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單的大金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適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 “傳奇”,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倖存下來了而已。

    可以用一個經典的故事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亞伯拉罕沃德教授,接受軍方要求,給出關於加強戰鬥機的防護建議。

    教授針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機翼是整個飛機中最容易遭受攻擊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攻擊的位置。

    但是沃德教授卻給出了應該強化機尾的結論。軍方代表疑惑的詢問教授。教授的解釋是:

    (1) 統計的樣本,只涵蓋了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 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 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基本上就回不來了!

    最終 ,軍方接受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

    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到了今天,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人們常說,誰誰誰沒有上學,也賺了大錢,讀書無用。但這些也只是個例。從2010年,第六次全華人口普查的官方資料來看,高學歷的人群收入遠遠大於低收入人群。抽菸無礙健康,不信你看隔壁劉大爺抽了一輩子,不也是活到了99嗎?!(罔顧更多人抽菸致病)當今是創業的最好時代,你看劉二傻另立山頭、三年超過老東家,還有趙大寶白手起家、一年不到融資過千萬。只看到了活的,卻忽視了漫山遍野的不會說話的死屍和韭菜……在博彩方面,我們每日看到的新聞都是某某農民工春節返鄉前用僅餘的二十元錢買了幾注彩票,就中了兩百多萬的大獎,立即退掉火車票、買上大奔開回家……(中獎的,才是新聞,而絕大多數人沒有中獎的,沒有新聞價值。

    我給自我總結的一點經驗,成功人士的故事可以聽聽,但是真的想做事了,還是要多聽聽失敗者的遭遇。

  • 2 # gsnwo

    倖存者偏差是由資料收集不完整或者無法收集完整造成的。用這樣的資料來推斷結論是不可靠的。

    倖存者偏差最著名的一個例子發生在二戰時期。英國皇家空軍打算在飛機上安裝厚鋼板。這樣幫助飛機抵抗敵軍攻擊。他們在針對結束轟炸任務的飛機來收集彈孔和彈片孔的位置。他們發現,彈孔集中在機翼和飛機尾部,而駕駛艙、發動機和油箱幾乎沒有彈孔。具體的分佈如下圖

    亞伯拉罕·瓦爾德意識到英國皇家空軍統計的資料存在倖存者偏差。那些駕駛室、發動機或者油箱中彈的飛機根本飛不回來。所以,接受調查的飛機中在駕駛室、油箱這些地方中彈的很少。人們根據他的建議將厚鋼板裝在這幾個地方。墜落的飛機大大減少了。

    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有暢銷書、成功學、股市賺錢方法、別人家的孩子之類的,數不勝數。

  • 3 # 知禹

    關於倖存者偏差,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二戰時,從戰火中返航的飛機的傷痕呈現某種規律,有的部位中彈多,有的部位中彈少。

    為了提高飛機的防禦力,直覺上似乎應該在彈孔密集處加強裝甲。

    亞伯拉罕·沃爾德經過統計分析,縝密論證,最終得出的結論卻與直覺大相徑庭。

    彈孔最稀疏處,恰恰是要害處,因為沒怎麼被擊中要害的飛機才更有機會返航、進入統計樣本。從而引申出倖存者偏差這一概念,學術上別名又叫沉默的證據或者死人不會說話。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前幾天偶然翻了一頁勵志的心靈雞湯就看見了這樣的例子,筆者講創業教父馬雲跌宕起伏,蕩氣迴腸的創業史,來試圖論證馬雲的英明神武,在我看來這樣的邏輯是不成立的。直覺來看似乎擁有馬雲的特質,創業就能成功,其實被忽略掉的運氣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百千萬個創業失敗的案例早已被時間的洪流沖刷乾淨。

    網站上隔三差五就會有新聞爆出,某某買彩票中了千萬甚至數億元,著實吸引眼球,這些例子對彩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誘惑著他們不斷加重自己的籌碼。幽默的是,如果你說他們會被天上掉下的大餅砸暈,他們肯定嗤之以鼻,但是自己揣著兩塊錢一張的彩票卻天天在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講道理的話,同樣是小機率事件,中頭彩的機率鐵定比被大餅砸暈的機率還低。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比比皆是,流傳下來會讓人不懂軍事的人誤以為,多寡並不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其實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正是因為以少勝多非常非常的難,需要極其苛刻的條件才會發生,所以才有流傳千年被人津津樂道。

    對於我們做投資的來說,更需要一個清醒的頭腦去識別”江湖“上流傳的紛紛擾擾,撲朔迷離,需要一個平和中正的心態去看待潮起潮落,花開花敗。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大機率事情,用大機率思維去思考投資問題。

    投資本身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需要用嚴謹科學的態度去對待。捨本逐末,追求類似於上述簡例中的小機率事件只會惡化自己的心態,長久下去終將被市場所淘汰。

  • 4 # 第一束月光

    去年有新聞報道,北京大媽直言自己賣煎餅可以月入三萬,頓時震驚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大學生、白領都大受刺激,頓時各種賣煎餅、賣包子、賣豆漿的大爺大媽們在江湖掀起了一股新東方熱,大家都說還學習什麼、都去新東方培訓培訓,麥個燒餅月入3萬多麼輕鬆。這就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大家只看到了這幾個被爆出來的大爺大媽們,卻忽略的中國千千萬萬個賣煎餅的大爺大媽們還在為生活而犯愁,為孩子的學費而擔憂。

  • 5 # 小螞蟻和六層樓

    網上看過一篇生活中最貼切的故事。跟自己很像吧!

    小時候爸媽老拿那我和隔壁老王的孩子來比。說小王考試每次就是第一,你為啥就考不了第一呢?

    再大一些,隔壁小王考上武漢大學。你怎麼就這麼笨,連個普通的一本都上不了呢?

    畢業後第一年,小王拿到Intel外企得offer,月薪兩萬。你怎麼連個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唉,真是沒用。

    我理解他們這種望子成龍卻又恨鐵不成鋼的心,他們老了,他們並不知道小王在我們同類學生中天資卓越,出類拔萃的讓我們只能望項其背。1000個同學中,像小王這種,不到百分之三而已。我們看到30個小王們的成功,卻沒看到970人的普通而又平庸。

    我並不試圖說服他們,他們思維模式已經定型。我能做的,就是按到父母預期的那樣做一個卓越的人,一個高配版的普通人。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倖存者偏差。

  • 6 # 華軍abc

    回答這個問題,我記憶的故事是:前些年,我單位的同事中突然出現了購買“體彩”熱現象。

    先是甲同事中了獎,1萬元!一週之後,乙同事也中了獎,7千多元。頓時,買“體彩”中獎的事便在單位“炸開了鍋”,成了熱門話題,也成了單位其他同事紛紛效仿的業餘興趣和活動愛好。

    同事們上班前去單位先要買張“體彩”收藏起來,下班後回家也要買張“體彩”儲存起來,有的甚至經常摸出彩票背記號碼,老擔心兌獎時弄錯了號碼似的。更多的同事研究開了“中獎號碼規律”,每天一有空閒時間,便會討論前些天“中獎號碼”的數字組合,大家討論之後就會偷偷提前寫出自己將要購買的“體彩”票號碼。

    但是,此後卻沒有任何一位同事再中過獎,大家不僅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和零花錢,有的還因為損失了整存的錢引起了家庭矛盾。還有一位同事因為沉迷於購買“體彩”而影響到了工作,受到了單位通報批評。

    此後,購買“體彩”之風才慢慢淡化下來。我認為這是一個我記憶庫裡較為典型的“倖存者偏差”的故事。

    “倖存者偏差”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通常指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資訊。

    這種現象類似於哲學概念中把“偶然”看成了“必然”的道理,像我上面講的單位發生“體彩”熱故事裡,甲、乙兩位同事中獎是“偶然”現象,“倖存者偏差”讓其他同事看成了“必然”,於是,購買“體彩”盛行,成為一時風氣,如不及時叫停,說不定還會釀出更多的小“悲劇”。

    要避免“倖存者偏差”,建議接受“兼聽則明”的忠告,拋棄對個案的迷信,全面系統的瞭解才能克服這個偏差,做到正確把握“必然”和“偶然”,理性的看待問題,理智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 7 # 劉知命

    記得在2018年,高考作文的題目,說的就是倖存者偏差,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根據軍方的統計資料,飛機上子彈孔最多的部位是翅膀,彈孔比例遠高於其他部位,引擎部位幾乎不中彈。

    根據這個資料,就有很多人提議說,應該給飛機翅膀加強護甲,嗯,有道理,既然中彈率最高,應該加強護甲。

    但偏偏這麼一個絕好的方案,卻有人反對,說翅膀是最不應該加護甲的,這樣純粹是給飛機新增負擔,而最應該加護甲的部位,是彈孔很少的飛機引擎。

    子彈都打在翅膀上了,還不應該加護甲?

    果然,這個方案一誕生,很多人都反對。

    關鍵時刻,A先生說了一句話:“飛機每個地方被擊中的機率是一樣的,但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翅膀上密密麻麻都是彈孔呢?那是因為被打中要害,打中引擎的飛機,飛不回來了,我們看到的,是被打成了馬蜂窩,還能飛回來的,這才是真相。”

    有道理,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往事。

    以前買雙色球,聽人家說,是可以算的,結果我還真信了,也就去算,結果發現還真有用。

    以前買雙色球,就沒中過10塊的,算了之後竟然中了,而且在連續半個月,5塊的也中了很多次,我忽然就覺得自己很牛逼了。

    結果最後,運氣沒有了,無論我怎麼算,哪怕是夢裡面的數字,連5塊的都不中了。

    時間一長,花了大幾百塊錢之後,終於醒悟了,終於打破了自戀的幻相,其實哪裡能算,不過是一時運氣好而已,而我卻把這一時的運氣,當做了可執行的經驗。

    這兩種,都是倖存者偏差。

  • 8 # 阿夜的信箱

    關於倖存者偏差,有一些被大家引用過無數次的例子,這裡還是要再引用一次,如果你沒聽過,肯定會有所收穫,聽過了話,溫故而知新也未嘗不可。

    飛行員例子

    1940年左右,在英國和德國進行的空戰中,雙方都損失了不少轟炸機和飛行員。因此當時英國軍部研究的一大課題就是:在轟炸機的哪個部位裝上更厚的裝甲,可以提高本方飛機的防禦能力,減少損失。由於裝甲很厚,會極大的增加飛機的重量,不可能將飛機從頭到尾全都用裝甲包起來,因此研究人員需要做出選擇,在飛機最易受到攻擊的地方加上裝甲。

    當時的英國軍方研究了那些從歐洲大陸空戰中飛回來的轟炸機。如上圖所示,飛機上被打到的彈孔主要集中在機身中央,兩側的機翼和尾翼部分。因此研究人員提議,在彈孔最密集的部分加上裝甲,以提高飛機的防禦能力。

    這一建議被美國軍隊統計研究部的統計學家Abraham Wald否決。Wald連續寫了8篇研究報告,指出這些百孔千瘡的轟炸機是從戰場上成功飛回來的“倖存者”,因此它們機身上的彈孔對於飛機來說算不上致命。要想救那些轟炸機飛行員的性命,更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去研究那些被打中並墜毀的轟炸機。只有研究那些沒有成功返航的“倒黴蛋”,才能有的放矢,找到這些飛機最脆弱的地方並用裝甲加強。Wald的建議後來被英國軍方採納,挽救了成千上萬的飛行員性命。

    抗日戰爭例子

    在知乎另一個問題裡:侵華戰爭中日本入侵者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條問題的回覆中你可以發現,裡面大部分人都是講日軍多麼有紀律,其實並沒有書裡電影裡那麼可怕。——這是不是知乎網友都給日寇洗地吶?可他們舉的例子很多都是家中老人親身經歷,不像說謊的樣子誒。

    這其實是另一個倖存者偏差的問題,日本兵在有的地方燒殺搶掠,有的地方對人民還行。前者生活過的人民全被打死了,也沒法給後代講故事了。後者的人民活了下來,才可以給後代講”其實日本人還好啦“。最恨日本軍的人都是死人,所以答案裡簡直是一邊倒地講日本人的善良和紀律性。

    讀書無用論

    如今很多人在說,誰誰誰當初沒好好上學如今照樣掙大錢,而好多用功讀書的人,畢業後反而不如那些沒好好學習的人混得好。並且因為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很多人得出“上學沒有用處”,“讀書無用”的結論。

    這些其實只是個例,因為基數太大,所以看起來有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華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徑,可以算出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學歷低的人數遠高於學歷高的人數,所以即便低學歷者成功率遠低於高學歷者,也照樣會導致低學歷者出現大批成功人士。

    對於高學歷者,普通人既會關注成功的人,也會關注那些沒成功的人,並且高學歷卻落魄的人尤其受關注,容易被當做新聞報道;而對於低學歷者,普通人往往只關注成功者,忽視了廣大學歷低又沒成功的人。正是因為忽視了這些“沉默的資料”,才產生「讀書無用」這種錯誤結論。

    貌似“卑之無甚高論”,但是你真的看懂了嗎,其核心問題是“我們需要重點研究那些非倖存者”,因為無法生存下去是系統性風險,我們需要先保證生存下來才能談發展,而過多關注“倖存者”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我們砥礪前行,我們試圖去看清事物真相,但我們往往會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停留在解決表面問題或者容易解決的問題,對未知的事務充滿恐懼和困惑。

    研究成功者往往比較簡單,因為大家都在研究,很容易就產生了共識,但不是那麼成功或者失敗者則鮮有人關注,或者泛泛而談,因為多數人認為沒成功有什麼好學的。這個觀點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從博弈論的角度而言,研究大家都在研究的東西收益較低。

    資訊的價值在於你比別人多知道一些或者比別人先知道。著重研究別人沒注意到的資訊,收益更大,宏觀上講,這叫逆向思維。

    以 史 為 鑑

    我並沒有談歷史觀點的能力,但是談談自己的認識總還是沒有問題的,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我們看過歷史的都有一些共識:

    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有絕對的客觀結果,是無法假設的;

    每個開國帝王的成功,都是由無數個偶然因素成就的;

    每個時代或者朝代的滅亡都是有其必然滅亡的理由的;

    每個新時代的出現也都是必然的,或早或晚,歷史總會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一個新的偉人。

    在歷史裡,開國帝王和末代帝王都是“倖存者”,是歷史選擇了他們,更多的是偶然的,起碼非專業的老百姓更喜歡關注這些人。以明朝為例,除了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檢之外,其它幾個有代表性的皇帝也非常值得關注,因為他們不完全是歷史的選擇,而是必然的選擇,是“非倖存者”。

    本人無重大貢獻,但為朝代發展贏得時間,起到接力作用的帝王:

    朱高熾,諡號仁宗,由於仁愛儒雅深得人心,朱棣認為其過於仁弱,事實證明仁宗是成功的;

    朱祁鈺,諡號代宗,這個“代”字比較有意思,釋義為匆匆過客,也是無大功和大過的;

    本人無重大過錯,但為朝代滅亡奠定了基礎的帝王:

    朱厚熜,諡號世宗,前二十年有一定作為,但是剩下的二十年不上朝,浪費了極大的時間資源;

    朱翊鈞,諡號神宗,前十年奮發圖強,後三十年萬事不理,又是一個不上朝的皇帝。

    明朝年間並不是在這四個帝王手裡興盛或者滅亡的,但是他們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以上裡是我所知道的故事!

  • 9 # 民間傳說靈異鬼故事

    我記憶的故事是:前些年,我單位的同事中突然出現了購買“體彩”熱現象。

    先是甲同事中了獎,1萬元!一週之後,乙同事也中了獎,7千多元。頓時,買“體彩”中獎的事便在單位“炸開了鍋”,成了熱門話題,也成了單位其他同事紛紛效仿的業餘興趣和活動愛好。

    同事們上班前去單位先要買張“體彩”收藏起來,下班後回家也要買張“體彩”儲存起來,有的甚至經常摸出彩票背記號碼,老擔心兌獎時弄錯了號碼似的。更多的同事研究開了“中獎號碼規律”,每天一有空閒時間,便會討論前些天“中獎號碼”的數字組合,大家討論之後就會偷偷提前寫出自己將要購買的“體彩”票號碼。

    但是,此後卻沒有任何一位同事再中過獎,大家不僅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和零花錢,有的還因為損失了整存的錢引起了家庭矛盾。還有一位同事因為沉迷於購買“體彩”而影響到了工作,受到了單位通報批評。

    此後,購買“體彩”之風才慢慢淡化下來。我認為這是一個我記憶庫裡較為典型的“倖存者偏差”的故事。

    “倖存者偏差”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通常指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資訊。

    這種現象類似於哲學概念中把“偶然”看成了“必然”的道理,像我上面講的單位發生“體彩”熱故事裡,甲、乙兩位同事中獎是“偶然”現象,“倖存者偏差”讓其他同事看成了“必然”,於是,購買“體彩”盛行,成為一時風氣,如不及時叫停,說不定還會釀出更多的小“悲劇”。

  • 10 # 簡單的大金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適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 “傳奇”,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倖存下來了而已。

    可以用一個經典的故事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亞伯拉罕沃德教授,接受軍方要求,給出關於加強戰鬥機的防護建議。

    教授針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機翼是整個飛機中最容易遭受攻擊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攻擊的位置。

    但是沃德教授卻給出了應該強化機尾的結論。軍方代表疑惑的詢問教授。教授的解釋是:

    (1) 統計的樣本,只涵蓋了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 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 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基本上就回不來了!

    最終 ,軍方接受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

    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到了今天,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人們常說,誰誰誰沒有上學,也賺了大錢,讀書無用。但這些也只是個例。從2010年,第六次全華人口普查的官方資料來看,高學歷的人群收入遠遠大於低收入人群。抽菸無礙健康,不信你看隔壁劉大爺抽了一輩子,不也是活到了99嗎?!(罔顧更多人抽菸致病)當今是創業的最好時代,你看劉二傻另立山頭、三年超過老東家,還有趙大寶白手起家、一年不到融資過千萬。只看到了活的,卻忽視了漫山遍野的不會說話的死屍和韭菜……在博彩方面,我們每日看到的新聞都是某某農民工春節返鄉前用僅餘的二十元錢買了幾注彩票,就中了兩百多萬的大獎,立即退掉火車票、買上大奔開回家……(中獎的,才是新聞,而絕大多數人沒有中獎的,沒有新聞價值。

    我給自我總結的一點經驗,成功人士的故事可以聽聽,但是真的想做事了,還是要多聽聽失敗者的遭遇。失敗的經驗也許不能幫你成功,但是可以幫你避過成功路上的大坑!

  • 11 # caoxiaopeng

    所謂偏差,是由於人們思想觀念的偏差。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只能做自己!當你有和人比的觀念時,就已經有了偏差。現實中偏差的例子太多了,當你盲目崇拜什麼的時候,就已經偏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去過最有意思的地方,給你留下了哪些難以忘懷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