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一是傳統的科舉取士,這是最傳統的入仕之道,也是漢族知識分子躋身於官員階層的主要道路,很多知識分子畢生的追求就是金榜題名,光耀門楣,比如紀曉嵐等。

    二是幕僚、幕賓入仕,跟隨大佬做幕僚,大佬混好了,混得久了,混的好了,大佬會給幕僚進身之階,然後出仕,比較著名的是李鴻章、左宗棠。

    三是用錢購買,在清朝,士紳商賈購買官職是合法的,你沒有聽錯就是合法的,當然能買到的更多是虛銜,一輩子也許也沒有可能去就職,但是也有例外的,因此而飛黃騰達的比如晚清的李秉衡,甚至最後混到地方督撫一級。

    四是清朝勳貴的世襲,那些跟隨者清朝先祖打天下的勳貴們,是有世襲權的,高級別的有鐵帽子王,低級別的也世襲侍衛出身,比如著名的貪官和珅,就是靠世襲出仕。

    五還有一種是貴族家中包衣奴才,這些人跟隨者滿洲貴族出生入死混天下,主子發達了,奴才們也跟著雞犬升天,李衛就是這一種,李衛作為胤禛的包衣奴才,在胤禛為雍親王時、爭位之時都竭盡全力,當然在雍正即位之後,一飛沖天了。

    李衛畫像

  • 2 # 紅雨說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和系列電視劇《李衛當官》再有後來的《李衛辭官》趙毅,徐崢和秦沛三位演員各有特色的演繹將李衛的形象刻畫的深入人心。不管電視劇中李衛形象和身份如何畢竟有演義的含義在其中,他考慮到人物的歷史形象外還要考慮符合劇情走向,如何抓住觀眾的心。所以其中必然有很多編劇和導演的巧妙安排,不一定全是歷史事實。

    在歷史上李衛不是如電視劇中一般的乞丐形象,因為機靈活泛被雍正看中相反李衛出生在江蘇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家裡為了提升社會地位捐了個員外郎的官。李衛後來進入朝廷擔任兵部員外郎一職,這一年是康熙五十六年。李衛大字不識卻在官場如魚得水,尤其是在雍正登基以後,李衛從一個不入流的兵部員外郎升遷到封疆大吏,朝廷從一品大員浙江總督才不到十年時間。雍正元年到雍正五年基本一年一提升雲南鹽道,布政使,巡撫,總督。李衛為何能得到雍正如此信任呢?

    一,李衛辦事能力強

    康熙末年見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再加上西北戰亂,國家幾乎要被掏空。雍正繼位以後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整頓吏治,增加財政收入。李衛在鹽道,治水和治理一方上都表現出出色的才能,在雲南和浙江管理鹽道和治水展現了出色的政績,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鹽稅和居民安定。

    《清史稿》記載:

    衛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當時謂衛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

    書上說李衛辦事機敏靈活,所治理的地方沒有盜賊,這是難能可貴的,可見李衛治理能力。

    二,李衛不畏權貴

    李衛擔任戶部郎中是就敢直接和親王叫板。他在記錄各項稅收時發現有位親王不按規定少繳,李衛多次勸說上繳無果,便在戶部放置了桌子專門記錄該親王的“非法收入”。這相當於將這位親王佔朝廷便宜的事情公之於眾。

    鄂爾泰是雍正朝的總理王大臣和張廷玉分庭抗禮一個滿臣領袖,一個是漢臣榜首,可見其權勢之大。鄂爾泰弟弟為當時步軍統領囂張跋扈,魚肉百姓,李衛直接上奏摺彈劾。雖然雍正赦免了鄂爾泰的弟弟,但是李衛的行為也得到了雍正的嘉獎。

    三,李衛對雍正十分崇拜,忠心不二

    雍正頒佈的政令,李衛都十分認真的執行,並且對於雍正的話都十分推崇。據說有一次雍正賞賜的給李衛的東西,李衛專門做了“欽用”的牌子來張揚。雍正聽說了批評他恃才傲物,過於張揚;李衛卻回答了說皇上賞賜的東西就不應該以世俗怨,羨這些情緒來衡量,不得不說李衛的“馬屁”拍的“如沐春風”。

    四,李衛的得恩寵,名聲好還有一點就是他很尊敬讀書人

    清朝文字獄十分嚴苛,浙江有個地方就因為文人說錯話被雍正取消了科考。李衛為了幫助該地讀書人,親自考察民風,主持編撰地方誌向雍正請求,雍正派人考察看到了李衛的用心,恢復該地的科考。李衛雖然不認識字,但是寫的狀子和頒佈的政令都要人念給他聽,他覺得不符合推行或者不利於百姓理解的地方就隨口改正,並沒有因為自己不認識字就掉以輕心。

  • 3 # 香山紅葉26852

    李衛,(1687年—1738年),江蘇徐州人,歷史上的李衛雖然不是正規科班出身,大字也識不了幾個,但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傅,大家一定很奇怪,在當時科考制度下的清朝,為什麼連字都認不了幾個的李衛能官至一品?其實,這要與當時皇宮內鬥的政治氣氛分不開的。康熙期間,因皇太子受人唆使,被康熙廢了太子之位,致使東宮無首,儲君空缺,當時有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眾多皇子中出類拔萃的,其中四阿哥野心最大,但他卻沒有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受寵,為了登上太子之位,他四處網羅人才,機緣巧合,在他去江浙查詢水災之時,遇到了花錢買個小管做的李衛,雍正與他接觸時發現他很有頭腦,於是就把他帶回了家。只能說雍正慧眼識人才,就這麼一個當時既沒文化又無背景花錢買官的李衛,關鍵時刻總能出謀劃策,為雍正謀求帝位立下大功,雍正登基之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在朝中仍然有很大的實力,處處與雍正作對,於是雍正起用李衛,幫他清掃兩位阿哥的實力。當時李衛雖然沒讀很多書,但他為人圓滑,頭腦靈活,而且又虛心學習,處理問題很有一套,加之他感恩於雍正,衷心效力於朝廷,因而很得雍正賞識,平步青雲,官至一品

  • 4 # 歷史知事

    有點常識好不好,文盲當封疆大吏,難道雍正瘋了嗎?

    不對不對,是導演和編劇瘋了,電視劇裡面宣傳,讀書無用論,真可怕!

    李衛是買官出身,這說明李衛家裡很有錢,有錢人家孩子不讀書,實在不敢想象。

    李衛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這些職位,沒有一點文字處理能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徐崢主演的《李衛當官》,塑造了一個不是字卻十分聰明的小混混,逐漸成為一個很厲害的朝廷官員形象。

    高度懷疑,這個故事是從《鹿鼎記》那裡移植過來的。韋小寶就是皇帝信任,腦子聰明,然後官越做越大!

    小時候看電視劇,村裡的長輩們都說“看看李衛,不讀書也能當大官,關鍵是腦子聰明”。

    結果信了李衛韋小寶故事的孩子們,小時候不讀書,現在賣最大的力氣,只能獲得微薄的收入。

    我感到,精英階層對草根深深的惡意——別讀書!

  • 5 # 陽仔講歷史

    識不識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夠得到雍正的賞識和器重,中國官場歷來如此,能力是一方面,但得到領導的賞識和提拔最重要。

    李衛第一次被注意到,是他和雍正的一次談話。透過這次談話,雍正對李衛有了清晰的判斷:此人但取其心地。意思是李衛的才能一般,心地還不錯。由於李衛的出身比較乾淨,沒有和朝中其他大臣有何瓜葛,雍正決定重用培養。於是對其進行了多次提拔,李衛的政績也是讓雍正大喜過望。幾年的時間,李衛從一個江南鹽驛道升為布政使,走到浙江巡撫,又兼兩浙鹽政和浙江總督,幾乎是一年一提拔,而且都是當時江南比較富庶的省份。但是,光靠領導賞識還不行,必須得有真材實料。雍正初年,鹽政廢弛,產生了很多官商勾結的利益集團。李衛上任以後,在浙江懲辦了大批黑社會鹽梟,而且舉報了大批涉案官員,這讓雍正讚賞不已。雍正三年,李衛被提拔浙江巡撫,為了解決當地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他命令富商在長江上游地區收購大量稻米運往浙江,順利解決百姓溫飽問題。雍正十分滿意,再次提拔他為浙江總督,負責接管浙江全面省務。並且李衛在捉拿案犯方面也很有一套……政績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因此,李衛之所以能升遷,首先是能夠過得領導的器重,獲得領導的器重之後,還要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讓領導感到高興,認為自己沒看錯人。這兩點,李衛做的都非常不錯。

  • 6 # 炒米視角

    李衛並非大字不識,只是沒透過“八股取士”進入官場。

    明清兩季,讀書人正常來講,只有透過八股文四級考試製度,院、鄉、會、殿試。一步一個腳印去掙前程。運氣好的考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到六部掛副職鍛鍊,或者被分到地方下放鍛鍊,然後再繼續深造成為四殿二閣大學士,進內閣或軍機處。

    有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八股文寫不好不代表不識字,但是八股文寫不好基本上不太可能走以上那條路了。

    但是明清的官場還是給一些有錢但學習不好的子弟留了條“救濟政策”。那就是“捐官”。

    歷史比較悠久,從秦統一的時候,就有了,目的其實是為緩解朝廷財政困難。明碼標價,但明清兩季,這種捐官往往非實缺。名義上的類似員外郎的這種名義副職官職。

    很巧,李衛其實並非《雍正王朝》裡的小叫花子,而是就是這種捐資員外郎,補職於兵部。

    平時鄉里鄉親的見到李衛都會打個揖,道聲員外郎。康熙58年,機緣巧合遷任戶部郎中(這就不一樣了,郎中是實缺正職,雖然歷史並沒記載原因,但是這會應該李衛已經入得雍正法眼了,極有可能與戶部追比欠款的差事有關)。

    有雍正的信任與賞識,李衛的官運想不興也不行。

    李衛自從入了雍正的法眼之後,那各種掛職鍛鍊的機會就多了,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

    李衛能成功在於他對雍正忠心;對老百姓講良心;處理問題比較細心、巧心;對貪官汙吏比較狠心。

    但李衛雖然是個捐官出身,但是本身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民望很好。而且李衛腦子比較活,善於透過非常規手段去解決錯綜複雜的問題。這也是雍正比較看中他的地方。這些在《雍正王朝》和《李衛當官》裡都有所表現,雖然電視劇誇張不實,然而對李衛的聰明能幹還是刻畫得非常符合歷史人物原型。雍正初年進行大規模改革,推廣新政,雍正需要李衛這樣會變通的能臣幹吏,因而信賴有加。

    所以到了乾隆朝,李衛仍受重用 ,最終死於任上。諡號敏達,按總督例賜葬。

  • 7 # 下午歷史茶

    大字不識一個的李衛能夠官拜封疆大吏,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有一個有錢的家庭。李衛出生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年),江蘇徐州人,確實是大字不識一個。在清朝能當官只有兩條道,一是參加科舉考試,二是“捐官”,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李衛的家比較有錢,用現在的話說,李衛應該算是個富二代。而且他爹肯為他花錢。李衛年輕時就花錢買了個監生,30歲時買了個兵部員外郎,之後又買了個戶部郎中。因為李衛從小家庭就富足,所以對錢從來不感興趣。當然,一般來說,捐來的官與考取的進士的官在前途是無法相比的。

    二是有一個較好的素質。現實生活中,不乏有文化而幹不明白事的人,相反,沒啥文化,能幹的事人也大有人在。李衛屬於後一種,雖然無文化,不識字,但能領會聖意,把握重點,有韜略有辦法腦瓜靈光。因此,李衛雖然是買的官,但憑他的能力,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10年間,從一個從五品的兵部員外郎的文職一躍升到總督的職位,成為封疆大吏,一品大員,成為與雍正朝重用的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齊名的寵臣。

    李衛自當官以來,一直是不貪不佔,清正廉潔;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有招有法,精明能幹。

    李衛一到戶部上班,就看不慣那些愛財貪財的王公貴族,便直接上書雍正,反應情況,雍正被李衛的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所感動,就把他用在鹽務這樣重要的崗位上。在中國古代鹽是政府壟斷專營的,這是個肥差事。雍正元年,任命李衛當直隸驛傳道,之後又擔任雲南鹽驛道。在當時清朝全國十幾個鹽稅區中,最重要、最難管、私鹽氾濫最為嚴重的是浙江鹽區,浙江鹽區包括浙江、江蘇、安徽和江西四個省份。

    販鹽與販煙一樣利潤頗豐,不少人為此鋌而走險,雍正派李衛查辦,足見對李衛的器重。雍正三年,李衛任浙江巡撫,兼任兩浙鹽政。當時有一個姓沈的鹽梟,有幾艘運鹽大船,幾百人的私人武裝,官府來抓,居然武力抗法,把衙役打的落花流水,猖狂至極。李衛與其機智周旋,把姓沈的一杆人一網打盡。同時,積極推行鹽政改革,不僅鹽產量提高,而且鹽稅也增加,還整修海堤,減少颱風襲擊造成的損失。李衛工作上的不遺餘力,使浙江經濟繁榮,官員清廉,百姓安居樂業。雍正非常滿意,大加讚賞。

    李衛不但在治理鹽務上有招法,而且在收拾小偷上也頗為擅長。雍正六年,江南多盜匪,屢治不絕。雍正令李衛赴江南七府五州偵查盜竊案。李衛明查暗訪,搞清了底細,原來是官匪一窩,相互勾結,小偷行賄地方官,地方官就找替身判罪,李衛上書,報明情況原因,雍正大怒,予以嚴懲。李衛認真辦差,不畏權貴,精明能幹,難免得罪人和引起人的嫉妒,經常被人彈劾,好在雍正心中有數,不僅對此置之不理,而且還把用在更為重要的崗位上。可見,李衛在雍正心中的地位。

    三是有一個用才的皇帝。李衛大字不識一個而能身居高位,這與他遇上了雍正這個識才用才的好皇帝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康熙晚期吏治鬆弛,貪汙腐化,為此康熙用人總是把有清名、官聲好的作為首選,這使官場弄虛作假之風盛行,人人當清官,實際背地裡幹著貪汙的勾當。正是有見於此,雍正上臺後,選官比較務實,不看名聲、不看出身,只看你有沒有真本事,只要有能力、人品好就用,而李衛恰逢其時,如若在康熙朝恐怕他就沒有這樣的機遇了。雍正慧眼識才,不問出身,任用李衛,也為我們留下一段佳話。

  • 8 # 中國農夫

    從李衛當官這電視劇中就可以發現,李衛雖然是小混混出身,大字不識一個,算的上是文盲,從李衛當官這電視劇中就可以發現,李衛雖然是小混混出身,大字不識一個,算的上是文盲,可就這樣的卻能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大清最繁榮昌盛的時期,而且在仕途上可謂平步青雲,節節高升,最後官拜直隸總督,這與他的出身、做事風格以及為天下貧困百姓的忠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翻閱歷史你可以發現,李衛算得上是一個富二代,大清那會可以拿錢捐官,李衛年輕的時候老爹花錢給他買了個監生(國子監的學生,相當於是買了個文憑),30歲的時候,又花錢買了個兵部員外郎(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的一個官員),之後又買了個戶部郎中(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的司局級),從這裡不難看出李衛家裡還是很有錢的,因為這一點,也造就了李衛不貪財的性格。

    李衛的官雖然是捐錢買的,但能坐到直隸總督這個位置上,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整個大清朝,直隸總督也就那麼幾個人,捐錢如果能捐但直隸總督這個一品大員那就是真的了不起,可就這麼個人卻成了三朝元老,確確實實證明了有不可過人的才能。

    李衛是雍王府的潛邸奴才,這是個很特殊的身份,才是後來連王爺都做不了的事,他卻能做而且還不讓皇帝龍顏大怒,這與他的這段經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李衛是三朝元老,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10年多的時間,從一個知縣一躍升到總督的職位,成為封疆大吏,一品大員,這個和他的能力肯定是分不開的,因此李衛也成了雍正朝的寵臣之一,其他三位是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由於李衛不畏權貴,精明能幹,不免就得罪了一些大臣,或是遭到了他們的嫉妒,李衛經常被這些大臣們彈劾,好在雍正皇帝一直很賞識他,經常為了維護李衛,而對大臣們的告狀置之不理,曾經還特意為李衛設定了一個職位,這個官是大清唯一一個,也只有李衛做過,清朝一直把福建和浙江2個省連在一起,設立閩浙總督這個職位,而這一次,雍正設立了浙江總督這個職位,可見李衛在雍正心中的地位有多麼的重要,是心腹的心腹。

    最主要的是李衛這個人很忠心於雍正,雍正對他也是深信不疑,而且深受百姓愛戴,大破江南貪墨案、考場作弊案可謂是肱骨之臣,一心為雍正辦差,而且不圖回報,還在雍正為親王的時候,李衛幫著雍正在江南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情,辦事有魄力一心為民,一切都被雍王爺實實在在的看在心裡,也是他日後升遷的一個很大因素。

    李衛雖然不是科舉途徑出身,但是仍舊受到雍正的重用,這個和雍正帝的用人選材標準有很大的關係,雍正注重才能,不管你什麼出身,只要有能力,人品好,我就用,正因為如此,李衛才能夠同穎而出,從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 9 # 王成傑看新聞

    李衛(1687年—1738年)

    這個“目不識丁”的傢伙,卻贏在了起跑線上——公元1717年,30歲的李衛花了一筆鉅款,買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實授兵部員外郎,從五品,人生起點竟然比進士還高,因為進士的第一份工作,多半是翰林院檢討,從七品。

    這傢伙雖然沒文化,運氣卻出奇地好——康熙末年,“九子奪嫡”事件爆發,康熙的二十四個兒子,參與奪嫡的有九個,其中就有四阿哥胤禛,最終四阿哥勝出,康熙去世後繼位,是為雍正皇帝,而在這之前,李衛就是四阿哥的人。

    如果說站隊正確是第二個起跑線的話,那麼第二個起跑線,他也贏了。

    李衛雖然沒文化,但智商絕不欠費,頭腦靈活,甚至可以說出奇地精明能幹,而且善於並敢於出“奇招”,比如在康熙朝戶部任小職員時,當時分管戶部的一位親王亂收費,每收一千兩錢糧都要加收十兩,美其名曰“收平餘”,李衛說領導這樣不行哦,您不能這麼幹哦,諫阻多次都無濟於事,李衛便毛了,也不管他是親王還是什麼王,更不管得罪對方的後果,弄來一個櫃子放在走廊上顯眼的地方,讓人幫他在上面寫上“某王贏錢”字樣,“某王”見了既難堪又惱火,自然不敢再收了。

  • 10 # 淡墨青史

    因為李衛為人重義氣,正直,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這正是給了想要重整朝中腐敗風氣的雍正最好的人選,因此李衛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雍正帝的心腹大臣。

    李衛捐官

    李衛於康熙二十六年出生於江蘇的一個富豪家,也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雖然出生富家,但李衛卻一點也不甘心如此,非要有一番作為!

    康熙五十六年,三十而立的李衛想要幹出一番大事來——入朝為官。於是在家人的資助下,買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特殊情況下的決定)。出仕的第二年就任戶部郎中,官場上一帆風順,後雍正繼位,更是得到了雍正的賞識平步青雲,像開啟了外掛一般。

    雍正接過他父親留下的爛攤子,勵精圖治,整頓管理誓要與貪官汙吏來個一刀兩段。雍正還未繼位時,就知這個李衛清正廉潔,不畏權貴正是反腐的一把利刃。

    李衛圖治

    雍正一年,李衛被任命為雲南鹽驛道,一年後升任布政使併兼管鹽務工作。因為自古以來私鹽的販運都能謀取巨大的利潤,從而直接損害到了當朝政府的利益。

    康熙時期的時常有官員與私鹽販聯手獲利,康熙老爺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致使國庫財富增長緩慢,因此雍正一繼位就嚴打這方面的走私,因而李衛的任職都與鹽政有著莫大的關係。

    李衛敬重文人

    李衛雖然文化不高,但隨著自己官越做越大,就開始不斷學習。接觸最多的莫過於那些文人雅士了。

    因此李衛對他們也是異常的尊重,在雍正年間,因浙江人發生多起文字獄,雍正一怒之下停止浙江士人參加科舉考試以作懲處。 為儘早恢復鄉會試,時任浙江總督兼巡撫的李衛便經常深入下層,瞭解文士呼聲,調解各種矛盾;隨時跟蹤檢查受株連而未定罪文士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訓導,責令改正;表現好的文士,將其事蹟一一記錄歸檔。

  • 11 # 穿越再現彼岸

    清朝賣官是這麼來的?

    清朝康熙中晚期,王朝國庫財政緊張,於是康熙皇帝出了一個名頭,非科甲出身人士可以捐官,官職按照大小級別進行捐款,捐款多少可以獲得相應的職位。歷史是是這樣記載的:

    其始固以蒐羅異途人才,補科目所不及。

    就是蒐羅社會上其他有特殊才能的人,彌補科甲考試的不足之處。收錢的事歸戶部收,給與執照,一定時期內安排工作,但是有以下限制:

    第一,吏部、禮部不可以安排捐官的人,畢竟捐官的人不能再去賣官;第二,繁瑣沉重、有技術的職務不能給捐官的人補缺,捐官的人沒進行過實際操作;第三,不準擔任政府中負責教育的官職,非科甲出身自然不能教育下一代了。對這些捐官的人,清政府還要考察一下的,如果不能補缺任職,當事人可以退回一部分錢的,不過極少有人索取退款,擔任一個空頭職務也是有好處的。

    李衛因何得到賞識?

    李衛是江蘇豐縣人,家庭經商,積攢了不少的財富,並不是電視劇中的乞丐形象。1717年,李衛走了雍親王胤禛的路子,捐了一個員外郎的職位,但沒有馬上補缺,不過捐的錢不少,因此很快擔任了兵部員外郎,1719年擔任戶部郎中,正五品官員。

    李衛實際上是雍正這一派系的人員,自然追隨雍親王了。在戶部任職時,主管戶部的一位王爺派自己的下屬收取各地繳納國庫銀兩的平庫銀,也就是差額,每1000兩白銀,需要再繳納10兩作為平庫銀,這個錢就歸哪位王爺自己了。(李衛像)

    李衛看不過去,於是寫了一個牌子“某某王爺贏錢”擺在那兒,這一下戶部的人全都知曉了,王爺也不敢再收所謂的“平庫銀”。這也就是李衛被雍親王罩著,王爺害怕讓康熙知道了受到更嚴厲的懲處,因此李衛居然沒被報復打擊,這事估計康熙皇帝是知道的!

    雍正即位之後,李衛擔任雲南鹽驛道,主管雲南的鹽務稅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衛1723年在雲南收的鹽稅比前任多很多,因此升任雲南布政使,負責雲南一省的財稅工作,監管鹽務。又一年下來,自然看到雲南一省稅收的成效,雍正自然非常高興,繼續升職加薪。

    1725年,李衛擔任賦稅大省浙江的巡撫,兼任兩浙鹽務使。雍正的目的非常明確,歷練李衛,為朝廷收取賦稅,先是貧困省雲南,然後是富裕省份浙江。李衛的政績主要集中在鹽稅和賦稅之上,卓有成效,為王朝斂財,解決了康熙晚年財政緊張的局面。

    浙江省私鹽販賣猖獗,很多地方官控制不了,李衛對緝查私鹽非常在行,調動地方軍隊嚴控私鹽販賣。同時,在江浙一帶有大批的黑社會勢力,他們或為盜賊,或蠱惑民眾,並且與地方官僚勾結,謀取當地百姓錢財。

    李衛秘密偵查,將浙江的黑惡勢力一鍋端,官僚和勾結的黑社會遭受滅頂之災。著名大俠“甘鳳池”正在組織反清復明,受到打擊。兩江總督範時繹(清初重臣范文程之孫)、按察使馬世烆等因包庇罪犯被彈劾。兩江總督範時繹、按察使馬世烆被革職,較小的官吏有的被處死,有的被免職。

    李衛不但能為王朝收稅,而且打擊貪汙腐敗和黑社會,消除反清復明的勢力,這樣的能力,雍正能不重用嗎。(李衛寫奏摺劇照)

    李衛到底識不識字?

    李衛不是不識字,而是識字不多,書寫也不大行。因此奏摺都由別人代寫,寫好之後讓人念給他聽,不當之處立即修改,且每次修改都能切中要害。李衛雖然不識多少字,但辦事的能力非常強。他對讀書非常尊重,曾經私人資助修編《浙江通志》。

    李衛歷任官職如下:

    1717年,擔任員外郎(捐官),從五品;

    1717年,擔任兵部員外郎,從五品;

    1719年,擔任戶部郎中,正五品;

    1723-1724年,直隸驛傳道(未到任)、雲南鹽驛道,正四品或者從三品;

    1724-1725,雲南布政使,從二品;

    1725-1727年,浙江巡撫,從二品、正二品;

    1727-1729年,浙江總督加兵部尚書,正二品;

    1729-1732年,丁憂;

    1732-1738年,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從一品;期間兩次調離幾個月處理其他事務,由別人署理直隸總督。病逝於1738年。

    雍正認為李衛是自己選派的人,是一個能力超強的官吏,又不貪腐,深得信任。

  • 12 # 小程生活故事

    李衛是康熙雍正時期人物,也是雍正皇帝的喜愛的大臣之一。我們說李衛沒有文化,不識字,靠捐款弄個官。為什麼那麼受皇帝賞識。我個人認為識不識字。跟當官當的好不好。皇帝喜不喜歡沒有關係。

    1李衛我想大家認識他很多時候都是從電視瞭解的。李衛不識字但是他人很聰明,很會做人,有一句話說的好做好事,先做人,不識字肯定不能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2我們可以瞭解下李衛歷史記載的一些李衛事件大家可以瞭解下,(1)稽查私鹽(2)修築海塘(3)彈壓地方這些事情都是李衛做的事情中很少的一部分。

    3人物性格李衛不畏權當李衛還是微末小吏時,就表現出一種不畏權貴的剛直貴,尊重文人。善於學習。

    4正是雍正皇帝的教誨,加上李衛的學習成就了李衛的一切。所以不識字沒關係。有人會識字,但是不懂得學習為人處世,不瞭解政治,不學習為官之道。識字再多隻是擺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打水的品牌,誰給推薦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