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化妝師Tang
-
2 # 小凡侃侃侃
《西遊記》應該是翻拍電影電視最多的一部小說了,故事裡的師徒四人,個性鮮明,尤其是孫悟空和唐僧近些年被很多的電影、歌曲、喜劇進行了二次創作,加入了很多當代人對角色、對當下生活的新感悟。吳承恩的《西遊記》寫的是神話故事,而反映的是世間的百態,而故事的四位主角也代表了很多人性,今天就來聊一聊《西遊記》裡的師徒四人都代表了些什麼?
首先說說師傅唐僧,上輩子是金蟬子,父親是狀元郎,外祖是國相,而他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拜把子兄弟,享譽女兒國的御弟哥哥,這簡直就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他在取經的路上很執直,所有的心思都在去西天取經這一件事情上,不畏艱難困苦,也不顧妖魔鬼怪。他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信念,都說一個人沒有理想的話,那他和一條魚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所擁有的信念才是支撐他一路走下去的支柱。
孫悟空從出世的那一刻就是與眾不同的,在一群猴子想要探查瀑布裡面的情況卻心生害怕的時候,他成了第一個翻進水簾洞裡稱王的石猴;在大家都對生老病死默預設可的時候,他放棄猴王的地位去尋找長生不老之法;後來大鬧天宮、取經路上一路斬妖除魔更是讓所有人看見一個本領大過天的形象。他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和責任,都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所以孫悟空正是能之大者,所以是取經路上的除妖擔當。
沙和尚老老實實,給人的感覺本事不大、脾氣也沒有、不愛惹事非、也不招人恨。但是他雖然本領不多,卻吃苦耐勞,一路上負責整個取經團隊的吃住洗涮,擔著擔子一走就是十萬八千里。他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勤勞,勤能補拙,勤勞才能讓人走得更加踏實。
最後說說豬八戒,他本事不大、卻事事少不了他,等不到取經人,他自已先去成了親;取經路上,他撂挑子最多,吃得最多,姐姐妹妹喊得最多,還知道往耳朵眼裡藏私房錢。感覺如果取經團隊沒有他,好像能少了很多的麻煩,但他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他所代表的正是一個人的慾望,人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口腹之慾、對名利的慾望等等,正是這些慾望才讓一個人成了一個完整的人。
-
3 # 花近高樓1
《西遊記》說的就是五個失足青年被髮配勞改的故事。
唐僧質疑權威,身為如來的二弟子,竟敢挑老師的毛病,佛祖不是郭德綱,對待背叛師門的徒弟,收回個雲字就算了。
如來寬厚的外表背後有一顆斤斤計較的心,讓自己的二弟子做了個不脫產的勞改隊長,風裡雨裡,男女妖精變著法兒的整你,要的就是一個腦殼壞掉,放棄思考的應聲蟲。
孫猴子犯的是路線上的錯誤,想衝破約定成熟的條條框框另立山頭。是可忍,孰不可忍,欺負玉帝事小,破壞官場規則事大。
如來判猴子坐了五百多年大牢,然後把他籠絡到自己門下,這小子天賦異稟,前途不可限量,以後肯定能夠成為自己稱霸天界的好幫手。
在取經路上,猴子的功勞最大。可唐僧最不待見他,畢竟他是體制外的,連自己原來老師的名字都不敢說。弄得給猴子論資排輩兒都挺困難。
在唐長老眼裡,本事大小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看出身是不是夠根正苗紅。
豬八戒作風上出了問題,這種錯誤是男人總是免不了的,可是二師兄色膽包天,竟敢調戲玉皇大帝的情人,估計沒有王母娘娘照顧八戒,他連做頭豬資格都沒有。
二師兄自暴自棄,覺得今生再無出頭之日,可是他自從做了唐僧的徒弟後,總能得到唐僧的照顧。
二師兄好吃懶做,美色當前總是禁不住誘惑,可唐長老總是對八戒寬宏的讓人嫉妒。
二師兄也很識趣兒,在女兒國師傅和美女國王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猴子和沙和尚都反對,只有老豬懂的師傅的心,如此善解人意的徒弟,師傅對他怎麼能不喜歡。
沙和尚是過失性犯罪,按理說摔個茶杯沒什麼大不了的,天庭又不是金伯帆,可玉帝對沙僧下手之狠,讓人難以理解。
沙和尚從此變得謹小慎微,對什麼事都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就像是唐僧的跟屁蟲。
他以前是捲簾大將,絕對是玉帝身邊的親信,卻表現的如此低調,不能讓人不懷疑他的真實身份。
是不是玉帝和如來玩的苦肉計。派沙和尚來做奸細,監視如來倡導的取經之旅,到底包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禍心,沙僧做奸細很失敗,在取經團隊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最悲催的就是小白龍,明明是九頭蟲不顧天條,給小白龍帶了綠帽子,玉帝卻把小白龍給收拾了。變成了一匹馬伺候唐僧。
玉帝的想法很變態,小白龍這輩子不但沒機會睡自己的老婆,還要被個不懂風情的和尚騎上一輩子。
二師兄調戲了玉帝的情人,到了凡間,月老還能給他找個高小姐。玉帝對小白龍之恨,猶在二師兄之上,肯定這個小白臉子和玉帝的某個直系親屬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
4 # 小浪子媽咪0
沙和尚老好人一個,代表著平庸!與世無爭,圖個安穩,但卻是踏踏實實,左右安撫尊上愛下……
唐僧:堅持執著,有自己堅定的目標,頗有女人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自身魅力,獨有的領導特質與生俱來……
-
5 # 唐風宋月
唐僧,假正經。唐僧其實並非得道高僧,而是因為前世上課打瞌睡還跟老鼠精玉兔精搞物件被打下凡間渡劫的。之所以他死不破戒,是因為如果破戒了,就會把靈魂打入十八層地獄,放逐於陰山之後,永世不得翻身。他是出於對地獄的恐懼而非對佛法的信仰而取經的。因此這就養成了他虛偽的性格,說一套做一套。
沙僧,城府深。沙僧別看不幹活不說話不降妖,但是心眼挺多,屬於蔫壞型,但是他又不犯什麼錯誤,唐僧也拿他沒招。如來後來封賞,沙僧還在八戒之上。沒辦法,各有各的套路。
回覆列表
《西遊記》每次看都會有新發現的內涵。
從性格上來看,孫悟空完全就是一個“潑皮無賴”。一開始,孫悟空剛從花果山出來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沒有人性,還是個猴子的樣子,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取悅自己。包括一直到後來的大鬧天宮、五指山大難、被套上緊箍咒,孫悟空的理想和信念一直都是要讓自己真正的自由,他的這一想法是關乎自己的,完全沒有考慮到其他人。但是在後來和師父、師弟的相處過程中,孫悟空大約是漸漸感覺到了人情的溫暖,思想感情都開始向人靠近,越來越成熟。
而豬八戒呢,用一個字來概括他,那就是貪。在豬八戒的世界觀裡,他最重要的就是吃和高老莊的高小姐,一旦遇到點挫折,就想著分道揚鑣回老家。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這樣的男人,相信根本沒有女孩兒會看上這麼一個沒有責任感的男人吧?但是在後來不斷的磨練中,豬八戒開始跟上了師兄的腳步,慢慢的成長為一個稍微有那麼一點靠得住的男人。
要說沙僧,這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個存在。就連唐僧都在女兒國國王的面前露出了男兒本愛閨房的特性,沙僧硬是一心向西,從來沒有過一點雜念。不管是妖怪追到屁股後面還是餓到沒飯吃,沙僧從來沒有過逃避的意思。他就像一個從來不思考的存在,只要師父和師兄下了命令,他絕對不會違抗,非常堅定。這樣的人在現實中,可能一開始會被人認為太過於木訥,但是說實話,這樣的男人是最靠得住的,值得去愛。
師徒四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其實很好地概括了華人的四種基本性格。師父唐僧優柔寡斷卻又非常固執、孫悟空破皮貪玩但是也有實力、豬八戒貪生怕死卻又重情重義、沙僧老實木訥的同時還很堅持。這四種人單單生存在社會上都是有缺陷的,不能被所有人都喜歡,但是當這四種性格的人團結在一起成為一個集體,反倒能夠互補。看起來像是一種“孽緣”,卻也能歡歡喜喜的生存在一起。
所以說,互補的人才能長久。仔細想想,不管在哪一種感情的方面,還是不錯的。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