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懶老貓
-
2 # 高紅80787986
很少有商品是按照成本核算的,一瓶茅臺酒,比一瓶二鍋頭,成本高多少?一件阿迪達斯外套,比雙星外套,成本又能高多少?銷售價格,相差幾倍十幾倍啊!
-
3 # 東楚龍野虎
誰給你糧食市場定價啊?現在是市埸經濟,又不是指令性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是自由的!你完全可以每天推一車大米到市場上擺地攤,賣一百元一斤,一千元一斤,一萬元一斤,每天依你的思路賺個萬元十萬元,保證沒人干涉你在市場賣米吧!但要人買才行啊!買與賣是雙方交易,不能一廂情願吧!
至於其他任何產品誰說都按成本價核算出售了?過去有個說法,50元一件衣服掛50元牌子一件也賣不出,老闆氣得換個牌子:拋血本大削價,一千元衣服現在500元出售,結果一搶而光。請問服裝廠老闆知道還不氣得嘔血?50元衣服成本就4O元,服裝廠老闆給服裝店老闆45元,只賺五元!結果市場搞成那個樣兒,誰告訴你任何產品都按成本價核算出售了?
市場這東西很複雜,是多維因素構建的。不是你想象那樣簡單,但有一個基本原則:
市場商品價格絕不是依據你個人願望決定的,而是在價值的基礎,圍繞平均成本這個核心決定的。比如,一斤大米,東北大米成本一元八角,江蘇大米成本二元二角,浙江大米成本二元八角,印度大米成本一元(到中國口岸一元四角五分),越南大米一元二角,泰國大米成本一元一角,緬甸大米成本一元。那麼大米成本平均不會超過一元八角。在這種情況下,市切只認你平均價格說話,而絕不會因你是高成本格外青睞你。如果那樣就嚴重違反經濟規律!
也就是說,想富裕的真正捷徑是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與質量。那些想違反市場經濟規律,迴歸到計劃經濟時代,用行政命令強制給糧食定價,這種思維是不可取的!
真誠鼓勵題主推一車糧食到城鄉去賣,一萬元一斤,十萬元一斤,我保證沒人會管你。只要沒人笑話你就行!
-
4 # 胡服騎射682
現在是市場經濟,沒有特殊商品,除了極少數軍工製品,比如,導彈,殲擊機,核潛艇,航母,槍支彈藥等非賣品,剩下所有民用商品,均市場定價,包括糧食,糧食生產講究“規模效應”,什麼意思,就是說要想賺錢,生產規模必須達到一定的土地面積,比如,美國,人家起步一萬畝地,否則,一樣虧本,雖然每畝賺的不多,但丈著土地面積足夠大,但依然能保證每個農民年收入(48萬元人民幣),同時出口糧食政府每噸糧食補助70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糧價內外有別,內高外低,比如小麥內售1元人民幣/斤,出口到對方口岸價0.6元人民幣/斤,怎樣,既打壓了對方國糧價,又保護了國內市場,在這場規模戰中,中國農民二畝三分地,把命拼了也是慘敗,在糧食市場上,田多(上萬畝)壓到田少(二,三畝),中國農民能賺錢,那難。
-
5 # 基層微課堂
我是一個二十多年的鄉鎮幹部,我以一個鄉鎮幹部的角度談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答案吧!
題主說的是任何產品都按成本核算出售,唯獨糧食按照市場定價?
我的認識剛好相反,應該是任何產品都按成本核算市場定價,唯獨糧食不按成本核算,更不由市場定價。
為什麼這麼說呢?
理由有三:
一、糧食的重要性
前美國戰略家、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全人類。
這充分說明了糧食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人們的衣服可以舊一點、住房可以差一點,交通工具等甚至可以沒有,但唯獨糧食不能沒有,三五天不吃就得餓死。
糧食歷來都是一個國家,尤其是大國之間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糧食的儲備數量甚至可以說是最高的國家機密。
不論是社會穩定,還是通脹,糧食價格的影響都是最大的因素。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都對糧食價格進行嚴格的政策調控。
所以說,糧食價格最不能真實的反映成本和利潤,世界通用的做法都是在調控糧食價格的同時,給予種地農民糧食補貼,以保證種地農民有利可圖,從而保證糧食安全。
二、糧食已經越來越“武器化”
剛才說了,糧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既然稱得上是戰略資源,糧食就具有“武器”的特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以糧食作為武器的戰爭從古到今都在上演。即使是和平年代,糧食戰爭也可以使一個國家遭受嚴重損失。
遠的不說,我們現在每年要進口一億噸大豆,這雖然和我們的耕地面積有一定關係,但不得不承認,最重要的原因是2003年大豆戰爭的結果。不光大豆不能自給自足,大部分豆油企業也被外資控制。
現在,糧食“武器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為了說明一下糧食的“武器化”,我簡單的說一下道理。
比如,某個國家一斤小麥的成本是1元,賣1.2元算正常利潤。但是,這個國家給農民每斤補貼0.2元,甚至是0.4元,小麥出售價格定為每斤1元,必要的時候甚至是0.8元。
明明賠錢的買賣,這樣做不是傻嗎?
記住一點,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那麼多的傻子,而且,傻子能是最有錢的人嗎?
這樣做的目的就一點:佔領糧食市場份額,控制糧食價格。
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隨時讓別國的農業興盛或衰落,必要的時候,僅僅一個限制出口就可以讓缺糧以及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俯首稱臣。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世貿組織談判中,一直要反對某些國家對糧食大幅度的補貼。不過,這個談判一直也談不攏。
我們一直說,一斤糧食換不來一瓶礦泉水。可是,國際糧價為什麼比我們還低?真的完全是因為別人成本低嗎?
還是那句話,糧食價格最不能反映成本和利潤。“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永遠是我們的糧食戰略,我們的飯碗永遠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過,在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種糧收入方面,我們真的不是很完美。
-
6 # 混吃混喝混光陰
糧食是戰略物資,即使白給你也必須自己種,除非人類不吃糧食改喝西北風了,不要被國外的轉基因低價糧矇騙,目的就是讓咱們國家喝西北風,相信有點常識的都不難理解,可以說糧食自給自足是一個正常國家的紅線,非洲每年都會餓死人,是他們不會買嗎?相信是買不到。
-
7 # 3175563118
有好多人多說風涼話,賣得高你去賣,真到那一天,叫的最響的就是那一批人,賣不起了就造反。為了穩定政府就會管,能隨便賣嗎?
-
8 # 弗學漫話
糧食是一個硬需求,其價格因素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所以對糧價的把控要考慮到諸多方面。
市場供求關係對糧價的影響這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供大於求,價格會下降,求大於供,價格會上升,然而,在我們的印象裡,改革開放了幾十年,糧價的波動相對於其他的商品來說,幾乎是比較平穩的,所以說,糧食的市場供求關係對中國糧價的影響,幾乎不明顯。
糧食期貨市場對中國糧價的影響中國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當時中國的糧價和國際糧價相比,還是屬於高位執行的,就是說從當年開始,中國糧價就應該進入到下行通道。然而糧食不是一般可有可無的商品,其屬性關乎到國民經濟的脈動,所以中國的糧價就不能隨著世界的糧價進行聯動,因為中國更需要的是穩糧惠農安政。所以國家實際採用了小封閉模式進行管理,保收購糧價。所以說,國際的期貨糧價對國內的糧價也影響有限。
國家為什麼要啟動了糧食收購保護價政策手中有糧,心裡不慌,這是我們幾十年來的經驗。無論國外的糧食多麼便宜,國家還是要進行保價收購,因為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
我們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的2001為例說明,當年國外玉米到岸價0.4元/斤,而國內玉米價格0.9元多/斤,這麼大的價格反差,我們也沒有放棄農民種糧,一是把飯碗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二是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三是國家拿出錢保購農民糧食。這是從戰略的高度看待這個國際糧食對我們的衝擊,即國家啟動了糧食收購保護價政策,證明中國的糧食生產和流通,始終得到了國家相對的封閉式保護。
中國的糧價為什麼保持穩定中國的糧價沒有大幅度漲價的原因有兩個:
1、進口糧價相對較低
進口糧價一直比國內的價格低,這是一個主因,即使如此,國家也沒有降低國內的糧食價格,一是因為糧食不同於其他商品,它是必需品,又與國民經濟聯絡的太緊,所以糧價穩就是國民經濟的基石,二是國內其他商品價格的上升,糧食沒有下降的空間。所以出於多方面考慮,國家用糧食收購價控制了中國糧價的波動,多年來中國始終在穩定糧價方面不敢懈怠。
2、農產品的基本生產成本
雖然在近幾年來,農資生產資料的成本在上升,使得農民的糧食利潤空間減小,但是,農民種地多少還是有一些贏餘。(當然,如果成本再升高的話,這種局面能維持多久是另一個問題)。
所以從以上兩方面來看,這是中國這麼多年糧價沒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國外進口糧食的價格低於我們本身種植的價格。
雙向矛盾,國外國內糧價的比拼從前面分析得知,中國糧食麵臨的兩個因素,一是國外的糧價比國內低,二是國內的生產糧食的生產成本提高,從商品的角度講,即然我能購到更便宜的糧食,那麼國內的糧價要上升就存在著困難,如果國內的生產成本上升,農民種田的極積性就不高,所以這是一對不好處理的矛盾。
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口多,國外的糧食再便宜,也不可能都靠進口糧食,因為把飯碗放在別人手裡風險太大,所以國內必須保證糧食的生產量。
糧價漲,但不會大漲,時間上受到兩個因素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糧價要漲但要有一個過渡期。
國際糧價在這二十年裡整整翻了一番,即使如此,但還沒有達到國內糧價的高度,就是說現在從國外進口糧食依然合算,但是按此勢頭,國外的糧價會不會追平國內糧價,或者高於國內糧價?
1、如果國外糧價追平或高於國內糧價
如果按照現有國際糧價的趨勢,再過十年,可能會追上國內糧價,當然這是在國內生產糧食的成本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那麼國家就會大力的採購國內糧食,或加大鼓勵農民種糧,因為價格保護不是被動的了,這或許對中國農業發展帶來更大的動力。
2、如果國內糧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如果糧食生產成本,在未來繼續升高的話,那麼國內糧價也會上漲,而國外的糧價追不上國內糧價,出於穩定糧價的目的,國家還會採取保護糧價政策,但也不會大幅度的提升糧價。
總之,糧食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基本的必須品,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糧食保護政策,中國的人口眾多更不例外,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糧價大幅度上升,因為那會帶來國民經濟的風險,所以中國糧價的風平浪靜,對中國的發展是極其有利的,但是不是犧牲了農民的一部分利益,關鍵還是在我們的生產方式上,所以中國農村的發展模式要採取更多的經營方式。
-
9 # 龔家言
按照《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商品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當某一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價格就會下跌。
一般商品的出售,首先要核定生產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利稅,才能夠作價銷售。如果銷售價格不足以彌補生產成本和利稅,企業就要停產,或者生產其它商品。
作為人們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糧食商品,其銷售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按照市場定價的。主要原因:一、糧食是特殊商品任何一種商品,均不可與糧食商品相比。糧食的不可比擬性,就在於任何人不能夠離開糧食而生存。
糧食的特殊性,決定了糧食的價格要由市場定價。不像一般商品一樣,由生產成本加上利稅。如果那樣,社會上就會有很多人買不起糧食。
二、糧價是百價之基糧食價格是基礎物價,牽一髮而動全身。
社會上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不會像糧食價格一樣。如果某一種商品價格過高,人們可以少買,甚至不買。但是,糧食可不是可買不可買的東西。
糧食價格的任何變動,特別是大幅度上漲,都會引發連鎖反應。歷史上曾經無數次出現過糧食價格的上漲,導致整個社會物價的上漲,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整個社會物價的上漲,不但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三、糧價是政府嚴格管控的正因為糧食作為特殊商品的重要性,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市場糧價。
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政府對市場糧價的管控,不是簡單採取計劃經濟的強制手段,而是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
目前,中國各級政府都建立了糧食儲備體系。當市場糧價過低的時候,為了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政府就啟動儲備糧收儲程式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將市場上的糧食收購儲備起來;當市場糧價過高時,政府就拍賣出售儲備糧和政策性糧食,以平抑糧價。
至於生產糧食的農民利益,除了儲備糧收儲、輪換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外,政府採取給予種糧農民補貼的辦法,同時在種子補貼、糧食作物保險補貼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補貼。
-
10 # 張泰誠888
這就是農村人買不起所謂社保的真正所在,付出投資和收入不成正比,這樣不成比例的現實,只能加大城鄉貧富的差距,只能讓農村老人活的沒尊嚴,沒地位,年輕的種地養活不了家,種地的大部分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所以說,苦的還是這些無奈的農村老人。
-
11 # 使用者3869091277854
中國的農民生產力低下,還拿著刮鋤刮地呢,勞動挺累,年底了都收益不多,所以成本就高。按勞動日值得低的可憐,因為世界上糧價比中國的糧價低太多了,就是把美國的糧食送到你家炕頭上也比中國的糧價賤太多了,按美國的糧價算農民的收入得賠錢,為了保護農民利益才不敢全靠進口,這也是國家的戰略安全考慮的
回覆列表
國家糧食核價肯定不會按你全部租用人家農機來核定,肯定是按照機械生產率來攤銷成本,管理也不會按一畝三分地來攤銷人工成本,說實在的現在糧食生產利潤遠遠高出很多傳統工業產品利潤,因為糧食生產免稅還有補貼,傳統工業競爭壓力大,而且稅種繁多。別總是坐在井裡觀天,到北大荒國有農場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