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故里和你
-
2 # 達峰三九六
沙雕只顧自己的感覺做事,不顧他人的感受。口無遮攔。自顧自嗨。虛偽的人不會輕易把自已內心表達出來,表裡不一,皮裡陽秋。
-
3 # 一夢潤心
這個說法是“第一印象”的行為造成的。跟“禮”有關。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傳統受儒學思想影響,講究“禮”。孔子曰:“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說明“禮”是一種制度規範,其內在精神表現為人做事必須恰當。具體表現形式為:既要考慮到每個人的需求,又要為了群體結構的維護而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性。“不分章法亂出牌的沙雕”和“彬彬有禮的虛偽”就形成了差別性,在人的“第一印象”中,有禮貌的人肯定被判定為好人,也就是願意繼續接觸下去的人。
二、孔子還說:“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意思是敬重而不符合禮是粗野,恭順而不符合禮是諂媚。沙雕的做法違背了社會公德,不按照正常思維辦事,或者忽視了禮儀的重要性,表現出來的就是“粗野”,而“彬彬有禮”的虛偽的人就成功的避開了這一點。這一點跟“虛偽”無關。
三、好人與壞人的說法是相對的,沒有一個具體的判斷標準,只存在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的行為舉止裡面。“賊眉鼠眼”、“目露兇光”就被社會簡單的稱為“壞人”,而“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就相對的成為了“好人”。但日久見人心,誰道德敗壞,誰道貌岸然那就是後話了。
儒家特別重視行為背後的文化,關於行為層次,眼神。表情。說話的語氣節奏,行為舉止等方面能夠透露出素質及品位。所以說,在大家默許的“遵德守禮”的社會中,講究禮節是一個人教養水平和風度的體現,在現代社會這一點尤為重要。
-
4 # 強漢盛唐多少事
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不知道題主是否知道
子貢贖人子路受牛,這個典故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華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華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華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華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由此可見,個人的行為會對別人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回到主題,一個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有禮貌的人,不管他內心是什麼想法,他的得體的行為都會帶來好的影響。
比如有些企業家為了宣傳自己,去捐款去做慈善,即使他的內心完全是為了自己,但他也實實在在捐了錢幫助了困難的人。
正所謂論跡不論心,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好色,但是他能剋制自己的慾望,一生不做越線的事情,那他算是虛偽的人還是一個好人呢?
回覆列表
從形式禮儀來講前者是符合 後者不符合 人們會從形式禮儀的規範與否來判斷一個人內心是否開化是否文明 之所以這樣大概是因為禮儀誕生於文明的發展 而道德也是文明發展的結果 禮儀出現在於人社會秩序和內心秩序的需要 所以在潛意識人們會把禮儀跟道德帶有因果決定關係 其實它們只有相關性 而且要看一個具體的社會環境 但我們需要認知的是形式的禮儀的遵守不代表一個內心是道德的 現實利益訴求與道德相沖突時守禮的人不全會舍利而尊德 所以我們需要知與行的統一 在中國傳統社會禮是德的外延 德是禮的基本支撐 所以題目的認知帶有文化潛意識 但基於現實也有一定正確性 因為知禮行禮的人 內心也會有種道德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