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Molly小秘書

    在外企上班,是茉莉比較推薦的。

    其實很多人都說體制內和國企是鐵飯碗。但是茉莉覺得,只要你的外企行業堅挺,在外企比在國企和體制內都要好很多。

    因為茉莉自己在外企待過,離職的原因是因為公司搬到更遠的郊區了,通勤時間實在太長。但是從茉莉工作的外企來說,真的是可以做到退休的公司。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之前的外企,是行業內的前三,企業嚴格遵守勞動法規定兼有他們國家的福利制度。比如說,過了試用期就能享受15天帶薪年假,無論你的工齡是多少年。所以如果是剛剛畢業的孩子,15天年假輕鬆get。另外上班雖然有考勤,但是實際不打卡,當然領導來的那天,你最好不要遲到,要不領導就要說你了。

    另外就是逢年過節,都有禮品發,就是自己上公司的福利網站上,選擇你喜歡的禮品,比如說中秋就是月餅、酒水或者其他家庭廚具套餐,大概一份就是在300元左右;生日也有生日的禮品。

    因為茉莉也在國企工作過,國企過節也有東西發,但是都是發毛巾、米,油,還有一次過年,我們公司發了發黴的冬菇,而且退貨還被供應商懟,從此以後,我們後勤的領東西就只要毛巾,毛巾最多掉毛,用來擦眼淚和汗正合適。

    第二,外企的人事關係

    因為都是在競爭市場裡面的企業,都需要適應市場需求,所以工作量是不言而喻的,各種kpi,各種績效,都是時刻在滾動式播放,但是你會發現,這些在工作久了以後,外企也是做做樣子,只是說更加體面,比國企的那套好看多了。

    但是也是因為這些工作量的原因,導致外企人事關係較為簡單,大家基本上都是自己考進來的,就算是有人介紹,你也得能過了筆試才行,不像很多國企那樣隨意。當然也不會像國企那樣那麼多關係戶,關係戶一多起來,就會導致人際關係非常的複雜,然後工作量會集中在某些同事的身上。

    第三,工作量的問題

    是的,沒錯,外企的工作量較大。但是實際上,也是等你做到熟手,大家都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而已,有些工作,就是按照工作流程制度做就好了。但是你在國企和體制內,說話寫文章,都得很謹慎,雖然看著工作量數字上國企比外企少,但是那些剩餘的工作量十分的燒腦,茉莉那些剩下還在國企做秘書的同事,不少頭髮都白了,相對來說,在外企工作的人,越來越意氣風發,而且大家都喜歡健身什麼的,當然國企也有,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確實有很大的差異。

    最後來說,大家會說國企能退休啊,外企也可以的。茉莉有個同學在某大型外企上班,500強企業,大家都是循規蹈矩,兢兢業業,他們年假更誇張,工作了足夠時間後,竟然有30天年假,他們都會利用這個時間到國外旅行。

  • 2 # 職場女性那些事兒

    上一份工作是一家傢俱外貿公司,不是500強企業,只是在當時業內還小有名氣。分公司老闆是臺灣人,高管都是歐洲人,其中法華人佔絕對優勢,所採取的管理模式也與歐洲總部一致,故來說幾句。

    首先,公司氛圍很好,團隊成員之間合作很愉快,互相之間沒有勾心鬥角。可能這也跟職業天花板有關係,反正大家充其量也只是一顆螺絲釘,能爬到中層管理者已是不易,高管是斷不可能,這樣一來,反倒斷了互相傾軋的念頭。

    其次,上下級關係很透明,沒有什麼所謂的潛規則。每個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完成了自由,沒完成自行加班,不能因個人影響團隊。除此之外,無需刻意討好別人,也無需在領導面前表現,所以,辦公室經常出現員工下班,高管們加班的現象。

    第三,嚴格按照勞動法規定休假和繳納五險一金,年底雙薪,除此之外,每年還有額外14天年假,節假日福利等同於公務員,可能老外比較看中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所以,順帶造福了一下大家。

    第四,薪資水平在同行業中屬於中上游,只不過我的職位很初級,沒看到優勢,稍微好一點的崗位都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人都把能進這個公司作為奮鬥目標,可見競爭的激烈性。

    說完了優點,也來說說缺點。

    首當其衝的就是職業天花板。關鍵崗位都是老外,普通員工最多能做到中層,這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有很大的影響,畢竟誰也不想年紀輕輕就停滯,除非抱著養老的想法。

    其次就是上下級之間比較淡漠。高管們有高管們的生活圈子,我們有我們生活,大家除了工作再無任何交集,儘管公司時常安排聚餐下午茶等,但我們都打心眼裡覺得,大家不是一路人,很難進入對方的圈子。

    另外,隱形的歧視還是存在。對於個別穿著稍微開放一點的女孩子,有些高管會直接人身攻擊,我相信如果換成同樣國籍,他們一定不敢如此放肆,這種現象雖不多,但還是會存在。

    當然,世界上本沒有什麼完美的事物,關鍵還是看個人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它的優點,自然也要接受其不足。

  • 3 # 張叫獸的智慧生活

    如果你想在外企工作,可能有意義,如果民企,就不要看了。

    外企的工作,一般要穩定個三年,人頭和機會才能混熟,有合適的內部機會,才會很容易的騰挪。推薦大企業,內部騰挪的機會比較多,即使工作內容差異大些,也沒事兒,因為你的能力大家知道,工作嗎,學學就會了,讓你來是幹活的,又不是定方向的。

    跟對人很關鍵,當然,運氣佔大多數,如果你領導很多年不動,你還是趕緊換一換吧。能力強的領導比較挑人,所以你自己必須強。每個人的長處不同,這個你自己要清楚,比如你強在技術,還是溝通協調,還是和客戶打交道,你自己要清楚。中國的市場是外企的關鍵,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沒有外企會把核心技術的研發放在中國。

    英語非常重要,是大加分項,沒有重要,只有更重要,否則老外的力量你很難借的上。其中發音是重中之重,因為發音對了,準了,你才很容易的聽懂老外的意思,且快速給予迴應。有老外的支援,你的升職會容易很多。我也是受英語折磨非常久,前不久,感覺英語發音有所突破,終於聽懂我老闆的英語了,是每個字都聽明白了。為了這一天,我集中精力花了正正兩年的時間,每天兩個小時狂聽,終於進階了,現在依然在努力,因為我寫還不行。英語永遠要更好更好更好。。。

    人品很重要,要維護好,但是好的人品比不上你的忠誠,能力加忠誠,或者說忠誠加能力,才是你升值的關鍵。當然,前提是你是你老闆的親近的人,否則在忠誠也沒用。

    在一個公司,除非你跟對老闆,否則薪水漲的是很慢的,不同的公司,文化完全不同,升職速度完全不同,就像換了另一個世界,換一換肯定是好事兒。

    好的外企面試會過很多輪,一般七八輪吧,關鍵是每一輪都要非常非常非常的用心,我用了三個非常,因為關乎你的未來。他們招你,就是需要你馬上獨當一面,所以不要以你自己為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的麵粉製作麵包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