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馬振廷1

    德者得也!可也,果也。同於道,道亦樂德之,同與德,德亦樂德之,同與失,失亦樂德之。從這段經文可以定為老子,德得同意也。

    道者因也,德者果也。因果報應自作自受也。

    這段經文,重點解釋道可道非常道,同與道,無亦樂德之,同與德,可亦樂德之,同與失,非亦樂德之,常道不變的真理就是三個樂德,常變之不變也。

  • 2 # 溫永春1971

    德經,我沒看過。但可以探討一下。德是兩個人共同關係基礎上的。是以同心為根本的。而這個同心是建立在相互長期往來誠信之中的。而經就是基本準則的意思。道德經和聖經都談及德。聖經是予備行善,而道德經是修心為本,重德為果。倡導無為而行善。中國的道佛儒是相連為一體的。包括具體的,心平如靜,心明如淨。尊師敬長,團結博愛。不偷盜賭博,不貪酒淫亂,不貪財行賄,不背信棄義,不妄自追求。不陽奉陰違,不忤逆不孝,不奢奓懶惰,不義氣行事,不狂言傲損等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以後需多學習,常勉勵。

  • 3 # 張翼遠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德是對道的認識理解和踐行。所謂德,就是說人要順應自然的本源,不能與其背道而馳,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那麼就是具有德。

    現代漢語裡講的“德”,指的是一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所規定的理想化行為標準的程度。每個社會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其獨特的理想化行為標準,人們透過這種標準對社會成員的生產、社交、性行為、社會角色進行規範。比如在過去,守貞是女性的道德標準;而在革命時期,道德先鋒是像雷鋒一樣的共產主義戰士。這裡的“德”和老子講的“德”完全是兩回事。在《道德經中,“道”和“德”是分開的兩個概念。道是道,德是德。就像狐是狐,狸是狸一樣:雖然現代漢語中“狐狸”指的是一種紅毛的犬科動物,但實際上,古漢語中的“狐”和“狸”各指代不同的兩種動物。

    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概念,一般從字形學出發。如果我們查詢字源的話,可以發現,“德”這個字又三個意象組成:左邊的雙人旁指的是行走,部首的上半部分是一個眼睛和分岔路,下半部分是心。總體看來,“德”字表達了一個人行走在路上,用眼睛觀察,用心思考的意象。從中可以看出,“德”字表達了人的某種觀察、導航的能力。這個“德”的基本概念。

    那麼,老子是如何描述“德”的呢?《道德經》裡說,“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畜是養護,谷是凹下去的地貌,而“德”具有深遠的屬性,與“物”的淺顯是截然相反的。可以看出,“德”與“物”是不同的:“德”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客體(物);相反,德是一種能力,施於客體,養護萬物。

    “德”和“道”有著很微妙的異同。“德”和“道”一樣,無法言說,只能心領神會。然而,“道”是沒有行為主體的,所謂“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為主體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德”是偏旁是雙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的話,“德”指的就是人觀察、領悟、配合“道”的能力。

    用舞蹈作比喻的話,“道”就是舞曲,而“德”就是舞者聆聽舞曲的韻律並隨之起舞的能力。當然,舞蹈不是一個人跳的,人必須與節奏和其他舞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舞蹈。這種領悟舞步的能力只能在實際的舞蹈過程中領會,而不能被言語描述:舞者不可能讓音樂停下把音符“抓取”出來分析,也不可能讓人的舞蹈動作定格並加以描述。舞者更不能強迫音樂順著自己的舞步。他只有讓身體“配合”舞曲才能跳出優美的舞姿。

    “德”作為一種人觀察、配合事物執行的能力,有好幾個層次。

    首先,“德”是一個政治概念。古人的講的“以德治國”,指的是統治者“配合”人民社稷的能力。這和我們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的。我們今天講的“以德治國”,是指透過不成文的社會風俗或樹立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但從《道德經》看來,用社會風俗和道德標準治國屬於“仁義禮智信”,已經脫離了“德”的範圍了。正所謂:“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信”作為統治社會的手段,不僅比“德”低等,更是導致社會混亂的源頭。

    君主配合人民,即使從現代政治的角度來說,也是很合理的。在任何國家裡,統治階級總是少數人,佔有更多社會資源;被統治者總是占人口大多數,但擁有的社會資源更少。讓只擁有少量資源的大多數人口去適應擁有多數資源的少數人口,顯然是很不現實的。相反,如果統治者配合人民,不僅人民的各種需求可以得到滿足,統治者可以更好地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

    這樣的統治,不會讓人民覺得自己被統治了。他們反而會覺得,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而君主不過是為自己服務罷了。因此,德治的重要表現是君主無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當然,德治是有條件的。一個君主之所以能很好地配合人民的需求,是因為他對人民的需求、性格、風俗有著足夠深的瞭解。這在社群人口少於幾千人的情況才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老子推崇“小國寡民”。

    當一個統治者開始樹立道德楷模時(如舉孝廉、立貞潔牌坊),他實際上是在要求人民配合君主。但是,一個社會只要少數人能符合君主樹立的楷模,大多數人不能。如此以來,社會就會產生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不平等、競爭、混亂由此而生。

    除了治自己的國,德可以運用在外交上,用來治別人的國。強國遇上弱國,如果選擇欺壓或消滅,結果必然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但如果強國配合弱國,顯示權威而不動用武力,那麼兩者有可能共存:強國可以保持自己的強國地位,而弱國可以選擇向強國表示尊敬(進貢),維持和平。

    古代的東亞沒有像同時期的歐洲那樣發生太多的國際戰爭,靠的就是強國“配合”弱國的朝貢制度。朝貢制度在表面上看是中華帝國欺壓周邊小國,但實際上,中國皇帝賞賜外國使團和朝貢貿易,基本上是賠本生意。屬國在朝貢體系中獲得了實質性的經濟利益,而中華帝國也透過獲得屬國的政治承認,維持了地區性的權威,實現了長久和平。

    老子生於春秋時期,那時候諸侯爭霸,民不聊生。他提出“以德治國”、“無為而治”的概念,也是希望止息戰亂,天下太平。

    其次,在生活層面上,“德”是一個形而上概念,指的還是人領悟自身、社會和自然的執行規律,以配合它們運作的能力。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是指有修為的人(君子)有一種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領悟並配合(載)人事物的執行。

    進一步說的話,所謂一個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與外界對立。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赤子就是嬰兒,而嬰兒有幾個特點使其有“厚德”:首先,嬰兒沒有接受教育,因此沒有自我,也沒有主客體的概念,世界在嬰兒眼裡是不分你我,渾然一體的;其次,嬰兒是柔弱的,無法抵抗外界對他的影響,但也恰恰是因為他對外物沒有威脅,毒蛇猛獸才不侵害他。

    具體到生活層面的話,“德”要求一個人對像嬰兒一樣,對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無所抗拒,對周遭的人沒有分別心。在有德之人看來,他不是任由外界擺佈的傀儡,而外界也不是他必須控制、統制的物件。

    看那騎在馬背上的人:是人控制著馬,還是馬控制著人?好的騎手知道,騎馬時,人馬一體。人沒有刻意控制馬,反之亦然。相反,人和馬相互信任,才能使騎馬得以可能。這裡的信任,就是“德”在騎馬這一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生活中的其他事務都遵循著相似的規則。人和他的社交、工作、愛好,都存在著一種“人和馬”的關係。如果他起了分別心,就會傾向於刻意控制自己的伴侶、同事、生活習慣,要求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這樣的做法無疑會使彼此之間產生不信任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種社會關係上的衝突。相反,如果他充分信任他人,從長期來說是有益的。或許在個別情況下他會蒙受損失和欺騙,但從演化論的角度看,他中長期的各種事務會進行得更加順利而遊刃有餘。

    舉例來說的話,一個有德的人,在工作上不會挑三揀四,提什麼要求。相反,他會盡量配合工作的需要。因為絕不是因為他是個勞模,盲目壓抑自己的主見,而是因為他很信任他的工作會為他帶來機會和財富。

    因此,“德”亦可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外界的充分信任。當人與人在交往和貿易中缺乏信任時,往往透過外交辭令和法律檔案作為媒介和擔保。但如果人所有的交往和貿易都這麼做,效率會大大降低,社會也無法流暢地運作。從此可以看出,有“德”是要承擔風險的,因為信任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冒險。生活中有德之人,在外人看來可能會很傻很天真,沒有心機,因為他很充分信任他人。

    我們如今踐行“德”的做法,大抵都是不對頭的。當我們把“德”理解成“道德規範”的時候,我們以為,只要壓抑自我、強迫自己遵守既定的社會規範,我們就能成功。但事實恰恰相反。有“德”的人,他對待一切以德,包括自己:他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道”,即自己的需要、性格、身體狀況、行為規律、社會地位等客觀條件;他也知道怎麼讓自己的主觀意志配合自己的客觀條件,使自己獲得最好的發展。

    所以,有德之人也是自私的: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獲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謂: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裡,上德就是“無為”的德。那麼什麼是德“無為”呢?我們以前討論過,老子所說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具體到德無為,那就是指德支援著實際的社會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時德是有作為、有貢獻於社會的,所以是功於社會的,但它卻不因自己對社會的莫大貢獻而爭處社會之前之上,反而隱藏在社會之下之後。德無為就是德於社會功而不居或功成身退。

    達摩為第二十八代祖師。正當中國南北朝時代,印度佛教衰微,菩提達摩說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遂渡海東來,到達廣州,與南朝的梁武帝蕭衍見面。梁武帝是當時信奉宗教的皇帝,見到達摩祖師後,梁武帝對達摩祖師說:“我廣造寺宇,度眾人為僧,寫佛經、造佛像不遺餘力。凡此種種,有何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並無功德。”梁武帝追問:“為何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你不過幹了幾件好事,這實際算不了什麼功德。”梁王的行為實際上是有意的做這些事情,其目的和做生意沒分別,這種做法讓功德變得有限,真正的功德是真正無私的,也只有無私才能無限,所以達摩祖師才說梁王沒有公德。

  • 4 # 系統觀天下

    道和德是《道德經》的兩個主要概念,我用我的系統模式觀來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

    道就是形成系統的原始規律。德是由原始規律形成的最原始的系統,在這個原始系統裡邊會形成更多的子系統,生成萬物。所以,德遵循道的規律,而德蓄養下的萬事萬物又遵循德的規律。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具體的物讓萬物成為特定的有形的事物,趨勢讓萬物形成自己的運動方式。因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 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貴,是因為它們總是任由萬物自由生長,不強制它們。因此,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成熟結果,得到撫養和保護。 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深遠玄妙的德。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道是生萬物的,德是蓄養萬物的,德蓄養萬物的方式是遵循道的原始規律,而它自己並不主宰萬物,不干涉萬物。由此可見,德主要功能是蓄養萬物。

    《道德經》又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譯文:知道什麼是雄強,卻安於雌弱的位置,甘心為天下的溪壑。甘心為天下的溪壑,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開他,回覆到嬰兒般質樸的狀態。

    這一段是講做人品性,知道什麼是強大,而安於弱小的位置,他的胸懷就像溪谷,老子把這樣的人稱之為有德之人。

    德是蓄養萬物的,有德這種品性的人,他也能蓄養萬物而不爭,胸懷若谷,不主導別人,利用道的原始規律幫助別人發展,而他自己不貪功,不據為己有,這樣的人,他的品性跟德不是很切合嗎?所以老子把這樣的人稱之為有德之人。

    寫到這裡,老子已經把德解釋清楚了,什麼是德?德就是蓄養萬物,潤物無聲,滋養別人而不居功,遵守道的規律,幫助別人,而自己就好像不存在一樣。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譯文:上德之人不知道自己有德,所以才具備真正的德;下德之人總想著不失去德,實際上他並沒有德。上德之人順應自然不刻意表現自己的德,下德之人有所作為而刻意表現自己的德。

    這一段,老子解釋了上德之人和下德之人的區別,說:真正有德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德,因為他做的事情都是遵循道的原始規律,自然而然,所以他也不需要可以表現自己,只要遵循道就行了,遵循到萬物自然生長,生機勃勃。下德之人總是害怕自己失去德,總是刻意做事,可以表現自己的德,結果什麼事情也做不好。這真是,上德之人無為而無不為,下德之人刻意為之而終不能為。

    我總結了一下《道德經》宗旨,大概就是這樣一句話:順應道,合乎德,出而居谷,潤物無聲,蓄而不主,萬物自生。

  • 5 # 王子天華

    老子除道之外非常注重德,德字在《道德經》中多達十六章,四十一處。老子《道德經》全書八十一章,五千餘言,德字出現的頻率的確是較高的,僅次於道的一個範疇。

    道是天道萬物的本源,而德是天地萬物之所自得。

    道和德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德有上徳和下德之分。上徳和道的本性完全一致。如果道和德之間沒區別,也就沒有必要劃分上徳和下德了;其次,道和德的區別不僅僅是體用和本末之別,而且還在德雖是物之性,是事實的存在,但又有成為上徳和下德,成為道的可能性,只是並非天然地就是與道就成為一體。

    總之,德只是物之自性,可以是上徳,也可以是下德,但在邏輯上,人、地、天都應師法道,道又應顯於德而成為玄德。

  • 6 # 水滴紋繡

    學習《道德經》,需要明白《道德經》的基本邏輯是“道生德養”,也就是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生出來的,而天地萬物都要靠“德”來養育。

    接著說《道德經》中的“德”:

    “德”字由“彳、十、目、一、心”組成。彳——為小步,與行走有關;十——為靶心,表示目標;目——即十下面的一雙眼睛,表示目光瞄準靶心;一——為最原始即道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與心合起來就是本心、初心的意思,也就是沒有被“汙染”的心。

    綜合“德”的意思就是:直視自己的行為,目標明確,遵循本性、本心即自然規律,就為德。也就是說,遵循“道”者,就有“德”,德通“得”,即有德者一定有得。“德”還有陰陽德之意,陰德可以理解為還在積蓄中的力量,陽德可以理解為已經展現的力量。

  • 7 # 哥必

    【老子《道德經》中的“德”到底是什麼?】

    “德唯道是從”,而道是恍惚,道是摸之不得、視之不見,這是道的本性。而“德”到底是什麼呢?老子認為,“道”透過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種道作用於萬事萬物所顯現的各種功能,老子把稱之為“德”,道產生萬事萬物,而且內存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因此,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顯現。無道就無德,遵循道才會有德,不遵循道者無德。德與道是相融相通的,它像道一樣恍恍惚惚、深遠闇昧。德對於人類而言,它是品格、是德行,它能被人看到,被人解讀。只有真正領悟大道的人才能擁有大德,才能將德行發揮到極致。這也是道和德之間的關係。

    老子《道德經》全文“德”字出現43次,這些“德”字闡述了哪些內容呢?

    一、講述道與德的關係

    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21章)”,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

    2、“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51章)”,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道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應自然。......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以為有功,當導引萬物而不自以是主宰,這就是深遠玄妙的德。

    3、“含德之厚,比於赤子(55章)”,德行涵養行深厚的人,好比是個嬰兒。

    4、“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65章)”,經常遵循自然法則,就是玄德。玄德深遠,與萬物反其道而行之,然後達到極大地順應自然。

    二、講述德與行的法則

    1、“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23章)”,求道者,其言行就應當遵循自然規律;修養德行的人就應當崇尚美德。

    2、“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常德乃足,復歸於樸。(28章)”,不背棄自然德行,就能恢復到無求無慾的最初狀態。......自然德行不出現差錯,就能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自然德行保持充足,就能夠迴歸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38章)”,上德不表現為有德,實際上是有德。下德自以為有德,實際上是沒有德的。......失去了道以後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後才有仁。

    3、“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41章)”,最高的德行好像空無的峽谷,廣大的德行好像有不足,剛建的德行好像惰氣十足。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善良的人我會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對待他,結果使得人人向善。誠實之人我信任他,不誠實的人我也信任他,結果使得人人守信。

    5、“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54章)”,用道修身,個人就會純樸率真;用道治家,家庭就會富裕有餘;用道治鄉,鄉里就會長久和睦;用道治國,國家就會五穀豐登;用道治天下,天下就會普天昇平。

    6、“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59章)”,早作準備可說成是重視積功累德。重視積功累德就無往而不勝。

    7、“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60章)”,用道來治理天下,鬼也不起作用。......不但神明不傷害人,聖人更不會傷害人。神明、聖人都不傷害人,這是德的集中體現。

    8、“大小多少,報怨以德。(63章)”,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來報答怨恨。

    9、“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是謂不爭之德。(68章)”,善於帶兵的人不逞個人的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會怒形於色,善於克敵的人不和敵人發生正面衝突,......這就是與人不相爭的德行。

    10、“有德司契,無德司徹。(79章)”,只拿著借據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債的是無德的人。

    老子為了講述清楚德的具體含義,將德分為“上德”、“下德”,並提出符合“上德”條件的是“有德”,符合“下德”條件的是“無德”。為什麼“下德不失德”是“無德”呢?“下德”具體有哪些?第38章處提出“仁、義、禮、信”的具體道德,並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結合第23章“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可知道,在老子眼裡,從道者和從德者,本身是有區別的。也就是說只有“惟道是從”(21章)的人才是“有德”的,而遵守仁義禮信的人是“無德”的。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參照物件”不同,前者參照的是天地萬物,是“法自然”的邏輯;而後者參照的是古人之言,是“法聖人”的邏輯。聖人之言不是盡善盡美的,聖人的認知是無法突破歷史的侷限性的。換言之,聖人不是全能全知的道,他的書也不可能全面的指導後人。

    故此老子在對統治者建言時候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39章),也就是說針對治理國家而言:“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句話是遠遠不夠的,但是還要堅守根本,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地修身。這裡可以借用“照貓畫虎”來理解的“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有道者是直接觀察老虎的,而無道者是企圖透過貓的模樣來畫出老虎的模樣。大家都知道能被記錄下來的,只是老虎在某一時刻、某一狀態下的情景,並不能透過文學藝術的表達完全還原自己的認知,這就是語言的侷限性。而無德之人是完全脫離“道法自然”的實踐的,憑藉古人的描述和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從事。

    除了直接參考對“道”的認知來審視“德”之外,老子還提供了另外一種做法。這是可以跟“事有君”相互印證的思想。“聖人抱一為天下式”(22章),“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28章)“知此兩者,亦稽式。”(65章),“式”在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說“德”是有法可循的,而這個“法”與萬物而言是“得一”(39章),於人而言是“抱一”。這個“一”,正是“道生一”。

    以上可以看出,“德”一方面表現在“唯道是從”,一方面表現在“得一”。因此,對於“德”的認知可以透過“道”來論證,對於“德”踐行可透過是否“得一”來論證。老子說,自古以來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神得到一就有靈驗,空谷得到一就豐盈,萬物得到一就繁衍滋生,侯王得到一就能為天下的首領。他們都是從得到一才能達到的境界,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安寧,恐怕要廢棄;神不能保持靈驗,恐怕就要消失;空谷不能保持豐盈,恐怕要枯竭;萬物不能繁衍滋生,恐怕要滅絕;侯王不能保持統領地位,恐怕要垮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39章)

  • 8 # 路遠心更遠1974

    德者,萬物之所府。

    德又是什麼呢?上面說,道為萬物之所宗。那麼道是什麼作用在萬物之上的呢?以德府之。萬物合道故積德,積德則能養正,養正則能久。萬物離去道宗,則失德。失德不能養正,則病,病則亡。

    道為根,德為本,萬物為未。離道德不生,離德物不成。根生本,本生末,萬物成之。昭然紛紜若道德之華。視其華,可以窺其根基。根本牢固則物可以長久;根本不固物必將衰亡。故物昌盛者,必宗其根本;物敗亡者,必先失其所。

    府者,蓄也,養也,容也,成也。德之不府,則萬物不能成。不積德,則不能久。於萬物而言,道若母,德若鄉。聖人積天德府天下,蓄而養之,而使天下萬物皆能得其天,成其全。

    故謂,德者,萬物之所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考現代文散文閱讀應當如何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