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陳家宣

    我心中的文化人是這樣的:必須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必須有愛國情懷,必須有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之胸襟。必須是正能量。

  • 2 # 至簡1

    文化人:

    一,至少要有點文化知識,懂些道理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及自然科學、醫學的基本常識,才能不至於以訛傳訛。

    二,文化的本意是以文化人,以文感人。要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透過自己的思考,創作作品,發表自己的見解,創造價值,傳遞價值。

    三,有自己的底線,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3 # 塵緣未了698

    讀了點書,卻不甘寂寞,老是弄些不這麼樣的文章出來,隨後隨後一幫幫閒者吹吹打打,樹大旗曰“文化”,這就是文化人。

  • 4 # 靜謐光陰

    當一個人處於孤獨甚至惡劣的環境下,他依然可以面對自己,堅定自己的理念。這樣的堅定,使得他再次面對紛繁的俗世的時候,不會被任何外因影響,也不會被暫時的挫折擊潰,更不會因此後悔。而這個堅定的信念,往往又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反之,沒文化的人,不懂得如何與孤獨,與寂寞相處,他們的口頭禪往往是“無聊”“煩死了”,他們的快樂與落寞往往需要其他人或事或物來定義,其實,他們並沒有活的那麼“自我”。

    總之,有文化的人,他們會坦然接受甚至享受寂寞,因為他們有文化的腦袋知道,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甚至,有時候寂寞對於他們來說是躲避壓力,重新面對自己的本源和初衷的一種方式。

    而沒文化的人,他們會逃避寂寞,恐懼獨處,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自己來定義自己,他們只能透過他人來定義自己的存在和意義。

    有文化的人價值觀更加多元。見過不少沒文化的聰明人,特別聰明的甚至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完全自洽,在生活中運用裕如的價值體系。但問題在於,沒文化的人往往價值觀比較單一。ta可能是個複雜的人,但其價值體系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很少更多緯度更廣闊的資訊來源,所以深究起來,這種人往往有個單一的價值觀舉個例,比如他們對什麼是“好的”,可能有非常明確和簡單的判斷。他們可能會很難理解自己生活經驗範圍外的其他價值體系。而真有文化的人,會更加包容。因為一種價值體系只是一個維度而已。

    文化是一個十分廣大的概念,給它下一個精確和透徹的說法是一件挺困難的事。不少科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各種大師們,試圖從各自出發點來界定義文明的觀念。然而,迄今為止仍不贏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足的說法。許多人認為讀了一點書便也算是一個文化人,殊不知殊不知自己正在褻瀆文化,文化絕不僅是紙上談兵的學歷!那麼經歷的多了是算是文化嗎?也不算!文化雖然是後天培養的,但絕不僅是憑一番經歷就可以獲得。很多人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了豐富的閱歷,就一定是個文化人。應該還不算!那是野蠻生長的經驗積累,這種文化來得太過繁雜又偏執,摻雜太多的主觀臆斷。

    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看書,形成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與判斷標準,在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眼光與價值,例如如何成為真正的文化人,就是如此,做自己萬不可東施效顰,那樣只會讓行家貽笑大方。在我看來還是多看書,勤思考,有獨立的靈魂與社會擔當,別無他路可覓。

  • 5 # 1143160127吳世金

    “平時人們說的:想做一個文化人”,是帶有諷刺意義的貶義詞。意思就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冒充內涵認識,誇誇其談,本來是荒誕無稽,被吹噓得神乎其神,大言不慚的胡說八道。

    在古代,人們把識文斷字的人,美其名曰,文化人。

    這些識文斷字的人,能夠精通老百姓經常遇到的各種應用文。能夠代寫借條,收條,契約,書信之類的文字材料。

    這些人,雖然不是文武雙全,能夠透過種地,幫人做短工,但是,他們能夠幫助窮苦人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書寫難題。他們中的很多人,品行端正,性格孤傲,有窮苦人的剛正不阿,深受窮苦人的信任。

    所以,以前的所謂“文化人,文化水平,達不到秀才的水平,即使參加過鄉試,也是落榜生”。“秀才”,是讀書人。在地方上,有一點政治待遇。“文化人,就是窮苦人家中,能夠識文斷字的佼佼者”。

    “文化人”,是有錢人瞧不起的窮苦人,因為沒有錢去繼續讀書,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做不了大事情。只能夠混跡於窮苦人之間,為窮苦人做點實事。因為幫助窮苦人的緣故,深受窮苦人的愛戴。

    後來,因為一些識文斷字的人,半壺水響叮噹,自吹自擂,名不符實,大事做不來,小事做不好,人們就不高興這樣的人啦。

    現在說“我也想做一個文化人”,就完全是貶義詞語的運用。是透過自嘲的語言藝術,針砭哪些外強中乾,不學無術的人。

    小學畢業,就是以前那個年代,了不起的文化人。而在現在社會,則是一個半文盲。如果自己還要說:我也想做文化人。就是侮辱別人啦!

    不怕虎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所以,我要做一個“文化人”就是對隊友的失望。

  • 6 # 花小易創業生活

    1、讀書多的人並不一定有文化,見識廣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一個人有文化,那這個人一定有著: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2、根植於內心的修養。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做人禮貌,這就是修養。古人讀書最重要的一條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現代人讀書是學知識,只要分數高,啥都不重要。所有現在很多人脾氣暴躁,話沒說兩句就要粗言問候,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的多。這樣的人讀再多書,也不能算有文化。

    3、無需提醒的自覺。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裡,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自覺是無需提醒的,一個人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才會有自覺的行為。

    4、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在中國的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上,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斷一個人的素質是高是低。高談闊論的素質低,聽歌外放的素質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質低。說話、聽歌、吃東西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響了別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在一個公共區域裡,有素質的人說話都是低語交談,以不影響別人為標準。

    5、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什麼是善良,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善良是不讓人難堪,善良是懲強扶弱,善良是扶危濟困。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要體會到每一個人的感受,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一種信任與關懷。善,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不管如何艱難,我們也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 7 # 品讀摘要

    一個真正的文化人,應具備四種素養: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 8 # 南風書

    真正的文化人,不是讀書多,也不是學歷高,更不是自認為是小知識分子的人。

    而是能夠做到“已識乾坤大,仍憐草木青”的人。

    許多人,讀了很多年書,上了很多年學,覺得學歷高一些,見識廣一些,就常常忍不住瞧不起人。

    自認為已經脫離了低階趣味,是一個高於普通人的高階人士,遇事總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優越感。

    動輒就說這社會不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還是讀書吧,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

    這才不是真正的文化人。

    真正的才學會內化成涵養,最終成為有家國情懷,也有點滴溫情的實實在在的人。

    他們既能在危急關頭為國為家做貢獻,也能在平凡日常中體恤眾生萬物。

    如同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吃日本人給的糧食,這樣清高自持的人,在一個普通的夜晚,也會被一池碧水映滿荷花而感動不已。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不做螻蟻不做神,讀書只為更好地理解世界而已。

  • 9 # 中國文化初學者

    [問題分析]:平時人們所說的:想做一個文化人,既然文化人成為平常很多人嚮往的目標,就說明在很多人眼中,文化人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或者有著與眾不同的能力,同時也能從事一些普通百姓所做不到的事情,

    而提到為文化人,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往往和識文斷字的讀書人、知識分子聯絡在一起,而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把文化人直接等同於知識分子,讀書人,而提出怎麼樣的人才叫做文化人這樣的疑問,顯然是不認同這樣文化人等於知識分子的觀點,而是想進一步瞭解文化人真正內涵。

    [文化初學者的觀點]:

    怎樣的人叫文化人,我們可以從文化二字本身的含義去入手分析。

    一、“文”以載道,“文”是天道的代言,是人們認知天道規律的紋理路徑。文的本義是天象中交錯的紋路

    天象因為有了中恆交錯的紋理,從而給人們提供認知天象天道的紋理路徑,從而掌握天地執行的規律以指導人們耕種生活,所以古人常言文以載道,文是天道的代言,是人們認知天道規律的紋理路徑。

    而天道有什麼特點?古人眼中的天是一直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1、天是權威的體現:

    我們都知道,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大部分時間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時期,而天農業耕種對天時天道的依賴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農業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天時天道更加依賴,所以老百姓常言,農業是需要靠天吃飯,天對人們的生存乃至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乃至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天是絕對權威的體現。

    2、天道唯公,無私付出。

    天地無情有大情,天地長養地球上的萬物包括我們人類,但從不自恃有功,更不會因為而主宰萬物,最簡單的萬物生長靠太陽,天上的太陽無時無刻不在溫暖和照耀著人類及地球萬物,而從來沒有向人們索要過任何的費用和主宰過人類的生活,只是每天日出日落,默默為人們提供溫暖和光明。

    “文”的引申意為文字、思想和精神力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裡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後來引申為文字,文章,文獻。到最後成為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明。”

    文作為天道的代言,落入人間化為文字,而文字是人們思想意識和精神文明的載體。所以倉頡造字驚天地而泣鬼神。“文”的引申意為文字、思想和精神力,人們常說的文字入心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文字是人們思想精神代言。

    二、“化”是上行下效,以身作則,從而讓別人發改變和變化。

    我們在來看“化”字。《說文解字》說:化,教行也。段注: 上匕之而下從匕謂之化。 由此可知什麼是化?化為上行下效,以身作則從而讓別人發改變和變化。

    所以古人常說“以載道,以文化人”,就是效法天道,上行下效,以身作則,以精神力和思想去感化身邊的人。

    三、真正的文化人是天道的代言人,給人以溫暖和希望

    知道了什麼是文化,再來談怎麼樣的人才是文化人,就比較容易人了。從文化本身的含義我們就知道真正的文化人是天道的代言人,他們具有如下的特性和品質:

    1、真正的文化人擁有絕對權威和高度的實力。

    “文”作為天道的代言意味著與天道的相通,是天道在人類社會的代言,所以在人類社會的氏族部落,能夠讀懂“文”的人往往是部落的領袖和帝王,他們透過讀文觀象授民以時,指導人們的生產勞作從而有一個好的收成。他們擁有讀懂決定人們耕種勞作收成的天時規律的能力,所以人們也把他們稱之為聖人,也一個部落的領袖人們,是人們心中的太陽,帶給人們以希望和力量。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真正的文化人就是每一個行業的絕對權威的人物,他們引導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引路人和領頭羊,而行業本身無高低,只是分工有差異,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出狀元。

    2、真正的文化人擁有著胸懷天下的擔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宋·王禹偁《謝歷日表》:“臣聞天道無私,所以執行寒暑;聖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時。”

    “文”是天道在人間的代言,而天道至公,無私付出,比如太陽,默默的全心全意為地球萬物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沒有絲毫的懈怠和抱怨。所以古代聖人通天道而以文化人,造就了無數的以天下為己任的仁人志士。

    無論是道家的“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還是儒家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都在告訴我們,胸懷天下的擔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是真正文化人的寫照。他們同時也是別人精神的導師和思想的榜樣,因為他們擁有一顆真正服務他人的心,所以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往往感覺會很舒服,很放鬆,從而有意無意的可以感化他人。

    3、真正的文化人有著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契約精神。

    天道日月執行,一刻也沒有停息,我們無法想象,當哪一天日月星辰不運轉了,將會給地球上生活的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災難,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天地也是最具有契約精神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風一來必然春暖花開,冬天過去必然春天來臨,二十四節氣的精準運行了幾千年至今仍然指導者我們日常耕種勞作。

    所以作為天道代言人的真正的文化人必然有著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契約精神,言必行,行不果,所謂君子一諾千金,一言九鼎。

    結語: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一些人你跟他在一起就覺得特別的舒服和自在,讓你感覺很放鬆,他們身上卻有著如同太陽般的精神和品質,時刻給別人帶來溫暖和希望,這就是真正的文化人,他們是天道的化身和代言。真正的文化人,無關乎知識,也無關乎學歷,只關乎每個人的心,一顆至誠至善的心。每個人都是天地赤子,我們原本都有一顆至誠至善的天地赤子之心,只是生活的經歷讓我們很多人的本心被烏雲所矇蔽,每個人都有成為真在的文化人的機會和潛力, 只要你擁有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契約精神,有著胸懷天下的擔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擁有某個行業的權威實力,從而真正用自己的所學所長,破開烏雲的遮擋,重現至誠至善的赤子之心,如同太陽,照亮和溫暖別人。

    (圖: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10 # 梨渦淺笑9278

    說到文化,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是學歷、各種專業資歷、見識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文化的全部。

    有學校這樣寫校訓:“以德潤身,以文化人。” 以德潤身:意思是說用仁德愛護身體,修養身心。以文化人:意思是說用文章、文德、文教(禮節儀式)等教化人。我想這是文化的最好詮釋。

    文化是品行、學識、能力、力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文化名人,這些大德先賢透過自己的智慧為我們創造了不朽的中華文化。生在華夏,何其有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劉慈欣很多作品中有「日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