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鄉緣

    在考慮哪個方式養老好的時候,我會提前把2個前提條件準備好了,再考慮去哪養老的問題:

    1.年齡大的時候,有沒有退休金?

    2.年齡大的時候,身體情況怎麼樣?

    為什麼呢?

    一、因為有無退休金是保證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如果有退休金,那我可以根據現實生活考慮,是帶著退休金和兒女生活在一起,或者自己去養老院生活。

    如果沒有退休金,那我的退休生活完全需要依靠兒女安排和贍養,去哪裡養老不是由我來決定,而是由兒女決定。

    二、如果身體好,去哪養老都不麻煩別人。

    如果我身體好,哪怕跟著子女養老,也許沒有退休金,但至少不會給他們添麻煩。還可以力所能及地幫他們照顧家裡,照顧孫兒。

    當然,如果我不僅身體好,還有退休金,那直接選擇去養老院生活,會很快樂。

    不但可以發展自己年輕時的興趣愛好,還可以和養老院志同道和的人結伴旅遊。

    不用另外出錢請養老院的人特殊照顧,也不用操心著成年子女的問題,想想,都是輕鬆愜意的。

    綜上所述,如果我希望到了掙不了錢的年齡,能舒適的養老,就會現在給自己準備好養老錢。而且,激勵自己保持鍛鍊的習慣。

    我目前便是這樣做的。

    原來我是國企單位的,單位一直繳有社會(養老和醫療等5個險種)。後來辭職創業,便以靈活就業身份來繳納社保(養老和醫療2個險種)。如今已經繳納18年了。

    或許有人會問,已經繳滿15年了,怎麼還在繳呢?國家的政策是,以15年為社保的最低繳費時間。當然鼓勵繳費時間越長越好,就像在銀行存錢一個道理,繳的多,退休後拿到手的退休金也會多些。

    反正我覺得不管哪個方式,都需要有這筆養老錢。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和伸手向兒女向錢的事,我可不希望發生在退休後,又沒有掙錢能力的時候。

    您說呢?

  • 2 # 秦大哥8

    你問的這個問題作為我是個農民我的回答是靠兒女養老。因為我沒有退休金加上自己身體又不好所以只有靠兒女了別無選擇。

  • 3 # 使用者15559529744

    我自己能動時就自己照顧自己,不能動時就去養老院,絕不拖累兒子,因為我們這一代被拖累慘了,公婆沒有退休金,什麼都依靠我們,花不完的錢,而且心累,沒過一天安靜日子,什麼壞了都找兒子,他們什麼都沒給兒子反對對兒子索取太多,小病痛也打電話哭天抹淚,其實吃點藥就好,反正讓你沒一天安靜日子過,苦難的生活不能代代傳

  • 4 # 鬱金香177027513

    當我老了走不動了,不能自理了,那就奔向養老院,結上幾個老姐妹,過好餘生終老這一段路程。不去拖累子女。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孝敬是一回事,老人舉趣又是一回事。不影響父母與子女關係。和藹一家。

  • 5 # 草原老騎兵

    我現在的心情就像下蛋公雞,內心十分矛盾!中國社會養老制度十分不完善,不可靠。家庭養老不借助政府和社會力量不可能實現。去養老院,好的養老院價格太高去不起,條件差的養老院不想去。在家養老一個孩子,而且很不孝順!女兒的丈夫是混蛋白眼狼!看我們老倆口年紀逐漸大了,早想甩掉我們,女兒一切聽她丈夫的。所以在家養老也很難!目前只有憑天由命,走一步說一步吧!

  • 6 # 5218王

    人終究逃不脫生老病死的宿命!如何養老一看社會的承受能力,二看自己的經濟實力,三看自己身體的實際狀況。

    國家目前的養老政策和目標,僅僅是提出90%居家養老,7%依賴社群,3%進養老院,這受國力,養老設施,公共福利水平的限制。

    由此可見,絕大多數華人在較長的時期內仍依賴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方式度過晚年,因此必備的親子關係,與兒媳結善緣是即將度入老年期的父母需要認真考量的!

    不管是居家養老還是進養老院,自己的財力儲備是繞不開的一道門檻,居家,社群,也需要聘請護工助養,若經濟負擔全部由子女承擔,可想見的壓力山大!

    若進養老院,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集中爆發期,人力成本也會急速上漲,屆時,搖號、戶籍等各種限制配額管理一定會同步出現,光憑目前的養老金入院維持生活基本上不可能。因此,現在空想老了進養老院僅僅是個美夢,只有"富人"才有選擇權。

    總之,錢、親子關係、能自理的身體,方是老了後多一種選擇的前置條件!

  • 7 # 小胖牧歌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但是,在我現在還是中年的時候,我積極運動,健康飲食,儘量延緩衰老。子女不管經濟條件好壞,她們都是要投入工作和自己的家庭的。當我老得走不動了,沒有自理能力了。我會選擇去養老院。這樣能減輕子女的負擔,同時也能讓子女的生活質量不變。希望我們政府職能部門能在養老助老這方面多些投入。

  • 8 # 稻香806

    等你老了進養老院還是靠兒女,為什麼。

    由於老人的情況複雜,不好直接回答,分開說一下吧。

    1、老人不論年紀大小,只要生活能夠自理,堅持獨立生活最好;

    2、剩一人身體不太好但能自理的,搬至兒女家近處獨立生活最好;

    3、剩一人生活又不能自理的進養老院最好;

    4、兩個人勉強能自理的,由兒女晚上留住最好;

    5、兩個人都無法自理的住養老院最好;

    6、不論什麼情況,少讓兒女作難最好(現在62|家庭較多,孩子們生活壓力大)。

    為此我建議:

    1、國家多建養老院;

    2、園家出臺政策,開展互助養老。即成立社群養老儲蓄機構,由身體好的老人自願照顧不能自理的老人,採取分等級時間積分制,等自已不能自理了可享受別人的免費照顧,積分可繼承、可標價出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可以用保溼洗面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