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買大物件是應該存夠錢再買?還是提前消費?
4
回覆列表
  • 1 # 秋思說

    買大物件是應該存夠錢再買還是提前消費?我選擇存夠錢再買。看了一下,我們家庭除了房子是貸款購買,貸款就相當於分期付款提前消費,其餘全部是存夠錢了再買。

    01

    存夠錢了再買,可以抑制提前消費的慾望!

    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處處是營銷的環境,不管走到哪裡,地鐵站、飛機場、商場、公路上,到處都是商家的廣告。而平時看的手機、電視,廣告也會時不時跳出來,這些都是誘惑人們來買買買。

    目前直播最火,不用出家門,就可以買買買。就像最紅的直播博主李佳琦的口頭禪,“我的媽呀!”、“oh,my god!”、“這個顏色也太好看了吧!”,粉絲們一聽,就拼命下單了。據調查資料顯示網購催生了36%的不必要購物,提前消費衝動消費就是主要原因。

    什麼你沒有錢買,花唄、借唄、白條、信用卡分期,各種提前消費分期付款方式,都擺在你面前,隨便花,先消費後付錢,沒有一點定力,很快就被營銷大軍打敗,成為“月光族”和“負一族”。

    當你家庭有了購買大件商品的需求,可以制定攢錢計劃,在執行攢錢計劃的過程中,反而會捨棄很多不必要的開支,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反之,你看中的一個大件商品,就提前消費分期購買,會使你的消費慾望閥門越提越高,看到什麼都想買,結果可能是負債累累,陷入了一發工資就還分期利息的惡性迴圈。

    比如在網上看到一個例子,“雙十一的時候,一個90後的妹子,突然在同事身後尖叫一聲:哇,可以分期!原來看到一款中意已久的包包,比她工資要高一點吧,一直沒捨得買,看到分期,驚喜不已,果斷下手。”

    你看,消費的慾望就是這樣被營銷和提前消費分期付款的方便被刺激的不得了,感覺好像說錢就是數字而已!

    因此,對於看上的大件商品,沒有特殊情況,儘量攢夠了再買,防止陷入消費負債的陷阱中。

    02

    提前消費,分期付款是個坑!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信用卡、花唄分期,可怕的真相是,你每天默默在給銀行打工》,這裡就指出提前消費分期付款的坑,就是信用卡和花唄等分期消費的實際利率普遍高於12%以上。

    你想,作為投資者,每年想獲得12%以上的收益率都非常不易,而你為了購買不一定是必須使用的商品,輕而易舉的就給銀行每月付超過12%的利息。

    有一個網友回覆我說,“太坑人了,難怪老是還不清。”還有網友說“我信用卡額度35萬買車,現在已經負債累累。”

    信用卡消費是急用錢的一種工具,但是買車刷信用卡,而且有較高分期費用就應該儘量避免,否則分期付款消費就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03

    什麼情況下提前消費分期付款好?

    那是不是不可以提前消費分期付款了,當然不是。分期消費又不是洪水猛獸,是硬幣的正反面,有不利一面,當然也有有利的一面。

    分期消費不需要要利息的時候,而商品又是你必須的生活用品,就可以使用。比如你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收入還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有分期商品不用付分期手續費,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惠的條件,來購買心儀的商品。

    對於一些有買車需求的家庭,也可以利用廠家促銷,無分期利息費用,或者利息費用不高的情況下,提前消費分期付款購買,解決家庭資金緊張無法一次性全額付清車款的困境。畢竟車子的消費還是家庭中比較大的一筆開支,而且有小孩的家庭,車子又是日常代步的方便的交通工具。

    因此,提前消費分期付款,必須謹慎選擇,不能盲目養成提前消費的不良習慣。儘管提前消費可以滿足立刻享受到了商品的快感,但是它的弊端是源源不斷的給銀行付利息,而陷入負債總是還不清的窘境。

    而對於年輕人,在沒有錢的時候,恰恰不是提前消費,而是發工資後先支付自己來存錢,等到你的錢足夠多,底氣也足了,就不會有提前消費的問題,而是可以享受不必負債花錢帶來的掌控感和自由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位朋友知道這款表的名字和價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