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山永記臻味
-
2 # 天地人膽
對於"春"字的寓意說話很多,其大意都知一二,但釋"春"的意思就廣多了。
其實,依筆者理解,就"春"字而言,就是欣欣向榮,叫人喜悅,讓人振奮,年輕旺盛,生機勃勃的象徵。而究其釋"春"的表述就不同了。
一是春暉,春光融融,人們比之為黨的教育,母親的慈愛;二是春雨,飄飄灑灑,滋潤大地,滋潤禾苗,人們比之為植物的血液;三是春風,吹得青山如妝,吹得桃紅李白,吹得萬物爭榮,人們比之為良師的循循善誘。四是"春"在甲骨文裡是由三個"木",一個"日",一個"屯"字組成。其意思是:
指春天的Sunny撫照大地,萬木欣欣向榮。"木"是樹木,"日"是太陽,"屯"表示聲音,在商周卜辭中,"屯"作為春字用,如"今春"寫為今"屯"。可見,這就完全表述了釋"春"的意思了。那麼,古代人又把"春"劃為幾個階段。即正月孟春、春節;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萬物甦醒,百花盛開。
-
3 # 美麗平谷官微
孟春、仲春、季春。是春的三個階段。
孟春
春季的第一個月, 農曆正月。
▶ 《書‧胤徵》: “每歲孟春, 遒人以木鐸徇於路。”
▶ 南朝 宋 鮑照 《代堂上歌行》: “陽春孟春月, 朝光散流霞。”
▶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這首《鷓鴣天》說孟春景緻。”
▶ 清 採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 “孟春之月, 昏參中, 旦尾中, 而他月則不同。”
▶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 “內曜者, 破黮闇者也;心聲者, 離偽詐者也。 人群有是, 乃如雷霆發於孟春, 而百卉為之萌動, 曙色東作, 深夜逝矣。”
仲春
春季的第二個月, 即農曆二月。 因處春季之中, 故稱。
▶ 《書‧堯典》: “日中星鳥, 以殷仲春。”
▶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三: “仲春遘時雨, 始雷發東隅。”
▶ 《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二月仲春, 亦曰仲陽。”
▶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這首詞說仲春景緻, 原來不如 黃夫人 做著《季春詞》又好。”
▶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 “匆匆的忙過正月, 到了仲春, 春晝初長。”
▶ 周克芹 《勿忘草》三: “仲春時節, 山花爛漫。”
季春
春季的最後一個月, 農曆三月。
▶ 《禮記‧月令》: “季春之月, 日在胃, 昏七星中, 旦牽牛中。”
▶ 三國 魏 曹植 《槐賦》: “在季春以初茂, 踐朱夏而乃繁。”
▶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回儀衛》: “是月季春, 萬花爛熳。”
1.春季;春天。 中國習慣指農曆正月至三月, 為一年四季中第一個季節。
▶ 《書‧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 春, 大會於 孟津 。”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 “是以獻歲發春, 悅豫之情暢。”
▶ 明 高啟 《明皇秉燭夜遊圖》詩: “滿庭紫焰作春霧, 不知有月空中行。”
▶ 魯迅 《野草‧秋夜》: “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 秋後要有春。”
2.年;歲。
▶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 “自期三年歸, 今已歷九春。”
▶ 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 “桃花洞裡舉家去, 此別相思復幾春。”
▶ 清 趙符庚 《燈市詞》: “鄉里女兒十八春, 描眉畫額點紅唇。”
▶ 朱德 《慶祝華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五週年》詩: “人民解放軍, 今已卅五春。”
3.指草木生長;花開放。 常喻生機。
▶ 唐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 宋 范成大 《雨後東郭梅開》詩: “司花好事相邀勤, 不著笙歌不肯春。”
▶ 清 王士禛 《馬嵬懷古》詩: “ 巴山 夜雨卻歸 秦 , 金粟堆 邊草不春。”
4.情慾;春情。
▶ 《詩‧召南‧野有死麇》: “有女懷春, 吉士誘之。”
▶ 南唐 牛希濟 《臨江仙》詞: “弄珠遊女, 微笑自含春。”
5.春色;喜色。
▶ 南朝 宋 陸凱 《贈范曄》詩: “折梅逢驛使, 寄與 隴 頭人。
▶ 江 南無所有, 聊寄一枝春。”
▶ 宋 王安石 《送潮州呂使君》詩: “ 呂使 揭陽 去, 笑談面生春。”
▶ 《再生緣》第四五回: “ 瑞卿 連連呼大姐, 端然回禮面含春。”
6.北斗指向東方為春, 故以春指代東方。
▶ 《尚書大傳》卷一上: “春, 出也, 故謂東方春也。”
▶ 《公羊傳‧隱公元年》“歲之始也” 漢 何休 注: “昏, 鬥指東方曰春。”參見“ 春方 ”、“ 春路 ”。
7. 唐 人呼酒為春, 後沿用之。
▶ 唐 李白 《哭宣城善釀紀叟》詩: “ 紀叟 黃泉裡, 還應釀老春。”
▶ 王琦 注: “ 唐 人名酒多帶春字。”
▶ 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 “ 錦江 煙水, 卓女 燒春濃美。”
▶ 明 高啟 《客舍雨中聽江卿吹簫》詩: “恨無百斛 金陵 春, 同上 鳳凰臺 上醉。”
8.方言。
▶ 廣東 稱禽魚卵為春。
▶ 清 屈大均《廣東新語‧蝦》: “ 粵 方言, 凡禽魚卵皆曰春。 魚卵亦曰魚春子。
▶ 唐 時 吳郡 貢魚春子, 即魚子也。”
9.姓。
▶ 明 有 春又邰 。 見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僻姓》。
-
4 # 草竹道人
古代人稱“春”是有很多說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
一、古人用“春”劃分月份
根據《呂氏春秋通詮》的記載,古代人把春季分為三個月份,孟春春季的首月,也就是正月,第二月為仲春,第三月為季春。
正如孟郊在《遊子吟》詩中所講述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裡的三春其實也就是泛指的春天。“三春”就是孟春、仲春、季春的合稱。
二、古人用“春”劃分日期
根據前面所述,農曆中春季三個月為九十天,所以把十天列為一春,如此可以將日期劃分為“九春”。正如南朝梁元帝在詩中《金樓子·志怪篇》所言,“其花似杏,而綠蘂碧須,九春之時,萬頃競發,如鸞鳳翼。”
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和對應的農耕事務等,通常將正月稱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陽、元陽、春王、正陽,將二月稱為仲春、酣春、大壯、中和、仲陽、陽中,將三月稱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等來加以劃分。像其他的稱謂,如天端、陽節、昭節、淑節、韻節以及蒼靈等,其實也都是對春天的雅稱。
由此可見,中國古人的智慧和對時節時令天氣的把握,是精細入微的,但從“春”的概念上,就博大精深。
-
5 # 文史新探
古代人分別用孟、仲、季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所以將春天的三個月稱之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是春天的第一個月,既是春天的開始,也是一年所有季節的開始,可理解為初春、早春,包含立春和雨水兩個節氣,立春是24節氣中第一個季節中國從秦代開始就一直把立春當做春天的開始。仲春是春季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包含驚蟄、春分兩個節氣。季春是農曆三月,也稱暮春、晚春,包含清明、穀雨兩個節氣。初春時地球的北半球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太陽直射,因而氣溫開始升高,冰雪開始消融,植物開始發芽,冬眠的動物開始甦醒,候鳥開始遷徙,春天是意味著溫暖、生機勃勃,意味著希望,也是養生的重要季節。
-
6 # 福自福地來wjf
這一句話,重點在釋不在春,何以把春用雙引?
此為解釋春象,又是解析春意,不是單單論春季的。
春者:四季之首。開年第一季節。前接冬季,後續夏來。形狀為冰熔而溫暖花開。植物生髮,色由青綠。陽氣始升,驚嗚雷動。眠蟲出土,百鳥林盈。
春主四方之東。
春主人體之肝臟,氣要清透,上通下行而和陸腑調五臟。
春主歲首三月,是為孟月,仲月,季月。
春主吉祥:春天,春財,春樓,春水,春藥,春情,春滿乾坤,春高若天。
春主少年。是為永遠!
回覆列表
1. 第一個階段:孟春。
2. 第二個階段:仲春。
3. 第三個階段:季春。
4. 因為古人用孟、仲、季來代表第一、第二、第三,所以春天的三個階段才有如上叫法
一、農曆一年分十二個月,依次為:
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據《呂氏春秋通詮》所載,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春季三月,第一月為孟春,第二月為仲春,第三月為季春。
三、農曆十二月份:
1. 農曆年分十二月份,即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臘月。
2.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每三個月為一季,即孟、仲、季。
四、各季節叫法:
1. 孟春,即農曆正月份。
2. 仲春,即農曆二月份。
3. 季春,即農曆三月份。
4. 孟夏,即農曆四月份。
5. 仲夏,即農曆五月份。
6. 季夏,即農曆六月份。
7. 孟秋,即農曆七月份。
8. 仲秋,即農曆八月份。
9. 季秋,即農曆九月份。
10. 孟冬,即農曆十月份。
11. 仲冬,即農曆冬月份。
12. 季冬,即農曆臘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