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東漢光武帝劉秀以仁慈著稱,不僅從未誅殺過功臣,而且對待降將也是相當寬厚,能不殺便不殺。不僅如此,就連殺害過大哥劉縯,並且差點斷送其帝王夢的朱鮪,劉秀也並沒有處死,並且還賞賜高官厚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到底是劉秀在作秀?還是有哪些不得已的苦衷?

    朱鮪是西漢末年漢陽郡人,在新帝王莽統治的後期,因不堪忍受官府的盤剝,遂加入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軍,並很快躋身為中高階骨幹。地皇三年(22年),義軍的根據地綠林山一帶發生大瘟疫,軍中將士死傷者眾多。在這種情況下,綠林軍兵分兩路到周邊謀發展。其中,朱鮪與王匡、王鳳等北入南陽,號為新市兵;王常、成丹等人向西挺進南郡,號稱下江兵。

    當年七月,新市兵進入隨州,平林豪強陳牧、廖諶等率領數千人響應,號稱平林兵。此時,西漢遠支皇族劉玄因為躲避朝廷的追捕,便加入到平林兵中,隨後又與陳牧、廖諶等人同新市兵會合。當年十月,劉玄的族弟劉縯、劉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反抗王莽,因為實力不足以存身,隨即也加入到綠林軍系統中。

    劉縯是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在加入綠林軍後不久,便多次率軍擊敗朝廷派來的大軍,並幫助綠林軍迅速擴充至數十萬人。為了增強義軍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擁立一位漢朝宗室為帝,已成為各路領袖的共識。就威望和功績而論,劉縯是首選,但朱鮪等人出於對他的忌憚,竟然利用他在前線作戰之際,擁立生性懦弱的劉玄為帝,是為更始帝,時在地皇四年(23年)二月。

    更始帝登基後,為了安撫劉縯,便進拜他為大司徒,名義上讓他執掌朝政,但實權卻交由大司馬朱鮪等人。劉縯對錯失帝位心甚怏怏,而最初跟隨他起兵的將領們也是恨恨不平,尤其以猛將劉稷(劉縯族弟)為甚。朱鮪擔心劉稷會舉兵作亂,便唆使更始帝將他殺死,劉縯聞訊後趕來勸阻,言辭甚是激烈。朱鮪等人早有謀害劉縯之心,遂鼓動更始帝將他一同殺害。

    朱鮪等人殺害劉縯後,又在更始帝面前百般構陷劉秀,想將他一併除掉,終因劉玄不忍心而作罷。等到綠林軍攻陷長安、王莽被殺後,取代新朝的更始政權為快速平定關東地區,便準備任命劉秀為行大司馬,去招撫河北各州郡。朱鮪聞訊後極力勸阻更始帝,但在劉秀族兄劉賜(亦是劉玄的族兄,對他有大恩)的極力勸說下,劉玄還是把劉秀派往河北。

    劉秀到達河北後,在密友兼頭號大謀士鄧禹的輔佐下,傾力結交當地的豪傑,並透過迎娶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從而獲得強有力的軍事支援。站穩腳跟的劉秀,經過近兩年的辛苦經營,不僅陸續掃蕩河北的各個競爭對手,而且還迫降數十萬銅馬農民軍,由此實力大增。建武元年(25年),劉秀在部眾的擁戴下稱帝,史稱東漢光武帝。

    劉秀經營河北期間,朱鮪奉更始帝之命鎮守洛陽,以便監視劉秀及樊崇率領的赤眉軍(與綠林軍併為新末兩大農民軍體系,此時在名義上歸附更始政權)。劉秀稱帝后不久,即率主力北上掃蕩異己勢力,朱鮪聞訊後率軍進犯劉秀的根據地河內,結果被將軍馮異擊潰,倉皇退保洛陽。不久,赤眉軍反叛並進入關中,更始帝兵敗被殺,時在同年十月。

    光武帝得知更始帝被殺的訊息後,一面派大司徒鄧禹率軍進攻赤眉軍,一面則親率大軍進攻洛陽。更始帝遇難後,朱鮪進退失據,雖有投降之心,但他作為光武帝的殺兄仇人,並且還差點斷送劉秀的帝王夢,深恐不會得到寬容,因此打算頑抗到底。因此,洛陽之戰打得異常艱辛,漢軍圍攻多時,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卻依然無法入城。

    朱鮪舊將岑彭此時在光武帝軍中效力,深知昔日主帥的顧慮,為了儘快解決當前的困局,便向劉秀毛遂自薦前往洛陽勸降,並得到批准。劉秀為表現誠意,便指著黃河發誓,只要朱鮪放棄抵抗,他願意既往不咎。岑彭見到朱鮪後,將光武帝的誓言說給他聽,後者思慮再三,最終決定獻城投降。

    朱鮪投降後,光武帝果然遵守承諾,不僅赦免他的死罪,而且進拜其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之後若干年,朱鮪一直在朝廷做官,官至少府(九卿之一,掌管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等,屬於肥差),而在他死後,子孫數代都承襲侯爵。朱鮪謀害光武帝的長兄,還險些斷送他的帝王夢,最終卻能得以善終,實在是傳奇。

  • 2 # 公元前

    首先、劉秀在洛陽建都,為了保證洛陽的繁榮穩定,有必要招降朱鮪,這是政治需要。為了統一天下,劉秀只能將個人恩怨放到一邊。

    二、劉秀作為政治家,心中自然有怨恨,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朱鮪當時主張殺劉縯,是可以理解的。朱鮪作為綠林軍將領,他站在更始帝的立場上考慮,殺劉縯是忠臣。

    三、劉秀的宿敵很多,仇人當然要殺他的親人。

    光武帝劉秀能夠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放下,完全是為了國家大局考慮,他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政治目的的,所以劉秀執政期間才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局面。

    劉秀平定河北以後,很可能要進攻長安。為了阻止劉秀的進攻,更始帝劉玄派大將朱鮪、李軼等人率三十萬大軍進駐洛陽。朱鮪和李軼配合的非常默契,劉秀手下的將領馮異派兵久攻不下長安。隨後,馮異給李軼寫了一封信勸降信。

    李軼收到信之後,猶豫不決,他知道更始帝劉玄的政權已經走向了滅亡,但是因為自己殺害了劉縯,他害怕劉秀會殺了自己,所以不敢投降。考慮再三,李軼給馮異回信表示願意投降。從此,馮異的軍隊節節勝利。

    但是劉秀並沒有接受李軼投降,而是把李軼的投降信洩露了出去。朱鮪知道此事之後,立即派人將李軼斬殺。李軼的死是情有可原,畢竟他殺害了劉秀的大哥,劉秀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朱鮪殺死李軼之後,劉秀的大部隊隨即將洛陽圍了個水洩不通。面對劉秀如此大的陣勢,朱鮪選擇死守洛陽。結果劉秀好幾個月都沒有拿下洛陽。劉秀決定招降朱鮪。劉秀派岑彭成功遊說了朱鮪,還拜朱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 這也是為什麼劉秀能夠成為一代明君,成大事者必定具有王者風範。劉秀不殺朱鮪的原因:(1)洛陽久攻不下;(2)朱鮪和劉秀兩人的立場不同。這和背信棄義的李軼不同。

    在國家大局面前,劉秀確實展現了王者風範。劉秀在統一天下之後,分封了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雖然劉秀後來收了他們的兵權,但他們的地位仍然可以保留,這也是劉秀的偉大之處。

  • 3 # hongzhi8

    當初張繡背叛,殺了曹操大兒子,再加心腹大將典韋!!

    後來投降,曹操說過一句永垂史冊的名言,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君也!

  • 4 # 江曉01

    劉秀與朱鮪有殺兄之仇,又屢屢與劉秀為敵,但劉秀奪取天下後,對朱鮪封官許願,朱鮪得以榮華富貴,安享晚年,主要原因:首先,劉秀在洛陽建都,保證洛陽繁榮,和平解放洛陽非常有必要。所以,招降朱鮪,是政治需要。劉秀要統一天下,個人恩怨只要放下。第二,朱鮪當時主張殺劉縯,劉秀是政治家,心中怨恨,但也可理解。更始帝劉玄是綠林軍擁立的,劉縯威望高,有能耐,也有實力,朱鮪作為綠林軍將領,站在更始帝的立場上,殺劉縯是對的,是忠臣。第三,劉秀的敵人很多,仇人也不少,招降納叛將來肯定不了,一旦殺降殺叛,敵人誰肯投降,只能個個拼命,後患無窮!

  • 5 # 文史磚家

    光武帝劉秀堪稱史上最寬厚的開國之君,不僅從未誅殺過功臣,就算是對待降將,也是能不殺便不殺。在這些人中,更始政權大將朱鮪堪稱典型的“幸運兒”,因為他不僅謀殺過劉秀的大哥劉縯,而且還屢屢與劉秀為敵,堪稱光武帝刻骨痛恨的仇敵。那麼,朱鮪為何要跟光武帝作對?他又因何被赦免?

    朱鮪是漢陽當地的豪強,後來加入到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軍中,並迅速成為高階將領。地皇三年(22年),綠林山一帶發生大瘟疫,軍中死傷眾多,為儲存有生力量,王匡等人決定離開根據地,兵分兩路到周邊謀發展。其中,朱鮪追隨王匡、王鳳北入南陽,號為新市兵;王常、成丹等人向西挺進南郡,號稱下江兵。

    當年七月,新市兵進入隨州,平林豪強陳牧、廖諶等率領數千人響應,號稱平林兵。此時,西漢遠支皇族劉玄因為躲避朝廷追捕,便加入到平林兵中,並與新市兵會合。當年十月,劉玄的族弟劉縯、劉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反莽,隨即也加入到綠林軍系統中。

    劉縯、劉秀加入到綠林軍中後,憑藉著高超的軍事才能,屢屢擊敗王莽派來的圍剿大軍,使得隊伍的規模擴張至數十萬。隨著綠林軍規模的日益壯大,為增強號召力和凝聚力,擁立一位漢朝宗室為帝,已成為各路領袖的共識,但在選擇由誰來繼位的問題上,內部卻產生重大分歧。

    其實,就能力、威望而論,劉縯最應該擔此重任,然而朱鮪等人因為畏懼、嫉妒他,非常不希望讓他擔任皇帝,反而看中庸劣懦弱的劉玄。所以,他們趁著劉縯在宛城作戰期間,做好劉玄登基的所有工作,然後將劉縯從前線召回,強行要求他承認現狀。

    劉縯雖然咽不下這口惡氣,但考慮到若跟朱鮪等人決裂,自己的孤軍將很難成事,所以為了完成推翻王莽的大業,只能強行忍耐不滿的情緒。就這樣,在地皇四年(23年)二月,綠林軍在南陽擁戴劉玄為帝,宣佈恢復漢朝,並改年號為更始。劉玄即位後大封群臣,其中朱鮪被封為大司馬,劉縯獲封大司徒。

    然而,追隨劉縯投軍的南陽世家大族很鄙視劉玄,並對劉縯無緣帝位憤憤不平,尤以名將劉稷為甚。此時,朱鮪等人因畏懼劉縯的威名更盛,便唆使劉玄以“抗命”罪將劉稷、劉縯一併殺害。(“更始乃與諸將陳兵數千人,先收稷,將誅之,伯升固爭。李軼、朱鮪因勸更始並執伯升,即日害之。”見《後漢書·卷十四》)。

    不久,綠林軍攻陷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後,劉玄任命劉秀為行大司馬,去招撫河北各州郡。對於這個舉動,朱鮪極力阻止,但在劉秀的族兄劉賜的極力勸說下,劉玄還是把劉秀派往河北(“更始欲令親近大將徇河北,未知所使,賜言諸家子獨有文叔可用,大司馬朱鮪等以為不可,更始狐疑,賜深勸之乃拜光武行大司馬,持節過河。”引文同上)。

    劉秀達到河北後延攬英雄、廣收民心,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經營,發展成為一個“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強大勢力。建武元年(25年),劉秀在部眾的擁戴下,同更始政權決裂,並在鄗城千秋亭稱帝,史稱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后,親率20餘萬大軍南下進攻洛陽,而此時據守洛陽的,正是讓他恨入骨髓的朱鮪。

    然而洛陽之戰打得異常艱辛、慘烈,漢軍圍攻多時,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卻依然無法入城。而朱鮪雖然暫時守住城池,但城內形勢卻也不樂觀,很多部將跟漢軍暗通款曲,準備獻城投降。在這種情況下,劉秀派朱鮪昔日的部將岑彭去勸降,並指著黃河發誓,只要後者放棄抵抗,他願意既往不咎,並會優待朱鮪。

    朱鮪思慮再三,便跟著岑彭到劉秀的軍帳中請降,後者果然遵守承諾,不僅赦免他,還進拜其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之後若干年,朱鮪一直在朝廷做官,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而在他死後,子孫數代都承襲侯爵。朱鮪謀害劉秀的親哥,還屢次與他為敵,最終卻能得以善終,由此可見光武帝的宅心仁厚。

    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帝即解其縛,召見之,復令彭夜送鮪歸城。明旦,悉其眾出降,拜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後為少府,傳封累代。見《後漢書·卷十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便利店一個月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