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廈門澳星
-
2 # 海外資訊小磚家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
有娃的華人第一考慮的是什麼?娃的教育!
華人為了娃的教育,買學區房,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另一方面學區房也相對比較保值。
倒退20年,如果我們穿越回那個年代,你會不會去北京上海買個房順便拿個當地戶口?不說孩子考清北復交更容易,哪怕考一般的大學分數也低很多啊!
再算上北上的醫療福利,房子的漲價,絕對是非常划算的。
這個其實也算是移居或移民吧!
那麼反過來,移民也是類似,其實那些有錢人移民就真是為了出國生活嗎?絕大多數還真不是,無非為了孩子教育,和普通留學生比可以同等條件下上更好的國外大學,畢業後比留學生有更大的就業優勢。最重要的是還不用和國內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場考試定終身。
同時還可以享受國外的福利,有國內治不好的病可以去醫療技術更好的國外治療(特別是癌症這塊)。
拿了海外的身份,出國也會便利很多。有好的海外投資機會,也不會因為沒有海外身份而不能准入。
同時任何一個國家的移民政策都是從松到緊,成本由低變高,辦理時間由短變長,如果手頭正好有餘錢,抓住合適時機,辦一個身份備用其實很正常。
而且現在移民的費用並不像10年前那麼高不可及,很多二三線城市也就是一套房的價格而已,對於很多有兩三套住房的中產家庭也是力所能及的,並不一定是有錢人才可以辦的。
每個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一個國家滿足不了,那就拿多一個國家的身份。就像李嘉誠說的,一個人的最高自由就是身份的自由。
-
3 # 布穀公社
富人選擇移民首先考慮的問題是財富的安全,這也可以反證出窮人為什麼不移民的道理。
以我身邊的朋友為例,只要是淨資產較高的富人,基本都選擇了移民,他們告訴我移民的最大原因,就是擔心自己的財富安全,其次才是投資和子女教育。
關於財富的安全問題。現在移民的主流人群是六十年代或者七十年出生的人群,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一定的資產和財富。這個時候,他們考慮得最多的是手裡的財富如何不貶值或者如何才能更好的增值。
這批人,往往在國內有著數套房產,銀行有著數百萬乃至千萬上億的現金,而且還在國內經營著收入穩定的生意。
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就是這批人的投資理念。以移民到加拿大的人群來說,他們移民過去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子,溫哥華,多倫多等城市因為大量的華人的湧入,僅僅在去年一年多的時間,就將房價推高了大約50%左右,我的一個朋友就在一年多前,在溫哥華入手了一套價值在500多萬元人民幣的別墅,如果現在丟擲,就可以淨賺200萬元人民幣。
此外,他們還透過投資國外的房子來進行出租,其收益也遠遠高過中國的很多城市。
以廣州為例,以現在的價格購買商鋪或者房屋來出租,收益率還不到1.5%;而在加拿大的部分割槽域,投資房產的收益在10%左右,這還不包括未來的升值空間。
關於營商環境問題。實際上,在歐美有過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國外辦事最大的好處就是講規矩,沒有那麼多人為的干擾因素。
這些移民的富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最惱火的就是在國內辦事的艱難,人情大過規矩是他們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而且,不少人在財富的積累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地走過一些灰色地帶,更是深知在中國做生意的不易。
關於子女的教育以及生存環境問題。這些移民的富人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還經歷自己在國內所經歷的一些艱難的現實。為此,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生活在一個更加自由的國度,和接受西方的教育等。
當然,國外先進的醫療體系,良好的生態環境等,也是移民的富人所看重的條件。
但是,我還發現,這些移民的富人,一邊將自己的資產和身份往國外轉移的同時,他們並沒有放棄國內的生意,他們同時也堅定地相信:生活是國外好,但做生意賺錢還得在中國。 -
4 # 創業投資家哪些富豪在移民?
根據《2017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資料顯示:46.5%的中國高淨值人群正在考慮移民。
根據胡潤研究院《2017胡潤移民富豪榜》資料顯示:財富值達7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人,來自大中華地區的移民富豪總計24人,其中3人來自中國臺灣。
其中富豪移民主力軍為:高淨值人群。這類人群多數來自這四大行業:金領、炒房者、企業主、職業股民;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僅僅只是: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
熱度高的移民國家有哪些?目前看來,2017年高收入國家移民佔全球移民的比例較高,為64%;移民人口大多聚集在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德國、俄羅斯與英國等國。其中,美國在海外接業、移民目的地的選擇上繼續衛冕第一,洛杉磯也已連續四年成為中國高淨值人群最青睞的海外接業和移民城市,西雅圖逐年上升,舊金山退居第三。
為什麼移民?透過觀察我發現,中國富人想要移民往往有以下幾種特點,這也和地區是相關的:
1、財富自由人數增加,且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更多父母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加之國內中上等教育費用,儼然與國外持平,送出國後,教育費用似乎也相差無幾。(該原因佔比移民人數意願56%)
2、因環境汙染、食品安全、健康問題移民。不知道大家之前是否看過一個新聞:一名華裔醫療專家在高鐵上制止熊孩子吵鬧,結果被其父母大扇耳光,立馬返回國外進行治療。這名醫生的用意我們不清楚,但是想被治療應該是真的,選擇回到移民國,也是相信這個國家的醫療技術。而環境、食品就更不用贅述了。(該原因佔比移民人數意願32%)
3、剩下的人則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國外:投資、炒股、買房、避稅都有更多的渠道,越大的城市科技水平、經濟文化更完善,商機就會更多,漏洞也可能會更隱蔽,所以富人帶著資本去更大的城市玩兒“錢滾錢”的遊戲,想必也會刺激很多吧。
當然,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了富人,我是一定不會移民的。因為富人移民會導致國家稅收減少、人才流失、資金減少等等等等....
所以,希望都放在了我們這一代,我們應該為之努力,為之奮鬥,讓自己的國家更好,更完整!
當然,我也不反對移民,畢竟,錢是你自己的,我管不著~
-
5 # 叫啥都麻煩222
根據英國老字號銀行巴克萊(Barclays)的一個報告,在中國的富人中,有幾乎一半的人計劃在未來五年之內離開本土。
巴克萊(Barclays)是英國的第二大銀行,該銀行對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超過2000名客戶進行了一個年度性調查,這些客戶的個人淨資產均在150萬美元以上。透過銀行的報告,可以看出一些新的趨勢。
巴克萊的報告說,現在,世界上的富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喜歡”到處移動,在不同的國家居住。
在銀行問詢的富人中,43% 的人說自己在一個以上的國家生活,這是自巴克萊開始跟蹤此資料以來第一次達到這麼高的比例,另外,12%的人在三個國家中生活,2% 的人遊走居住在6個以上的國家中。
巴克萊的報告說,現在,“有錢的人越來越多地往返於不同國家之間,以滿足他們事業的國際化需求,抓住金融機會,並確保他們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
很多場合、明星戲子、富人們等既得利益者們,會裝得很愛國的樣子,即使移民海外了,也會裝逼,說自己始終是華人。想想,沒有叫他們拋頭顱撒熱血,都已“身在曹營心在漢”了,實施“狡兔三窟”計劃了,一旦中國出個風吹草動,這幫人跑得比兔子還快,撒腿跑向另一個窟去了。
由此看來,中國很多既得利益者,絕對如同蒼蠅,把祖國當作有裂縫的蛋,一有動靜,翅膀拍拍,一轟而散,等到中國形勢轉好,照樣振翅重來,打著愛國華僑的幌子,繼續盯在裂縫。這幫子人——從來就是中國特產,從鴉片戰爭開始就有了,也談不上什麼漢奸不漢奸層次。該反省的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骨氣。
想想新中國前,亂世烽煙,卻有一批到國外去學習,一心想著回來報效國家的民族精英;而今和諧盛世,倒是很多人藉著報效國家之名到國外學習,便壯士一去不復返!
佑我中華
-
6 # 海納出國移民
海納移民為你解答:有錢人當然想去外面,自由,商務自由,理財便利保值,這些都是移民的主要因素,墨西哥是眾多移民人士的一個合適選擇,價格合適,時間快,銀行賬戶很快拿到,免籤100多國,移民歐洲方便是需要移民朋友不錯的國家。
-
7 # 土豆泥番茄醬000001
不是有錢人選擇移民?題目都有誘導性,翻開福布斯從上往下找看看移民的有多少? 再看胡潤富豪榜移民的有多少? 動不動就富人選擇移民? 你一句話就全代表了?
-
8 # 澳星君
透過觀察我發現,中國富人想要移民往往有以下幾種特點,這也和地區是相關的:
1、財富自由人數增加,且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更多父母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加之國內中上等教育費用,儼然與國外持平,送出國後,教育費用似乎也相差無幾。(該原因佔比移民人數意願56%)
2、因環境汙染、食品安全、健康問題移民。不知道大家之前是否看過一個新聞:一名華裔醫療專家在高鐵上制止熊孩子吵鬧,結果被其父母大扇耳光,立馬返回國外進行治療。這名醫生的用意我們不清楚,但是想被治療應該是真的,選擇回到移民國,也是相信這個國家的醫療技術。而環境、食品就更不用贅述了。(該原因佔比移民人數意願32%)
3、剩下的人則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國外:投資、炒股、買房、避稅都有更多的渠道,越大的城市科技水平、經濟文化更完善,商機就會更多,漏洞也可能會更隱蔽,所以富人帶著資本去更大的城市玩兒“錢滾錢”的遊戲,想必也會刺激很多吧。
-
9 # 重劍無鋒時
第一,很多的人,發家帶著原罪,怕清算。
第二,國內個人財產的保護,始終不放心,萬一被人惦記了,就完蛋了。
-
10 # 張越智872
這個問題不復雜,中國的貪官們一個個都跑到了國外,就是怕法律的追究!古人云,君子取財要有道,不取不義之財。毛澤東也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可有些人就是靠坑蒙拐騙偷等不法手段獲取不義之財,然後逃到國外圖享受。可是這些人忘記了一句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善惡到頭終有報!願好人一生平安。
-
11 # 金投手閒話理財
我曾經在北京一家出國移民公司短暫供職,不說那些大道理,我只根據我瞭解到的、真實的出國需求,聊聊這個問題。
1、出於對“個人財富保護”的規劃如果說上一波國內移民,即80~90年代期間,移民是出於對國外美好生活的嚮往,那如今這波移民,一個很重要的需求是出於對“個人財富保護”的一種規劃,這也是出國移民機構對外主打的宣傳點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2008金融危機及之後的歐債危機過後,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經濟出現企穩並開始好轉,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房地產市場。
咱國樓市將近10年來的主基調是“調控”,限購、限售、限貸等等措施,一方面導致置業難度提升,另一方面房價卻始終高高在上。
而歐美房地產市場大多實行私有化,房子是永久產權,大多也沒有什麼限購限售。
關鍵是,歐美樓市租售比相較國內更加有吸引力。國內主流一線城市,租售比(房價)很難超過1:300,房租收益相對歐美偏低;
如果是商鋪的租金回報,那內地就更低了,商鋪年租金收益很難高於年化5%,而歐美,包括香港,一般在8%以上。
說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我一個同學剛畢業就跟他們家移民澳洲,他們在那邊的一套房子對外租了8年,光收租金已經掙回了房子的市價。這在國內基本是不可能的。從房價角度而言,尤其歐洲如葡萄牙、西班牙甚至希臘,在經過歐債危機洗禮之後,經濟有所企穩,房價也處於價值窪地。
高淨值人群一定要做資產規劃和投資規劃,這樣才能發揮財富的規模效應,而房地產是必須配置的資產大類。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樓價早已高高在上,未來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適當佈局海外資產,是財富保護的必要一步。
2、環境與食藥安全近幾年,環境問題與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華人的心。比如。。。你懂的,抱歉我不能寫出來。
在這方面,很多國外國家至少在處理上,也就是說,犯罪成本更高。
拿美國來說,美國在1906年頒佈了《純淨食品藥品法案》,算下來,其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歷史已超百年。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召回制度、懲罰性賠償制度,是美國維護食品安全的三大武器。
最近一次,2018年,美國麻省一藥廠生產的腦膜炎藥出現問題,致使76人用藥死亡。該案主要醫師被判8年徒刑;而就在去年,美國醫藥行業巨頭強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被判了約47億美元的罰單,原因就是其生產的爽身粉可能導致卵巢癌。
環境方面,咱國雖然在治理,但在我跟移民客戶聊天的過程中,環境問題是幾乎所有人都會頻繁提及的移民原因之一。
一個北京的老先生跟我說過,他們家移民紐西蘭,最主要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不想吸霧霾了。
霧霾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問題,長此以往,還有導致更多身體機能異常。
3、教育東西方教育是存在差異的,個人認為各有各的優勢。移民的人,其實更多是認同的是西方教育的優勢。
在我的接觸中,也有不少家庭,移民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想孩子參加國內高考去遭罪(或許也是因為孩子學習太差,在國內考不上大學)。
當然,也有不少家庭,在孩子上高中時辦理移民,希望孩子能考上世界名校,而這些名校的排名比北大、清華、復旦要更好。
今年6月,《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了新一期的全球大學排名,前十大學中,美國佔據半壁江山。清華大學是內地排名最高的,但也只是首次衝進前20,排名第17,而北大僅排名第30。
讓子女接受相對更完善、更全面的教育,以便未來更好的傳承財富,是高淨值人群的“剛需”。
-
12 # 武漢澳星
中國目前移民人數已經超過520萬人,成為全球第四大移民輸出國,投資移民成為主要方式,申請人多為高淨值人群。然而遠離故土對大部分仍有著深厚鄉土觀念的華人來說,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並且,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移民人數卻反而增加,那麼是什麼促使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群選擇到其他發達國家生活?理由之一:無可遏制的汙染根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資料顯示,在某一個月時間內,北京僅有少數幾天的空氣質量等級不在“汙染”行列,北京的全部檢測區域都被意味著嚴重汙染的“深褐色”覆蓋,PM2.5指數在175-185之間。空氣中以PM2.5為代表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於燃煤、工地揚塵和汽車尾氣。北京的霧霾更多的是後者。小顆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會導致癌症高發。根據城市空氣汙染對兒童呼吸系統影響的研究表明,由於新生兒和嬰幼兒處於生長髮育期,汙染對他們肺功能的影響和損害更為嚴重。”水利部曾經對全國700餘條河流,約10萬公里河長的水資源質量進行了評價,結果是:46.5%的河長受到汙染,水質只達到四、五類;10.6%的河長嚴重汙染,水質為超五類,水體已喪失使用價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汙染嚴重。這是一系列極其沉重的數字。“汙染”,既是中國過去經濟發展模式的代價,也是現在生存發展遭遇困境的象徵,灰霾和毒素將使得在這片秀美土地上生活的華人開始考慮走出去。理由之二:不能承受房價之重目前國內的房產價格持續攀升,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寸土寸金的房價,使得人民開始重新考慮是否願意繼續承受房價之重,特別是隨著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經濟情況的好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海外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相較於普通大眾,高淨值人群更加關注財富傳承。與中國70年產權不同,海外實業實行永久產權,即買家一直擁有實業產權,並可以傳給後人、繼承人或法律代表人,當然也可以市場上自由轉讓買賣。在法律上,業主對物業有絕對、無條件的處理權。因此海外房產更適合作為財富的傳承載體代代相傳,這是很多中國投資人看重海外房產的一大重要元素。除了個人投資住宅專案外,這兩年中國公司的身影也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國際房地產交易的舞臺上。同時,企業佈局國際大都市、金融中心、商業中心,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會帶動企業內部人員和相關人士對海外住宅市場的投資。理由之三:恐懼舌尖上的“化學實驗室”居於“離開理由”第三位的就是近些年來風波不斷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以近年來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聚焦的乳製品行業為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惡劣影響從三鹿公司逐漸蔓延到其他乳製品企業,蒙牛、伊利、雅士利、聖元、施恩等二十餘個奶粉生產企業均涉及其中,中國乳業遭受重挫。這些屢見不鮮的“負面新聞”引發了包括澳洲、紐西蘭、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針對蜂擁而至的大陸游客購買奶粉的“限購令”。或許我們不難理解,當食品、藥品這些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時,沒有一個人會甘願冒著“吃遍化學元素週期表”的風險,讓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斷送在“舌尖”!理由之四:一切為了孩子全球有超過500萬學生在其住過以外的國家接受教育,比十年前相比增長67%,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學生人數增長較為明顯,僅2016年,中國在海外留學的學生超過150萬人,約佔世界國際留學生總數的30%,每三個國際留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中國,截止2016年,中國連續數年成為美、加、英、澳等英語國家的最大留學生生源國。
回覆列表
而據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18年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透過對224位平均財富2900萬元的已移民、正申請移民和考慮移民的中國高淨值人群進行專項調研的結果,教育質量(佔比83%)是中國高淨值人群移民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環境汙染、食品安全、醫療水平和社會福利。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巨大的經濟變化正在改變人們移民的理由。2020年正在移民的人,目前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
希望在新興市場的業務清盤,並將資本重新投資於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以避免在本國面臨經濟、政治或社會動盪風險的投資者。
第二類
擁有大量全球化業務的投資者。他們正日益尋求在歐美等發達市場建立實體業務,以抵抗去全球化帶來的危機,並與核心市場的客戶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第三類
追求享受更健康的生活環境、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等更高品質生活的投資者。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這一願景,促使這類人群一直佔據移民主流。
疫情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全球化程序帶來的影響,無論是深入還是退縮,為進入更強大的經濟體,獲取更好的資源,規避多重風險,攫取更多利益,移民獲取國際身份,對投資人來說,一直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