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彩人生心理發展之謎
-
2 # 香柏樹心理
生理年齡會隨著年歲自然生長,只要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條件,都會好好生長。
而心理年齡,並不會隨著年歲自然成長,只有養育者提供了適當的愛和管教,才能生長。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年紀一大把了,還十分幼稚。
根據埃裡克森的理論,4歲半的孩子,在教養恰當的情況,已經形成了有信任感、滿懷希望、有安全感、有意志力、能自我控制。否則就是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畏首畏尾、自我懷疑。
不過,孩子的心理年齡,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養育者的心理成熟度;只有成年之後,自我學習突破才會超越養育者。
所以有句話說:送孩子參加各種學習,不如提升父母自己的情商和愛商。
-
3 # 海寶媽媽加油
這個要分兩類,家庭和睦,父母保護較好的四歲半男孩心理年齡會偏小一歲半到兩歲,因為一些原因過早成熟的四歲半男孩一般心理年齡會是五歲
每一個人都有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一般情況下人在嬰幼兒期,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是同步的。到了小學後期乃至青年、壯年、老年,會根據人的氣質特徵有所變化,有的少年老成,有的總是長不大,這是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影響的結果。
嬰幼兒的童心
按照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兩個心理最好同步。嬰幼兒期保持童心,在玩耍中成長;在青少年期要懂事,要知道學習;到了中年要理事,要有目標,要為人生價值而拼搏;而到了老年,就要有知足常樂,保持童心。正如孔子所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青少年要知事理事
所以,按這個規律,4歲半男孩心理年齡也應該保持在4歲,剝奪孩子童年,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老年要知足常樂保持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