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東漢末年,朝綱混亂。內有董卓鉅奸權傾朝野,專橫跋扈;外有黃巾軍起義,撼動社稷。此時大漢氣數將近,英雄豪傑皆覬覦天下,魏、蜀、吳三分天下,那麼使得天下三分的深層原因在哪裡?
9
回覆列表
  • 1 # 追歷史的公子

    從廣義來看,三國紛亂的歷史應起於公元190年的軍閥混戰,止於公元280年的西晉滅吳。而從狹義上來看,三國鼎立的歷史始於公元220年的曹丕稱帝,止於公元263年的魏滅蜀。可以說,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間長達43年。

    結合《三國志》的記載,加之個人分析,本人認為: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之所以能夠形成,其本身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而最主要的因素,當屬以下三點:

    其一:三分人才均勢的形成

    曹操、劉備和孫權之所以能夠三分天下,首要的原因就是在他們身邊都匯聚了大量的人才,形成了人才的三分均衡之勢。曹操文武兼備,劉備弘毅寬厚,孫權任人唯賢,都是善於馭人、用人的一代雄主。

    漢末的軍閥混戰,使得當時的眾多人才流落四方。而後,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重大關鍵性的戰役,人才又都出現了聚集,而主要方向便是曹操、劉備和孫權三方。各方主要人才如下:

    曹操集團: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等一流謀士,武有夏侯惇、張遼、張郃、徐晃、樂進等猛將。

    劉備集團: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董和、李嚴等人,武有關羽、張飛、魏延、馬超、黃忠和趙雲等將。

    孫權集團:文有張昭、顧雍、步騭、諸葛瑾、魯肅等人,武有周瑜、程普、呂蒙、陸遜、甘寧、淩統、朱然、黃蓋等將。

    由此可見,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位雄主帳下都擁有著一批傑出的文武人才,客觀上形成了均衡的人才態勢。而這,便是魏蜀吳三國能夠鼎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三分地理均勢的形成

    所謂地理均勢,是指割據集團利用地理條件抗衡對方的一種策略。在中國古達,佔有險固地利形勝的一方在爭雄角逐中明顯地具有優勢。

    以中國整體的區域形勝來論,從南北方向來看,橫貫東西的長江把中國地理分為南北兩大區,南北對峙,南方政權總是依賴長江為天塹。從東西方向來看,以華山、秦嶺為界,形成了西北、西南兩個閉鎖地區,中原一旦有事,經常成為割據之地。

    以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地理因素來看,經過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三分的地理均勢正式形成,具體表現為蜀漢有劍閣之險,吳國則有長江天塹。正因如此,曹魏屢次南征東吳而無果,蜀漢也憑藉劍閣之險而多次成功抵禦了魏國的進攻。

    其三:三分政治均勢的形成

    三分政治均勢的主要表現,便是孫劉聯盟的建立和鞏固。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孫劉聯盟曾出現過破裂,但就整體來看,還是相當牢固的。

    劉備和孫權結盟,本質上是一種抱團取暖之舉。於各自戰略而言,蜀吳結盟,雖攻取曹魏不足,但自保卻是綽綽有餘。而孫劉聯盟得以實現最為重要的兩個人物,並非是孫權和劉備,而是魯肅和諸葛亮。

    正是由於魯肅和諸葛亮二人超凡的戰略眼光和傑出的外交能力,才一手成功締造了孫劉聯盟。而從中,我們便可以發現:事實上,在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分天下的整個過程中,人謀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綜上,正是由於三分人才均勢、三分地理均勢和三分政治均勢的形成,才最終形成了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分天下的政治局面。三國,因英雄而精彩,又因精彩而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經歷一些事情就會變得成熟或者在一瞬間突然變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