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武

    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三國之間會相互牽制,而不會坐視其中某一方獨大。

    蜀漢從取得益州開始,綜合實力就在日益提高,到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大軍,奪取漢中,蜀漢一方的實力達到頂點。漢中戰役剛結束,關羽就開始從荊州出兵,北伐襄樊,為曹仁,擒于禁,斬龐德。連曹操都開始有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了。

    在這時候,孫權一方就坐不住了。孫權眼看著劉備步步為營,曹操步步後退,難免有唇亡齒寒之虞。孫權這時候主動選擇了背叛孫劉聯盟,而與曹操結盟,共同對抗劉備。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在赤壁之戰吃虧之後,到他去世前,總共五次主動進攻孫權,也讓孫權壓力非常大。到建安二十二年,孫權遣使請和,與曹操達成暫時的和平。這時候,曹操才又掉頭去和劉備爭鬥漢中。

    所以,孫權眼看著關羽北伐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便主動向曹操輸誠,表示原意出兵進攻荊州,以解曹仁之圍。當然,從孫權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幫曹操,而是奪取荊州。之所以要向曹操示好,是為了避免萬一在荊州陷入僵局,曹操在江淮方向也主動進攻孫權。

    此後,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全取荊州,擒斬關羽,並且傳首洛陽。曹孫聯盟一時之間進入蜜月期,簡直可以說是如膠似漆。

    表面上看,擒斬關羽之後傳首洛陽是為了嫁禍給曹操,向世人表明,他偷襲荊州是受曹操唆使,但反過來看,同時也給劉備預留了臺階,劉備如果原意接受現狀,就應當繼續與曹操為敵,而不是以孫權為敵。

    但劉備的選擇是不肯接受現狀,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斷然率軍出川,想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這不僅是因為劉備軍中有大量荊州將士,不能輕易放棄荊州,更是因為,從實力上看,孫權比曹操更弱,是更容易擊敗的物件。

    然後就有了夷陵之戰。陸遜能在夷陵擊敗劉備,已經很大程度上是僥倖了,如果能追擊,擴大戰果,當然會追擊,絕不會含糊。

    事實上,吳軍也並不是沒有追擊,而是追擊了之後,看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

    《三國志·先主傳》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

    這就是說,雖然在夷陵遭遇大敗,但並不是全軍覆沒,劉備還是收合離散,仍然有一部分,至少從秭歸後撤,在永安駐守,是有能力阻擊吳軍進攻的。

    不僅追擊的吳軍前來相持了差不多兩個月,看著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而且,還有能力分兵平定叛亂。

    而且,這時候,蜀漢趙雲得到吳軍追擊而來的訊息後,也主動出動接應。但實際上吳軍跑得比趙雲還快,來救援的趙雲還沒到永安,追擊的吳軍已經自己撤退了。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而且,先主駐守白帝城之後,害怕的不是蜀漢,而是孫權。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明明是孫權一方在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為什麼劉備都還沒慫,孫權先慫了呢?原因很簡單,後方不穩了,曹魏要進攻東吳了。

    這時候曹丕剛繼位,而且已經篡漢稱帝。一開始,孫權還表現得很誠懇,曹丕也立孫權為吳王。但是曹丕堅持要求孫權送任子入朝以示自己是真投降,而不是緩兵之計,孫權就不同意了。曹丕大怒,下令伐吳。

    《三國志·吳主傳》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須督拒仁。

    請注意這個時間點。

    這一年的年初,劉備開始出兵進攻東吳。孫權卑詞厚禮,以求曹丕支援。

    到六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劉備收集殘軍,退駐永安。吳軍乘勝追擊到永安。這時候,孫權態度就變了,不聽曹丕的了,激怒了曹丕。

    九月,曹丕下令同時在荊州和江淮兩個方向出兵伐吳。孫權一看曹丕滅吳的決心很大,頓時亞歷山大,感覺自己頂不住了。所以,孫權一方面派兵防禦,一方面再次向曹丕認慫,同意送任子等。

    到十月,孫權就不能不向劉備認慫了。因為這時候形勢變了,對孫權來說,如果劉備也同時再次出兵,進攻東吳,東吳就很難頂住。

    事實上,劉備這時候確實也動過這個心思。

    《三國志·陸遜傳》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劉備並沒有趁人之危進攻東吳,報夷陵之戰的一箭之仇。別說這是因為劉備仗義,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這時候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做不到。如果真打算幹,他就不會寫信刺激陸遜,而會直接幹起來了。

    咬人的狗不叫,愛叫的狗不咬人,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陸遜回信的意思就是不接受劉備來信的調戲,直截了當的表示,你不就是想罷兵求和嗎,直接說得了。

    所以,十月,孫權遣人向劉備認慫請和,劉備表示同意。這就意味著,劉備承認他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大規模進攻東吳,只能自保。

    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十一月,東吳軍隊受到曹魏的進攻,出師不利。到十二月,就趕緊和劉備又結盟請和了。

    第二年正月,曹魏方面曹真繼續進攻,吳軍防禦。到三月,魏吳雙方的戰爭還在持續。但不久之後,曹丕主動下令撤軍了。就在這個月,劉備去世,諸葛亮秉政,蜀吳重新正式結盟通好了。

  • 2 # 追歷史的公子

    簡而言之:非不想也,實不能也。具體闡述如下:

    夷陵之戰以後,陸遜之所以不乘勝追擊劉備,或許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其一:魏國陳兵東吳北部邊境、虎視眈眈

    早在夷陵之戰爆發之初,曹魏謀臣劉曄就曾勸說曹丕聯蜀滅吳。由於曹丕當時忙於鞏固自己代漢以後的政權,並沒有採納劉曄之策。直到夷陵之戰進入膠著期以後,曹丕才令魏國大軍陳兵東吳北部邊境,意欲實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目的。

    魏國的這番舉措,使得孫權和陸遜都明白不能滅蜀。因為一旦滅蜀,魏國必定會趁機滅吳。那麼,滅蜀的最大受益者將是魏國,而吳國也將不復存在。反之,如果讓蜀漢繼續苟存,那樣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魏國的整體戰略,從而更好地符合吳國的根本利益。

    可以說,正是出於利益考量的緣故,陸遜才力排眾議,果斷拒絕了部下將領趁機滅掉劉備的提議。

    其二:吳國夷陵大勝,非戰略進攻之勝,乃戰略防禦之勝

    睿智而富有韜略的陸遜深知:吳國所取得的夷陵之戰的勝利,並非戰略進攻的勝利,而是戰略防禦的勝利。換句話說,以當時吳國的國力來看,攻則不足,守則有餘。

    正因如此,陸遜並沒有被一場戰役的大捷而矇蔽了雙眼,也沒有因為戰略防禦的勝利而輕敵冒進。後人之所以廣泛對陸遜讚譽有加,除了因為他具有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以外,與他的冷靜沉著的個人特質也是密不可分的。

    事實上,夷陵之戰以後,基本形成了蜀弱吳孤、魏國一家獨大的政治局面。正是有了陸遜的冷靜和理智,才沒有對劉備痛下殺手,而基本上保全了三分天下的整體格局。

    其三:蜀國尚有較多人才,一時難以滅掉

    儘管夷陵戰後,蜀漢元氣大傷,國力損耗嚴重,但蜀漢政權整體上還是處於一個上升期階段。縱觀當時的蜀漢政權,文有諸葛亮、李嚴等當世俊傑,武有魏延、趙雲等驍勇之將。可以說,蜀漢政權當時還擁有著足可一戰的實力。

    特別是由於諸葛亮的存在,使得陸遜更不敢對蜀漢輕視。劉備正是因為輕視了東吳,才落了個兵敗而逃的悽慘下場。陸遜不是劉備,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劉備。故而,陸遜完全不敢輕視元氣大傷以後的蜀國。這一點,是值得各位思索的。

    綜合以上三點,本人認為:夷陵戰後,陸遜之所以不乘勝追擊滅掉劉備和蜀漢,是多方權衡的結果,本質上是出於利益考量之後的一種策略。

  • 3 # 世界人文通史

    陸遜的目的只是打敗劉備而不是消滅劉備,以當時的形勢,陸遜也滅不掉劉備。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劉備集團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劉備為報東吳殺關羽、奪荊州之仇,盡出川中之軍東征,結果在夷陵之戰慘敗。劉備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而隨軍的馬良、傅彤、馮習、張南等人全部陣亡。

    戰後,東吳方面的主帥陸遜非但沒有進一步進攻蜀國,反而是見好就收,這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蜀國方面,在經歷過關羽失荊州、夷陵慘敗的連續性挫折後,昭烈皇帝劉備在永安白帝城(重慶奉節)一病不起,心力交瘁而死,而蜀國也由此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一方。

    蜀軍方面大約損失了4、5萬大軍,這都是當年劉備從漢中之戰保留下來的精銳,最致命的是文武大臣的大量陣亡也動搖了蜀國的根基。尤其是蜀國的開國元老馬良等人。

    在打完此戰後,陸遜有一鼓作氣消滅蜀國的機會,可是無論是孫權還是陸遜都不主張滅蜀,反而是見好就收。陸遜的軍隊還沒有進攻永安白帝城,就徐徐地撤退了,這是為什麼呢?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蜀國雖然在夷陵之戰損失慘重,但是成都、漢中方面加起來還有近十萬人的兵馬。四川、重慶的地形也非常險要,不太適合東吳水軍作戰。如果陸遜鐵了心要進攻蜀國,恐怕連重慶奉節周邊的崇山峻嶺都過不了。

    對於陸遜而言,也不是不明白東吳的困境。東吳與蜀國的矛盾只是因為荊州之爭,現在荊州已經在東吳手中,沒有必要再對蜀國窮追猛打。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獲利的只能是魏國方面。

    從劉備、陸遜交戰以來,魏國方面遲遲沒有動靜。魏文帝曹丕就是在等待雙方兩敗俱傷的時候,打算坐收漁利。如果陸遜繼續在蜀國作戰,那麼大本營江東就非常危險,不但不能滅蜀還有可能連老巢都給丟了。

    事實證明,陸遜的選擇是正確的,魏國很快就攻打吳國的邊境了。魏文帝曹丕原本想趁著陸遜進攻蜀國的機會南下,可是陸遜遲遲不動手,而且只追到永安白帝城就撤退了。

    魏國以孫權拒絕把長子孫登送到洛陽當人質為藉口,發動了繼赤壁之戰、濡須口之戰後的第三次南下。由於東吳方面準備充分、陸遜的主力已經及時從吳、蜀戰場撤回吳、魏戰場等原因,東吳再次擊破魏國大軍的進攻。

    魏文帝因為伐吳失利的原因,心灰意冷,在兩年後就去世了。此後,出於戰略調整的目的,曾經鬥得你死我活的蜀、吳雙方再次結為盟友。魏國南下的計劃沒有成功,三國鼎立的局面一直維持到了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為止。

    夷陵之戰結束後,如果當時陸遜正在全力攻打蜀國,那麼孫權的大本營很可能就曹丕被一鍋端了。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呂蒙襲破荊州,擒殺關羽,對於剛取得漢中大捷,勢力正如日中天的劉備集團來說,不啻為當頭棒喝。然而劉備集團草創,為鞏固統治,劉備在221年4月登基稱帝,7月即舉兵伐吳。孫權面對劉備傾國之兵,悉國應之,猶有不暇,為防止曹丕北來,還同時上表稱藩。

    魏國並非無人,當年關羽兵敗時,魏主聚眾議事,試論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而興兵。眾臣都認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劉備力弱,必不敢報仇。而侍中劉曄認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劉曄認為劉備肯定會興兵報仇。

    (曹魏三朝重臣:劉曄,與劉備同為宗室)

    翌年,蜀漢車騎將軍張飛被害,飛營都督表報劉備,劉備聽說張飛軍營有報表至,沒有拆開來看就說:“噫!飛死矣。”劉備怒而興大兵往攻孫權,為了防備曹丕趁火打劫,還派了鎮北將軍黃權把守長江北岸。劉備大軍4萬多人,浩浩蕩蕩,尤顯不夠,又派了白眉馬良到南蠻部落中徵召蠻兵,得眾萬餘,總數有5萬多人。大軍出巫山,過三峽,來到夷陵地區,已是222年正月,過了大半年。

    看熱鬧不怕事大,魏主有召叢集臣議事。眾人都認為孫權假意附庸,曹丕的顧問劉曄又發表了他的看法。“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劉曄建議曹丕不要理睬孫權的上表稱臣,而是與劉備一起攻打東吳。

    劉曄還分析說,天下三分,曹魏得八,孫劉兩家各得其一。兩個小國如果互相救助,還能支撐一些時日,如今他們彼此相攻,是自取滅亡之道。曹魏如出兵東吳,劉備也斷然不會轉而與孫權結盟,而是會加快進軍速度,與魏國爭奪孫吳領土。但是曹丕認為現在出手,為時尚早,再觀望觀望。

    當陸遜把夷陵以西數百公里的山地都讓給蜀漢軍隊,劉備在山谷中紮營,兵力不能展開,早有探馬回報。曹丕說:“劉備不知兵也,怎麼能夠這麼佈陣呢?劉備這次要失敗了。”後7日,果然有回報說,劉備兵敗。

    (夷陵之戰:蜀漢道路崎嶇)

    於此可見,孫劉兩家火拼時,曹魏集團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對戰爭的程序瞭如指掌。

    如果陸遜擊敗劉備,乘勝追擊,必然要沿著劉備的進攻路線,溯江而上,往攻巴郡。劉備佔據上游,數百里行軍尚且用了半年,陸遜從下游仰攻,不知耗時要多久啊。

    陸遜所帶之軍,幾乎是孫吳家底,有眾5萬餘人。如果陸遜見獵心喜,帶領大軍長驅直入,進入西川,勞師襲遠,若不能一擊得手,大軍常年在外,以曹魏集團的謀士猛將,必然也會來一出“白衣渡江”。如此,陸遜軍團腹背受敵,又失根據,必然大敗。

    孫吳集團與蜀漢集團在地利上有很大不同,因為蜀漢集團有漢中和三峽這樣的天險,這使蜀漢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孫吳所據江東,所憑僅長江天險。自古有“守江必守淮”之論,曹操早有預見,佔據了淮南地區,屯駐重兵。曹魏集團還在襄陽地區還握有1/3的荊州,與孫吳共享長江之利。因此,孫吳的地利之便,實際上已經被這樣的地緣消減大半。蜀漢可以傾國而出,自保無虞;孫吳集團如果傾巢而出,必然腹背受敵。

    所以,陸遜在擊敗劉備,穩固前線局勢後,果斷班師。“…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陸遜果斷班師)

    從另一個層面說,孫權向曹魏稱臣,對於孫吳集團和曹魏集團的所有人都很彆扭,都知道是假的,早晚要翻臉。尤其是孫吳集團,他們跟曹魏對著幹了這麼久,突然之間被告知吳國成為了曹魏的附庸國了,心裡的憋屈難受就別提了。夷陵之戰後,為了證明孫權歸附的誠意,曹丕要求孫群派遣質子到洛陽。孫權左右推諉,就是不送人。在陸遜班師後,孫權有了底氣,對曹魏就不那麼客氣了,“吳禮敬轉廢”。魏吳聯盟破裂,關係急劇惡化。

    曹丕感到遭到了欺騙,就發兵攻打吳國。其實,也說不上孫權欺騙曹丕,實際是曹丕想再等等,讓陸遜深入蜀境然後再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攻下孫吳,卻不想陸遜能夠見好就收,及時回師,讓曹魏無機可乘。為了挽回顏面,曹丕興兵攻吳,時在222年秋,距夷陵之戰結束只隔著2個月。可見,曹丕為伐吳所做的軍事準備也非倉促完成,是早有預謀。

    劉備退軍回到永安白帝城後,又支撐了10個月才於223年6月因病去世。從222年8月到223年晚春,曹丕從淮南和荊州兩個方向對孫吳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孫權集中全力應對,此時輪到了劉備說風涼話。然而此時劉備新敗,軍力不足,即使冒險出兵擊敗了東吳,也不能應對強大的曹魏集團,因此這段期間,雙方竟相安無事。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

    曹丕一連打了6年,期間3次攻伐東吳。在曹丕最後一次伐吳歸來,路過曹植的封地——河南雍丘,還特地去看望了曹植,談了一會子話,臨走時給曹植增加了500戶食邑,此後這兩位曹家的人傑在沒見過面。

    三國故事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事物的發展往往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彼此牽制,又彼此依賴。鬥爭的複雜性和戲劇性,呈現給了後世精彩紛呈的三國史。

  • 5 # 劉一千五

    夷陵之戰,劉備為陸遜所敗,陸遜為什麼沒有追擊劉備?

    其實,還是老話題:吳蜀聯盟不可破;地形地勢讓溯流而上的陸遜討不到便宜;還有個坐山觀虎鬥的"漁翁"想得利;劉備退守白帝城可聚合殘兵敗將,聚合力量阻擋吳兵於境外;孫權已得荊州,本不想再找麻煩,劉備被奪荊州,本來早該還的。關羽己死,犯不著再扯住這個問題計較起來讓曹丕笑話。

    曹操佔天下十分之八,劉備,孫權,阻險各佔十分之一。不論地盤,人口,地理位置都處於劣勢僻遠。所以,孫劉只能聯合起來,方才多存在些時日。這種關係在赤壁大戰中就證明了的。雙方都明白誰才是真的敵人。誰才是真的盟友。

    劉備的順流而下,去時容易,退時難。陸遜勝利之下,追擊並不容易。他的後代陸抗在西晉時收復西陵,擊敗順流而下的西晉三路大軍,就是佔了水流的便利,把西陵收復回吳國。所以,劉備狼狽而逃到白帝城,他當然就不會再退了,因為地形地勢對他極為有利。騎馬與乘舟,逆流就別想打仗,不淹死就阿彌陀佛了。

    孫權知厄而派使者稱臣,鬼都曉得是假的。魏國君主群臣沒有一個不知道其中的內情。但曹丕接受了,天下三國,孫吳來朝,非陛下的威武神靈所化及,難道還有別的原因麼?所以,不能拒絕。"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必遭天遣”賢人之言,應當銘記。曹丕很自得,才一上位,就結束了與吳國的敵對關係。能力實在不小。蓋過先王。

    夷陵之戰,其實就是一個荊州引導的。孫權用不光彩的手段討了回來。這並沒有錯。劉備本來該還,只是二弟在,一拖再拖。拖到人家動手了,而且朕的二弟為此命都搭進去了。自己不動作一下,如何向桃園明志,如何向天下仁義之志交待?所以,要表示一下,討回面子。用拳頭最能說明問題,沒想到一拳打偏,打進灶塘,燒得一臉是灰……

    曹丕早料到蜀主會敗,只是沒料到陸遜不追,懊惱得失悔不己,東線的兵,白白喪失了大好機會,陸遜回防東方去了……

  • 6 # 漩渦鳴人yy

    這件事情說實話不能夠怪陸遜,只能夠怪孫權。

    陸遜是誰?陸遜是孫權哥哥,也就是江東小霸王孫策的女婿,孫權對自己這個哥哥的家人殘忍到什麼地步,我如果說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稍微翻閱一下歷史,自己的侄子,不允許他學習任何知識,自己的侄女,甚至更狠,直接嫁給了陸家,也就是陸遜,當初孫策可是把陸遜這個家族一半兒的人都給殺了。

    所以陸遜的身份看起來很風光,但事實上陸遜並不受孫權待見,前線屢屢失敗了以後,孫權迫不得已才把路訓給換了上去,但實際上這個熟陸遜接手的時候是一攤爛局。

    歷史上面記載陸遜在火燒夷陵了以後,曾經率領軍隊追擊劉備,但是劉備收攏殘兵以後,仍然跟他對峙了兩個多月,最後才慢慢的退進了白帝城,想想如果陸遜擁有東吳開戰之初的兵力,那麼火燒夷陵之後確實可以將劉備的部隊全數殲滅,但是不能撒豆成兵啊軍隊數量就這麼多,陸遜頂多也就拿到這麼大的戰果。

    並且這個時候曹丕也開始變卦,曹丕一開始的打算是要求自己坐山觀虎鬥,讓劉備率領著部隊和東吳方面進行作戰,消耗二者實力以後再派軍拿下荊州之後在把兩個人給各個擊破。

    劉備這個地方剛剛一失敗,曹丕就覺得自己等不了,趕緊命令軍隊聚集起來,準備發動進攻,孫權在這個時候最大的敵人從劉備一下子變成了曹丕,所以命令陸遜趕緊回來回防荊州,防止曹丕把荊州給搶了,成為了孫權的當務之急。跟劉備之間當然是恢復之前的關係。

  • 7 # 博書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公元222年,陸遜率領將軍宋濂等人攻打蜀國屯兵之地,大破蜀軍五個營寨,斬殺守寨將令。蜀軍分兵據守,依山傍水結營,五十多個營寨首尾相連,陸遜調兵遣將,各個擊破,從正月到六月,大破蜀軍,蜀軍或投降,或被斬殺,損失數萬人。劉備逃走,僥倖不死。

    孫權的傳記中,對於夷陵之戰的記錄並不十分充分。孫權對於夷陵之戰最大的貢獻,就是知人善任,拜陸遜為大都督,全線指揮東吳兵馬作戰。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陸遜的傳記對夷陵之戰的記錄就比較詳細得多。陸遜作為東吳方面的主要指揮官,一戰成名。劉備部下張南、馮習以及蠻王沙摩柯戰死,杜路、劉寧等人勢孤力窮,不得已投降東吳。劉備連夜逃走,因為擔心東吳追兵,將入川的棧道盡皆燒燬。史學上一直有爭議,火燒連營是確有其事,還是演義中的杜撰,也許只是劉備為了逃走自己放的火。

    劉備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逃回白帝城,仰天而嘆:我被陸遜這樣的孺子打敗,難道不是天意嗎?自己在戰略指揮上出現重大失誤,反而歸咎於天。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劉備的傳記對夷陵之戰的記錄也比較粗淺,猇亭兵敗,損兵折將,劉備從猇亭經過秭歸,收集殘兵,拋棄舟船,在吳兵的追擊下一路退守到魚復這個地方。為了討個吉利,連魚復的地名都改成了永安。東吳李異、劉阿等人循路追擊,在南山駐紮,到八月,東吳撤兵。十月,孫權聽說劉備呆在白帝城就步走了,有伺機反攻的嫌疑,很害怕,於是派遣使者求和。

    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明明是孫權贏了夷陵之戰,為什麼還要低聲下氣地對手下敗將劉備求和呢?孫權真的那麼怕劉備?

    劉備逃往白帝城之後,是否追擊劉備,東吳文武大臣分形成了兩派,主戰派徐盛、潘璋、宋謙等人爭相上表孫權,分析形勢,雙方實力等,請求進入蜀國地界,乘勝追擊,一舉擒獲劉備。作為一國之主,孫權並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詢問大都督陸遜,是否追擊。陸遜、朱然與駱統等人認為曹丕調遣兵馬,名義上對外說要幫助吳國討伐劉備,實際上別有奸心,打算趁東吳後方空虛,入侵東吳。是否追擊劉備,還是小心在意為妙,於是孫權與陸遜決定撤兵回國,防守魏國搞偷襲。

    不久,魏軍果然分兵三路,入侵東吳。秋九月,魏曹丕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孫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曹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陸續回兵救應,魏國三路兵馬皆無功而返。雖然打退了魏軍,孫權還是上表曹丕,稱臣求和。

    曹丕虎視眈眈,不得不防。魏國的威脅被認為是東吳撤兵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孫權與陸遜撤兵,還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其一,東吳還不具備吞併漢中,入侵川蜀的實力。夷陵之戰,除去防守曹魏的兵馬,東吳參戰部隊不到五萬人,劉備雖然大敗而歸,但是鎮守漢中的魏延、馬超的部隊至少兩萬人並未出動,加上蜀國大後方成都的常備軍,蜀國至少還有四到五萬的防守兵力,與東吳旗鼓相當。

    三國時期從赤壁之戰後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即誰入侵誰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是無法對敵國在軍隊實力上形成強大的壓迫性優勢的緣故,三方博弈,任何一方過界都將激起另外一方的強大反撲。所以赤壁之戰曹操鎩羽而歸,漢中之戰曹操引兵敗退,襄樊之戰關羽兵敗身死,夷陵之戰劉備損兵折將。只有江陵之戰是個例外,孫權順利奪取荊州。

    陸遜如果追擊劉備,魏延、馬超必然引兵來救。要知道魏延、馬超以及鎮守白帝城的趙雲都是三國時期智謀兼備的名將,比劉備帶出去打夷陵之戰的那一幫川蜀降將高了不知多少個等級。陸遜能夠攻其不備,斬殺川蜀降將,面對魏延、馬超、趙雲等久經沙場的老將,他還有必勝的把握嗎?

    其二,東吳佔領荊州六郡已成定局,劉備夷陵之戰慘敗,意味著蜀國不具備從東吳奪回荊州的實力。奪取荊州,斬殺關羽,鞏固東吳東方的安全,孫權已經達到目的,作為既得利益方,沒有必要更進一步,和劉備鬥個魚死網破,將劉備趕出荊州地界就可以了。

    魏蜀吳三國,蜀漢和東吳的實力比較弱,必須聯合起來才能抵抗曹魏的侵襲。孫權撤兵,是賣了劉備一個人情,乘此機會再派遣使臣與蜀漢重修舊好,雖然打了一仗,大家還是好哥們。關鍵是東吳沒有任何損失,劉備丟了荊州不說,空自折損幾萬兵馬,如此一箭雙鵰的好事,為什麼不做呢?

    還有一個原因,東吳地處南方,少數民族聚集,很容易發生造反一類的事情。荊州佔領不久,內難未定,為了防止叛變,不宜以荊州作為戰略基地,發動對蜀國的進攻。

    三國時期,作為一國之君的孫權,忍辱負重,又能夠任用賢能,稱得上是一代雄主,史學上對他評價很高。孫權活了七十一歲,是三國時期壽命最長的一位君王,東吳立國52年,三國之中,最後一個滅國。這些,都和孫權以及江東謀臣的小心謹慎分不開。

    陳壽評價孫權: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可以說是非常中肯了,孫權不像劉備那樣野心膨脹,也沒有曹操那般好大喜功,他做的每一個關乎東吳命運的決定,都十分謹慎而明智。

    孫權前半生,算得上是賢君明主,至於後半生,因為猜忌多疑,喜好殺戮,深受後人詬病。就連陸遜晚年,也被其逼時,本來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話,可惜虎頭蛇尾,常言道,伴君入榜 ,令人感慨。

    本文參考資料:陳壽《三國志》。

    END.

  • 8 # 初心如舊

    陸遜火燒連營打敗劉備後,為啥不乘勝追擊?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魏文帝曹丕,對東吳虎視眈眈,別看孫權一副奴才相,還送了賀表,可曹丕根本就瞧不起他,在剛剛接任魏王時,就要發兵伐吳,為此,反對派度支中郎霍性送了性命,但這次征伐沒取得啥效果。

    這次劉備伐吳之戰,曹丕早就關注有關資訊,聽探報說劉備在叢林山險之地駐軍,連營七百餘里,曹丕嘲笑說“劉備不懂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能拒敵乎?包原隰(讀xi)險阻屯兵者,必敗無疑“。

    後來劉備大敗,陸遜往西追擊,已經距離吳國本境很遠,陸遜帶出的軍隊,是東吳主力,東線曹軍調動頻頻,又有了異動跡象,需要特別防範。

    看三國演義第84 回:【遜率大軍而回,退兵未及二日,三處飛報:“魏兵曹仁出濡須,曹休出洞口,曹真出南郡,三路兵馬數十萬“,遜笑曰:“不出吾之所料,吾已令兵拒之矣“】

    說陸遜沒有追擊也不準確。從開始的夷陵一帶,劉備敗逃到馬鞍山,吳軍放火燒山,劉備逃下馬鞍山,在敵軍狼狽逃竄,敵遒不遠的誘惑下,吳軍中下級軍官士兵,殺敵立功,爭取功名的衝動,還是很大的。瞧,衝在前面的朱然,就被接應的趙雲一槍刺死,成為勝利在望的悲劇將軍。

    最主要的是,吳蜀衝突不能過度,得在一定範圍內,而且,進入蜀國境內是不好打的,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搞不好,得不償失,反而把勝仗變成敗仗就虧大了。

    (20:59)

  • 9 # 不沉的經遠

    首先要說一點,吳軍曾經乘勝追擊過,不過被蜀軍擋住了,而之後魏吳之間矛盾激化,吳軍自顧不暇,自然不可能繼續攻擊蜀漢。在《三國志·先主傳》裡記載,在夷陵之戰後:

    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

    劉備率敗軍撤到魚復縣以後,將魚復縣改名為永安,自己親自駐守。吳軍李異、劉阿等追到城下,屯駐南山,到八月才撤退。劉備夷陵之敗是在六月左右,算上撤退的時間,大約吳軍在城外呆了一個月。

    吳軍無功而返其實和劉備當初兵敗的原因差不多,從夷陵到永安之間都是狹長的山路,兵力難以展開,雙方誰防禦誰優勢大。蜀漢末年,鍾會、鄧艾滅蜀以後又爆發內亂,鍾會、姜維、鄧艾為亂軍所殺,蜀中一片混亂。吳國想渾水摸魚,派步協、陸抗率大軍攻打永安,羅憲僅有兩千人馬,結果吳軍還是無法得手,攻打了六個月以後以失敗告終,可見永安之險。

    而劉備敗回永安時蜀漢的局勢遠比蜀漢末年要好,國內雖然有動亂,但是隻是部分地區叛亂而已,守軍也要多的多,劉備親自鎮守無疑也提升了士氣,在這種情況下吳軍要強攻只能是白白損失兵力。

    而更重要的是陸遜已經預見到了魏國可能隨時會對東吳下手,他也不可能派太多部隊去打永安,因此派李異等人追上去只是試探一下而已,發現無機可乘就立即收兵。事實證明他的擔心也是對的,沒多久魏軍就南下,陸遜不派主力攻打永安的決策無疑是對的。

    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而孫權也主動向劉備求和,怕的就是兩面受敵。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按照戰敗逃亡的一般規律來說,只有逃到安全的地方,才算逃過了追擊,劉備一直逃到白帝城,就不再向成都方向逃走,而且是一直停留在白帝城,要知道白帝城是靠近東吳軍隊最近的蜀漢領地,劉備這一舉動意味深長。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所率的五六萬軍隊潰敗,或死或降,幾近全軍覆沒。黃權所率一萬軍隊,由於退路被東吳軍隊斷了,萬般無奈之下率軍投降魏國。劉備逃到白帝城後,不斷有蜀軍的潰兵逃回,當然也有成建制毫無損失的蜀軍逃回,比如將軍向寵的軍隊。

    劉備逃到夷陵後,從前線逃回的潰兵,再加上趙雲從江州所率的援軍,蜀漢在白帝城駐軍接近2萬,而且絲毫沒有後退的意思,包括劉備在內,直到去世,都是一直待在邊境城池白帝城。

    你可以想像一國的最高領導人待在與之剛剛大戰的敵國靠近已方的邊境城市,不再繼續逃離,劉備的舉動,竟昧著什麼?

    而且東吳的將領士兵看著敵國的最高領導人就待在離過境如此之近的地方,無不躍躍欲試,摩掌擦拳,要是能拿下劉備,這樣大的功勞誰不想立?何況是陸遜。

    但陸遜不是個衝動的人,從整個夷陵之戰的過程來看,陸遜是相當的理智和冷靜,現在的形勢是東吳佔據了整個荊州除南陽郡之外的所有地方,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似乎只要一鼓作氣,拿下白帝城也不是什麼問題。

    但事情並非如此。

    劉備為什麼退到白帝城就不退了?

    因為劉備不甘心。劉備停留在邊境不退到成都的根本原因就是劉備不甘心,劉備從未受過如此大辱,劉備在等待機會,等待魏國對吳國發動的戰爭,白帝城還有2萬駐軍,也一直跟隨劉備停留在白帝城。

    而東吳沒有乘勝追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孫權的命令是不能追擊。

    孫權為什麼下令不能追擊?

    因為孫權的戰略又發生了改變,孫權自已準備奪取荊州時,就向曹魏稱臣,孫權向曹魏稱臣不過只是權宜之計,現在荊州已經被孫權全取,孫權也不是真心想向曹魏稱臣,在解除了蜀漢的威脅後,拿下荊州後,孫權就不再把曹魏放在眼中,也沒有向曹魏派遣兒子當人質,準備隨時和曹魏翻臉。

    雖然孫權翻臉比翻書還快,但是孫權這麼做都是為了自已的利益,在準備跟曹魏翻臉的同時,孫權又向剛剛大戰一場的劉備求和,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和孫權沒有信任的基礎,劉備暫時答應了孫權的求和,但是並沒有撤去白帝城的駐軍。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孫權開始要安心對付曹魏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對蜀漢用兵。

  • 11 # 信陵小司徒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漢帝劉備剛剛繼位一個多月,便是下詔全蜀,大軍出擊,誓師伐吳!

    時間倒回到一年零九個月之前,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季漢前將軍關羽率領荊州水步軍三萬餘人,也是開始了正式北伐襄樊的戰役,襄樊之戰,就此拉開帷幕。

    可是,同年十月,東吳孫權與北方曹魏聯合,派出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後方荊州重鎮南郡郡治江陵與荊州首府公安。

    駐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與駐守公安的將軍傅士仁不戰而降,關羽後方頓失,與此同時,東吳陸遜率軍迅速西進。

    一舉將武陵、建平、宜都三郡全部攻下,當地漢軍被截殺殆盡,在這之後,為了抓住關羽,陸遜更是派兵進攻東三郡房陵一帶。

    最後,十二月,關羽在臨沮章鄉,被東吳馬忠擒獲,而荊州五郡,也全部落入了東吳的手裡,所以,一年零九個月之後,劉備自然要大軍出發,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劉備大軍剛剛出發時,士氣旺盛,連戰連捷,六個月後,同年十二月,劉備大軍便是推進到了秭歸一帶。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劉備大軍已經前出秭歸,推進到夷陵一帶,可是,在這裡一直與吳軍相持到六月,沒有任何突破。

    至八月,陸遜率吳軍在夷陵、馬鞍山一帶經過連續反攻,斬殺漢軍為“萬餘人”、“萬人”,與此同時,步騭在武陵率軍一萬擊敗馬良率領的武陵部族,劉備軍前線全軍潰敗,敗逃回白帝城。

    此戰,直接交戰損失,約為四萬人上下,大批軍將戰死,那麼,當劉備敗退白帝城的時候,為什麼陸遜不追擊呢?

    不是他不想,是他沒實力追擊,現實條件也不允許。

    首先,劉備雖敗,蜀中實力猶存。

    實際上,當劉備敗退白帝城的時候,吳軍在李異、劉阿帶領下,數千人已經追至白帝城外的南山上。

    可是,經過連續的收攏殘兵,劉備在白帝城至少收集了三萬餘大軍,而後方江州趙雲率軍兩萬、巴西太守閻芝派遣馬忠也是率軍五千,急速趕往支援。

    這就不難看出,白帝城的劉備軍至少要有五萬人上下,且據險而守,居高臨下,憑藉陸遜手下的五六萬人,想要再次擊敗劉備,那是不可能。

    其次,曹丕蠢蠢欲動,東吳後方不穩。

    對於吳蜀這次交戰,曹丕一直在觀望,當年七月左右,曹丕便是做好了隨時出兵的準備,八月,當陸遜率軍越過武陵的時候,北方的曹丕,準備動手了。

    因為當時吳軍前線約五六萬人,全部在荊州西部地區,而後軍約十萬人以武昌為核心,漫長地分佈在荊州江陵至東邊武昌的長江防線上。

    所以,曹丕派遣三路大軍,大舉南下伐吳,九月,東路曹休、張遼、臧霸率大軍出洞浦口,中路曹仁出濡須塢,西路曹真、夏侯尚、徐晃、張郃出江陵。

    這場戰鬥,從當年九月,一直持續到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整整六個月的時間,東吳與曹魏三線開戰,所以,哪裡還有本錢去追擊劉備呢?

    事實上,從當年八月至十二月,劉備與孫權多方聯絡,最終再次恢復了孫劉聯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任何產品按成本價核算出售,唯獨糧食按照市場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