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生物趣談
-
2 # 百科千尋君
蛇是由長著四條腿的原始蜥蜴演化而來,目前有些大型蛇類還保留著未退化的短肢,但已經不能用來走路了。蛇是蛇亞目的統稱,有520個屬3000多個物種,蛇的特點就是全身佈滿鱗片,身體呈長條形,沒有四肢,這種詭異的形態讓無數人充滿恐懼,而且有數百種蛇是有毒的,能致人死亡的毒蛇有近200種,在抗毒血清快速發展的當下,每年死於蛇咬的人仍有5-10萬人,其中一半在印度,中國熱帶範圍小,每年蛇咬致死的人不多。
蛇亞目屬於有鱗目,這個“鱗”不包括魚鱗,而是爬行綱之下的一個目,有鱗目之下還有蜥蜴亞目和蚓蜥亞目。
蛇亞目、蜥蜴亞目、蚓蜥亞目1億多年前是一家,都是四條腿的原始蜥蜴,這三個亞目也體現了三個演化方向。
蛇亞目退化掉了四肢,還有少數蚺在排洩口附近保留了極短的肢體殘餘。▲蜥蜴亞目-缺肢蜥的後肢
蜥蜴亞目絕大多數保留了發達的四肢,也有四肢完全退化的蛇蜥,有四肢退化不完全的肢蛇蜥,還有前肢消失後肢殘留的缺肢蜥。▲有前肢的蚓蜥
蚓蜥亞目有的退化掉了四肢,有的保留了前肢。
所以這三個亞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關係難以扯清。2015年,古生物學家命名了一條在巴西發現的,距今1.13億年古蛇化石Tetrapodophis amplectus,中文學名為四足蛇(中國方言裡的“四腳蛇”是指某些蜥蜴)。英國巴斯大學古生物學家Nick Longrich,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說到:儘管有4條腿,但Tetrapodophis amplectus擁有明確將其標記為蛇類的其他特徵。因此,四足蛇被認為是最早的蛇類,也證實蛇類是由四足蜥蜴演化而來。那為何蛇會退化掉腿,而蜥蜴卻大多數保留了腿呢?原因可能是在於蛇類的祖先“下海”了。▲蛇的骨骼▲蛇蜥的骨骼
根據出土化石表明,距今9000萬年前的蛇類大多生活在海洋裡或者沿海地帶,因此,早期蛇類可能在進入海洋之後退化掉了四肢,演化出了透明的眼瞼,以適應水生壞境,後來這些進入海洋四肢退化的蛇又返回陸地,演化出如今各種各樣的蛇類。而蛇類的祖先也可能並非普通的蜥蜴,而是一種崖蜥,崖蜥在進入海洋之後分為兩批,一批成為蛇的祖先,另一批演化為著名的海爬家族——滄龍。而現存的蜥蜴和蚓蜥則是由留在岸上的崖蜥演化而來。蛇、蜥蜴、蚓蜥、滄龍同出一脈,它們都屬於有鱗目。
-
3 # 折小顏
蛇從前在身體後部有兩隻腳,隨著進化逐漸消失。部分蟒蛇有兩個凸起,稱為殘足。相關研究透過影像學檢查證實有確實退化的足骨。
回覆列表
問:有沒有證據證明蛇有四隻腳?
答:還真有!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蛇幾乎都已經沒有了四肢的痕跡,不過有一種大塊頭的蛇類蚺蛇還依稀能看到四肢退化的殘餘,當然,這對殘爪對蛇來說已經沒什麼用處,只是證明在遙遠的過去,它們的祖先曾經還是長著腿的。
圖注:蟒蛇肛門兩側殘留的爪子
對於蛇類是否曾經擁有四肢,只能透過化石證據來證明,但是化石並不容易發現,直到2015年,終於有人找到了長有四條腿的原始蛇類化石。這塊化石採自巴西,如獲至寶的研究者把它命名為“環抱四足蛇”,這一化石的發現讓蛇類祖先擁有四肢得到了證明。
圖注:環抱四足蛇的化石,黑圈處是它的前腿和後腿
根據對化石的研究,環抱四足蛇生活在1.13億年前的白堊紀,身長大約20釐米,前肢長度為4毫米,後肢長度為7毫米。這麼短小的四肢已經失去了行走功能,只能用來抓緊獵物,或是在交配的時候派上用場。除了四條小短腿,它細長的身體、靈活蜿蜒的脊椎、能大幅張開的下頜骨以及細密的小尖牙,都是典型的蛇類家族特徵。不過之前人們也發現了一些長著兩條後腿的蛇類化石,不過要比四肢的蛇生活的時代更晚些,到了大約9000萬年前,終於有了沒有腿的蛇。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是恐龍最繁盛的時期,顯然蛇類想要爭得生態位,就要開拓恐龍到不了的環境,於是轉到了地下生活,是的,它們開始穴居生活,顯然它們並不像一些哺乳動物一樣用爪子打洞,它們進化出適合穴居的細長的身軀,比如,現在常被誤認為蚯蚓的盲蛇,它們就很擅長打洞。
圖注:盲蛇是一種已知最小的蛇類,長度一般為8-16釐米
因為蛇類在白堊紀末期的穴居技能是的它們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更容易存活下來,當有一天,它們出了洞穴發現,一直欺壓自己同胞的那些恐龍全死光了,於是它們紛紛走出洞穴,雖然四肢退化掉了,卻發現身體照樣能夠移動。它們用肌肉帶動腹部鱗片在地上“摩擦”、透過反作用力使身體向前移動,照樣能行動自如。而且幾乎是全地形適應能力,水裡遊、樹上爬、沙地走、石間竄......所以它們已經完全不需要腳了,如果你真的給它們裝上腳,那就是真正的“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