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意盎然智慧暖通
-
2 # GMCC壓縮機
空調工作原理是透過改變製冷劑狀態,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放熱、吸熱,從而達到搬運室內外的熱量。
製冷過程:空調工作後將液態製冷劑送至室內蒸發器,吸熱蒸發為氣態低壓制冷劑帶走室內熱量。接著將氣態低壓制冷劑運送至壓縮器壓縮成高壓氣態並排入室外冷凝器,在冷凝器放熱冷凝為液態高壓制冷劑,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製冷劑,再次送至蒸發器從而完成製冷迴圈。
制熱過程:空調製熱的過程跟製冷過程相反,在四通閥作用下將液態製冷劑送至室外蒸發器,製冷劑吸熱蒸發成氣態低壓制冷劑,接著運送至壓縮器壓縮成高壓氣態並排入室內冷凝器,在室內冷凝成液態高壓制冷劑,釋放出熱量,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製冷劑,再次送至蒸發器從而完成制熱迴圈。
-
3 # 問你所想
空調即空氣調節器,日立空調是一種用於給空間區域(一般為密閉)提供處理空氣溫度變化的機組。它的功能是對該房間(或封閉空間、區域)內空氣的溫度、溼度、潔淨度和空氣流速等引數進行調節,以滿足人體舒適或工藝過程的要求
-
4 # 鳳棲夕陽
空調的組成由: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四通閥這四個零件就是空調的四大件。另外還有一些配套零件:控制系統、四通閥線圈、排氣壓力感測器、排氣溫度感測器、油加熱器、吸氣壓力感測器、吸氣溫度感測器、翅片溫度感測器、冷凝溫度感測器、蒸發液體溫度感測器、壓縮機內建保護器、電流互感器、接觸器等部件組成我們所看見的空調。
如圖即為空調的最簡圖,理論來源於冷媒的蒸發吸熱、冷凝放熱。室外機放置在室外為冷凝器為冷媒冷凝放熱提供條件,壓縮機壓縮冷媒後冷媒呈高溫高壓的氣體形態,冷凝器風機執行空氣迴圈將冷媒的熱量帶走,冷媒冷凝放熱呈高壓液體形態。液體流過節流閥壓力降低冷媒其他屬性不變,這個時候冷媒會蒸發,蒸發過程中會吸收熱量。蒸發後的冷媒呈低溫低壓的氣體形態,進入壓縮機再次壓縮完成一個製冷迴圈。
而其他的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電磁閥、接觸器是為了讓空調在設計的引數下執行。
-
5 # 揚子空調
壓縮機將氣態的氟利昂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氟利昂,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氟利昂,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然後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由於氟利昂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氟利昂,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
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然後氣態的氟利昂回到壓縮機繼續壓縮,繼續迴圈。制熱的時候有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與蒸發器的流動方向與製冷時相反,所以制熱的時候室外吹的是冷風,室內機吹的是熱風。
-
6 # 暖通老李
空調有可分為單冷空調和冷暖兩用空調,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
空調大多數是製冷劑氟利昂迴圈,由氣態轉液態時,釋放大量的熱量,而由液態轉為氣態時,會吸收大量的熱量(即先吸熱氣化轉液化放熱);壓縮機將氣態的製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然後送到冷凝器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然後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由於製冷劑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少,液態的製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製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制熱的時候有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製冷劑在冷凝器與蒸發器的流動方向與製冷時相反,所以制熱的時候室外吹的是冷風,室內機吹的是熱風。
-
7 # 北方豪總
壓縮機將氣態的氟利昂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氣態氟利昂,然後送到冷凝器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氟利昂,所以室外機吹出的就是熱風。然後到蒸發器,猶豫氟利昂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氟利昂,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外機的風扇淨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
-
8 # Talk工控白
空調的基本功能是調節房間內的溫度和溼度,夏天製冷冬天制熱。因此,空調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製冷過程與制熱過程而已。
空調製冷的製冷工況
空調工作時不斷把房間的多餘熱量移除至室外,使房間內溫度保持人體感覺較舒適的溫度範圍內。空調製冷工況涉及到的有兩個迴圈系統,分別是製冷迴圈系統和空氣迴圈系統。
第一部分,製冷迴圈系統。
空調採用蒸汽壓縮製冷迴圈方式,有四個工作過程,分別是壓縮、冷疑、節流、蒸發。
製冷劑經過毛細管節流降壓,在室內側的蒸發器中壓沸騰氣化,吸收房間內多餘熱量,把它變成低溫低壓氣體,再經過壓縮機變成高溫高壓氣體,最後在室外側的冷疑器中冷疑成液體,放出熱量。此熱量就是房間內多餘的熱量。
第二部分,空氣迴圈系統。
空氣迴圈利用電風扇強迫室內、室外的空氣一一定的線路對流。目的就是提高熱交換效率。室內空氣從迴風口進入空調,經過濾塵網進入室內測蒸發器進行熱交換,冷卻後再吸入離心風扇,最後冷風由送風口送至房間內。室外空氣從空調左右兩側進入進風口,經過風扇吹至室外側冷疑器,熱交換後的熱空氣再從空調的背後出風口排至室外。空調既然有製冷工作過程就有制熱工作過程。
空調的制熱工作的制熱工況
空調常用的制熱方式一種是電熱制熱,另一種是熱泵制熱。此圖是熱泵型空調的熱泵制熱。都知道,冷疑器的冷疑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蒸發器進行的蒸發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現在是想要室內側房間放熱,室外側吸熱。滿足這個要求只要將室外側冷疑器改為蒸發器,室內側的蒸發器改為冷疑器,那麼空調則從製冷狀態變為制熱狀態。這就是熱泵型空調的基本製冷原理。
根據空調上述的制熱的原理,應該知道空調中的四通電磁閥的作用了吧?就是起到換向作用。切換製冷劑在管道中的流向,使空調不僅能製冷還能加制熱。空調的制熱過程和製冷過程幾乎相似,只是蒸發器跟冷疑器的工作位置互換了下。
-
9 # 太平洋家居網
恩,空調原理這個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大概就是懂的人就知道很簡單,不懂的人就覺得很難吧!而空調呢,又分為家用空調和大的中央空調,這2個是不一樣的原理,今天我們來說說家用空調的原理吧!
一般來說,家用空調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室外機和和室內機。這2個部分相互協作,才能讓空調運轉起來,幫助我們降溫哦~那麼他的製冷和原理是什麼呢?有點枯燥,大概就是下面這樣:
家用空調製冷原理:
氣態的冷媒,也就是製冷劑進入到空調的壓縮機內,透過壓縮機被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然後被送至冷凝器,也就是空調的室外機,透過冷凝器和降溫系統散熱成為低溫高壓的液態冷媒,這個就是室外機抽出來的風是熱的原因。
液態冷媒透過膨脹閥,再進入空間相對放大的蒸發器(室內機),由於空間突然增大,壓力瞬間減小,液態冷媒就會吸收大量的熱量而汽化,變成氣態冷媒,而液態冷媒因氣化需要吸收的熱量就由室內的空氣提供,這個換熱效果讓室內的空氣失去熱量降溫,所以室內的空氣進入蒸發器(室內機)後,出來的風是冷風。氣化後的氣態冷媒又重新回到壓縮機進行迴圈。
另外,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汽透過蒸發器後遇冷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當然咯,我們很感謝空調,一般人也不需要懂他的原理,好用就行對不對。
-
10 # 淨潤達
空調是空氣調節器的簡稱,就如同我們熟知的一樣空調就是用於製冷或加熱的,用它來調節空氣的溫度。空調製冷其實用到的是我們生活中熟知的蒸發製冷的原理。蒸發製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蒸發越快,製冷越快,溫度越高、壓力越低製冷就越快。
02
現在用的空調採用的蒸發工作物質一般都是氟里昂(氟里昂是總稱,分很多種),氟利昂在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或易揮發液體,無味或略有氣味,無毒或低毒,化學性質穩定。
03
空調製冷過程: 先把低壓的氣態氟里昂被吸入壓縮機,將其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氣體氟里昂,此時的氟利昂就具有很快的蒸發特性了; 之後氣態氟里昂會來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熱過程中,逐漸冷凝成高壓液體氟里昂;接著,透過節流裝置降壓又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氟里昂混合物。此時,氟利昂進入室內的蒸發器,透過吸收室內空氣中的熱量而不斷汽化,這樣,房間的溫度降低了,它也又變成了低壓氣體,重新進入了壓縮機。如此迴圈往復,空調就可以連續不斷的運轉工作了。
空調的能效等級有五個等級,其中能效等級為一的能效比最高,也最為省電,但是能效等級為一的空調的價格也最貴,那麼我們家庭使用的空調幾級能效最好呢?
空調能效等級
家庭使用2級能效比效果最佳:
家庭使用2級能效比效果最佳,1級能效比的空調確實要比2級能效比的空調單位耗電量要低。但是,是否達到最佳省電效果,還需根據個人家庭使用習慣來換算。一般來說,小1匹和1匹空調連續工作10小時才能節省1.5度電,每天並不需要使用這麼長時間的家庭就不需要刻意選擇能效比最高的產品。有專家指出,2級能效比其實是一個“臨界點”,根據測算,一般家庭使用2級能效比的空調節能效果通常達到最佳。
空調能效比
並非選擇能效比越高越好:
在經過了能效比的攀比炒作後,一些不負責任的廠家已經直接將消費者帶入“高能效消費的誤區”。根據國家的能效標準,空調能效比分為5級,1級為3.4,表示能源效率最高,5級為2.6,表示能源效率最低。5級能效比代表了中國空調業的水平,中國製定的1級標準是一般企業努力的目標,2級代表節能型產品,3、4級代表國家的平均水平,5級產品是未來淘汰的產品。所以並不是買能效比越高的產品越省錢,這涉及到產品成本與節約電費之間的衡量。綜合考慮投入、收益,有的消費者選擇第2級、3級能效比的空調也許會較為合算。
空調能效等級實圖
高效不等於永遠高效:
不少消費者在購買了節能空調後,總認為就是終身高效,但實際上,空調出現效能衰減現象是業界一直沒有關注的問題。空調效能衰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空調的換熱器效率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傳統空調的換熱器,使用親水鋁箔作為熱交換介面,而鋁箔的親水性是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衰減的,當其親水性衰減後,製冷時產生的冷凝水就會在鋁箔翅片間形成水橋,堵塞出風風道,從而導致製冷效果衰減。此外,傳統空調室外機長期暴露在各種煙塵、風沙環境下,久而久之就會積塵、變髒,而且很難清洗,這會直接導致換熱效率降低,是空調效能衰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高效加長效才是空調的關鍵。
總結:透過上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空調的能耗雖然表示了空調在能耗上的消費,但是空調的成本還要考慮空調本身的價格和空調的生產水平,透過這樣的考慮,家庭空調能效等級應該選擇二級、三級最好。
空調匹數原指輸入功率,包括壓機、風扇電機以及電控部分。因不同品牌其具體的系統及電控設計的差異,其輸出的製冷量也各有不同,故其製冷量以輸出功率計算。
一般來說1匹的製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以國際單位換算應乘以1.162,故一匹製冷量為2000×1.162=2324W。這裡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1.5匹的應為2000×1.5×1.162=3486W,依此類推,大致能判斷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製冷量2200~2600W都稱為一匹,3200~3600W為1.5匹,4500~5500W為2匹。
國家標準規定,房間空調器的大小按製冷量引數標註。比如一臺型號為KFR-22GW的空調,其中數字“22”即表示這臺空調的製冷量為2200W的空調器,可以簡稱為“22型”。可是現在很多人都不這麼叫,而是叫多少多少“匹”,其實叫“匹”是完全錯誤的。“匹”是一種功率單位,1匹(馬力)=735W(瓦),過去在日本的口頭叫法把輸入功率為735W空調叫1匹空調,輸入功率為1470W的空調稱為2匹空調......但由於空調輸入功率不一定剛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分別稱小2匹和大2匹;介於1匹和2匹之間就稱1.5匹等等。
由此可見,這種叫法其實是很不科學的。
其一:反映的資料並不精確,只是一個大概值;
其二:輸入功率並不能準確反映空調的實際製冷量。由於空調的質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效比是反映空調製冷效率的引數,即實際製冷量與輸入功率的比值,如一臺製冷量為3000W的空調,其輸入功率為1000W,那麼能效比就是3),在輸入功率相同的情況下,其製冷量卻並不相同,如一臺能效比為2.6,輸入功率為1000W的空調,其製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臺能效比為3.5、輸入功率同為1000W的空調,其製冷量就是3500W。可見製冷量就相差很大了,按“匹”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空調製冷量是反映空調製冷能力的重要引數,是空調選型的基本依據,家用空調一般按120-150W製冷量/平方米選型,房間西曬、隔熱密封差,還可適當加大,但一般不必超過200W/平米。如一間20平米的臥室,不西曬、密封隔熱好,選26型(製冷量2600W)即可;若密封隔熱稍差可選30型;若西曬且密封隔熱不好,可選32、35型等。如果按輸入功率“匹”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由此可見,所謂的“匹”是不能準確反映空調器製冷能力的,只有按空調型號上標註的製冷量引數才是準確的、科學的。
空調匹數空調匹數是表示空調的製冷量和制熱量大小,目前市場上空調匹數通常有1P、大1P、1.5P和大1.5P以及2P等,這幾種空調匹數主要是指臥室裡面的空調匹數,而客廳的空調匹數有大2P、大3P以及大5P以上等。
-
11 # 幽文雅傑
我嘗試解答這個問題。空調原理簡而言之是熱量轉移。以常用的家庭使用的分體空調舉例,夏天空調將室內熱量轉移到室外空氣,這樣家裡熱量轉移掉了,溫度降低,大夥覺得涼快了。冬天空調從室外吸取熱量轉移到室內,室內溫度上升,暖和了。這個過程的實現,由空調系統四大部件來完成,分別是: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和蒸發器。製冷用的法則是逆卡諾迴圈原理,本質是熱量轉移的規律。空調的發明者是美國的開利先生,也是目前三大空調品牌開利空調的創始人。感謝這些技術先驅和發明者,為我們的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貢獻。知識就是力量,希望咱中國在基礎科學投入更大的關注和投入,而不是著力於金融地產娛樂等虛假繁榮。尊重科技,尊重科技人才。
-
12 # al在離別時
空調執行中的四大部件及作用
1.壓縮機:壓縮機在系統中的作用就是把低溫低壓的氣態的製冷劑經過壓縮機作用成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
2.冷凝器:它的作用就是透過降溫把氣態的製冷器變成液態的,冷凝是一個放熱過程,透過風機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去。
3.節流裝置:節流就是降低系統內製冷器的壓力,一般空調的節流是用膨脹閥和毛細管。
4.蒸發器:蒸發和冷凝是個相反的過程,蒸發是把液態的製冷劑吸收熱量變成氣態的製冷劑,蒸發是一個吸熱的過程。
空調執行的原理圖:
空調製冷流程:低溫低壓的製冷劑透過壓縮機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在透過冷凝器作用變成中溫高壓的液體,透過節流降壓成中溫低壓的液體,最後經過室內機的蒸發器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如此迴圈下去。
注:製冷執行時,家用空調的室外機的翅片是冷凝器,透過風機將釋放的熱量散發到大氣中去,也就是風冷。這就是為什麼夏天時候室外機吹的是熱風的原因。蒸發器在室內機,蒸發器吸收房間空氣中的熱量,將空氣的溫度降下來透過風機送出冷風。
空調的制熱流程: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透過壓縮機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直接透過四通閥的作用進入室內機的冷凝器,變成中溫高壓的液體在節流降壓成中溫低壓的液體,最後到室外機蒸發器蒸發成低溫低壓的氣體,回到壓縮機迴圈。
注:空調製熱和製冷是個相反的過程,制熱時家用空調的室內機成了冷凝器,室外機是蒸發器,室內機制熱吹出熱風,室外機吹的是冷風。
-
13 # 白雲藍天19661128
空調的工作原理是透過壓縮機工作產生的高低壓原理利用氟利昂的特性,高壓一般在15MPa左右產生熱能透過風機降溫使氟利昂在氣化的過程中產生製冷效果。低壓側壓力為5MPa形成壓差,吸收室內的熱量和水分子產生水透過水通道流向室外。電控電路分兩部分,主控板,從控板形成一個完整的電控系統。軟體部分,是人按使用的要求把軟體編輯成羅輯關係透過遙控器控制空調裝置的工作狀態。無論櫃機、掛機通電後主板系統得電,檢測整機系統狀態,和環境。按人所操控的方式進入工作模式主控板發岀工作指令。內外機開始工作執行,夏天處機冷凝器產熱,內機產生冷氣。冬天反知,它的冬天室內產熱,夏天產生冷氣的工控模式是靠一個叫四通閥工件實現的。溫度檢測有室內溫感測器,室內外管溫感測器,壓力感測器,高低壓感測器,壓機溫度保護器,過載保護等系列感知元件完成一個整體的保護裝置。冬天外機冷凝器結霜透過外管溫控制化霜功能,自動停機有溫度設定停和定時停機兩種。透過以上描述岀現各種故障按其工作原理去分析故障維修。
-
14 # 我裡個乖乖啾咪
空調製冷分為四個過程,一,壓縮過程,從蒸發器也就是室內機出來的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壓縮機將其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體,像一個水泵。二,冷凝過程,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進入室外機的冷凝器,經過風扇散熱,降溫冷卻並冷凝為液態。製冷劑散熱,所以夏天空調外機是往外吹熱風。三,節流過程。將低溫高壓制冷劑液體變為低溫低壓氣液混合狀態。四,蒸發過程,進入室內機的蒸發器,吸收房間內空氣的熱量,所以室內機才能吹出冷風。一個迴圈結束。空調是將室內空氣的熱量吸收,然後輸送到室外。
回覆列表
空調的工作原理和水泵的工作原理類似,水泵是把低處的水搬到高處,空調是把熱量從室內搬到室外,或者是室外搬到室內,都是屬於搬運工。空調是熱量的搬運工,所以空調又稱為熱泵。
空調的核心部件是壓縮機,熱量能搬來搬去,全靠壓縮機的做功。很多人可能以為空調製熱是電熱轉化而來,實際不是,也是靠壓縮機做功而來。我們知道電能直接轉化成熱能,其最大的轉化率也不超過100%,多多少少有一定損耗。但是我們看空調的銘牌引數會發現,空調的制熱量遠高於輸入的電功率。比如我們看到下面這個制熱的額定功率(即輸入的電功率)是1260W,而得到的熱量(即額定製熱量)是4600W,是輸入電功率的3.65倍,這個就是空調的能效比cop。所以我們知道為什麼空調製熱要比電暖器制熱省電了,因為電暖器是電熱直接轉化的,最大的能效比不超過1。
那既然說空調是熱量的搬運工,夏天製冷還能理解,因為室內的熱量比較大,所以能搬到室外,搬到室外後,室內就涼快了。但是冬天室外那麼冷,怎麼還有熱量從室外搬到室內呢?這裡可能很多人把溫度和熱量等同了,實際上兩者不是一個概念。只要有溫度,裡面就蘊含了熱量。我們想想0度和零下10度之間是不是有溫差10度,這個溫差當中就蘊含了熱量。只要有熱量,壓縮機就能夠從中吸取。空調好不好,其中之一就看在低溫環境下制熱好不好。有的空調0度時制熱就不行了,能效比下降很厲害。有的空調在0度時,制熱依舊很好,能效比都不衰減,甚至在零下25度還能工作。
最後借用一句廣告語,空調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