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者為王
-
2 # 創業者閱
合夥分為兩種型別,一類是招股東或招投資人方面的合夥;還有一類是員工股權激勵方面的合夥。不論哪種合夥,汽車美容店都是可以的。
我估計你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第一種,做個汽車美容店,招股東或投資人。
我們就說下股東性質的合夥怎麼搞的問題!
合夥人股權分配是要有依據的,而非拍個腦袋就定了的!
假如是2人合夥,最常見的分配方式就是五五分,四六分,三七分和二八分。據統計,中國60%的創業企業倒閉,禍根就是前期的股權分配。
為了更方面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做過現場股權分配的模擬演示:
假如:
合夥人A,投入30萬元,只投資,不管理;
合夥人B投入10萬元,做美容店的店長。
總投資額40萬。如果這個專案不涉及技術因素。
則二人的股權分配規則是這樣的:
第一步:根據專案的投入要素,設定股權分配的架構
常見的創業要素如:資金、人力、技術等,由此就形成了資金股、人力股和技術股等。雖然在創業中,每個因素都很重要,但重要度是不同。
根據經驗,如果專案投入資金不大的情況下,資金的重要度就相比來說,權重就會弱些,而人力是要素會更高些,因為專案是人做起來的,對管理的要求更高。
第二步:定權重
根據我們常年為創業企業做股權規劃設計的經驗,資金股的權重比例約為40%,人力股的權重比例約為60%;這個權重需要你們AB雙方認可即可。
第三步:定每個人在各要素下的股權分配
資金股:誰出錢,誰參與分股
資金股比例=個人出資/總投資額*40%
A的資金股比例=30萬/40萬*40%=30%
B的資金股比例=10萬/40萬*40%=10%
管理股:(佔總股權的60%)
二人合夥,B作為店長,要佔到管理股的一半,即總股權的30%,剩餘的30%,可以留給店裡以後優秀的員工,如負責業務的,或負責管理的、再或者是負責技術的。
但這個管理股的股權並不是立馬劃歸到B名下,因為作為投資人的A不確定B是否能把這個店經營的好,因此,這個管理的需要進行考核後才能分配。
具體做法為:以B為例
(1)B的30%管理股權為“可分股權”,其中的15%可以在確定合夥的時候,直接劃歸到B名下,但另外的15%需要經過考核後,達標了,再給。
(2)定考核目標:一般考核以3年為期,設定三年的總目標和每年的分目標。這個目標是B商量後定的,目標必須量化,比如營業額,利潤等;
(3)考核的那15%的股權,也分三年兌換完畢,每年最高兌現股權:5%;
(4)實到股權:根據公司的考核目標的實際完成率確定每年可兌現股權比例,具體演算法為:
實到股權=目標完成率*5%
如,B第一年目標完成率為90%,則B第一年可兌換的股權為:90%*5%=4.5%,依次類推算出B每年的股權。
第四步:確定最終股權
按照“模組疊加,股權累加”的原則,分別對每個人參與股權的要素,算最終每個人的股權
A只投資,其股權比例=資金股股權比例
B既投資又管理,B的股權=資金股權+管理股股權(實到股權)
為了讓你從整體上看的明白,我給你畫個圖:
希望上面的分享對你有用!
看完兩件事: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可否請幫我個忙:
2、關注:為你推送更多有關股權合夥,股權激勵方面的乾貨!
-
3 # 梅向春開
可以,可以兩個以上的人,各自利用自己的優勢,或共同出資,或一方出資,另一方出技術或出客戶資料渠道等,共同經營按約分利,共擔風險。
-
4 # 仟材美宅
可以,合夥的模式有很多,看哪一種適合,前提合夥機制一定要有,且一定要明確話,後期遇到問題能夠透過此機制解決問題不至於對企業造成致命的傷害!
回覆列表
應該可以 ,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責、權、利分明,股權清晰,分配、獎罰制度完善,配以積極向上經營理念,團結,真誠,公正,理解,勤奮,應該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