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101528958629汪天壽

    這個要實踐。有確診的病人,去摸他的脈,感覺脈跳動的"象",形成一種"感知"。摸到"同樣的脈象",即判斷出是這種病。

  • 2 # 李文1794962

    當然是從自己開始了!脈象是人體脈動的基礎,亦是指心跳在人體各方位走向的跳動,透過幼脈和靜脈的輕微跳動就可知道人體各方位的大體情況!

    第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熟記各種脈象,了於心!然後就可從自已開始去慢慢的瞭解。然後到別人,特別是正常人,再到各種病人…

  • 3 # 教書醫人

    中醫脈學著作有《脈經》、《頻湖脈學》、《三指禪》,如果把中醫的脈學原理與現代醫學的生理病理結合起來,會豁然開朗。

  • 4 # 清華一附院姜大夫

    常規說法:先從中醫基礎理論學起,然後中醫診斷、內科等,其次是《瀕湖脈學》、《脈學精華》、《脈學彙編》、《傷寒論·辨脈法·平脈法》等等,進而是更高層次的《黃帝內經》脈法。

    接下來說點實際的。

    學習中醫需要有悟性,診脈更需要有悟性,還要有手指的靈敏觸覺。如果這兩項僅具備一項,還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彌補一些,這樣至少可以入門。如果兩項都不具備,那還是不要學習中醫了,更不用提學習診脈了,不是什麼行業都可以勤能補拙。

    比如,我在讀研究生時,應邀給我們科一個副主任醫師(現在不在那兒工作了)講脈診,講了很長時間才能理解一點兒。還有我上班後,科室領導讓我教她,一個極其簡單的“緊脈”,用盡各種辦法,兩個小時後還是沒學會。

    有人可能會認為我講的方法不對,他們理解不了。但在我剛工作還是住院醫時,一個湖北的大夫來北京跟我學習,悟性很好,一點就透,現在已經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中醫大夫了。

    說這些不是為了賣弄,而是說,我們適合學中醫,天生只能吃中醫這碗飯,如果把我換到其他崗位,也許我也什麼都不會!

  • 5 # 影視分享X

    中醫把脈入門學中醫把脈要看什麼書入門,懂得朋友說下,以及自學的知識或者經驗

    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科學。

    說真的,你有這個閒心不如學學英語,找起資料來遠比學中醫來得好用。

    當然如果這是你的愛好那當我沒說。

    按現代分科來講大概可以按照以下順序學習: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名家醫案、針灸學、按摩推拿等等。。。

    古籍比較著名的有: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脈經、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小兒藥證直決、普濟本事方、脾胃論、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外科正宗、景嶽全書、丹溪心法、醫宗金鑑、溫病條辨、吳鞠通醫案、葉天士秘方大全、傅青主女科、溫熱經緯、藥性賦、湯頭歌訣、衷中參西醫學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等。。。

    找老,只要人家願意教你(我也問過,人家讓我先把常用的幾百種中材背下來,什麼性用處全都要背,《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也要有了解先不說背下來,然後再考驗你是不是真的想當。)。要麼你可以自己看書,像什麼《黃帝內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養生學的一些概念)和《金匱要略》(裡面是一些辯證和方法)還有什麼《瀕湖脈學》(李時珍寫的診脈書),或者有關方面的書籍,反正大多數都是前人留下來的,自學。

  • 6 # 默龍4

    不知道,靠實踐吧。有更先進的儀器了,把脈會被淘汰吧。就像有了電動車,汽車,誰還步行.把脈可以做為一項個人技能,難以為大眾服務了

  • 7 # 草根藥師

    把脈我不是中醫不懂,是中醫也未必懂,說是按升降沉浮,分28種脈象,這些東西沒有一定經驗的老中醫是把不出來的,所以不敢妄加評論,說他沒道理,但是那麼多年有人在用,存在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身邊很多人也說了,有些中醫的確把得很準,我一個同事,檢查出來的病,他去看中醫,什麼化驗單都沒帶去,中醫說的基本和化驗單上的差不多。所以不敢多加評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脈搏跳動本來就相差不大,輕微的差別一般人是把不出來的,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心臟有問題的,深吸氣,脈搏會慢慢的減弱甚至停止,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的可以試試到底準不準。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無論是望、聞、問還是切,都需要經驗。如果長期把自己的脈,會發現,的確有些不同,但是無法判斷有啥病,是哪虛,是哪衰。而現在很多人又說,西醫離開現代裝置,啥都不是,所以各有所長,我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不管把脈準不準,我們不懂的就要聽懂的,看中醫,講口碑,看療效,不看廣告,無論把脈還是現代裝置檢查,最終一條路就是治好病。

    中醫理論建立再玄學的基礎之上,當玄學被費去,當然中醫就缺乏理論的支撐,就成了所謂的歪門邪道,就招到人的質疑。某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真理又反作用於實踐,到底底把脈可行性有多高,中醫肯定說得出一大堆道理,西醫及普通大眾肯定持懷疑態度。

    個人認為:要學好把脈,首先你要在理論上了解各種脈象,然後找個好的師傅,你把完說出你的想法,看和師傅把的相差在哪裡,慢慢的掌握脈象對應的疾病,慢慢的總結思考,學會獨立思考的問題的能力,多讀書,多用書上的知識來治病,聚眾人之精華於一身,華佗當年的麻佛散,不也是學來的嗎,修行到一定的境界,總結經驗,你也可以寫書,超過師傅,發揚中文化。

  • 8 # 康復健康者

    把脈這東西,必須得有人帶,得有經驗的老中醫帶你,也就是跟師,以現在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中醫,就算是本科,博士只是學習了書本的東西,也是不行的,沒有好的中醫老師帶,脈象根本學不來,07年左右遇到過一個老中醫,人家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脈象那叫一個牛,你往那一坐,什麼話都不用說,光憑脈象就知道你有什麼病,你身體哪裡不好,現在能達到這種水平的中醫大夫又能有幾個人?

  • 9 # 中科醫藥研究院

    感謝邀請。首先要弄清脈的搏動原理,二十多種脈像光靠死記硬背可不行。脈動就是動脈的搏動,動屬陽,切脈其實就是感覺體內陽氣的盛衰。靜脈血經下腔靜脈迴流右心房,再入右心室再經肺靜脈入肺,紅細胞與氧原子結合後再由肺動脈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再進入主動脈供給全身其他器官。切脈中獨取寸口指的就是切手太陰肺經經過的橈動脈搏動開端。三部九侯就是摸身體其他各處臟器經絡循行部分的動脈搏動。肺是紅細胞和氧原子結合的地方,人體執行就是一個不斷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所以肺脈的變化反應了身體內的整體變化,所以可以用來指導如何調節人體陰陽。你可以把血管想像為水管,正常情況水透過水管,靠近管壁就會壓力明顯可看做陽氣,管道中央壓力較小可看做陰血,如果陰虛輕輕摸就能感覺到搏動(浮脈,毛脈)。如果陽虛管壁壓力小,要用勁按的比較深才能感覺到搏動(沉脈,石脈)。如果血不足,氣失血養,氣也少,血也少,就會流動不順暢(澀脈,芤脈)。久病氣虛搏動壓力小(細脈,小脈),血液流動緩慢(遲脈,緩脈)。陰虛陽亢(疾脈,長脈),血行不暢有瘀阻(結脈,代脈)。風屬陽邪,會使脈跳過於有力,寒屬陰邪,有收引的性質會使脈跳動緊繃,火屬陽會使脈快速跳動,溼屬陰邪會使脈緩慢或出現停頓,暑為陽邪但多夾溼會使脈緊小慢澀。

  • 10 # 18191285661

    這不是誰要學就學的,中醫博大精深,要有很長的路去學,有實力的老師也能學快一點,不象西醫配點藥掛點滴就行了,中醫是很複雜的不須要機器,他們是,看望聞摸差不多就是這樣高深莫測,不是短時間能搞清楚的

  • 11 # 崔風朝

    謝謝邀請:口鼻一呼吸脈來四五跳,三至為遲侯六至做數教,此是無病者,平和氣血調,遲則寒之像,數則熱之標左寸心肝肺,右寸髒三焦,如浮葉飄於水上,輕按則有,重壓則無比為浮脈,沉脈:輕如浮飄時有:時無,如魚沉海底遲而無力,滑如動珠往來利,滑脈:孕婦常有孑則數而時則遲而沉,澀脈:遲沉如病魚,如病蠶食葉,如雨點沙,脈分洪大高忘浮沈支朔,病有風寒燥火暑溼之分,。;望而知之者謂之神也,聞而知之謂之聖,問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 12 # 黃埔龍鬥

    中醫很神奇,但是一般人認為中醫號脈更神奇,一般認為你會號脈那就是有本事的中醫,所以臨床會遇到患者,來了什麼症狀也不說,往那裡一坐伸出手臂,你號脈看我有啥問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中醫四診 望、聞、問、切,切脈是放在最後的,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師;切而知之謂之工”,所以靠號脈來診斷,只是下等的醫工而已。不要把脈診作為唯一的診斷依據,或者以號脈來判斷中醫的水平。其實號脈不神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於初學者,如何學習中醫脈診?

    首先要了解各個脈的位置,如圖所示

    分部以論:左手侯陰血 右手侯陽氣

    左手【寸】心【關】肝【尺】腎陰 心運血 肝藏血 血之精華入腎陰

    右手【寸】肺【關】脾【腎】腎陽 肺運氣 脾生氣 腎之陽化精為氣

    脈診其實很簡單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無力——辨陽氣足不足

    2 脈體大小——辨陰血足不足

    3 脈位浮沉——辨陽氣在表在裡

    脈浮:為陽氣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陽氣不足(無力),或者夏天陽氣行於表。

    脈沉:為陽氣在裡攻邪(有力),或者陽氣不足(無力),或者冬天陽氣行於裡。

    脈遲:一呼一吸脈少於四次,為寒症、陰盛或者陽虛。

    脈數:一呼一吸脈大於五次,為陽證、熱症或者陰虛。

    男女以分:

    男為陽 氣盛 故右手脈盛於左手脈

    女為陰 血盛 故左手脈盛於右手脈

    對於初學者,每天要自己給自己號脈,感受脈搏的跳動,首先要感受 浮 沉 遲數,然後再慢慢學習其他脈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我感覺我活的都是小心翼翼,很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