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智慧q
-
2 # 天道隨緣隨緣天道
是木串沒一個“耐造”的,只能說便宜的“造”也就造了,無所謂不心痛.....越高階的越貴的越需要耐心、耐性和細心把盤,“造”就是暴斂天物了。
除非是孟鶴堂的這種“文玩殺手”,東西一上手就是“造”到死的節奏開始了……
-
3 # 華米優品
崖柏佩戴注意事項:
1.崖柏串怕髒怕汗,容易出汗的環境就別戴了,汗液是不會形成包漿的,容易掉色。
2.洗手時不要佩戴,應取下在洗手。
3.崖柏不要放在褲兜裡或者屁兜裡,大忌。
4.把玩時要把手擦乾切記,摸過肉的手要洗淨,在把玩。
-
4 #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崖柏曾幾何時也是紅極一時,身價過萬也不足為奇,如今的處境用句老話來說可謂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也不禁讓人感嘆真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文玩界的風雲變幻也是難以捉摸啊!但是優秀的崖柏作為盤玩手串也依舊顏值樂趣俱佳!
崖柏的崛起說到崖柏不得不提的就是木質文玩的這個品類,作為文玩佛珠手串的“半邊天”的存在拋開菩提子那就要數木質文玩佛珠手串了!這個才是可以說是中原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佛珠手串材質,也是中原地區大乘佛教之中最為常見的材質,但是如今木質文玩佛珠手串的走紅卻並非因為佛教文化的因素而是源於材質的稀有和短缺,木質文玩佛珠手串的領軍人物、走紅品類幾乎都是材質緊俏的品類如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等這些木質文玩界老牌勁旅,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材質產量稀少、成材率低且木質細膩、紋路瑰麗!也就是說木質文玩之所以能走紅是因為其材質的收藏價值很高而絕非盤玩!崖柏的崛起也是迎合了木質文玩的這些特點稀缺的產量、高難度的採集方法再加上瑰麗雄魂的紋路其幾乎具備了木質文玩走紅的所有條件,所以其身價居高不下也算是情理之中!再加上玩家對於文玩的熱情高漲和崖柏的文玩巔峰C位出道價格虛高也是在所難免!
崖柏的處境尷尬崖柏如今已經跌落神壇,曾經火極一時的崖柏現在幾乎是無人問津,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呢?一句話“貪心不足蛇吞象”,崖柏走紅的原因就在於柏樹極強的生命力在懸崖峭壁上也能留得一片生機,但是隨著惡劣環境的風雨洗禮其自身油脂會大幅度沉澱、密度會逐漸提高由此以來崖柏所特有的極高油密性和近乎化石的材質特點被發現後得到了玩家的瘋狂追捧!極高的密度、優秀的油性、瑰麗雄魂的紋路讓崖柏理所應當地得到了價值的飛昇!但是好景不長“人怕出名豬怕壯”優秀的價值讓無數玩家看到了極高的利潤!並且這個時候玩家對於崖柏的認知還不是特別透徹,於是仿冒品開始打入市場,普通的柏樹、坡柏、根柏等等進入市場在玩家對於崖柏瞭解不太深入的時候再加上商家地惡意宣傳,於是玩家在崖柏上吃了不少藥,久而久之玩家對於崖柏也就喪失了信心,“真正的崖柏難以遇到、假的崖柏遍地都是”,對於這種情況玩家只能選擇放棄,也就是說崖柏如今的尷尬處境並非“天災”而是商家盲目追逐利益的“人禍”!
佩戴崖柏要小心崖柏雖然歸類於木質文玩但是這個品類之所以能擁有過萬身價還是有它與眾不同之處!木質文玩追求的極美包漿是玩家眾所周知的“玻璃底包漿”!這種包漿的形成原理則來源於木質文玩透過自身油性揮發至珠子表面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後形成氧化薄膜,氧化薄膜逐漸變硬便形成了“玻璃底包漿”!但是這其中有一件讓玩家最為頭疼的事情那就是這些木質文玩都無法上手盤玩或者脖子腫佩戴因為沾染汗液油脂後木質文玩的“玻璃底包漿”就會被破壞,發烏變黑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盤玩木質文玩一直都讓玩家又愛又恨,而大多數盤出來的木質文玩也只能“錦盒收藏”提供品鑑,想要帶出去“招搖過市”怕是得三思而後行!而崖柏則不同長年累月的風化、沉澱其早已經脫離了木質屬性的束縛,飛昇到了一個木質“化石”的級別,所以崖柏不僅僅擁有木質文玩瑰麗紋路和緊俏產量的特點同時在盤玩上也有很強的抵禦汗液油脂的能力!有一點玩家還是要明白,崖柏雖然擁有很強的抵禦汗液油脂的能力但是盤玩上還是要注意如果打算上手盤玩那就不要奢望“玻璃底包漿”了,如果打算追求“玻璃底包漿”即便是崖柏也儘量不要接觸汗液油脂!因為自身油性形成的包漿和汗液油脂形成的包漿壓根就是兩回事兒!
結語真正的崖柏卻是油性、密度奇高,是一般木質文玩所無法企及的,但是木質文玩總歸是木質文玩崖柏也是如此,一旦踏入這個門檻那麼包漿只有兩種要麼就是不沾汗液油脂的“玻璃底包漿”要麼就是汗液油脂盤玩出的“油脂皮殼”這就要看玩家如何選擇了!
-
5 # 拆著玩
木質手串,要先盤出包漿才能佩戴。特別是像崖柏這樣油性特別大的手串,前期建議先盤,包漿後再佩戴。盤的時候要戴著手套盤,或者用盤珠袋子盤,切不可用手直接盤,容易髒。特別是油性肌膚容易盤花。
其次,相比金剛菩提手串,木質手串怕汗,不適合在夏季盤玩個佩戴。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參考“崖柏的功效”,其作用很多,但是最讓我信服且行內比較認可就是:安神、定魄、消炎,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安神助眠,消炎殺菌”。這樣看的話,崖柏手串對身體當然是有益無害的,但是前提是你購買的是真正的崖柏,而非地柏、坡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