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貝殼影像
-
2 # 網際飛俠
鏡頭是我們每一位攝影者都很愛惜珍惜的重要的攝影器材之一。
首先,是一個專業的氣吹。
第二個,是專業的鏡頭筆,選擇一端是碳粉頭,一端是軟毛刷的那種,對於處理油膜、油點這種油性汙髒來說是利器。
第三個,是專業的鏡頭布,不會掉毛屑,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次汙染。購買時要購買大品牌或專業品牌,獨立包裝的。
如果是無塵清洗真空封裝的鏡頭布,用一片新的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二次汙染,使用時也可以分割槽使用,全髒後就可以拋棄掉,如果要清洗後再使用建議不要再用來擦鏡頭,可以擦機身或者螢幕。使用鏡頭布時,最好是配合著專業的清潔劑來使用,效果最佳。
東西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清潔了,注意,上面三種工具在使用的順序和使用手法上有講究,不注意就可能會對鏡頭產生損傷!切記!
第一步,用氣吹吹,把所有能吹掉的浮塵吹乾淨。注意,在使用前,先不對著鏡頭,在空中空吹幾下,將氣吹內可能有的灰塵吹出,避免二次汙染。
第二步,用鏡頭筆上的軟毛刷將吹不掉的大顆粒灰塵沾走,注意沾一次就用手彈幹清,然後再沾第二次,絕對禁止連續不斷的去沾灰塵!
直到所有吹不掉的灰塵沾乾淨,然後再用氣吹吹淨一次。
第三步,用鏡頭筆的碳粉頭平平的壓在髒處,以畫圈的方式,將油點油膜擦去,在將所有油汙去淨後,用氣吹吹淨遺留的浮粉。
第四步,使用鏡頭布擦拭,最好不要乾擦,配合使用專用的清潔液。
沾取少量專用清潔液
方法是用一根手指,頂住鏡頭布的一小塊面積(注意要避開上次擦拭時使用過的地方),沾取少量專用清潔液,順一個方向擦拭,將鏡片全面擦拭一遍。
用一根手指壓住,順一個方向擦拭
到此,一支鏡頭就輕輕鬆鬆,簡簡單單的清理完畢了。
清潔保養,就是這麼簡單。
-
3 # 色影無忌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想到了網上流傳的一張圖↓
實際上自己清潔鏡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來看一看無忌泡菜“jpno1”的清潔過程吧:
新近淘到一個很有特點的佳能老頭, EF 70-210mm f4. 買前就已經知道鏡頭髮黴了, 當時買的時候是為了拆配件修我的老版百微,可是鏡頭還沒寄到, 百微竟然被我修好了. 上網一查, 又讓我對這隻老頭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所以鏡頭到手後乾脆清理一遍, 讓他煥發他的第二春。
這隻70-210mm應該算是佳能鏡頭裡很有特點的一隻, 和70-200 f4l小小白一樣, 都是f4 恆定光圈, 不過這個頭沒有L裡面那些昂貴的UD鏡片, 但是從網上有限的資料看, 他的引數還是可圈可點的, 成像也不錯, PPFLA竟然拿到了A-的好成績. 順便一提的是這個頭的序列號竟然和L系列一樣使用2個英文字母加4個數字的組合, 從一個側面也能看出佳能當初對它的重視. 我的這隻從序列號上看是1988年產的, 22年了, 除了發黴其它一切正常, 比現在那些動不動就拉風箱的鏡頭強太多了。
這頭的變焦很特別,用的是推拉式的變焦, 我能想到的同樣使用推拉式變焦的只有100-300mm f4L和大白. 事實上修好鏡頭我才發現, 這個頭從外形到結構和100-300mm f4 幾乎一模一樣, 手上正好有100-300 5.6l的service manual, 早知道就不用費那麼多勁了. 本人雖然不是專業的, 但是也算是"爆頭"無數, 唯獨這個70-210mm, 修起來實在有點費事兒。
先上圖, 剩下的後面說.......
這個就是我的70-210
對比佳能100-300mm f5.6L
發黴的鏡片. 順便強烈BS把鏡頭放到發黴的敗家子兒. 鏡頭就是拿來用的, 黴成這樣真的替鏡頭喊冤. 套用鹿鼎記裡一句話,"當兵的不愛馬, 肯定沒有好下場的"!
後蓋開啟之後發覺這個鏡頭的排線和主機板都是焊上的, old technical 啊,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 從上面拆起。
前鏡片很容易拆, 一共3個螺絲, 用00號十字螺絲刀卸下, 一擰, 前鏡片就下來了, 和70-300mm f4-5.6一樣. 比較方便的是這個前鏡片沒有那種調節距離的斜槽, 所以不用擔心會影響今後的成像. 其實多數鏡頭髮黴都是前後鏡片, 如果只是前鏡片發黴, 這個頭倒是極其好修。順便一提, 這些照片都是用卡片相機拍的, 我懶, 不願意用筆記, 所以需要記錄的地方都是用卡片機直接拍下來, 裝的時候翻照片就行了。
接下來是前面寫著文字的鋼圈. 是金屬的. 佳能很多設計前面都是需要用手擰. 這個頭其實不需要卸這個鋼圈的, 可惜手頭沒有圖紙, 只能見啥拆啥了. 鋼圈裡面有兩個塑膠墊圈, 墊在距離標尺和鋼圈之間, 當軸承用.. . 怪不得這個頭對焦手感奇差了。
我拆這些需要手擰的地方有個獨門秘籍, 用醫用橡膠手套, 不帶粉的那種, 擰什麼都是一下就下來. 如果你的濾鏡卡住了, 用這個辦法試試也會有好效果。
下面就是要拆外面的套筒了, 佳能的老毛病,什麼都用雙面膠粘. 這個頭1987年就釋出了, 原來那時候就是這樣。先是掀起防滑膠皮.螺絲就在下面. 一定要輕輕的...要是使勁大了把膠皮拉長了, 再貼回去就麻煩了。
然後就是AF/MF蓋板. 塑膠的, 勁使大了會斷. 最好拆這些雙面膠的玩意前用吹風機吹熱. 然後就比較好下了。
蓋板特寫。
套筒上3個螺絲, 卸下後它的"褲子" 就鬆了. 褪下"褲子", 露出電機齒輪. 贊一個, 老東西還是肯下本, 吃勁的都是金屬齒輪, 22年光亮如新.看著那叫一個結實. 看看現在那些什麼50 1.4裡面用的爛齒輪.....
因為後面的主機板沒下, 套筒只能褪下去, 不能拿掉. 好在是推拉式的變焦, 拉長了就有足夠的地方工作了。
注意齒輪上面的那個螺絲, 一個3個, 拆下後前面的變焦環套筒就能卸下來了。
再下來是變焦套筒的限位卡子和限位開關. 兩個黑螺絲3個白螺絲. 這個位置要標一下的. 正好我這隻那個限位卡的一邊和鏡頭套筒上的倒模線對齊, 所以我也不用標了. 省了. 限位卡子卸下後套筒就可以擰下來了. 不過要注意, 套筒裡面有3個塑膠的螺紋齒和3個銅片. 套筒加上這個可以更順滑些。
這個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滑齒. 照片是裝回去時候拍的, 因為3個齒分佈在周圍, 所以最好用膠帶固定上, 擰好之後再把膠帶去除。膠帶最好用噴漆用的紙遮蓋帶, 比較容易去除。
然後就是裡面兩個鏡組的定位栓/軸承. 六個螺絲, 6個塑膠軸. 每個鏡組3個. 其實拆到這才知道, 如果只是拆前面的3個鏡片組, 不用拆外殼就行了. 防滑膠皮下面直接就能看到鏡片組的螺絲.不過拆也是一大樂趣。拔那個塑膠軸比較費勁, 地方太小, 一定要特別尖的鉗子才能拔出來,這張順便還能看到電機.黃色透明膠紙裹著的就是. 比較奇特, 是特製的.不是像之後的鏡頭上用現成的電機。
第二組鏡片. 比較厚, 應該是一組2片膠合的. 好在中間沒有發黴. 問題是不能用太多液體洗, 要不然滲透到兩片中間就廢了。
拆到這裡發現後鏡片組裡黴的也是亂七八糟的。沒法子, 只能上電焊臺了. 上之前先把鏡片卸下, 省的電烙鐵燻到。卸這種用c形彈簧卡住的鏡片其實很容易. 那個彈簧並不是很硬, 用個小起子一撬就下來. 就是要注意不要彈飛了。卸前按個大手印, 然後拍照片. 目的是別到時候不知道反正面, 把鏡片裝反了。這片比較好記, 照片中鼓出的一面朝外, 另一面是平的。
"主機板"卸下來鳥.. . .. 最好少去碰它, 這種軟排線焊接的原件很容易不小心掛碰掉的。
卸掉了主機板的鏡頭屁股. 如果是用烙鐵+吸焊帶, 一定要快, 要不然那個塑膠套筒受不了. 注意左下角套筒上排線下面化掉的地方. 那個是在我拆之前就這樣了. 原廠都會燙到套筒, 自己就一定要更注意了, 我是吸掉一點焊錫就等一會, 等吸掉的差不多了用吹焊臺一吹就下來。
然後就是擰後鏡筒的螺絲了. 惡夢也就來了.
因為裡面的鏡柱是金屬的, 佳能在螺絲上加了螺絲膠. 螺絲膠的強度太大了, 導致4個固定塑膠套筒的螺絲只成功擰下一個. 裡面的後鏡組也是塑膠的, 同樣用3個帶螺絲膠的螺絲擰在金屬鏡柱上, 這3個螺絲我也只成功擰下2個.
外面的4個螺絲, 除了1個直接擰下, 另外兩個我是用電烙鐵頭直接放在螺絲上, 等燙熱了再擰下來. 因為鏡筒是塑膠的, 時間不能太久, 也不能太熱, 所以只有2個用這個方法擰動了. 還剩下一個被我的高階螺絲刀直接擰禿了. 那螺絲刀質量很好, 基本上不會被螺絲磨損, 擰不動的時候要麼就斷掉要麼就傷螺絲. 這個螺絲我是用電鑽鑽掉的. 同樣因為套筒是塑膠的關係, 鑽螺絲的時候是低速加慢慢鑽.
最後都卸下之後發覺這個螺絲還是挺長的. 塑膠件都去掉, 對付這個螺絲就容易了, 直接吹焊臺, 250度吹. 然後用鑷子都能擰掉它了.
帶刻度的後套筒下來後,最早擰鬆的套筒也下來了. 有刻度的套筒忘了拍照, 只有這個套筒和裡面護著排線的套筒了.
然後就是整個後鏡片組和金屬套筒的分離. 因為這時候已經露出了後面的金屬套筒, 所以用吹焊200度慢慢吹熱,讓螺絲膠化掉. 可惜有一個螺絲擰失敗了. 上了膠的螺絲竟然還是00號的,明擺著不夠力啊. 好在這時候整個螺絲露出來了. 用微型電磨+小砂輪片打出個一字槽. 用稍大點的一字螺絲刀擰, 那叫一個省力. 輕輕一下就下來了.
整個後鏡片組全下來了. 一邊連著光圈元件.
拆下的光圈. 需要很長的螺絲刀才行. 拍照的時候鬼使神差用手捏了, 上面髒了, 後來擦了好久.. . . .
那時候的技術還是不行啊, 光圈電機那麼大. 看看現在的鏡頭光圈, 又薄又輕巧.
奉勸各位一句, 光圈要是沒壞還是不要繼續拆下去了, 那裡面的一片一片, 要是拆開再裝回去非累死你。
拆鏡片. 老規矩, 按手印, 拍照片。
拆下的鏡片. 這片最特別, 兩邊一樣. 為了區分正反, 用螺絲刀把邊上的漆弄掉了點.
拆下的發黴鏡片進超聲波清洗機. 前面的大鏡片也能用清洗機洗, 不過太大太髒, 需要單洗. 水用超市買的蒸餾水, 效果不過. 那個2片一組的鏡片不能洗.
自家其實環境非常惡劣, 即使有清洗機, 洗完的鏡片再幹淨也會被空氣中的灰塵汙染. 比較好的辦法是進浴室, 洗個澡, 蒸汽會把灰塵清除一部分, 然後在這樣的壞境擦鏡片.
順便一提的是這個超聲波清洗機買回來的時候, 老婆看到了竟然說: 你怎麼買個玩具馬桶回來. .. 玩家馬桶. ... . .. .-_-
然後就是組裝, 焊回主機板. 照片是焊好的主機板. 看著還可以, 最後才發現有個點虛了, 鏡頭拉風箱, 還要拆開重來. . .. . .
裝好拍照. 鍍膜還可以. 裡面有片鏡片的鍍膜被吃了, 但是還沒到吃光的地步.
還算乾淨. 不過自己擦也就那麼回事兒了, 不能太苛求. 我也不指望能無塵. 只要無黴就行了.
-
4 # 授藝攝影
鏡頭的更換與維護
對於數碼單反相機來說,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更換鏡頭。但是接踵而來的就是鏡頭的清潔問題。接下來介紹更換鏡頭的注意事項以及鏡頭的維護問題。在更換鏡頭時應注意,儘量不要在室外環境下更換鏡頭,如果非要在室外更換鏡頭,那麼攝影者需要選擇一個避風、少灰塵的地方進行更換。在每次更換鏡頭時,攝影者最好用氣吹將鏡頭尾部和反光鏡的塵埃清理一下,這樣灰塵進入相機的機會就會減少。
另外,更換鏡頭時,攝影者需要保持相機的卡口向下,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把鏡頭安好。鏡頭是照相機的眼睛,直接決定著成像質量的好壞。它通常由玻璃鏡片組成,需要小心使用和注意維護。
1.妥善使用。玻璃器件容易破碎,攝影者在使用時要注意不要讓鏡頭受磕碰。
2.防汙、防潮。使用鏡頭時,要注意不要用手觸控鏡片。在雨霧天使用鏡頭後一定要擦乾,鏡頭不用時要放入裝有乾燥劑的密封袋、密封箱或專門的乾燥箱中。
3.鏡頭有灰塵時用氣吹和鏡頭刷解決,有油汙和指紋時用無水酒精擦除,有黴斑時用20%的無水酒精和80%的乙醚混合液擦除。
回覆列表
你好朋友,相機鏡頭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比機身都要愛惜,我是每次拍攝完都要對相機和鏡頭進行外表的清潔,也建議大家每次拍攝完之後簡單用相機專用清潔布對相機和鏡頭的外表進行擦拭,因為拍攝時手上的汗水,汙漬、臉上的油等都留在相機鏡頭的表面上,尤其是如果在雨天拍攝後,鏡頭表面會沾上雨水,這些都會腐蝕機身和表面的橡膠,所以養成好習慣,千萬不要偷懶啊。還有一個就是對於鏡頭的鏡面來說,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進行擦拭,無論如何小心擦拭,對鏡面鍍膜總是有損害的。還是要在日常拍攝的時候注意保護鏡頭鏡面。
自己清潔相機鏡頭所需要的工具:
1、專業氣吹:一定要買那種後面進氣前面出氣帶單向氣閥的,別買那種出氣進氣一個口的便宜貨,把灰塵吸進來再噴到鏡片上將更難清理。
2、鏡頭紙:儘可能買高階的產品,要長纖維的那種,最好買個有牌子的,雜牌鏡頭紙纖維有可能會脫落,沾在鏡頭上清理起來會很煩。
3、脫脂棉:醫藥商店有售,儘量挑選纖維比較長,比較整齊的,1元一大包。好象,MM們用的卸裝棉品質不錯,但不確定是否是脫脂的,所以不要亂用。
4、擦鏡布:擦鏡布是近期研究後發現的好工具,能重複使用,如果髒了可以用溫水清洗晾乾再使用。擦鏡布由於是特殊纖維織品,因此不脫毛屑、不傷害鏡頭鍍膜、十幾塊錢的價格,自己還能剪成兩塊來使用。建議各位,當你第一次買擦鏡布,先用溫水輕柔清洗晾乾再使用。3M魔布透過不刮傷測試,清潔鏡頭清潔效果出色,不留毛絮。
5、鏡頭筆:目前目前市場上只有兩種鏡頭筆!一種是碳頭的 ,一種是絨頭的!碳頭的筆基本上是活性碳技術產品,可以有效清除手指油漬印以及一般汙漬塵土,屬於高檔筆。另外一種是絨頭筆,這種筆的筆頭是塊超細纖維的絨布,道理和鏡頭布相當,只不過做成了筆形。兩者都是真筆,碳頭的貴些功能強大,絨頭的便宜些適合一般除塵可以擦UV鏡頭什麼的。
6、鏡頭清洗液:滴一小滴鏡頭清洗液在拭紙上(注意不要將清洗液直接滴在鏡頭上),並用專用棉紙反覆擦拭鏡頭表面,然後用一塊乾淨的棉紗布擦淨鏡頭,直至鏡頭乾爽為止。如果你沒有專用的清洗液,那你可以在鏡頭表面哈口氣,雖然效果不比清洗液,但同樣能使鏡頭乾淨。注意:鏡頭表面有鍍膜,清潔液經常使用,會洗去鍍膜,影響光學成像效果。滴一小滴鏡頭清洗液在拭紙上,注意不要將清洗液直接滴在鏡頭上
7、清潔棉棒:各大藥店均有售,就是家庭用的就可以
相機鏡頭清潔步驟:
1、帶上防靜電手套,儘量在無塵的環境中進行清潔工作。首先用氣吹吹淨鏡頭表面的灰塵。
2、去除表面灰塵之後,先用鏡頭布將相機外部整體擦拭乾淨,之後使用尖頭清潔棉棒沾取少量清潔液輕輕擦拭各個小角落。清潔液不要蘸取過多,以免多餘的清潔液流入相機內部。如果棉棒已經明顯變髒,換用一根新的棉棒繼續清潔。
3、如果用吹氣球無法清潔掉鏡頭表面的灰塵,我們還可以嘗試使用軟刷清潔鏡頭,一般的話就可以取出灰塵等髒東西,而對於頑固一些的汙漬,例如指痕等,我們就要使用麂皮、鏡頭清洗布或鏡頭紙配合鏡頭清洗液來進行清潔了。在擦洗時,注意不要用力擠壓鏡頭表面,因為鏡頭表面覆蓋有一層易受損的塗層,很容易因為用力清潔而被擦去。
4、用鏡頭筆輕擦
使用鏡頭筆前務必保證吹淨鏡頭表面,確保沒有任何灰塵顆粒,再豎直輕壓鏡頭筆從鏡頭中間順時針向外趕,一次後注意吹去鏡頭表面脫落的鏡頭碳粉,再觀察效果,再擦再吹!反覆4-5次鏡頭就應該光亮如新啦!行家說過任何擦鏡頭的行為都是傷害鏡頭鍍膜的!鏡頭筆雖是比較安全的工具,您也要小心使用。
5、用鏡頭清洗液去除頑固汙漬(慎用)
關於是否採用鏡頭清洗液清潔鏡頭的爭論很多,有些劣質的雜牌清洗液也確實會對鏡頭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建議如果單純使用麂皮等工具可以清洗掉鏡頭上的頑固汙漬,那麼就可以不必使用清洗液,萬不得已使用時也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不宜過多,而且不要把清洗液沾到鏡頭之外的地方,因為有的清洗液的成分是丙酮,很容易使黑色的鏡頭邊緣掉色,嚴重的還會使鏡頭周圍變形,切記切記!鏡頭有油汙或指紋,吹、刷都無效,就要用極柔軟的潔淨棉籤兒(或揩鏡紙)沾上一點鏡頭水輕輕擦拭。不推薦使用鏡頭清潔液,清潔液經常使用,會洗去鍍膜。另一方面,清潔液在晾乾時不可避免的還會再沾上汙物。
再次強調,不論手法多麼小心翼翼,使用鏡頭水擦拭對鏡頭鍍膜總會有損害,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擦拭。
6、建議每次清潔鏡頭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秒,過長時間的擦拭會造成鏡頭不必要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