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水淹七軍是關羽指揮的一場最好戰役,這說明關羽具有卓越軍事才能,
9
回覆列表
  • 1 # 南門太守

    水淹七軍裡的“軍”是漢代的軍事編制單位,七軍就是7個“軍”。

    現在的軍隊編制,大家熟知的一般是軍棋裡的規則,由上到下通常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古代也一樣,也有類似的編制方法,只是各代略有不同。

    東漢軍隊編制通常是:軍、營、部、曲、屯、隊、什、伍。一個“軍”有多少人呢?,這個可以計算出來,可先從最小的“伍”算起。

    “伍”,顧名思義就是由5名士兵組成的戰鬥小組,這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主官為伍長。

    “什”,由2個“伍”組成,也就是10人,主官為什長,類似於現在的班長。

    “隊”,由5個“什”組成,也就是50人,主官為隊率,略大於現在的排長。

    “屯”,由2個“隊”組成,也就是100人,主官為屯長,略相當於現在的連長。

    “曲”,由5個“屯”組成,也就是500人,主官為軍侯,略大於現在的營長。

    “部”,由2個“曲”組成,也就是1000人,主官為司馬,可以理解為團長,別部司馬可以理解為獨立團團長。

    “營”,由5個“部”組成,也就是5000人,主官為都尉或校尉,相當於旅長或師長。

    “軍”,由2個“營”組成,也就是10000人,主官一般是各類將軍,這些將軍在漢末三國被稱為“雜號將軍”,因為他們的名號比較雜且並不固定,如蕩寇將軍、橫野將軍、伏波將軍等,他們都相當於軍長,裨將軍、偏將軍相當於副軍長。

    雜號將軍之上就是所謂四安、四平、四鎮、四徵、四方將軍,如平西將軍、安東將軍、鎮南將軍、徵西將軍、左將軍等,他們相當於戰區副司令、司令。

    為什麼都是“四”呢?因為全國一般分為東南西北四大戰區,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如江左即江東,隴右即隴西,左將軍就是東部戰區司令,右將軍是西部戰區司令。

    這些“戰區司令”也有順序,從四安到四平、四鎮、四徵、四方是升序,也就是說四方將軍最高。如果同一戰區這些“四字頭”的將軍都設了,那四方將軍是司令,其他人是副司令。

    但通常他們不會都設,不管設幾個,最高的那一位就是司令,比如西部戰區裡如果只設了一個安西將軍,上面都沒設,那安西將軍就是戰區司令。

    這些“四字頭”的將軍再往上就是衛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由衛將軍到驃騎將軍也是升序排列。

    再往上就只有一個人了,就是大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如果沒有大將軍,那驃騎將軍就是全國武裝部隊代總司令,依此類推。

    弄清楚這些就好理解“水淹七軍”了,它指的就是7個“軍”,7萬多人。

    于禁當時的職務是左將軍,相當於曹魏東部戰區司令,本應在東南戰場,但當時襄陽、樊城形勢更緊張曹操“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所以來到了荊州戰場。

    于禁作為四方將軍,麾下至少轄有7名雜號將軍,但他們的名字史書沒有詳記。

  • 2 # 伊耆角木

    七軍不存在哪七軍的說法,它只表示于禁所率領的部隊分為七個軍。最多也就表達一下數量,並不是說一定要有類似青州兵、虎豹騎這樣的名號。那七軍究竟有多少人?沒有很多人說的一軍一萬多人那麼多,大概七軍總共兩萬人左右。

    唐代有一本《通典》是記載典章制度專史的開山之作,詳細記載了歷代各種制度的彙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裡面有《兵》部分記載軍事制度,對歷朝“軍”的概念有比較明確的說明。裡面的幾段文字,第一段說了:“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然後詳細寫了春秋末期司馬穣苴對周制一軍12500人進行重新分配佈陣。隨後寫了另一段司馬穣苴的軍制改革,出自《司馬穣苴兵法》,原文如下:

    一說:“凡立軍,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曰伍,五人為烈,烈有頭。二烈為火,十人,有長,立火子。五火為隊,五十人,有頭。二隊為官,百人,立長。二官為曲,二百人,立候。二曲為部,四百人,立司馬。二部為校,八百人,立尉。二校為裨,千六百人,立將軍。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也。

    另有一段:大唐衛公李靖兵法曰: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

    這兩段文字對“軍”的概念有了比較明確的說明,司馬穣苴是春秋末期,那時改革後一軍三千二百人,至唐代初期,七軍二萬人,也就是一軍三千人左右,或更少。大體保持的比較穩定。而且李靖那段直接寫出了“七軍”,可見是一種比較標準的制度。因此,一軍大概三千多人,七軍二萬多人是一種從春秋末期到唐代一以貫之延續下來的制度,這樣的說法比較可信。

    三國時期的軍事戰爭規模其實都不是很大。諸如曹操赤壁之戰的八十三萬大軍,劉備夷陵之戰的七十萬大軍都是演義虛構。真正赤壁之戰曹操的兵力最多二十萬,而夷陵之戰劉備只有七八萬人,其中還有近一半是借來的蠻兵。就這個規模,劉備還是發了舉國精銳。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是以攻城為主,攻城戰一般攻方兵力要比守方至少多一倍才能成功,就算關羽自負,也不敢帶比守軍少的人去吧。要真如有些人說的于禁的七軍有七八萬人,關羽得帶十萬大軍才敢出動,他哪裡來這麼多人?所以于禁七軍兩萬多人,加上曹仁守軍三萬人左右,關羽也帶三四萬人,這還是去比較能接受的可能。

  • 3 # 指動濟南

    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水淹七軍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曹操命曹仁兵出樊城,攻打關羽,同時讓于禁做策應。

    但是正值秋天,連綿暴雨後漢水氾濫,平地水深數丈,于禁所率的七軍將士都被淹沒在水裡,汪洋一片,無法作戰。于禁只好投降關羽,魏將龐德則被斬殺。

    那麼,水淹七軍是淹的哪“七軍”呢?

    1、歷史最早的軍隊分為九軍

    在歷史上存在關於行軍佈陣的說法,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根源都是來自於九軍之法。九軍的來歷則與黃帝的大臣風后有關。風后即風伯,是上古風姓部落首領,源自燧人氏,是伏羲之子,以主司天文、可預知風雨而得名。

    黃帝征討作亂蚩尤時,最初無法取勝,九戰九敗,最終拜風后等人為將,而風后“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風后以伏羲八卦為本,設八陣圖、九宮軍,行軍佈陣,一舉打敗了蚩尤。

    這裡的八陣圖、九宮軍就是大家常說的“九宮八卦陣”。九軍是在離、艮、兌、乾、巽、震、坤、坎里加一箇中卦,九宮可理解為九軍,由九軍按八卦方位布成的軍陣,通俗的講就是前、後、左、中、右、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九軍。當然,這裡的九軍與後世的六軍、三軍有本質不同。

    2、西周軍隊分為六軍、三軍

    根據西周的軍制,軍隊分為六軍、三軍。這源自《周禮》所定的規矩:“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此處的“王”是指“王師”,即天子的軍隊,大國、次國、小國是根據分封時所獲爵位不同來區分的。

    “王六軍”有多少兵士組成呢?答應是:72000人;三軍則由36000兵士組成。但是,從春秋末期開始,各諸侯不斷擴軍,大多從人數上都超越了“王師”,甚至諸侯所屬的公卿也擅自設立三軍,與國君抗衡。

    對此《左傳》記載了一個歷史事件就說明了當時的情況:魯國季武子想設立三軍,大夫叔孫豹勸他:“不可。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徵不德。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

    叔孫豹所說大意如下:不可以。根據周制,天子可擁有六軍,由大公統率,征討不義之國。大的諸侯擁有三軍,由六卿統帥,可隨天子出征。小的諸侯設六卿而沒有三軍,由六卿統率武士輔助國政。伯、子、男以下的小國,如果國內有大夫,而沒有天子任命的卿,只能派武士隨同諸侯征戰,不能單獨出征。

    西周的六軍、三軍與風后的九宮軍,本質上是有差別的。九宮軍是行軍作戰時的一種陣形、陣勢,根源上是一種“法”。而西周的六軍、三軍是軍隊組成的一種結構,根源上是一種“制”。

    3、六軍、三軍如何演變成七軍

    關於“王六軍”的具體名稱,目前沒有形成共識。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六軍是泛指,並無太多實際意義。也有人認為,六軍是指上軍、下軍、左軍、右軍、虞軍、中軍。其中的虞軍負責行軍時的前哨偵察,駐軍時的巡邏安保;中軍則是主將所率的主力部隊。

    對於“三軍”人們通常認為是指上軍、下軍、中軍。先秦時期,諸侯征戰以戰車為主,因為只有貴族士大夫才能養得起戰車、戰馬。後來戰勝國擁有了大量俘虜,就把他們和服兵役的平民編成步兵,跟在戰車後面作戰。

    因此,三軍是由戰車、兵步兩部分組成。到了春秋時的晉文公時,步兵才成為單獨的兵種。當時,晉國為抵抗狄族侵犯,在三軍基礎上設立了“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合稱為“六軍”。這裡的六軍和“王六軍”不是一個概念。

    六軍、三軍如何演變成七軍的呢?這是因為從戰國時期開始,諸侯為了徵地盤,置周天子不顧,紛紛擴軍,從建制規模上已大大超越了“王六軍”。而周天子管不過來,也管不了,只好預設諸侯們的擴軍行為。

    同時,發端於戰國時期的軍事理論日漸成熟,經過數代人、數位著名軍事家比如姜太公、司馬穰苴、孫武、孫臏、諸葛亮等人的實踐和總結,六軍、三軍的傳統體系已被打破,七軍體系正式建立。

    所謂的七軍是指前軍、右虞候軍、右軍、中軍、左虞侯軍、左軍、後軍。其中的虞候軍就是“王六軍”中的虞軍。與“王六軍”相比,七軍中多了一個前軍,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前鋒軍”、“先鋒軍”。

    4、七軍之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

    儘管三國時期就有了七軍之說,仍有大量研究者認為,這裡的“七”並非實指七支不同功能和作用的部隊,而是一種泛指,形容軍隊很多。目前,公認的是七軍之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時的大將,軍事實踐、理論素養極高。李靖領兵時,多流行風后創制的九宮軍,即前軍、策前軍、右虞侯軍、右軍、中軍、右虞侯軍;左軍、後軍、策後軍。但李靖因為兵少無法分為九軍,就在九軍基礎上改制出“六花陣”。

    六花陣是指右廂前軍;右廂右軍、左廂左軍、左廂後軍;右虞侯軍、左虞侯軍;中軍,這樣就組成了七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認為,九軍變成七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李靖之前雖有七軍說法,但沒有達成共識,李靖之後七軍才完全定型。

    為什麼沈括在七軍的軍制形成中,如此推崇李靖呢?這是因為李靖不僅給七軍起了具體名稱,還把七軍的行軍、作戰等全部標準化,為後世之人領兵統將提供了範本。據李靖的《衛公兵法》,七軍由二萬人馬組成,“如或多或少,臨時更定”。

    李靖認為,七軍出征要按順序行軍,分別是:右虞候馬軍、右虞候步軍;右軍馬軍、右軍步軍;前軍馬軍、前軍步軍;中軍馬軍、中軍步軍;右軍馬軍、後軍步軍;左軍馬軍、右軍步軍;左虞侯馬軍、左虞侯步軍。

    對於以上七軍李靖規定:馬軍離步軍一二里外行軍,遇有土坡、山陵就要派三五名騎兵佔據,以防虞候軍萬一沒有發現。其他各軍要在這裡環顧四周,觀察敵情。右虞候軍最早安營紮寨,負責“路平道路,修理泥淖、橋津,檢行水草”。左虞候軍要負責安排佇列,保證軍容齊整。如果是軍隊返回,順序則是左虞候馬軍、左虞侯步軍,然後是左馬軍、左步軍,依次類推。

    李靖還對七軍出征時的陣形、輜重、先鋒等隊伍的分列等進行了規定,甚至連駐紮結營時幾人挖幾個廁所都有規定,即“兩隊共掘一廁”……

    七軍在現代語境中基本消失了,人們通常用海陸空三軍來泛指各部隊。

  • 4 # 巴山夜雨涮鍋

    水淹七軍中的“七軍”,是指七支人馬,並非每一軍都有編號或者名號。

    中國古代的軍,有時候指的就是軍隊,有時候則是指一種編制。如按照周朝的軍事制度,一軍五個師,一師五個旅,每個旅500人,這樣一個軍就是12500。周天子編有6軍,就是75000人,在先秦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三國時候,曹操方面也有“軍”的編制。一支軍隊一般由專門的一位將領統帥。不過,具體的規模並無一定。也有時候,一軍指代一路兵馬。

    在史書上,多次記載了以“軍”為單位的調遣。例如:

    (賈逵傳)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等四軍,從西陽直向東關,曹休從皖,司馬宣王從江陵。

    這裡,賈逵督率了滿寵等4軍。

    (董卓傳)時六軍上隴西,五軍敗績,卓獨全眾而還,屯住扶風。

    這裡,董卓等6支人馬到隴西,只有董卓全軍退回。

    (王昶傳)昶欲引致平地與合戰,乃先遣五軍案大道發還,使賊望見以喜之。

    王昶派了五支隊伍從大道行進。

    (孫權傳)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

    孫權派呂範等督率五支兵馬。

    (王基傳)基督城東城南二十六軍

    這裡,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包圍壽春,其中城東和城南兩面的26支人馬由王基督率。

    (夏侯惇傳)二十一年,從徵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

    這裡,夏侯惇負責督率東南的26支人馬。

    所以,七軍,就是7支人馬。其中於禁是其中的最高指揮官,龐德可能是次高的指揮官。

    在《三國演義》中,也有對此描述:

    遂加於禁為徵南將 軍,加寵德為徵西都先鋒,大起七軍,前往樊城。這七軍,皆北方強壯之士。……董衡曰:“今將軍提七枝重兵,去解樊 城之厄,期在必勝,乃用龐德為先鋒,豈不誤事?”

    可見,七軍就是七支人馬,至於每一軍的番號或者將領,史書並沒有記載下來。有人說七軍是某七個著名將領的隊伍,後來讓于禁一人統領,這是不正確的。七軍就是七路人馬,此七軍,彼七軍,都是七軍,並不是說曹操手下只有一個“七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伯倫很多未經證實的資料,為何有人願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