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唐長老多肉札記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一般買回來的多肉老莊幾天服盆?

    多肉老樁相比一般的成株和半大苗來說,其服盆速度會相對慢一些,如果說一般的多肉春天10-15天左右即可正常髮根服盆的話,那多肉老樁起碼也得20-30天左右才能夠完全正常的服盆。老樁多肉之所以服盆速度較慢,主要是因為其木質化以後活力已經下降了許多,就恍若我們人類中的中老年人一般,適應能力和恢復速度肯定是比不過年輕人的,我們需要多給它們一點時間。

    當然多肉老樁也還沒到垂垂老矣的地步,上盆栽種好以後只要我們將其移到陰涼通風且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養護,並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之後再耐心的等著,它們最終肯定還是能夠正常髮根服盆的。但不管怎麼說題主想讓老樁多肉幾天就服盆顯然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務,我見過多肉髮根速度最快的是用白蛭石顆粒髮根,7天左右就能見到多肉長出少量白色的根系,但就算這樣也離正常服盆還有一段距離。

    剛剛買回來的多肉老樁,在上盆之前我們通常需要修根,將其乾枯老化的根系和毛細根通通都清理掉,如果莖稈底部帶有土壤的話,也不要留著,建議全部清理乾淨,因為這些大棚帶來的土壤很可能帶有蚧殼蟲的蟲卵,我之前帶盆入手的美杜莎法師就是這樣中招的。根系修理好以後如果沒有明顯傷病的話,那就不用泡多菌靈了,將其根系下端在多菌靈乾粉中戳幾下,然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著等待上盆就可以了。

    老樁多肉因為傷口癒合速度較慢,所以建議題主晾根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說晾3-5天左右,這樣其根系傷口徹底癒合以後服盆期間出問題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而多晾1-2天的時間既提高了多肉栽種的成活率,又避免了多次折騰,個人覺得絕對是值得的。多肉老樁晾好根系以後,我們就可以直接拿去潮土上盆了,而栽種好以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並靜待其服盆即可。

    如果是自己養的多肉老樁,或者是帶盆入手的,那在確定其沒有病蟲害的情況下就不用將土壤和根系清理的太狠,脫盆以後把枯根和毛細根適當的清理一下即可上盆栽種。而栽種時建議用乾的顆粒土,栽種好以後同樣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等5天左右沿根系周邊少量澆一次水,然後繼續放在原來的位置不動,再等一週左右檢查一下盆土乾溼情況,如果差不多快乾透了就直接大水澆透,這樣多肉很快就可以髮根服盆了。

  • 2 # 晨曦植物

    多肉植物不論是老樁還是小苗服盆時間都是不確定的,有些品種受自身基因的影響服盆速度會比一般品種慢很多。比如白菊,烏木,乒乓福娘等等這些品種,通常服盆時間要在10-30左右。而有些品種同樣的環境中服盆速度會更快,比如白牡丹,姬朧月,蒂亞,乙女心這些。

    除了品種自身基因決定了多肉服盆速度的快慢之外,多肉植物服盆時間長短還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溫度,溼度,修根程度。

    ㈠溫度

    同樣的品種不同的溫度中服盆速度是相差很多的。因為每一種多肉植物都有最適宜它生長髮根的溫度,在這個溫度區間服盆,一般髮根會比較快,服盆完成的時間也會比較短。但是如果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植物自身的生長速度就會變得比較慢,那麼髮根的速度也會比較慢,服盆期也就會長一些。有些植物在30度以上或者5度以下會休眠,停止生長。在這樣的極限溫度中服盆,基本上是很困難的,只有等溫度恢復到生長最適宜的溫度之內,才能開始服盆。所以不建議大家夏天和冬天購買多肉植物。

    ㈡溼度

    多肉植物髮根依靠的是自身葉片當中儲存的水分,通常自身消耗水分促使莖幹生長出新的根系。但是在不同溼度的環境中,髮根服盆的速度也會不一樣。環境太乾燥或者太潮溼服盆速度都會比較慢,而最適合髮根服盆的環境通常是略微溼潤的。

    ㈢修根情況

    多肉植物服盆其實就是指重新上盆栽種後新的根系生長的過程。當新的毛細根長出來並且紮根入土具備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之後,服盆的過程這就算完成了。為什麼要給多肉修根?其實是因為脫土裸根的多肉植物毛細根暴露於空氣中1-2小時就基本死亡乾枯了,這些毛細根即便是再多再旺盛也是沒用的。我們需要修剪掉這些乾枯死亡的毛細根,騰出空間讓主根延伸出更多新的毛細根。如果老的毛細根不修剪,新的毛細根劉很難長出來。所以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品種,修根和不修根服盆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買回家的老樁幾天能夠服盆?

    老樁幾天服盆要看是什麼品種的老樁了,白菊老樁恐怕在現在這個季節需要10-30天,而姬朧月老樁可能一週就服盆了。另外晨曦上面也說了,溫度,溼度,修根情況也都決定了服盆期的長短。所以,你的這個問題晨曦沒有辦法明確的回答你。

    ▪老樁上盆前修根摘除乾枯葉子

    新購買的老樁多肉植物在上盆之前需要清理掉一些底部枯葉,這些枯葉容易滋生細菌真菌,也是蚧殼蟲最喜歡的地方。所以清理掉枯葉可以預防後期老樁生蟲生病。老樁上盆前也需要修剪根系,幫助新的毛細根更快的生長。修根時只保留主根即可,如果主根過長也可以適當剪短,不要捨不得。修根越徹底,髮根就越快,長出來的新毛細根也就會越多越健康。

    ▪潮土上盆比干土上盆更適合髮根

    我們栽種多肉植物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把搭配好的土壤直接裝盆,然後栽種多肉。其實,乾土上盆並不是不好,而是乾土上盆沒有溼度會影響髮根。小夥伴可能會說,乾土上盆後馬上澆水不就好了嗎?這種方法雖然也可以,但是會有一定危險,搞不好就會爛根黑腐。所以晨曦建議大家在栽種多肉植物的時候可以將搭配好的土壤噴一些水,不要太多,土壤略微潮溼就可以。這樣一來既可以提供髮根所需的溼度,又不會因為積水太多而造成爛根,服盆的速度當然也會更加快一些。

    ▪服盆期澆水很有學問

    對於新手朋友來說,服盆期到底什麼時候澆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其實,服盆期不需要澆水!潮土上盆第一次澆水一般是在剛剛長出白色毛細根的時候,只要有一點點的毛細根長出來就可以澆水誘根了。因為這些毛細根在嗅到水分後會快速生長,幾天就可以長出很多。千萬不要一直不澆水,不然毛細根就算長出來也會乾枯。但是因為根系在土壤中一般看不到,所以我們並不知道毛細根什麼時候長出來了?這就要靠經驗了!髮根快的品種,一般春秋兩季潮土上盆5-7天澆水,髮根慢的品種通常潮土上盆后土壤乾燥後溜邊澆水一次,再過一週大水澆透。

  • 3 # 冰雪秋兒

    一般買回來的多肉老莊幾天服盆?

    像上圖這種多肉小老樁相比一般的成株和大苗來說,其服盆速度會相對慢一些,如果說一般的多肉春天一週左右即可髮根服盆的話,那多肉老樁起碼也得十五天左右才能夠完全正常的服盆。

    服盆期的長短也和季節有關係,夏季是多肉休眠期不容易服盆,春秋季是多肉的生長旺盛期,這時候非常容易服盆,成活率很高。

    老樁多肉之所以服盆速度較慢,主要是因為其木質化以後活力已經下降了許多,就像我們人類中的中老年人一般,適應能力和恢復速度肯定是比不過年輕人的,我們需要多給它們一點時間!

    上盆栽種好後,只要我們將其移到陰涼通風且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養護,並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之後再耐心的等著,它們最終肯定還是能夠正常髮根服盆的!

    剛剛買回來的多肉老樁,在上盆之前我們通常需要修根,將其乾枯老化的根系和毛細根通通都清理掉,如果莖稈底部帶有土壤的話,也不要留著,建議全部清理乾淨,因為這些大棚帶來的土壤很可能帶有蚧殼蟲的蟲卵,如果不想都清理乾淨的話,就一定要用多菌靈消毒!

    老樁多肉因為傷口癒合速度較慢,所以建議題主晾根時間稍微長一點,這樣其根系傷口徹底癒合以後服盆期間出問題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多肉老樁晾好根系以後,我們就可以直接拿去潮土上盆了,而栽種好以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並靜待其服盆即可!

    如果是自己養的多肉老樁,或者是帶盆入手的,那在確定其沒有病蟲害的情況下就不用將土壤和根系清理的太狠,脫盆以後把枯根和毛細根適當的清理一下即可上盆栽種。而栽種時建議用潮溼的顆粒土,栽種好以後同樣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大約一週左右沿根系周邊少量澆一次水,再等一週左右檢查一下盆土乾溼情況,如果差不多快乾透了就繼續澆水,以此類推,這樣多肉很快就可以髮根服盆了!

  • 4 # 福建小雪

    多肉老樁相比一般的成株和半大苗來說,其服盆速度會相對慢一些,如果說一般的多肉春天10-15天左右即可正常髮根服盆的話,那多肉老樁起碼也得20-30天左右才能夠完全正常的服盆。老樁多肉之所以服盆速度較慢,主要是因為其木質化以後活力已經下降了許多,就恍若我們人類中的中老年人一般,適應能力和恢復速度肯定是比不過年輕人的,我們需要多給它們一點時間。

    當然多肉老樁也還沒到垂垂老矣的地步,上盆栽種好以後只要我們將其移到陰涼通風且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養護,並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之後再耐心的等著,它們最終肯定還是能夠正常髮根服盆的。但不管怎麼說題主想讓老樁多肉幾天就服盆顯然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務,我見過多肉髮根速度最快的是用白蛭石顆粒髮根,7天左右就能見到多肉長出少量白色的根系,但就算這樣也離正常服盆還有一段距離。

    剛剛買回來的多肉老樁,在上盆之前我們通常需要修根,將其乾枯老化的根系和毛細根通通都清理掉,如果莖稈底部帶有土壤的話,也不要留著,建議全部清理乾淨,因為這些大棚帶來的土壤很可能帶有蚧殼蟲的蟲卵,我之前帶盆入手的美杜莎法師就是這樣中招的。根系修理好以後如果沒有明顯傷病的話,那就不用泡多菌靈了,將其根系下端在多菌靈乾粉中戳幾下,然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著等待上盆就可以了。

    老樁多肉因為傷口癒合速度較慢,所以建議題主晾根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說晾3-5天左右,這樣其根系傷口徹底癒合以後服盆期間出問題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而多晾1-2天的時間既提高了多肉栽種的成活率,又避免了多次折騰,個人覺得絕對是值得的。多肉老樁晾好根系以後,我們就可以直接拿去潮土上盆了,而栽種好以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一直保持盆土微潮,並靜待其服盆即可。

    如果是自己養的多肉老樁,或者是帶盆入手的,那在確定其沒有病蟲害的情況下就不用將土壤和根系清理的太狠,脫盆以後把枯根和毛細根適當的清理一下即可上盆栽種。而栽種時建議用乾的顆粒土,栽種好以後同樣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等5天左右沿根系周邊少量澆一次水,然後繼續放在原來的位置不動,再等一週左右檢查一下盆土乾溼情況,如果差不多快乾透了就直接大水澆透,這樣多肉很快就可以髮根服盆了。

  • 5 # 曉龍閒遊

    這兩年買多肉老樁的人很多,有些人是直接去花卉市場買帶盆的多肉老樁,但有些肉友選擇網購多肉老樁,網購的多肉老樁不帶盆土,買回家之後需要我們重新給其修根上盆,但因為老樁的莖幹已經木質化了,服盆會比較慢,我們需要很多耐心去等待。

    我們一般買的多肉小苗或成株在適宜的環境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服盆了,有些時候還會更快,但是老樁是不會這麼快的,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但肉友說自家的多肉上盆已經3個月了,但還是沒有服盆,一碰多肉就搖搖晃晃的。

    不服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個是根系出現了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環境不適宜,如果多肉葉片出現了變軟的情況,說明是處於服盆中,根系能夠正常生長,只是服盆比較慢,但如果沒有任何變化很有可能就是根系出現了問題。

    一般網購的多肉運送過來之前都會進行脫土脫水處理,以防在路上的時候悶在包裹裡出現了化水的情況,而收到貨之後很多根系都會出現乾枯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修剪一下根系,然後塗抹一些殺菌靈消毒一下,將傷口晾乾後再進行種植。

    如果根系沒有出現乾枯的情況,不想修剪也可以清洗一下,以免上面有蟲卵,上盆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多肉專用的營養土進行種植,保水性好還能夠透氣,養分充分,讓根系能夠更好的生長。

    判斷多肉是否服盆的方法有很多,像原本軟塌塌的葉片變的堅硬、葉片變的有光澤、輕輕拽一下多肉感覺到阻力這些都是可以證明多肉已經服盆了,而且冬季的時候很多普貨多肉服盆還是比較快的,只要環境適宜。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將多肉重新翻盆一下了,超過一兩個月不服盆多肉還一直搖搖晃晃的說明這時候的根系有問題,將乾枯的根系剪去,老樁的根系上有很多細小的毛細根,我們也可以將這些根系剪去,然後讓多肉重新生出健康乾淨的根系。

    如果多肉老樁乾枯的根系太多,將其剪掉之後沒有太多的根系我們可以用水誘法先讓多肉生出根系再進行種植,水誘法很簡單,用一個塑膠瓶裡面放一些水,將多肉放在瓶口上,根系離水面兩三釐米即可,幾天的時候多肉就會長出很多根系了。

    水誘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根系上面沒有傷口,不然溼度過大容易導致根系腐爛,經常換水保持水質的清潔,等到多肉長出的根系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移到花盆中種植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散光照射的地方服盆。

    多肉在服盆的時候是可以散光照射的,但是不能強光照射,有一些光照葉片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能夠給自身提供養分,多肉服盆的速度也會快一些,上盆前3天可以不給水,等到土壤乾燥之後沿著盆邊給一些水。

    多肉老樁的抵抗力很強,喜歡Sunny充足、乾燥的環境,最好放在外面露養,室內雖然也能夠養護,但光照不足不利於多肉老樁的生長,多肉老樁的生長比較緩慢,一兩年的時間才會長大一點點,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多肉健康就行。

  • 6 # 紅富市工作室

    買回多肉都要讓多肉經歷一個服盆的過程,除非環境相似,最好都還是要自己給多肉選盆、挑土、上盆,這樣養起來才放心。

    老樁也不例外,只是老樁在這時卻沒有什麼優勢,因為老樁的莖幹早已經木質化,吸水促進生長的能力肯定不如幼年的多肉,此外,更少的生長點使得長出新根也更加困難,髮根也慢,針對這種情況,還有什麼方法嗎?

    有喜歡老樁的肉友找到了幫助老樁髮根服盆的方法,那就是讓老樁來泡水。

    有人肯定會想,泡水的環境,即使是老樁,也會悶死或者發黴吧。但只要是健康的老樁,就不會輕易發黴。那什麼才是健康的老樁呢?有這樣幾個標準。

    1. 健康的老樁應該是硬實的,有問題的老樁會發軟有彈性,感覺也會輕上許多。

    2. 老樁經過時間打磨,木質化的老樁不僅硬實,也十分均勻光滑,如果摸起來有皺紋,那這樣的老樁肯定不健康。

    3. 多肉的根如果白生生的,看起來有活力,那麼就是健康的,如果根部乾枯,那麼肯定也是不行的。

    有問題的多肉部分需要處理,需要將乾枯腐爛的部分切除,直到露出新鮮的組織部分,等自然晾乾,傷口癒合再拿去泡水生根。

    在乾淨衛生的水培環境裡,就能夠讓老樁生根了,等長出新鮮的根鬚就可以將多肉移入新盆裡了。

  • 7 # 養多肉的婷妹兒

    剛買回來的多肉老樁有的一般七天,有的需要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有的品種服盆要慢一些,春秋季節是多肉服盆的最好時期,一般的多肉服盆還是比較快的。

  • 8 # 方達Don

    品種不一樣時間也有差別,短的10天長的個把月,而且跟你用的土,控水,溫度有關係。反正細心養著就行,總不能養幾天拔出來看看。活下來就是覆盆了,不用太關注這個。

  • 9 # 園藝印象

    多肉老樁通常是指已經養殖一定年限,枝幹已經趨於木質或半木質化、分枝也較多的多肉植物,相比於多肉小苗,由於它們自身的根系也已經趨於木質化,空根和老根較多,分生鬚根的能力減弱,同時自身的消耗比較大,所以相比於一般的多肉小苗,服盆期會稍長一些,但正確養護一般也不會超過2-3周。

    多肉老樁建議這樣上盆:提前準備好用於定植的70%左右的顆粒土,以及大小適宜的老樁盆。將新入手的多肉老樁適當清理枯葉,修剪掉一些老化的鬚根、空根、爛根,家裡備有多菌靈和生根粉的,上盆前可以泡一泡,有利於傷口殺菌防腐並促進生根。栽培老樁可採用潮土上盆的方式,上盆後澆少許定根水,放置於涼爽通風的散光環境下服盆,期間盆土基本變干時少量給水,保持盆土微潮的狀態即可。整個服盆期千萬不要採用搖晃枝幹、提根等方式去檢查是否服盆,只要沒有出現掉葉或葉片持續乾癟起皺的現象就不用管它,繼續觀察即可。約2周左右,如果多肉老樁葉片慢慢恢復飽滿、伴有褪色或枝幹少許長氣根的現象,證明已經服盆,即可增加光照,正常養護了。買多肉老樁,大家需要避開這些坑:避開徒長的偽老樁以及大肥大水催生的水樁,此類老樁基本都屬於“速生樁”,是刻意使其徒長後再擼掉底層葉片的徒長多肉植物,目的是縮短生長週期,快速養成老樁的假象,此類多肉植物沒有自然老樁枝幹粗壯光滑,一般莖纖細而且枝幹上疤痕也比較多,葉間距還很寬,缺乏美感。避開高價懸崖樁,懸崖樁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最早起源於盆景,現在也被沿襲到多肉植物上。主要是利用多肉植物的趨光性以及枝幹的柔韌性透過倒盆、重力牽引的方式使其偏向生長就成了懸崖樁,此類懸崖樁自己就可以製作,沒有必要花高價去買。慎選綴化和出錦的老樁。出錦和綴化的多肉植物這幾年非常火,價格是普通老樁的許多倍,此類多肉植物主要是多肉植物基因突變的結果,養護的難度也高於普通多肉。其中不排除藥錦、生長激素催生的綴化,如果還不會辨別,就不要輕易入坑。

    老樁其實不神秘,主要是時間沉澱的結果,一般的多肉小苗精心養個2-3年,也是妥妥的唯美老樁,而且一手養大更有成就感!喜歡老樁的花友們不妨從一些容易長枝幹、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養起,比如:法師、玉蝶、姬朧月、朧月、冬美人、碧桃、景晃星等,1-2年就是小老樁了!

  • 10 # 我家有隻小萌虎

    收貨後,把肉肉根部根鬚修短到1-2cm,然後晾根2天(放陰涼通風處放著)!上盆種植,栽上24小時後浸盆(取一盆水,栽好的肉肉連盆放進水裡,水線到盆一半,浸到35秒),浸盆後放陰涼通風處,保持通風!第二次,3-5天后,浸盆,浸到表面溼潤,3-5分鐘、然後放陰涼通風處!10天后基本服盆、往後,15-20天澆水一次!

    我也是多肉愛好者,從當初買了兩盆多肉開始養,到現在滿滿兩個花架的多肉。從當初的小白,到如今可以插枝成功繁育,還送了朋友好多多肉,有點小成績。

    養多肉首先要管住手,其實好多多肉就是太勤快澆水死掉的。尤其夏天高溫季節,一個月澆水兩次就可以了。不要看表面乾燥就不斷澆水,如果超過35℃,多肉很快就要進入休眠狀態,休眠期對於多肉植物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極其鬱悶的事情。因為此時的多肉生長停滯,對水反應比較遲鈍,再加上高溫高溼,病蟲害也會逐漸增多。在這種環境下,先別說多肉植物長得怎麼樣,多肉能活下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光照和溫度控制等等,只要觀察摸索,經驗積累就有了。最簡單的就是記好澆水時間,就可以避免水量過多過少的情況發生。養多肉是個細緻入微的事,用對方法,相信你養的多肉一定會茁壯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二生肖什麼動物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