
劉娥聽完這番話,沉默了一會兒後,同意降低規格。劉娥決定,身上減少兩件衣物,以示區別。劉妥協後,禮部立刻制定了一份最終標準:“皇太后宣準皇帝服減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不佩劍。金龍花十六株,前後垂珠翠各十二,以衰衣為名。詔名其冠曰儀天。”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劉娥拜謁太廟時所穿的禮服,與皇帝的抱服基本相同,但衣服上要去掉一些皇家圖案,也不許配劍上殿。此外,雖然皇太后和皇帝的帽子(冕旒)一樣,前後都是十二旒,但是,皇帝帽子上使用五彩玉太后帽子上則使用女子常用的珍珠翡翠。禮部還為這個特殊的帽子,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儀天冠”當然,雖然去掉了一些東西,但在外人的眼中,劉娥身上的這件衣服,還是與龍袍無異.人走茶涼,繁華過世,終究是一場夢,不知劉娥對她這一生的所作所為將會有何感想呢?
所以,劉娥並不是穿的龍袍,也不會稱皇帝!死後諡號:章獻明肅皇后,後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可耐評價之高!
回覆列表
你可以追封啊,你還可以自稱皇帝,把想舔的女人都封成女皇帝!
舔狗不得好死,不要像個發情的動物,看到雌性動物就不停的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