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微微餓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科學家對於地球的研究尤為重視。萬物都有一個生長的過程,地球也不可能是憑空就會出現的。那麼地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專家的猜想。

    1.彗星碰撞說:這種學說認為很久很久以前,一顆彗星進入太陽內,從太陽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內的幾個不同行星(1749年)。

    2.隕星說:這種學說認為限星積聚形成太陽和行星(1755年,康德在《宇宙發展史概論》中提出的)。

    3.宇宙星雲說:17%年,由法華人拉普拉斯在《宇宙體系論》中提出,他認為星雲(塵埃)積聚,產生太陽,太陽排出氣體物質而形成行星。

    4.雙星說:這種學說認為除太陽之外,曾經有過第二顆恆星,所有行星都是由這穎恆星產生的。

    5.行星平面說:這種學說認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個平面上統太陽轉,因而太陽系才能由原始的星雲盤繞而產生。

    6.衛星說:這種學說認為海王星、地球和土星的衛星大小相等。也可能存在過數百個同月球一樣大的天休,它們構成了大陽系,而我們已知的衛星則是被遺留下來的“未被利用的‘材料。

    在以上眾多的學說當中,康德的隕星假說與拉普拉斯的宇宙星雲說,雖然在具體說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認為太陽系起源於瀰漫物質《星雲)。因此,後來把這個假說統稱為康德—拉普拉斯假說,而且被相當多的科學家所認可。

    但隨粉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星雲假說’也基露了不少不能自圈其說的新問題:如逆行衛星和角動量分佈異常問題。根據天文學家觀察到的事實,在太陽系的系統內,太陽本身質量佔太陽系總質,的99.87%,角動,只佔0.73%。而其他九大行星及所有的衛星、彗星、流星群等總共只佔太陽系總質量的0.13%,但它們的角動量卻佔99.27%.這個奇特現象,天文學上稱為太陽系角動,分佈異常問題。星雲說對產生這種分佈異常的原因“束手無策”。

    另外,現代宇航科學發現越來越多的大空星體互相碰攏的現象,1979年8月30日,美國的一顆衛星P78-1拍攝到了一個罕見的現象:一顆彗星以每秒560千米的高速一頭栽入了太陽的烈焰中。照片清晰地記錄了彗星衝向太陽並被吞噬的悄景,12,J%時以後,彗星就無影無蹤了。

    1887年,也發生了一次“太空車禍”,人們觀測到一顆彗星在行經近日點時,彗頭被太陽吞噬。1945年,也有一顆彗星在近日點“失蹤‘。前蘇聯天文學家沙弗洛諾夫還認為,地球之所以側著身子圍繞太陽轉,是地球形成1億年後被一顆直徑1000千米、重達10’,億噸的小行星挽斜的……既然宇宙間存在天體相撞的事實,那麼,布封的”彗星磷撞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於是新的災變說應運而生。

    我們知道,地球起源的學說一直層出不窮,但地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仍是一個謎,希望科學家早日揭開這個謎題。

  • 2 # 金色的城市

    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由宇宙中的灰塵,氣體凝聚而成,開始它只是一個大火球,後來逐漸冷卻,其表面凝固形成地表,且漸漸地產生了海洋。

    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1000℃,後來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超過鐵的熔點時,原始地球中的鐵元素就化成液態,由於密度大就流向了地球的中心部分,從而形成了地核。

    隨著地球內部溫度繼續升高,地幔區域性溶化,促進了地殼的形成,海洋和大氣都不是地球形成時就有的,而是次生的。

    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

  • 3 # 王先生1493047

    宇宙學者都知道,凡物的生成都需力與物質的共同作用。個人觀點認為,地球並非大爆炸的產物(即使是宇宙在澎漲)。從歷次地球週期變化的規律分析,地球是處於由熱到冷的溫差遞減,這說明地球的形成是由極熱狀態下生成。但從地球所處的環境而言,卻是隻能由漸進演化才能生成。因此亦具備盛衰機理。

  • 4 # 紅葉9646

    銀河系是宇宙中的一個成員。太陽又是銀河系的一個成員,他主宰八大行星(原來劃分為九大行星),各行星有的又還有各自的衛星。他們是相互配合而統一的。

  • 5 # 樂淘爸爸

    宇宙很大,可是主宰宇宙的物理化學規律在各處都是通用的。在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發現的各種基本離子,在其它星系也一樣存在。這就決定了在一定程度上,地球的形成演化是可以預測的。但是在這期間,又有太多的偶然因素,決定著地球的最終命運。

    50億年前,目前的太陽系有一個前身,是一個更大的紅巨星。像現在其它超新星一樣,它爆發了,形成了很多重元素。在這片殘骸上,細小塵埃接著慢慢凝聚,在中心匯聚成太陽最初的物質,在外圍的殘渣邊角料,形成了很多圍繞中心旋轉的早期行星。

    恰巧在目前地球這個位置上,存在著兩個較大的天體。一山不容二虎,在45億年之後碰到了一起,合併成地球,撞出去的殘渣形成了月亮。地球上45億年左右的物質基本都迴圈到地球深部,難覓芳蹤。要想尋找這樣的物質,抬頭仰望明月即可。

    巧就巧在,月亮不夠大,內部熱量不夠高,最初結晶出鈣長石之後,漂浮成山,並儲存了下來,成了反光的絕好材料。否則,如果像地球這樣後來還不停地迴圈,這些結構被破壞,月球表面就不會發出皎潔的月光,而會是朦朧的月亮。夜晚也就不那麼迷人,靠夜晚生活的動物們就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地球的質量剛好夠,內部熱量也充足到可以不停地支援物質迴圈。這樣物質一直不停地交換演化,輕的物質上浮、重的物質下沉。最後到了花崗岩階段。花崗岩也剛好是一種粘稠的物質,很多重金屬元素就漂浮在花崗岩的基質中,而不是分異沉澱出去。否則,如果地表全是輕的物質,比如石英和長石等等,不含其它的黑色富含重金屬的礦物,比如雲母、灰石,角閃石等等。那地球表面就是資源匱乏的地區,高階複雜的生命根本無法存活。

    花崗岩恰到好處地輕,可以漂浮在地球表面形成陸地的核心。而不會再那麼容易地迴圈到地球深部,所以地球上可以發現40億年的古老地殼。花崗岩又恰巧包含各種有用金屬元素,促進生命和人類發展。

    這種根據密度逐漸分層的行為,在早期地球演化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鐵在隕石裡是非常豐富的。可以預見早期地球在沒分化前,淺部一定有很多鐵,可是很快岩漿融化,鐵成分就慢慢匯聚到地心,地核越長越大。在地球核心處,壓力足夠大,鐵還是固態。隨著鐵核變大,外層的鐵反而慢慢變成液體。形成磁流體運動,產生磁場。

    如果鐵不夠多,根本就沒有磁場產生,生命當然也就不會安全地演化。甚至都輪不到出現。

    我們可以想象,固態的地核部分成分肯定不會均一。隨著鐵成分下降,肯定還會伴隨著其它較為重的物質,比如橄欖石等等。而且形成的時候可能是逐漸一塊一塊拼起來的。造成了核心內部結構和成分的複雜性。這些複雜性是地球科學的前沿科學問題。地球核心的不均一性一定包含著豐富的地球早期分層演化的資訊。

    地球分層後,每一層都會各自的特點和演化路徑。但是,不同層之間又相互影響。比如,地表的洋殼有可能會俯衝到地幔下部,改變下地幔的性質。這些物質相對原有下地幔的物質輕,當它們被再次融化,一定會上升,據說這就是全球規模地幔熱柱的一種形成機制。每一次地幔熱柱的噴發,都對地表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生物大滅絕不可避免。

    上一次大的地幔熱柱活動發生在白堊紀,人類剛好生活在一段較為平靜的地質時期,唯一能夠提及的就是青藏高原隆升。這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陸陸碰撞的結果。除了能夠推起青藏高原,並不能直接噴發地幔熱柱那樣造成的大量火山岩。當然,地震是免不了的。

    地球形成和演化有很多有趣的細節,一本書未必完全說清楚。地球上的每一塊岩石、每一座高山都是故事記錄者。

  • 6 # 錦繡科學

    關於太陽系和地球的起源,目前有如下幾種觀點,

    太陽系形成觀點

    星雲說俘獲說磁耦合說

    地球形成觀點:

    在太陽系內,由於接受的太陽輻射多,溫度高,輕的氣體被輻射到遠處,散失到太陽系的外部遠處構成類木行星。近太陽的地區,以塵埃中的固體物質為主,化學組成當然和原來的星雲有顯著的不同(鐵、矽、鎂、氧為主)近處構成類地行星。46億年前,地球形成。地球演化

    說到地球演化,我將從地理角度去解答;

    46億年前,重力的作用與高溫的影響,地球裡面的物質發生部分熔融,使重者下沉,輕者上浮,出現了大規模的物質分異和遷移,形成了從裡向外,物質密度從大到小的圈層結構:

    45億年前,依大碰撞假說,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

    41億年前,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

    10-7.5億年前,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

    9.5-7.8億年前,地球發生了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覆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6-5.4億年前,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

    3.5-2.5億年前,卡羅冰河時期在早石炭紀開始,於晚二疊紀完結。由於極移,大部份的岡瓦那大陸從亞洲及南美洲中心至印度及澳洲中心都冰封了。

    3億年前,盤古大陸形成及維持了1億2千萬年。這是地球上的大洲最後一次閉合在一起。

    1.8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幾個大陸,最大的是岡瓦那大陸,由現今的南極洲、澳洲、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組成,南極洲當時還是一片森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當時仍然連線,是為勞亞大陸。

    8800萬年前,印度及馬拉加西大陸分裂。

    5500萬年前,澳洲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

    2200萬年前,印度與亞洲碰撞,產生喜瑪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由於溼度被斷絕,中亞洲成為了沙漠。

    2000萬年前,非洲板塊與亞洲碰撞。

    1000萬年前,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草原及草原代替了森林。

    560萬年前,地中海乾涸,是為米辛尼亞期鹽危機。

    500萬年前,火山爆發及產生很多細小的陸地連結了南北美洲。

  • 7 # 造就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要生成一顆行星,最快的途徑可能是一堆小型天體的堆砌,而不是大型天體的結合。

    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還是一個幼兒園,其中滿是蹣跚學步的幼年行星。

    太陽系誕生後,一些氣體與塵埃殘留下來,形成原行星盤,在初生的太陽周圍旋轉,其中點綴著各種巖質天體,有直徑在1到100公里之間的微行星,也有直徑約1000公里的原行星。這情景,就彷彿把一群孩子圈在一處,他們的個頭還大小不一。

    藝術想象圖:原行星盤包圍下的一顆恆星

    跟任何幼兒園一樣,這是個鬧哄哄的地方。微行星呼嘯而過,時不時跟其他微行星“撞車”。在“事故現場”旁邊,塵埃與岩石碎片飛馳而過。幾百萬年之後,這場喧囂終於平息,今日所見的太陽系行星中,大部分行星開始亮相。

    科學家曾以為,行星之所以形成,是緣於微行星的碰撞融合,就好像一把把的橡皮泥被捏到一起。但這樣的過程耗時過長。最近,天文學家又提出一種新的假設來解釋幼年行星的成長曆程。

    計算機模擬顯示,在原行星盤中,碎石會主動飛向原行星,一轉眼,就使它成長為羽翼豐滿的行星——就彷彿小孩突然之間長肉、長個,變成大人。

    這被稱為“碎石吸積”理論,它正在重塑科學家對早期太陽系的想象。它也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比如探究除太陽以外,其他恆星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這樣形成天體既快又簡單。”該理論的提出者之一、瑞典隆德大學天文學家米希爾·蘭布萊希茨(Michiel Lambrechts)說,“碎石吸積理論解答了很多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時間問題。模型顯示,隨著氣體逐漸蒸發,塵埃被早期太陽的引力場收走,原行星盤會逐漸消散,這個過程耗時100萬年至1000萬年之間。在其消散以前,最大的幾顆行星,比如木星和土星,已經透過某種方式擁有了質量相當於十個地球的行星核。這個過程要是靠微行星,所需時間就太長了,因為微行星遇到幼年行星時,通常會與之擦肩而過,不會被其重力俘獲。

    碎石吸積:一顆碎石從原行星天體旁掠過,在進入原行星引力範圍(虛線所示範圍)時,受到周圍氣體的摩擦並減速,從而被原行星的引力所俘獲,以螺旋軌道落向天體。比碎石更大的微行星則會與之擦肩而過。久而久之,大量碎石與原行星融為一體,使之迅速壯大。

    另一方面,碎石很容易被原行星的重力捕獲,這樣只需吸積100萬年左右,行星就能形成。已知這種碎石是存在的,因為天文學家曾在一些幼年恆星的周圍,觀測到繞行的碎石。射電望遠鏡(比如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陣望遠鏡)透過測量碎石的無線電波長,得知了原行星盤中碎石的大小。這些原行星盤中通常含有大量碎石——有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數百倍——它們緩緩向恆星漂去。

    這些碎石由更小的塵埃碰撞融合而成。“原行星盤中,大部分塵埃都變成了碎石。”碎石吸積理論的另一位提出者、隆德大學天文學家安德斯·喬漢森(Anders Johansen)說。他將原行星盤稱為“碎石工廠”。

    2010年前後,喬漢森和蘭布萊希茨開始好奇:這些碎石是否跟行星形成有關。他們展開了一系列計算,看碎石跟原行星盤中其他更大的碎片之間,可能會產生怎樣的互動。他們意外地發現,這些碎石可以迅速吸積到原行星上。

    關鍵在於摩擦。設想有一顆直徑100公里的原行星,一連串碎石從旁掠過,並在氣體的摩擦下,不斷減速,最終被原行星的引力場捕獲,以螺旋軌道,墜向它的表面。每一次撞擊都為原行星增加一點點質量——次數一多,原行星的直徑很快增長到1000公里。“從很多方面看,碎石吸積都是天體增加質量的最高效方式。”蘭布萊希茨說。

    如果某個原行星盤中一半是微行星,一半是碎石,那麼,碎石吸積的效率將是微行星結合的1000倍,蘭布萊希茨說。

    碎石吸積理論有助於解釋太陽系的多個特徵。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飛船正在繞木星飛行,它發現,這顆氣體巨行星的行星核比科學家預期的更大、更彌散。這可能意味著碎石吸積在發揮作用,喬漢森說——要在原行星盤消散以前,及時形成如此巨大的行星核,碎石吸積是唯一途徑。

    對於久未解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之謎,碎石吸積理論也帶來了啟發。這兩顆冰巨行星很令人不解:一開始,它們的行星核都不小,但後來並沒有像木星和土星一樣,被大量氣體包裹起來。可能的解釋是,幼年木星和幼年土星後來達到了“碎石孤立質量”,周圍氣體產生衝擊壓,將所有迫近的碎石推出。一旦停止吸積碎石,木星和土星就開始聚集氣體。而天王星和海王星從未達到碎石孤立質量(軌道距離越大,對應的碎石孤立質量越高),於是變成了冰巨行星,而不是氣體巨行星。

    凍結中萌芽:原行星也許能靠碎石不斷壯大,但它們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種猜想是,這些行星種子形成於“凍結線”(恆星周圍,液態水開始凍結的界限)外不遠處。在冰雪覆蓋下,塵土顆粒密度增加,凝聚起來的團塊比在液態水區域更大,移動速度也更快。這導致冰碎石在凍結線外不遠處堆積,這些團塊可能就成了行星的種子。

    在太陽系之外,碎石吸積理論也解釋了一些謎團,比如在距恆星很遠處,大型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以飛馬座的年輕恆星HR 8799為例,它距地球約129光年,擁有四顆體積比木星還大的行星,這些行星與HR 8799之間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68倍(相比之下,木星與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五倍左右)。喬漢森和蘭布萊希茨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就算與恆星距離再遠,這些行星也有可能啟動碎石吸積,變得越來越大,並不斷靠近恆星,直至進入當前軌道。在原行星盤存在的時間跨度內,這整個過程都可以上演一遍。而舊的假設下就不行了,因為在那麼遠的地方,微行星的數量根本不夠,無法形成高效的吸積。

    一個很大的問題仍有待解答:原行星又是從哪兒來的?一種可能的答案是凍結線——恆星周圍,液態水開始凍結的界限。在那裡,塵埃和碎石由溼變幹,物理性質出現變化。它們開始“抱團”。不同於原行星盤中其他部分,它們在這裡可以大塊凝聚,充當原行星的種子,吸積其他碎石。

    因此,凍結線成了最早一批原行星誕生的最佳地點,蘇黎世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喬安娜·德拉科斯卡(Joanna Drążkowska)說。這些最早的原行星一經成形,就會開始吞噬原行星盤中的碎石。

    這一場景有可能就發生在寶瓶座。寶瓶座有最知名的行星系統之一,七個地球般大小的行星繞著恆星TRAPPIST-1轉動,距地球39光年。最近,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克里斯·奧梅爾(Chris Ormel)和同事們計算得出,原行星在恆星周圍的凍結線處開始成形,繼而透過碎石吸積,迅速成長起來。到了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時候,由於引力與周圍原行星盤的作用,吸積過程戛然而止。“經典理論很難解釋這一系統。”奧梅爾說——但碎石吸積理論可以。

    隨著天文學家發現的恆星和行星越來越多,碎石吸積理論將有助於他們理解各種行星的演化過程,蘭布萊希茨說。“有了碎石吸積理論,與行星形成有關的一切都變得活躍起來。”

    翻譯:雁行

    校對:其奇

  • 8 # a土司王子a

    宇宙從奇點爆炸,時空一派渾沌。一坨坨大點的灰塵慢慢吸附周圍灰塵,慢慢變大,越大越吸附越多,經幾億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幾萬……年吸附,形成了一個個星球。一個個星球在更大星球吸引下形成星系。太陽系中有一個,培育出了動植物和人,就叫地球。

  • 9 # 太空科學站

    目前科學家推測地球誕生與46億年前,是在太陽系剛誕生初期形成的。但是畢竟過了幾十億年的時間了,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只能根據現有的發現的來加以推測原始地球如何形成的。

    我們知道恆星系的起源一般都是星雲說,哈勃望遠鏡曾在獵戶座星雲區域發現有很多氣體與塵埃包裹著年輕恆星,說明恆星系的起源是星雲。

    於是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誕生之前,一片巨大的星雲由於引力塌縮形成了原始太陽系,在太陽的外圍包裹著都很多濃密的氣體與塵埃,這些氣體是誕生恆星的剩下的星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行星盤。這些原行星盤圍繞太陽旋轉,由於引力的作用,慢慢的這些氣體與塵埃聚集形成了行星,隕石,以及行星的衛星,其中我們的地球也包括在內,之後我們的太陽系就誕生了。(注:哈勃望遠鏡已經證實獵戶座星雲中年輕恆星的周圍正在形成原行星盤,也就是說在未來這些恆星周圍會誕生圍繞其旋轉的行星)

    不過,這也只是目前我們認為地球形成比較靠譜的學說,關於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迷團,我們現在可能很難揭開了。

  • 10 # UFO愛好者

    科學是不斷演進的學科。人們對地球的認識也是在探索中,不斷加深的。

    1749年,著名的法國博物學家布馮首次試圖用科學的辦法來解釋地球的形成。他在四十四卷鉅著《自然史》中提出,行星系統是由星際空間闖進來的一顆彗星和太陽相撞的結果。他這樣描繪到:一顆拖著明亮長尾巴的“司命彗星”從當時孤零零的太陽的邊緣擦過,從他的巨大形體上撞下一些“小團兒”,它在衝擊力的作用下進入空間,並開始自轉起來。但這種說法在邏輯推理上是行不通的。人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星體與太陽猛烈相撞時,磕出來的各小塊物質都沿著近於橢圓形的軌道運動?

    幾十年後,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各行星是太陽自己創造的,與其他天體無關。康德設想。早期的太陽是一個較冷的巨大氣體團,它繞著自己的軸心緩慢轉動。由於它向四周空間輻射,這個球體進一步冷卻,從而使它本身一步步收縮,旋轉的速度也隨之加快,結果,由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也隨之增大,從而使這個處於原始狀態的太陽不斷變扁,最後沿不斷擴張的赤道面噴射出一系列氣體環。附註:PRADO曾做過物質團旋轉時形成圓環的實驗,他使一滴油懸浮在與油密度相同的另一種液體裡,用一種附加機械裝置使油旋轉。當旋轉達到某個限度時,油滴外圍就會形成油環。康德假定,太陽以這種方式形成的各個環,後來因某種原因斷裂開來,並集中成為各個行星,在不同距離繞太陽旋轉。

    六十年後,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首次用數學說明康德的宇宙學說。這時,他遇到明顯而無法解釋的矛盾。計算表明,如果太陽系的幾個行星是由原來均勻散佈在整個太陽系空間內的物質所形成的,這些物質密度都太低了,根本無從憑藉彼此的萬有引力聚成各個行星。舉個例子,土星的外圍有一個環,那是由無數沿圓形軌道繞土星旋轉的小微粒組成的,我們看不出它們有凝縮成一個固體衛星的傾向。

    1943年秋,年輕德國物理學家魏扎克借鑑兩者理論,重新解釋行星形成過程。當太陽形成過程中,因其自身引力,總會捕獲其他物質繞其旋轉。旋轉過程中,各物質相互碰撞

    圖 a,兩者質量相近的微粒以同種速度相撞,當然會雙雙粉身碎骨,破碎成塵埃,與此相反,圖b,如果一塊小的與一塊很大的相撞,顯然小的會埋入大塊之內,形成一塊稍大一些的新物體。之後,越到後來,物體塊就越大,就越能憑藉自己的萬有引力把周圍微粒拉來與自己合併,這個過程也就越加速進行,圖c畫出了大塊物體的俘獲效應增強的情況。魏扎克證明,在當今各行星系所佔據的空間裡,那些原來遍佈各處的細微沉粒,能夠在幾億年的時間內聚成幾團巨大的物質。其中,小行星帶顯然是一群由於特殊情況而沒有凝聚成大行星的單獨小塊。隨著星體間的碰撞,俘獲,終於形成太陽的行星系統。

    這篇文章就結束了。文章最後留一個探討。

    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J.Titius)偶然發現一個數列,證明出火星和木星的軌道間有一顆行星。因而作出理論預言。

    1801年,西西里和皮亞齊(G.Plazzi)在例行的天文觀測中偶然發現在2.77 AU處有個小天體,即把它命名為穀神星(Ceres)。

    到拿破崙戰爭結束了小行星帶發現的第一個階段,一直到1845年才發現第五顆小行星義神星。

    直至1982年,科學家已經在小行星帶發現近十萬顆小行星。

    2006年,科學家在小行星帶發現彗星族群,而且推測地球上的水來自於這裡。

    筆者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提到瑪雅人有三種紀年方法,卓爾金年,260天/年。地球年,365/年。金星年,584天/年。其中地球年和金星年,都十分準確。唯獨找不到卓爾金年,這個卓爾金是不是跟小行星帶有關?

  • 11 # 天馬行文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18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如星雲假說、災變假說等。目前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樣,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同其它行星一樣,地球也經歷了漫長的吸積、碰撞等物理演化過程。剛形成的時候,溫度較低,並無分層 結構。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引力收縮,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出現區域性熔融現象,物質開始分離。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較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核之外的物質在長期的對流活動中逐漸演變成了現今的地殼、地膜等層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逃逸殆盡。伴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上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又因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隨著地表溫度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降雨溶到地面形成水圈,約在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命, 然後逐步進化為各種各樣的生物,直到大約在50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古猿人這樣的生物出現。

  • 12 # 天冰散日

    約100億年以前,有一大片冷卻的塵埃微粒渦旋在宇宙中間。這些微粒互相吸引,慢慢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不停旋轉的圓盤,隨後又甩出許多圓環。同時,猛烈的轉動使塵埃微粒達到白熱程度,中心的圓盤變成太陽,外圍圓環的微粒形成一個個由氣體和熔液構成的巨大火球。然後開始冷卻,並凝成固體。大約到40億~50億年前後,這些火球變成現在的地球、火星、金星等九大行星。這個理論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星雲說”。它被認為是最合理的一種地球形成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學考研考哪幾門?教育學研究生好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