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做你的歷史老師
-
2 # 大毛愛歷史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先來解釋一下“東南互保”
在1895年甲午戰爭以後,中國的社會危機大大加深,各個階層分別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光緒皇帝的“戊戌變法”但是由於變法觸動了朝廷內部頑固派的利益,最終以失敗告終。
同一時期,農民階級也組織了“義和團運動”,剛開始是打著反帝反封建的旗號,後來為了得到清政府的支援改為“扶清滅洋”,這樣一來就觸動了列強在華的利益,引起了列強的恐慌,於是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列強想了一個餿主意,便主動聯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這些漢人總督,希望加強合作,保護長江流域的安全。於此同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郵政大臣盛宣懷等商討如何維護東南穩定,避免給列強提供侵華藉口,並密議一旦北京朝廷出現劇變,則由李鴻章出任總統。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一拍即合,簽訂了《東南保護協定》規定上海由各國保護,長江流域及蘇杭地區由各省督撫保護。他們主動抵制清政府支援義和團的命令,在東南各省積極鎮壓義和團。
就這樣,義和團運動在內外夾擊下,也以失敗告終。《東南互保協定》的簽訂,代表著地方勢力為了自保,與清政府正式撕破了臉皮,清政府開始名存實亡,各地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軍閥。
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慈禧太后倉皇出逃,最後由李鴻章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第六款規定,賠償帝國主義列強關平銀4.5億兩,即庚子賠款。
那麼繼續今天的問題,既然東南各省已經和清政府撕破了臉皮,為何還要承擔庚子賠款,為什麼不乾脆獨立呢?
首先,《東南協議》簽訂之時幾位大臣首先想的不是獨立,而是自保,他們深知清廷不是列強的對手,於是幾位大臣私底下擬訂了兩條策略,假如太后和皇帝不幸遇害,便馬上推選李鴻章為大總統,最起碼富庶的東南和省還可以保住。如果皇帝和太后沒事,便與列強再談判,核心思想就是帝國南方官員絕不支援義和團,堅決保護洋人生命及財產安全,同時要求諸國勿向南方增兵,勿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後來的事情都知道了,慈禧與光緒逃離北京5天后,慈禧以光緒名義釋出《罪己詔》。9月7日,慈禧釋出嚴加剿滅義和團的上諭,大量義和團士兵被捕殺。9月26日,慈禧將禍首載漪、載勳、毓賢等人革職懲辦。
帝國上下終於意識到了開戰的瘋狂與錯誤,在所有人殷切期盼中,78歲高齡的李鴻章啟程北上籤訂了《辛丑條約》。
其次,東南各省的勢力還不夠強大,當時的清朝內憂外患,如果東南各省真的各自獨立,拒不賠款,中國免不了落下個四分五裂的結局,幾位封疆大吏都是跟隨清朝的老臣,他們也知道,大清要完了。歷史的車輪總會向前滾動,該做的事總會有人去做。
在電視劇《走進共和》中,梁啟超曾建議李鴻章叛變清朝,被李鴻章拒絕,他對梁啟超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時至今日,活在新中國的我們,有時也該思考一下,我們這這一代人的使命是什麼?
-
3 # 戰史堂
因為漢臣勢力已經透過鎮壓天平天國運動崛起,但是始終是清政府的人,就算想獨立,也會遭到反對,會有極大的反對阻力,而且慈禧也需要依靠這幫人,與其宣佈獨立,還不如當個自由的封疆大吏,中央政府控制力下降也管不著。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說起來也很複雜,涉及到當時的社會政治各方面:
1、東南互保似乎是英華人為維護其長江流域權利不受義和團運動危害而策劃的,是帝國主義的陰謀;
2、東南互保是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企圖分裂中國。乍一看,好象是這麼回事,但從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卻讓人感覺不是這麼回事了。如果說這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反動勢力勾結分裂中國的陰謀,但八國聯軍入侵之戰無疑滿清政府是大敗,這種情況下,東南互保各省卻沒有乘機獨立。這樣分裂中國的良機都沒利用,說東南互保各省是企圖分裂中國也太不合邏輯。
3.那麼東南互保,到底是賣國還是救國呢?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看一下當時各方對於東南互保的態度。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會認為東南互保是幾個總督的意思,為求自保不顧中央朝廷的安危。
4.事實上,從現存的史料記錄,不難看出實際上東南互保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援,正是有了慈禧太后的支援,或者換種說法,事情主導還是慈禧說的算,各省說不上分裂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