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咫尺的未來
-
2 # 桃鄉人518
老人越老越沒安全感,要你回到身邊,雖有些武斷,但有一定道理。我哥嫂是當年支援工業建設大學畢業分到東北。孩子跟老人在北京生活。今年我哥九十歲了,嫂子去世了。工作六十多年,己經異鄉變故鄉了,他不願離開,我侄子己退休更是故土難離。平時我侄子是兩邊跑,這回疫情就成了兩難。我嫂子還算有幸,在北京稍微松時走了,讓兒子能見了最後面。我們鄰居就沒那麼幸運了。兩個成功兒子,一個北京,一個上海。老人突發病,一個只見面,一個回都回不來。我們都心疼去世的老人,更惦記孤獨的遺孀。
你是學霸,好工作不難,只是老人要靠你取暖了,在你決定工作婚姻時,應把他們的現實放在首位,否則你會兩難。
-
3 # 雲是鶴家鄉680
選擇你認為適合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行業,定居的城市,相伴的愛人,等等。
為什麼父母不可以以子女所在的地方安新家?
就因為沒有再適應新的地方的勇氣?
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應該強求女兒回到身邊!
這是以愛之名,折斷女兒的翅膀。
-
4 # 南梔的心靈淨土
回答題主的問題,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想你心中可能已經有答案了。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個天平,一方是父母,一方是理想,很難將其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更偏向哪方?選擇哪一方會讓你遺憾少一些?
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很標準的答案,有“自古忠孝兩難全”的無奈,也有“父母在,不遠遊”的用心。我們無法按自己的想法給這個問題標註一個對錯,或者去確定一個選擇,只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遵從內心,按自己的心走。
01 大城市機遇與挑戰
理想是要用機遇和平臺去鋪就的,這一點在大城市更有優勢。這幾年無數的畢業生前仆後繼的奔往大城市,朋友小萌就是其中的一員,畢業後她去了北京,剛開始的那一年,她過得極為艱難,每次打電話都在哭,壓力大到睡不著。後來好一些了,她的朋友圈裡卻都是我極為羨慕的生活。
週末在劇院看一場話劇、去北海公園乘船、去圓明園看古荷、去天安門看升旗……,她告訴我,現在的她真的很充實,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每年帶家裡人出去旅遊,讓他們多見識一下世界的美好。
02 父母在,不遠遊
而我恰恰和她相反,畢業後家人擔心在外面工作,可能會找個很遠的物件,所以將我留在了本省。三年了,我一直很遺憾,也一直沒有放棄想要去喜歡城市的心情,像是一種執念一般,可是一個月前的一件事情讓我徹底放下了這一想法。
我媽病了,她從家裡來市裡的三甲醫院看病,門診、做檢查、住院、手術,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一直在市裡。當時我很慶幸,我在市裡面有住的地方,發展的圈子也在這裡,可以帶她去好的醫院、找好的醫生。
所以,不管是哪個,其他人都無判定是對是錯,關鍵還是看你自己的選擇,按照自己的本心,哪怕你最終選擇了理想,我想做父母的,肯定也會支援你的。
-
5 # 王富貴生活大揭秘
理解父母的“怕丟了女兒”,你是他們的全部,當有一天發現你很久沒在他們身邊時,他們會覺得真的將你弄丟了。
我的建議是畢業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將父母的感受考慮到裡面去。一方面他們需要女兒,一方面你也需要他們。
父母一生為你,養育你你成人的同時,也學業有成。你是他們生命的延續,他們想看著你好,這是他們的期望。父母老了,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很多養女兒的父母到老了,女兒出嫁後,他們都會選擇去女兒家近的地方住著,女兒可以說是父母的全部,你走到哪裡,他們的心早就跟著你走了,如果他們找不到你,那不就和丟了你一樣嗎?
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等到有一天我們想到贍養父母,敬子女之孝讓父母安度晚年時,發現父母已不在我們身邊,那時我們便弄丟了自己的父母,這是何等的可怕。
最後,乘著一切都是時,儘早陪陪父母,事業愛情婚姻時,儘可能的將父母考慮一下,讓他們離你近一點,哪怕就遠遠的看著,他們也會心滿意足了。
-
6 # 麥太太的愛情
父母以怕丟了女兒為藉口,想讓你畢業後回到他們身邊,怎麼辦?
你既然問出這樣的問題就說明你內心是不想回去的,但又怕逆了父母的意他們會傷心。
我既是女兒也是母親,我試圖回想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我會怎麼做?我應該會去自己喜歡的城市工作、生活,結婚生子。
在失意時想靠靠父親的肩膀他卻不在身邊,在生病時想吃母親做的飯菜她卻不在身邊,在和老公吵架後,想回孃家訴訴苦,氣都消了還沒走到機場,父母病了也不能陪在身邊照顧,然後後悔當初為什麼要走的那麼遠。
我又試圖想象我女兒長大後要離開我們,我會怎麼辦?我大抵也會和你的父母一樣想把她留下來,在女兒需要的時候我可以發揮餘熱幫忙,在我年邁生病時女兒可以時常回來看我,陪著我聊聊以前的事。
當然如果女兒告訴我:“媽媽,我想出去看看,請您放我走”,我依然會微笑送她離開,父母永遠是把孩子的意願放在第一位的。
年輕的時候只想著遠走高飛,自己做了母親後,反倒想離父母近些再近些。我很慶幸沒有離父母太遠,我可以時常帶著孩子回去看他們,接上放學的孩子趕回去還可以吃頓熱乎的晚餐,每次回去父母臉上的笑容都會讓我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終於能回報他們一二了。
幾年前,父親出車禍造成嚴重顱腦損傷,我辭掉工作和母親在醫院照顧了兩個月,恢復初期是最艱難的一段時光,父親要麼胡言亂語,要麼喊頭痛頭暈,整夜整夜不睡覺要起來走動,我只能把吊瓶用杆子綁在身上,攙著他挪動,我不敢想像單憑母親一個人她能否扛得住,請護工?誰能比自己的女兒用心。
說這些是想告訴題主,我們一直向父母索取慣了,小時候他們是我們的大山,巍峨挺拔。但是父母會老我們會長大,在我們變成大山的時候請別忘了讓他們靠一靠。
題主是碩士畢業,找工作應該不會太難,如果在父母的身邊也有好的工作機會,建議還是留在他們身邊,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只有在外地才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也請抽空多回家陪陪父母,以後有能力的話儘可能把父母接到身邊。
我們的生命中最應該感恩父母,因為他們一切只為你。
-
7 # 沐陽乙
“怕丟了女兒”?女兒是自己生的養的,怎麼會丟呢?而你這個女兒還不想回到他們身邊,把這句話看成是父母的一個理由。實際他們就想讓你,回到他們所在的城市,是嗎?
那就看你父母所在的城市,是個什麼樣的了?大還是小?發展還是落後?地理位置?環境等等。我想父母肯定有他們的道理,不妨也聽聽。畢竟年紀上有經驗的,看問題比較全面。
當然若是隻純粹的想你,所謂的“怕丟了女兒”,那你大可不必煩惱。將來你不回到他們身邊,他們可以去你那裡呀?不還是能在一起嗎?你在他鄉,他們可以去你那裡買房子呀!你們先住著,等你有物件結婚,婆家還能給你買房子,你父母不就是也有住處了嗎?
我們同事有女兒的基本都是這樣,有男孩的就不行了,辛辛苦苦攢點錢買了房子,是要給兒子媳婦住的,結果公婆沒房子,還要走在還債的路上。這就是養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你父母有你多好啊!你可以和他們溝通,你如非常想在外地,那就讓他們退休了去你那裡。是一樣的,女兒根本就沒有丟,還和往常一樣的,甚至因為大家都背井離鄉了,感情會更深的。
-
8 # 365捨得捨不得
和父母認真聊一聊你的真實想法,你也說“怕丟了女兒”只是他們的一個藉口,你有沒有去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對了,我們也不知道你的真實想法:是想留下還是要去處面闖闖。
一,父母從小管束的比較緊,你的前半生基本人生路都是他們安排好的,他們是控制型的。你長大了,不想再受他們的管束,希望有自己的選擇,自己的路;可是你又擔心自己不行,沒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為。個人意見,那更要離開,因為你要成長,父母雖然百般痛愛你,卻保不了你一輩子,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別讓自己變成“巨嬰”。
二,父母真的太愛你了,真的是捨不得你遠離家鄉,而且家裡條件也不錯。他們身邊又有女兒遠離少回家的例子,讓他們擔心。這時,如果,你還想要外出闖蕩,去奮鬥,你要與父母好好溝通,因為愛你,他們一定也會理解你的,會同意的;你今後努力點,過得好了,他們自然也就開心了。
三,如果,你家所在的城市,也有你發展的空間,回到父母身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古人云: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日難。又能有事業,又能照顧父母,這也是人生一大幸福之事,畢竟他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讓他們開心,是做兒女的最大孝道。
總之,要看你自己的真實想法,按著想法去做,離開也不定不好,留下也並不是壞事,只要你有孝心,你這個女兒,當然不會丟;如果,違心的生活,捆綁在一起也不會快樂!
-
9 # 司空紫悠
有一句話說: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這種說法有道理。
你碩士畢業要遠走高飛,再回來的機率幾乎為零,在父母來說跟丟了女兒的感覺是一樣的,他們是真心捨不得啊!
學有所成的你,一定想要到一個機會多的地方施展抱負,這無可厚非。父母培養你成才,也盼著你有出息,並不想扯你的後腿,想把你留在身邊一是不想讓你吃獨自在外漂泊的苦,二是沒有你在身邊他們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沒有底氣。如果你執意要出去,請想清楚幾件事:
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隻身一人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可不是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能夠經濟獨立那麼簡單。給你說說我侄女的經歷你就明白了。
我侄女重慶大學碩士畢業後經導師推薦去了上海工作,為節省開支租了郊區的房子,每天上下班坐地鐵倒公交,起早貪黑的非常辛苦,吃飯也不規律,不到一年就得了胃病,想喝點粥都沒人幫她熬,工作也很辛苦,經常要加班,真正是“起的比雞早,乾的比牛多,吃的比豬差,睡的比狗晚”的那種。就算休息日也只想在家睡覺,談不上啥生活質量。有一次胃病犯了,疼得死去活來,還得自己硬撐著去醫院,連個幫忙取藥的都沒有,委屈了只能自己偷偷哭,怕父母擔心還總是報喜不報憂,心裡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再看看那些成雙成對出來的同學,為了買房子,拼死拼活省吃儉用,連活著都很艱辛。思前想後還是回了山西老家,現在她已經在太原安家立業,離父母家也就一個小時車程,雙休日都可以去看看父母,蹭吃蹭喝不說,走時還大包小包給帶著。最近懷孕了,她媽就去她家陪著,天天給她做好吃的,她現在挺滿足的,離家近了有父母可以依靠,生活很安逸。
2、古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遺憾誰都不想有。可跟父母遠隔千里的孩子,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捆綁著,難得在父母跟前盡孝,平常還好,也就寂寞點,看見別的老人兒孫承歡膝下,自己孤苦伶仃,羨慕嫉妒點,失落點。可當他們生病了或遇到啥困難,該找誰幫忙呢?你那麼遠,乾著急夠不著,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父母孤獨無助的時候你不在身邊,說是有女兒跟沒有區別不大。父母越來越老了,你忍心讓他們無依無靠孤獨終老?
你或許在想,等條件好了可以接他們一起過去生活。可你有沒有想過,他們老了撇家舍業背井離鄉的,心裡憋屈這麼辦?身處異地水土不服怎麼辦?你忙於工作家庭,他們又沒有親戚朋友,無聊寂寞怎麼排解?在陌生城市生活環境和生活節奏不適應怎麼辦?各種問題壓在你頭上,你也不好解決。
父母希望孩子留在身邊,孩子卻想要出去闖天涯。當今社會這種情況很很普遍,怎麼能處理好這種矛盾,父母和子女要好好溝通,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做決定,雙方都換位思考一下,規劃好未來的人生,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
回覆列表
他們倒是不要求我
我自願回去的
大城市打拼,我的性格不合適
回去也挺好的
離家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