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荑

    三峰山之戰,1232年蒙古滅金最後一次重要戰役,這場戰役,蒙古以少勝多,金國主力部隊全線潰敗,從此再無實力抵擋蒙古大軍的鐵蹄。

    金國在蒙古國的猛烈進攻下,被迫放棄了原來的國都中都,退到了汴京,金軍在與蒙古軍作戰基本上每仗必敗,建國後的醉生夢死已經讓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是馬背上的民族,不過也出現了一次例外,完顏陳和尚在大昌源戰役中,以400忠孝軍打敗了蒙古8000人。

    這場戰役讓完顏陳和尚在國內瞬間水漲船高,忠孝軍也成了抗蒙勁旅。可過於樂觀的金國居然以為依靠這麼一隻軍隊就可以打敗蒙古了,金國統帥完顏合達居然對蒙古使者說:“我已經準備好兵馬了,你們可敢來?”這話說的蒙古人火大,窩闊臺點齊大軍,誓要滅掉金國。

    窩闊臺率領大軍進攻山西,準備攻打衛州,衛州攻破便可直驅汴京。守衛衛州已經成為決定金國能否存在的關鍵之戰。雖然短暫的在保衛衛州的戰役中金國佔據優勢,可是蒙古大汗窩闊臺採用了三面包圍的方法,借道南宋。

    完顏合達聽聞汴京危急,1232年火速率領15萬兵馬前往支援,這15萬兵馬日夜兼程,蒙古斥候軍總隨隊騷擾,使得金軍苦不堪言,而且因為走得匆忙,糧食並不夠,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他們走到了三峰山這個地方,蒙古託雷的三萬兵馬以及窩闊臺的大軍已經來到三峰山進行阻擊,彷彿天要亡金一樣,突降大雪,金軍士兵幾乎快要凍僵了,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區的金軍已經扛不住凍了,而蒙古大軍不一樣,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天氣,這樣更能刺激他們的戰鬥力,就在這種條件下,蒙古大軍輪番出擊,隨後故意放開一條生路,讓金軍逃竄,隨後從中間截斷金軍,首尾不能相連,大軍瞬間崩潰。

    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率領殘部退到了鈞州,蒙古大軍直接攻破城池,完顏合達被殺,完顏陳和尚不願無名而死,來到敵營,勸降無果被殺,金軍最後的主力在這次戰鬥中喪失殆盡,滅掉金國指日可待。

    1234年蒙古大軍攻破蔡城,金哀宗看城池大破,傳位完顏承麟後自殺身亡,而金國也表現出了最後的骨氣,城破後金軍無人投降,全部被殺,金國經歷了119年,最終消散在了歷史之中。

  • 2 # 歷史總探長

    蒙金的三峰山戰役,從根本上而言,最為直接的因素是金兵在戰場據點上疲於奔命,無法全力顧及所有的戰場。

    公元1232年,金國的都城已經南遷之開封,真正屯兵地點則在潼關一點。也就是說此時的皇城開封兵力並不充足,一旦蒙金交戰,金哀宗所能依靠的防守力量也僅僅是潼關一帶的全部軍事力量。

    公元1229年,三峰山之戰的前戲開始。

    窩闊臺先行在汴京外圍據點衛州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果不其然,金哀宗只能調遣在潼關的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統領十萬金兵救援衛州,總算解了衛州的危急。

    其實說是解除了衛州危急,不如說是窩闊臺已經探知蒙金一旦交戰,金國在潼關的守軍必定要馳援四方,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口。

    金國的衛州保衛戰,也意味著開封境內的兵力已經疲敝,無兵可調。

    1230年,蒙古南侵金國的戰役正式開始打響:

    左路大軍:斡陳那顏統領大軍,由濟南進入河南,進攻開封外圍據點中路大軍:窩闊臺統領大軍,由山西南下,進攻洛陽、鄭州右路大軍:拖雷統領大軍,由鳳翔南下興元,沿漢水一線繞後包圍

    這三路大軍相繼出發之後,拖雷所統領的大軍進攻神速,橫掃了四川境內,直接沿著漢水逼近鄧州,想要趁勢和中路大軍統帥窩闊臺完成南北合圍開封的作戰計劃。

    在拖雷挺兵進入四川的時候,金將完顏合達、移剌蒲阿二人迅速帶領潼關十餘萬大軍(累計十五萬)奔襲內鄉防守,防止拖雷的西路大軍順利和窩闊臺完成南北合圍開封城的作戰計劃。

    只是,窩闊臺更加的聰明,他早已經知道完顏合達、移剌蒲阿所統領的大軍是金國最後的依仗,讓這股大軍在戰場中疲於奔命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因此,窩闊臺攻佔河中、洛陽、鄭州,他所統領的中路軍的前鋒已經逼近金國都城開封城。

    在開封城中金哀宗只能下令讓完顏合達、移剌蒲阿二人北上馳援開封城。其實此時對於完顏合達、移剌蒲阿二人已經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北上馳援開封也就意味著要放棄對於拖雷的防守,同樣要面臨大軍逼近開封城的命運。

    完顏合達、移剌蒲阿挺兵北上馳援是,拖雷迅速分兵三千精銳,死死的牽制完顏合達、移剌蒲阿的北上大軍,吃飯、宿營這兩個關鍵的節點,這三千蒙古精銳都要趁機騷襲十幾萬金兵。

    完顏合達、移剌蒲阿所統領的十五萬大軍終於在鈞州三峰山停下腳步,只能屯駐於三峰山的東北、西南以及山頂之上防守。

    金將武仙、高英屯駐西南金將樊澤、楊沃衍屯駐東北金將張惠、按得木屯駐三峰山上

    與此同時,天降三天大雪,大雪將三峰山下的平坦地帶變成了一片泥潭,行軍極為不便。

    反觀金兵已經開始斷糧,拖雷急忙撤掉三峰山東北一翼的佈防兵力,放開三峰山通往鈞州城的通道,金兵開始倉皇朝著均州城方向逃去,不料在兩翼埋伏的蒙古軍突然衝殺出來,完顏合達、移剌蒲阿、高英、樊澤、楊沃衍、張惠相繼死亡。

    此番戰役,金國戰將、精銳全部喪失,最後的一支軍隊也被一舉蕩平。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如果真要說出個所以然,只能說,金國氣數已盡,眼看著就能夠得到的勝利的戰場,轉眼間成了自己的煉獄。

    成吉思汗歸天時,還放心不下攻金之事,他留下的遺囑裡的大部分內容就是怎麼打金國。

    (金國是成吉思汗的心頭之患)

    金國是大國,累世強盛,戰力強悍且堅韌,自從1211年成吉思汗伐金始,一直打了16年,雖然敗多勝少,但是金人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金人雖然放棄了東北地區,但是在中原地區,據關(潼關)守河(黃河),組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蒙古人幾次試探性的攻擊,都被金國挫敗,甚至還在大昌原之戰中,金國騎兵以少勝多,擊潰了蒙古的8000騎兵,一時間金國幾乎要翻盤,在全線發起反攻的態勢。窩闊臺急忙撂下酒杯,親自帶領後備軍壓到了黃河一線,才逐漸穩固了對峙戰線。

    窩闊臺這時想起成吉思汗的囑咐,策劃了一個戰略大迂迴的作戰行動。蒙古人的作戰特點,就是常常做特別誇張的戰略迂迴,有時候迂迴的路線太長,甚至讓人忘記了他們的真正目標。就像這一次,窩闊臺命令拖雷帶著4萬軍隊,從甘肅出發,翻過六盤山,進入南宋境內,從南陽盆地南端的缺口進入金國腹地,直搗黃龍。窩闊臺本人帶領主力軍作為疑兵,一直在黃河岸邊發動佯攻,吸引金兵主力,為拖雷創造戰機。同時窩闊臺還派出一支軍隊,南出山東,在東平府附近切斷金國在山東的勢力。三支軍隊約定,在來年春天會師於汴京城下。

    (三峰山之戰要圖)

    可是,拖雷由於在宋境的拖延,使得金國早已探知了拖雷軍的動向。為了能夠在自己腹地圍殲這支蒙古的偏師,徹底打疼蒙古,金國集中了最後的精銳部隊,甚至連把守潼關的部隊也調來了。當時的金國軍隊,兵精將猛,是金國軍事力量的精華所在。拖雷軍隊一出唐州、鄧州,就迎面撞上了金國軍隊。拖雷見金軍勢大,不願意在平原地區與金軍野戰,他留下一支軍隊牽制騷擾敵軍,主力則分兩路向汴京發起衝擊。

    金軍主力在預定戰場沒有等來拖雷軍,眼看汴京危急,於是大軍盡皆啟程,趕往汴京勤王。在三峰山,拖雷停了下來。拖雷把這片地方作為預設戰場,以逸待勞,等待金軍的到來。窩闊臺聽聞拖雷方向變故,立刻派遣前鋒一萬人改變騷擾汴京的任務,直接前出到禹州與拖雷軍會合。窩闊臺則親統大軍,隨後趕來。

    兵貴神速。

    金軍騎兵2萬,步兵13萬,合計15 萬精銳,對陣的是拖雷4萬多騎兵,無論在人數上、氣勢上,金軍都佔有優勢。所以,雙防剛一打照面,金軍就派出了前鋒騎兵,與拖雷的前鋒部隊交戰。

    三峰山,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在平原地帶的兩個小山包,在中間有一個馬鞍形的拗口。金軍兵精勢盛,前鋒打的極為順手,蒙古軍第一次交手就折損了1000多人。拖雷不得以沿著雙峰山緩慢撤退,直到拖雷將軍營紮在拗口。金國將領見到勝機,大喜過望,立刻派遣全部軍隊壓上,將拖雷軍圍困在雙峰山的拗口裡,史稱圍之數匝。

    金軍這麼做,就是壓根兒沒想過放蒙軍一條生路。一般圍攻戰都是圍三缺一,動搖敵軍抵抗心志。金軍這麼玩法,就是衝著徹底毀滅這支敵軍去的。

    拖雷不敢怠慢,立刻組織軍隊建立環形防禦陣地。金人搶攻,蒙古軍頑強守衛,一時間雙方打的難分難解。然而,畢竟拖雷軍兵少,長期消耗,必然對拖雷不利。可是被圍在拗口,拖雷也無計可施。情急之下,拖雷禱告上天,希望天氣能夠轉冷。

    說來可奇,拖雷禱告過後,當天夜間果然下起了鵝毛大雪,氣溫降低滴水成冰的程度。

    (蒙古軍開始發起反擊)

    對峙雙方的軍隊都在野外作戰,對突然到來的極端天氣都缺少準備。金國士兵的手指都凍掉了,冷的渾身打哆嗦,身子僵硬起來,甚至連弓弩都因為太動而拉不開。蒙古人卻有辦法,他們劃開牛馬的肚子,掏空裡面的內臟,讓自己躲進去,借用牲畜的體溫來給自己取暖。這種方式真能取暖嗎?可是史書上言之鑿鑿,姑且信之。

    拖雷看到天氣利於蒙古軍,不待窩闊臺主力部隊到來,當機立斷,立刻帶領所有部隊發起突圍戰鬥。幾乎所有的蒙古部隊都突破了金軍的重圍,跳到了外線,反包圍了金軍。

    金軍主帥完顏合達等看到金軍戰力已弱,便開始計劃撤軍。拖雷故意網開一面,放出一個缺口讓金軍往均州城逃竄。金國士兵看到出路,也不知是計,拼命奔逃。蒙古輕騎兵則在遠距離跟蹤追殺。最終,金國15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

    (蒙軍的追殲戰)

    金軍主帥等人帶著幾千殘兵敗將逃到了均州城,這時窩闊臺也帶兵趕到了。蒙古軍旋即破城,俘虜了金國最後的名將完顏合達、移剌葡阿、完顏陳和尚,他們都在這次戰役中戰死,金國最後的名將和精兵損失一空。

    此後,金國無力再重新建立部隊,也無法守衛住黃河戰線,蒙古軍兵臨汴梁城下,守將崔立不戰而降,金哀宗遷都蔡州,在那裡勉勵經營了2年,最終被蒙古、宋聯手滅亡。

    金軍為什麼會在局勢佔優的情形下輸掉戰爭?

    一場大雪,毀掉了一個帝國。

    想當初,徽欽二帝北狩時,也是在隆冬時節。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國的貴族即將重蹈北宋的覆轍。可謂是百年興廢又青城,只是當初的征服者,到如今已是階下囚了。

  • 4 # 歷史笑春風

    在蒙古和金朝的戰爭中,腐朽沒落的金朝不是新生蒙古政權的對手。在天才的統帥成吉思汗的統領下,蒙古大軍屢次打敗金朝軍隊,使得金朝的國土日漸縮小。到了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金朝只剩下陝西至山東的一塊國土。金朝將國都遷至開封,北以黃河為屏障,西以潼關為依託,負隅頑抗。

    金哀宗繼位後,為了挽救金朝滅亡的命運,勵精圖治,大力加強軍備。在他的努力下,金朝建立了一支以重甲騎兵為主的馬軍,還有一批精銳的步兵。這些兵力,主要配置在陝西方面。

    蒙古為了突破金朝的防線,多次攻打金朝的潼關防線。但是,在金朝將士的奮勇抗擊下,都遭到了失敗。其中大昌原、衛州、倒回谷之戰,金軍都取得了勝利。這些勝利激勵了金朝君臣,一時金朝計程車氣高昂。

    但是,即便是取得了這些勝利,蒙古強大,金朝弱小的戰略態勢也是不能改變的。在當時,金軍前線的將領也心裡清楚。在金哀宗受到勝利的鼓舞,下令出擊的時候,前線的將領虛與委蛇,不敢主動向強大的敵人進攻。

    成吉思汗一直想滅金朝而後快。他在滅金之前,先去滅了西夏,來為下一步滅金做準備。可是,在西夏滅亡在即時,成吉思汗卻暴病身亡。不過,成吉思汗在臨死前,留下了滅亡金朝的遺策:

    (成吉思汗)臨崩謂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在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繼位。他按照成吉思汗留下的方略,發動了滅金戰爭。而三峰山之戰,就是這次戰爭中關鍵性的一戰。

    窩闊臺將軍隊分為南北兩部,自己統帥主力在北方,分為三路,牽制吸引金軍的注意力。而拖雷率領三萬騎兵執行大迂迴的任務。拖雷從宋朝的控制區透過,迂迴到潼關背後,然後渡過淮河,攻開啟封。用這樣的機動作戰,來調動金朝在潼關的主力,在運動中消滅之。

    但是,在戰役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窩闊臺的部署有著極大的破綻。那就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部署,迂迴的部隊應該是主力,這樣才能調動金朝的主力消滅之。可是,在窩闊臺的部署裡,拖雷率領的軍隊成了一支偏師。拖雷只率領三萬騎兵,要面對潼關的金軍主力,史書上說是騎兵二萬,步兵十一萬,自保都困難,更不要說是消滅了。

    這樣的部署,有可能是窩闊臺企圖借刀殺人有關。拖雷是窩闊臺汗位有力的競爭者,就算是汗位給了窩闊臺,拖雷也隨時插手朝政。這使得窩闊臺對他無可奈何。因此,這樣的佈置不能不讓人對窩闊臺的用意有所懷疑。

    拖雷兵力弱小,又全是騎兵,如果和金朝主力野戰,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攻開啟封,他又沒有辦法。因此他的迂迴根本就不會有多少作用,前有堅城,後有敵兵,拖雷的處境反而會十分不利。如果金朝能夠認真對待,這一次的戰役,反而會給金朝以勝利的機會。在後世的對宋戰爭中,忽必烈也來了個大迂迴戰術,可是差點被宋軍消滅。

    在拖雷出兵的時候,一切就都出現了和成吉思汗預料不合的現象。蒙古派去請求借道的使者被宋朝殺死,宋朝不答應借道。拖雷不顧一切,強行通過了宋朝的控制區。這樣一來。拖雷就再也沒有了退路。

    在這個時候,拖雷的處境十分危險。他在唐、鄧渡過漢江的時候,就遭遇了金朝軍隊的阻擊。拖雷面臨的情況是,四面處於敵人的包圍之中,而又沒有攻城的能力,只有和金軍野戰並消滅對方一條路。而對方的軍隊龐大,自己又難以消滅。

    可以說,如果金軍的軍事行動更加積極主動一些,拖雷的處境會更加危險。可是,金軍方面卻出現了種種的錯誤,使得自己最終一敗塗地。從戰役的過程來看,金軍失敗的原因有幾下幾個方面:

    首先,君臣、將帥的意見不合。當時的金哀宗得知拖雷的行動,馬上下令予以迎頭痛擊。可是統帥金軍的將領意見不統一,沒能夠發動主力決戰。在經過小規模戰鬥後,拖雷在受挫後,馬上以一部掩護,主力得以脫身北上,進行機動作戰。這使得金軍失去了最佳的決戰機會。

    第二,謊報軍情,使得金朝遭受巨大損失。金軍在初期取得了一些小勝利後,向朝廷報捷時大肆誇大,使得金朝君臣喜極而涕,以為勝利就在眼前。

    以前蒙古軍入侵,金朝就命令各地進入城堡防守,堅壁清野。結果這一次都以為大捷在即,不以為意。在拖雷的騎兵襲擊下,數十個城池被蒙古軍奪佔,將所有積蓄焚燒一空。這使得追擊金軍的人馬反而沒有休息的地方,失去了補充給養的可能。

    第三,金軍的戰術錯誤。金軍的兵力分成兩大部分,二萬騎兵和十一萬步兵。在這支龐大的軍隊中,步兵是沒有多少用場的。而金軍的騎兵精銳程度要超過蒙古騎兵。在幾次作戰中,金軍騎兵險些全殲了蒙古的掩護部隊。

    因此,金軍應該將騎兵和步兵合理編組,把騎兵主力解放出來,死死咬住拖雷主力不放。而步兵則穩紮穩打,作為騎兵的後盾。這樣,拖雷無隙可乘,進不可戰,退無所據,只有撤走一條路。但是,金軍沒有采取這一策略,龐大的軍隊,步騎混雜,反而成為機動作戰的拖雷的襲擊目標。

    第四,天氣不利。在最後的決戰中,本來金軍在開始佔了上風,可是天氣突變。突降的大雪,使得習慣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作戰的蒙古軍佔了上風。沒有補給的金軍忍飢挨餓,又忍受著寒冷天氣的折磨,全軍士氣崩潰,被蒙古軍全殲。

    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金軍在三峰山一戰遭到大敗,幾乎所有的精銳將士損失一空。蒙古軍在戰後,對還在開封堅守的金朝君臣威脅說,“汝家所恃,惟黃河與合達耳。今合達為我殺,黃河為我有,不降何待?”確實,三峰山之戰後,金朝的滅亡已經指日可待了。

  • 5 # 冰哥聊史論古今

    蒙古與金國之間的的三峰山之役可謂是對已經處於弱勢的金國,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使金國的滅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蒙金三峰山戰役之前,蒙古與金國進行了幾次戰爭中,金國的精銳已經被消滅殆盡,所以最後不得不把都城往南遷到開封。這個時候金國事實上面臨當年北宋一樣的局面,根本就是無險可守,金國當時可以依靠的只有黃河天險。而且與蒙古軍隊相比,金國的兵力有所不足,所以只能將主力守在潼關,防止蒙古軍隊從西方攻來。

    眾所周知,蒙古最讓人害怕的就是他們的精銳騎兵部隊。而當時蒙古大汗窩闊臺還有拖雷,利用蒙古騎兵的優勢,使金國有限的兵力來回疲於奔命。本來金軍的主力正在和拖雷交戰,但是窩闊臺趁機攻開啟封,金哀宗便命令金軍主力北上援救都城。而在金軍北上的同時,拖雷不斷派出精銳騎兵進行騷擾,使金國軍隊無法順利轉移。

    而到了三峰山的時候,金軍已經疲憊不堪,糧草很快就要中斷,而再加上當時天降大雪,經過了軍隊可謂是又急又餓,只能夠在三峰山上疲於防守。在圍因了金軍幾天之後,託雷做出不支的假象,放開一條道路,疲憊且飢餓不堪的金軍從這個方向突圍,結果被埋伏的蒙古軍隊大批消滅。這一戰之後,金國的主力已經蕩然無存,滅亡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 6 # 史說冬夏

    發生在公元1232年的蒙、金三峰山之役,是金末最為著名的戰役之一,是蒙古滅金決定性的一役,也是蒙金雙方最為慘烈的一役。

    三峰山之役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是一個以少勝多的範例,蒙古軍用不到五萬的兵力戰勝了金朝二十萬大軍,最終導致了金朝元氣大傷,加速了金超滅亡。

    金朝失敗的原因

    金王朝自建立以來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統治,已經走到了它的末期,哀宗統治時期的金王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一面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爭奪權利;一面是紅襖軍起義延綿不絕;還有來自蒙古的不斷進攻,黃河以北已經盡為其所佔。在此情況下,國內經濟全面殘破,國力也日益衰退,滅亡趨勢不可避免。正如元人所說,金超是“以就盡之運,抗萬興之師”,戰敗是不可避免的。

    三峰山戰役,作為指金軍最高指揮者: 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兩人意見往往不能統一,雖然“合達熟知敵情,習於行陣,且重義輕財,與下同甘苦,有俘獲即分給,遇敵則身先之而不避,眾亦樂為之用,其為人亦可知矣”,是公認的“良將”,但因為“合達近嘗得罪,又畏蒲阿方得君,不敢與抗"導致完顏合達對移刺蒲阿妥協、順承,不敢提出異議,體現在蒙古軍渡漢水時,移刺蒲阿認為不能截江而戰,完顏合達雖然知道應該截江而戰但最終也向移刺蒲阿妥協。

    另外,移刺蒲阿其人據《完顏陳和尚傳》記載:“副樞移刺蒲阿無持重之略,嘗一日夜馳二百里趨小利,軍中莫敢諫止”,也就是說他沒有領導幾十萬大軍的大將風範以及應有的軍事素養。具體表現在三峰山之役中,主要有:

    其一,一意孤行,不善於採納正確意見,在蒙古軍渡江的過程中,沒有聽取張惠關於中途制止的正確建議,而使蒙古軍全部過江,從而坐失良機,給金軍造成後顧之憂。

    其二,沒有戰略眼光,不能認識己方的優劣勢,金朝末期戰馬不足,卻放任蒙古軍的騎兵安全渡過漢水,不僅沒有彌補己方騎兵不足的劣勢,反而給敵方提供了拋開對面金軍、偷襲汴京的機會,使金軍從主動變為被動。

    其三,消極畏戰,得過且過,從正大八年蒙古軍圍攻鳳翔時就已經“見北兵勢大皆有懼心”,“是真不敢動”, 三峰山之戰前幾日哀宗降旨,要他們前往京城“換易御馬,然後出戰”,合達想要再議,蒲阿卻說:“止此而已,復何所議。”軍即行。

    對此,金將楊沃衍的話可以作為總結:“平章、參政蒙國厚恩,握兵柄,失事機,不能戰御,乃縱兵深入,尚可言耶!”所以說,金軍在三峰山戰役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最高統帥的責任。

    南宋態度轉變,出城了蒙宋聯合

    三峰山之役之前,南宋雖然拒絕和金朝聯合抗蒙,但對蒙金雙方的戰爭仍持觀望態度,三峰山之役以後,“金之精銳盡滅於此”,緊接著金哀宗逃離南京,崔立獻城投降,南宋看到這種戰局,從皇帝到宰相、邊將,都以討好蒙古為主要心願,想借助蒙古之力滅金“雪恥”,而蒙古方面也需要南宋的兵力和糧草,以便及早結束對金戰爭,基於蒙宋雙方各有所求,從而促成蒙宋聯合滅金。

    結語

    三峰山戰役不僅是中國軍事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戰爭,而且對當時的蒙古、金朝、南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傷金朝元氣、促成蒙宋聯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蒙古滅亡金朝的最後結局。

  • 7 # 楚國八百年

    1232年,蒙古和金國在三峰山爆發戰爭,結果金國大敗,國滅。

    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的戰役,雖然蒙軍強悍不容置疑,但是面對弱於自己五倍兵力的蒙軍,金國為何會如此慘敗,八佰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金宣宗無能以及奸人當道。

    金宣宗即位時,朝中權臣紇石烈執中(胡沙虎)把持柄政,蒙古大軍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又進逼中都,可謂是內憂外患。

    金宣宗無力整頓朝綱,只能依賴紇石烈執中,將其拜為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封為澤王,使得胡沙虎操縱了國政,權侵朝野,儼然一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勢。

    同年十月,蒙古軍隊兵臨中都城下,胡沙虎死於亂軍之中。

    雖然胡沙虎死了,但是另一個奸臣又冒出來了,這個奸臣就是術虎高琪。

    術虎高琪被金宣宗重用為相後,奉行專固權寵,擅作威福,附己者用,不附己者斥。

    這對於當時很多有很多有才能的人而又不願與術虎高琪同流合汙的人來說,後果就是仕途受阻,永無出頭之日。

    面對強大的蒙古帝國,金宣宗直接放棄了抵抗,逃跑後被抓回蒙古軍營。

    在蒙古軍營裡向蒙古軍隊的統帥成吉思汗求和,接受蒙古的和議條件後才解決了中都被圍困的局面。

    此事剛過,為了掩飾自己害怕蒙古帝國的事實,金宣宗以金國國庫缺乏錢糧等物資,不足以守住中都為由。

    不顧朝中官員和太學生的極力反對,決意遷都南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想透過遠離北方從而躲避蒙古帝國的鋒芒。

    南遷的時候,金宣宗帶走了北方駐守城池的大部分軍隊,不顧北方各州縣的安危,屯兵河南自固。

    在這之後更是聽信了奸臣術虎高琪的讒言,妄想南下侵佔南宋的疆土來彌補金國在北方丟失的國土。

    金宣宗撤走北方守城士兵的舉動寒了金國北方百姓的民心,導致民心不穩,成吉思汗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機會。

    統帥蒙古軍隊再次伐金,並攻佔了中都等多個城池及州縣,一次次的兵敗,使得金人在面對蒙古軍隊時升起一種無力之感。

    兩代奸臣把持朝政多年,政治的腐朽,掌權者的不作為,直接導致了金兵戰鬥力的低下,也是三峰三戰役中金國會慘敗的原因。

    金哀宗生不逢時。

    金哀宗(完顏守緒)是一個志向遠大、才能出從的人,他繼位時,金國已經風雨飄搖,面對即將滅亡的金國,他臨危不亂,銳志不減,試圖挽救金國於垂危之中。

    所以他重整了以他為核心的中央政權,並且嚴明法紀。

    同時,他已意識到了蒙古將是金國最大的敵人,為了抵抗蒙古軍隊的進攻,他採取了三個措施。

    首先“主和宋夏,全力抗蒙”,完顏守緒的這個決定緩和了宋金的關係,更是讓金國的附屬國西夏成為金國的兄弟之國,西夏感激之餘全力抵抗蒙軍,可惜的是1127年西夏被蒙古所滅。

    其次“打擊奸臣,任用抗蒙將領,爭取中間勢力”,自完顏守緒打殺奸臣,伸張正義,抗蒙將領踴躍而出。

    最後“倡儒學,開言路,課農桑”,緩解了中原各族的矛盾。

    完顏守緒的這些舉措雖然緩慢了金國的滅亡,但是金國已經是氣數將盡,更何況在三峰三戰役中,金國的主力部隊全軍覆沒。

    金國就像是沒有了獠牙又垂暮的獅子,面對兇猛強悍的蒙古和宋軍的夾擊,金國滅亡的命運已經勢不可擋。

    金哀宗即使才高八斗也無力迴天,倘若金哀宗早幾年繼位,早點實施自己的三個措施,也許風雨飄搖的金國還有一線生機。

    可憐金哀宗生不逢時,等到自己繼位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時,金國已經千穿百孔,無論金哀宗如何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最終也沒能挽救金國於水火之中,蒙軍與宋軍攻破蔡州城之際,金哀宗不願做投降之君,乃自縊而死。

    蒙古軍隊勇猛善戰。

    鐵木真在13世紀初期一統蒙古各部,獲得稱號“成吉思汗”後建立大蒙古帝國,隨後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四出對外擴張。

    鐵木真

    於1217年滅亡西遼(今中國新疆和中亞一帶),軍隊回朝休息整頓且準備充足之際,蒙古帝國開始西征,從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

    兩年後又滅亡西夏,成吉思汗在這次征途中病逝,由窩闊臺繼承汗位,拖雷監國。

    成吉思汗病逝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借宋道滅金的計劃。

    史書記載:“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面對成吉思汗這樣的雄主,政治腐朽、國力衰弱的金國又怎麼會是蒙古帝國的對手。

    自成吉思汗建國之後,蒙古軍隊就跟隨成吉思汗一路征戰,經歷大大小小的上百場戰爭。

    每個士兵都是歷經沙場鮮血的洗禮,經過戰場上不斷的淘汰下,剩下計程車兵都兇猛強悍。

    而金國的政治在長年累月的腐朽下,此時的金兵已經不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時期的強悍與悍不畏死的精神。

    金國與蒙古打仗的二三十年裡,除了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戰中,金兵忠孝軍的首領完顏陳和尚以400騎兵大敗蒙古大將赤老溫所率的8000之眾外,每戰皆敗。

    長時間打敗仗,使得金兵計程車氣低下。

    這一次的勝仗,雖然極大增加了金兵計程車氣,但是金兵又開始狂妄起來,還遣返蒙古使臣,認為自己不必害怕蒙古軍隊。

    自古以來,驕兵必敗,這幾乎就是一個常識,畢竟狂妄是要有資本的。

    三峰三戰役中金國主力全軍覆沒,不止是因為蒙古士兵的強悍和詭計多端的計謀,自己本身的原因也不可忽視。

    蒙古統治者窩闊臺也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在滅金之時,不止自己出兵,還聯合南宋一起出兵滅金。

    金國經過三峰三戰役後國力迅速衰落,又面臨蒙古與南宋聯合夾擊之下,能不被滅國嗎?

  • 8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三峰山之戰中,金軍士兵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而且,他們一開始的運氣也還不錯。

    不過,金軍統帥在此戰中的幾個關鍵節點犯下錯誤。

    最終,金軍主力在此戰悉數被殲,亡國的命運再難避免。

    防禦體系被蒙古找到破解方法

    隨著戰事的不斷持續,大金從最初的不適應、恐慌中逐漸走了出來。

    一方面,金軍將被元(蒙古)侵擾的各個民族餘部整合起來,打造了一些戰鬥力較強的部隊,湧現出了像完顏陳和尚這樣的良將。他們多次擊敗蒙古軍,戰鬥力十分了得。

    另一方面,金人新的防禦體系給蒙古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西面,潼關封住了蒙古軍主力的東進之路。(潼關以西的京兆府等地已被蒙古控制)。

    北面,黃河天險對蒙古軍構成了天然屏障。

    誠如成吉思汗臨終前所說: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

    既有能戰之軍,又有穩固的防禦體系,大金的防禦體系看來很有效。

    不過,蒙古人找到了突破口。

    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敝,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成吉思汗。

    蒙古人要想繞過這個防禦體系,就需要從宋的境內經過。此時,蒙古人還沒有下定決心和宋翻臉。

    所以,蒙古人的初步設想是:與宋聯合,借道於宋,繞過潼關,直擊大金腹心,迫使金軍在不利條件下決戰。

    蒙古人,似乎找到了破敵之策。

    統帥失策,浪費機會。

    蒙古人的算盤打得好,卻還是遇到了意外。

    宋、金世仇,但宋卻還沒有下定決心“聯蒙攻金”。他們不同意蒙古借道。

    拖雷雖成功迂迴,但預想中的聯宋襲擊的計劃並未實現,金軍得以調整,奇襲效果打了折扣。

    軟的不行來硬的,託雷武裝開路,宋擋不住,蒙古軍還是“借道”過來了。

    不過,武裝借道,動靜還是大了些。

    金人察覺蒙古人企圖,移兵鄧州,集兵20萬,前來抵抗。

    可以說,蒙古人迂迴的突然性打了個折扣,現在,金以20萬大軍對戰不足4萬(且長途跋涉)的對手,獲得了破壞蒙古企圖的機遇!

    對於如何對付蒙古軍,金軍內部有兩種意見。

    1、阻擊蒙古軍,使其不得渡漢水北上。

    2、放蒙古人過來,幹掉他!

    金軍統帥仗著兵馬多,決心殲滅蒙古軍,選擇了放蒙古人渡河。

    當夜,金軍在偵知蒙古軍渡河的情況下,只是移軍禹山,未做阻擊。

    這個決策,使大金浪費了機會。

    當時,金軍雖然兵馬多,但多是步兵。任由蒙古人渡河,發揮其機動力的優勢,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再次失誤,喪失主動

    蒙古軍過河後,與金軍在禹山展開了交戰。

    如前文所說,此時的金軍頗有能戰之軍,蒙古軍在正面交戰中未佔上風,兩軍相持三日,蒙古軍被迫退卻,在三十里外紮營。

    金軍中,有將領認為“託雷號稱4萬,但是其中輜重兵就有1/3,現在相持了三天,必然缺糧,應該抓住敵人,立刻進攻,徹底擊敗他們”。

    可是金軍統帥完顏合達卻認為:急什麼急?他們孤軍深入,又不能南渡長江,黃河又還沒有結冰,他們能逃到哪裡去?

    於是,金軍按兵不動。

    金軍再次浪費了機遇。

    託雷這種對手,你給了他時間和空間,他能玩得飛起!神秘失蹤的對手——麻痺大意,形勢逆轉

    果然,拖雷很“會玩”。

    次日,金軍發現:蒙古人不見了!

    更奇怪的是:各個渡口人來人往,好像蒙古人沒往那邊去。

    難道蒙古人退了?

    不久,來了兩個看起來很可憐的蒙古士兵,他們哭著訴苦,說自己快餓死了呀!金軍可憐他們,好酒好肉招待,換上新衣服給他們。

    結果···蒙古士兵酒足飯飽,拍馬走了!

    原來是奸細!

    又過了四天,金人才發現:蒙古軍已經移到了一處棗林中。他們在那裡就食。

    就這樣,長途跋涉的蒙古軍得到了休整,而且,他們還把金軍的虛實都摸了個遍!被欺負的“城裡人”城居之人,不耐辛苦,數挑以勞之,乃可戰也。——蒙古軍將領蘇布特

    得到休整的蒙古軍,開始“放風箏”了。

    金軍來打蒙古軍時,蒙古軍並不正面交戰,只是找機會去攻擊金軍的輜重部隊。

    金軍打得辛苦,被迫退回鄧州。

    蒙古軍並不急追攻城,而是攻略南陽各地,掠奪金軍輜重。

    如此,物資短缺的一方,成了金人!

    金軍無奈,出來作戰。

    蒙古人並不交戰,只是“勞之”。敵進我退,敵駐我擾。

    金軍疲憊不堪!

    三峰山:大崩潰

    此時,風雪交加,金軍凍得連兵器都舉不動!

    此時,汴梁來信:窩闊臺的北路軍威脅汴梁,要他們北上救援。

    金軍急行。蒙古軍開始悄悄運動到金軍前後,準備合擊!

    蒙古軍以樹木塞道,以遊軍襲擾。同時,輪番休息,烤火吃肉!

    金軍已三日不得吃飯,士兵們披著甲冑,僵立雪中。

    拖雷覺得玩得差不多了,準備“收網”。

    拖雷下令讓開大道,放金軍過。等金軍走起來後,託雷抓住時機,猛烈夾擊金軍。

    金軍崩潰了!

    更要命的是:此時天氣突然放晴,潰散的金軍在蒙古軍面前一覽無餘!

    金軍幾乎全軍覆沒!

    不久,蒙古軍攻破鈞州,全殲金軍精銳!

    此戰,金軍的精兵猛將悉數被殲。

    總結

    總的來說,這支金軍的戰鬥力並不弱;開局時,金軍的運氣也不差(宋人未配合蒙古)。

    儘管蒙古軍的大迂迴很有水平,但當蒙古軍跋山涉水初抵戰場時,金軍依然佔據主動。

    可是,金軍統帥卻連續措失良機,既沒有阻其渡江,也沒有趁機猛攻,而是放任託雷休整、偵察。

    結果,拱手把主動權讓給了對手!

    拖雷也確實善於用兵。他避免過早與金軍精銳正面交戰,只是充分發揮他的機動優勢,以金軍輜重為打擊目標。

    然後,蒙古軍又“放風箏”,以“疲敵”為要,削弱金軍戰鬥力。

    在最後階段,拖雷又“圍師必闕”,讓金軍運動起來,擇機猛攻,徹底殲滅了金軍精銳!

    面對狡猾、強悍的對手,卻不積極把握機會,放任對手發揮優勢,這樣的金軍,怎能不敗呢?

  • 9 # 奔馬155314228

    金軍在蒙軍的猛烈打擊下,被迫放棄中都(現在的北京),退至汴京吃力的死守。金軍與蒙軍連年來的交戰中幾乎是每丈皆敗。其祖先當年破遼滅宋的雄風已蕩然無存。不過,金軍曾於1228年的大昌原之戰中,金國忠孝軍提控完顏陳和尚卻帶領400輕騎,大敗蒙古大將赤老溫的8000軍隊。這也是金軍與蒙軍交戰20年以來唯一的一次大勝丈,這一丈使金將完顏陳和尚聲名遠揚,主將完顏合達更是以此傲慢不遜,他在遣返蒙古使者時說:“我已備齊兵馬,汝等可來戰乎?”蒙古大汗窩闊聽了此話後火冒三丈,誓報大昌原兵敗之仇!1229年,窩闊臺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山西,同時命令大將史天澤進攻汴京的門戶衛州,一旦衛州不保,汴京便危在旦夕。所以,金哀宗親率10萬大軍馳援,先鋒完顏陳和尚率3000忠孝軍,擊退了蒙軍,衛州暫時轉危為安。1230年,窩闊臺制定了滅金的戰略計劃,他自己親率中路軍,攻打金國的河中府,直下洛陽,大將斡陳那顏率左路軍殺向濟南,又令自己的親弟弟拖雷率右路軍由寶雞南下,借道南宋的唐州、鄧州,第二年春全軍會師汴京。同年九月,蒙古大軍三路齊發,第二年正月,窩闊臺部已佔領鄭州,其先鋒部隊已逼近開封城下,金哀宗急忙令正在與拖雷作戰的完顏合達回師救援。接到命令的完顏合達急忙率騎兵2萬,步兵十三萬,共15萬大軍回師北援。拖雷分派3千人馬緊跟其後,命令他們不要硬和金軍交鋒,只是在金軍吃飯睡覺時給予騷擾,使他們疲憊不堪。1232年正月,當完顏合達率領著被蒙軍一路騷擾,疲憊不堪的金軍到達釣州的三峰山時,所帶糧餉已於三天前用盡,這些疲備之師遭到拖雷所派三千人馬、河北降軍以及窩闊臺大軍的合殲。他們輪番休息輪番作戰,再加上天氣突變,天降大雪,金軍難耐凍餓,習慣在寒冷環境下作戰的蒙軍故意給金軍讓開一條通往鈞州的路,然後半途將其攔腰截斷,大軍崩潰,合達與完顏陳和尚被殺。金國滅亡指日可待。三峰山戰役是蒙古滅金的重大戰役,金國十五萬大軍被少量蒙軍擊敗,潰不成軍,其主要原因是:完顏合達所部匆忙回援,長途跋涉,一路被蒙軍騷擾至疲憊不堪,加之糧草不足,俄著肚子作戰,再則金軍不適應奇寒的戰場壞境,這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是導致金軍必敗的主要原因。

  • 10 # 從耗子胖成豬

    1、這個提問明顯謬誤,“三峰山大戰”是蒙古滅金的關鍵戰役,與宋朝無關。

    2、“三峰山大戰”的背景是窩闊臺汗的“三路滅金”戰略開展。當時,金朝的中都(北京)已經被蒙古軍攻陷,金朝南遷汴京(開封)。窩闊臺準備自己親率中軍進攻河南,東路軍攻打山東,而讓弟弟拖雷帶西路軍攻打陝西一帶,然後借道南宋,從西南迂迴。最後三路大軍會師汴京。

    由於金朝的北部都被蒙古人佔領,而此時金朝的部隊主力也不再是女真騎兵,而是大量的漢族步兵與少量的精銳騎兵構成。所以這一戰其實是典型的蒙古騎兵對抗中原步兵的經典戰例。

    3、蒙古的三路大軍是西路軍最先出動,所以金朝最初是讓主力完顏合達的13萬步軍與2萬騎兵去迎戰西路軍。可後面局勢突變,窩闊臺部的中軍進展神速,很快就兵臨汴京,金朝又急昏了腦袋命令完顏合達的大軍回援。大家都知道,大軍出動,糧草供應本來就是個大問題。完顏合達的部隊一開始是要迎戰拖雷部的,但這個時候又命令回援,給養一下子就成問題。

    而另一方面,只有3萬騎兵的拖雷部隊卻咬住完顏合達不放。金兵要與蒙古人決戰,蒙古人就利用機動性的優勢逃跑。回頭又乘金兵紮營、炊食的時候騷擾。由於金兵的機動性不足,對拖雷的騷擾戰術完全束手無策。

    當金兵進入三峰山的地域時,已經斷糧三日。這個時候拖雷的西路軍獲知窩闊臺的主力動向之後,果斷在三山峰一帶對金兵展開攻擊,雙方激戰三日。而這個時候蒙古主力窩闊臺的中軍及時趕到三峰山,又適逢寒流,天降大雪。15萬金兵本來三天斷糧,又遇到極寒的天氣,幾乎被凍個半死。相比之下,蒙古人生於漠北,對寒冷天氣的適應力更強,而且給養充分,此消彼長金兵自然不是對手。(天要亡金朝,沒辦法啊……)

    然而被圍在三峰山的金兵猶作困獸之鬥,蒙古人在攻殺了一陣之後,又故意讓開一條路讓這些金兵突圍。當金兵突圍出三峰山的時候,蒙古兵在半路設伏,金兵被屠殺殆盡。殘部退入鈞州,隨後蒙古軍圍城攻陷鈞州,金兵全軍覆沒。

    總結上講,金朝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如果金朝在早期不放棄中都,採用類似“明朝天子守國門”的策略,那麼蒙古人要進入腹地殺掠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可金朝丟失了中都之後,遷都汴京就是一個昏招了。

    一方面失去了燕山一代的山地屏障,金兵就不得不在平坦的華北平原上對抗蒙古騎兵。而汴京又是一個無險可依的城市,在面臨重大軍事壓力的時代,需要重兵駐守才能防衛。金朝遷都汴京就等於自縛手腳,把自己的機動兵力都束縛死了。

    其次,金朝的兵力佈置有嚴重問題,本來防守作戰是以逸待勞,但金朝卻讓15萬主力大軍跑來跑去,活活累死……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主帥完顏合達,在當時的情況下,分兵與拖雷的西路軍對峙,然後帶領主力救援汴京或許是更好的決策。

  • 11 # 霍去病養生大師

    說起三峰山大戰(位於河南省禹州城西南,距城十餘華里,它拔起在開闊的原野之中,自西向東迤邐二十多華里,三峰屏列,翠色迎人,自古為禹州勝景之一,最高峰西峰,海拔大約330米高,長8公里,寬0.5公里,山勢和緩)是蒙古軍隊滅金的一次重大戰役,此次戰役中,15萬的金軍精銳部隊(忠孝軍)為何會全軍覆沒?且聽我一一道來……

    那是公元1232年,蒙古政權發動了對金國的最後總攻。而三峰山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年,為了蒙古帝國走的更遠,成吉思汗決定讓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為繼承人,窩闊臺剛繼位以後,他的政治汗位並不穩固,第一:大量的握兵權在成吉思汗的二兒子託雷手裡,成吉思汗麾下有129000軍戶,其中託雷繼承了101000軍戶,窩闊臺僅分得4000軍戶。第二窩闊臺雖然是繼承人,但是必須經過庫裡臺大會的確認,才能正式成為大汗。而窩闊臺沒有召集大會的權利,直到2年後,經過激烈的博弈和複雜的運作,託雷表示支援窩闊臺當大汗,經大會決定,最終登上了大汗之位。

    由此可見,窩闊臺的統治基礎多麼脆弱,怎樣鞏固統治基礎呢?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動戰爭,透過勝仗,獲取政治資本,把大權抓回來。公元1230年夏,窩闊臺大會諸將,商討滅金戰略,最終兵分三路伐金:

    一路:窩闊臺率領中路軍進攻河中府(永濟)渡過黃河,進攻汴京(今開封)

    二路族叔翰惕赤斤率領左路軍自山東南下

    三路託雷率領右路軍自陝西寶雞南下,借道於宋,從漢中,安康沿漢水而下,側擊金國腹地,對南京形成包抄之勢。

    中路和左路都是正面作戰,直接平推就行,技術含量不高。而右路是大迂迴作戰,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面對各種未知情況,比如,迷路,給養,大宋對此次戰役的態度,還有金國有無防備等。兵行險招,玩的好可以對金國造成致命一擊,玩的不好,可能全軍覆沒。窩闊臺把九死一生的任務交給了拖雷,對窩闊臺而言,金國是敵人,拖雷也是敵人,無論成敗,窩闊臺都是贏家。

    1231年,拖雷率領四萬右路軍,抵達鳳翔,派使者前往大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淵,希望大宋借路,最好雙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國。桂如淵如果不同意,害怕蒙古大軍翻臉,於是答應為蒙古大軍提供嚮導和糧草。蒙軍借道沿漢水出唐州,鄧州,次年春季全軍會師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軍齊發,次年正月,窩闊臺佔領鄭州,其前鋒部隊已抵達開封城下,金國的金哀宗連忙主持軍事會議,決定調集本國精銳軍隊,忠孝軍15萬人馬應戰,騎兵2萬,步兵13萬回師救援。由於金人沒有想到蒙古人會繞道宋境,戰前準備不足。忠孝軍為了能夠迅速支援,輕裝上陣,將大批糧草輜重留在駐地,僅帶三日的乾糧就上路了。

    忠孝軍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就遭到拖雷大軍的追擊,蒙古軍在三峰山佔領了有利地形,雙方擺開了戰場。一邊是不惜代價的猛攻,一邊是破釜沉舟的死守,針尖對麥芒。儘管蒙古軍善射,但架不住金兵人多,而且忠孝軍也不是吃素的,蒙古軍佔領的山頭一個個失守,每個山頭都打的很慘烈,雙方損失慘重!一連大戰了三天,拖雷所部退守三峰山,金軍也是精疲力盡,所帶的糧食吃盡。就在金軍再次鼓起勇氣,向殘餘的蒙軍發起最後一擊的時候,然而,天時不允,鵝毛大雪鋪天蓋地的落下來。而且還伴隨著濃霧瀰漫山澗,大霧使得2米之外幾乎看不清人,進攻的金軍一下失去了方向,戰爭被迫停下來,本來金軍的進攻已是強弩之末,連續艱苦的戰鬥和惡劣的環境使得這些南方兵,早就透支了體能,最後的信心和勇氣在這場霧加雪下迅速消融,無可奈何在飢腸轆轆中等待天氣好轉,誰知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的大雪紛飛。

    據記載:須臾雪大作,白霧蔽空,人不相見,時雪三日,戰地多麻田,往往耕四五過,人馬所踐,淤泥沒腿,軍士僵立雪中,刀槍結凍,軍士有不食至三日者。

    當年居然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視野太差,金軍根本無法發起進攻,!更糟糕的是,重甲騎兵一直處於隨時準備衝鋒作戰的狀態,突然降溫,一夜過後,鎧甲和兵器連血肉都一起凍住了,大部分失去了戰鬥力!而蒙古軍習慣了北方的嚴寒,對於這場大雪無濟於事,再加上糧草補給充足,15萬人馬幾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軍所殲滅,三峰山之戰是蒙金戰爭期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至此,金朝已經搖搖欲墜,離覆滅不遠了。

  • 12 # 鴻哥iouyh福小鋪

    三峰山大戰是一場蒙古滅金的重大戰役,和南宋並沒有多少直接的關係。

    南宋雖和蒙古同盟,但跨越區域較北的三峰山確實是鞭長莫及,頂多就是起到制肘作用。

    這場是一場殲滅戰不單單是圍住一座城池,一股軍隊來打,而是如同狩獵似的戰爭。

    金國軍隊就好比一群獸群,被蒙古兵漸漸地用疲勞和牽扯攪得六神無主,最終進行圍殲。

    此戰還使得金國的最後一位名將,完顏陳和尚敗北,無力再和蒙古抗衡。

  • 13 # 歷史一品彙

    1230年夏窩闊臺與諸將,商討滅金方略,決定兵分三路南下,奪取汴京,一舉滅金。窩闊臺自統中路軍,打下河中府(府治今山西永濟縣,管轄,管轄稷山、運城、芮城等縣,然後渡河由洛陽進逼汴京;叔斡惕赤斤率左路軍由山東濟南進;弟拖雷將右路軍自寶雞南下,借道於宋,自漢中、安康沿漢水北上唐、鄧,對汴京形成包抄之勢。

    金國的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則分成兩軍,以步兵列山前為陣,以騎兵埋伏山後為機動。拖雷早已洞悉金兵計劃,將軍隊分散開來,分成很多個小隊,每隊只有幾十人到一兩百人之間,從禹山周圍插過去。繞過禹山的蒙古軍隊在禹山側後重新集結成三隊,分三路從背後掩襲金軍騎兵。

    1232年正月初一,金兵擔心拖雷北上攻取汴京,金兵決定放棄鄧州,回防汴京。這時候,拖雷已經掃蕩了南陽、襄城,掃清了北進道路。看到金兵出城北上,拖雷尾隨金兵伺機而動。正月初八,拖雷到達南陽安皋鎮,初九到達裕州(今方城,方城已經投降蒙古)。

    1232年正月十一夜晚上,蒙古大軍3萬騎兵全部匯合,拖雷開始祭天,祈求長生天下大雪助蒙古大軍。蒙古人長期在嚴寒多風雪的蒙古高原生活,習慣風雪和嚴寒,而金兵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帶從未受過嚴寒和風雪的洗禮。同時金軍的鎧甲在嚴寒時反而更冷,起不了保暖的效果。蒙古人都是羊皮大衣,真絲內衣,牛皮甲,非常適應嚴寒。

    1232年的正月初五,蒙古人的中路軍也到了,蒙古從孟津白坡渡過黃河。正月十三,到達鄭州。拖雷此時到達黃榆店。窩闊臺知道,金軍精銳正在向汴京趕來,必須把金兵租在通往汴京的最後一道山前,那就是三峰山。窩闊臺命令隨從他從北方而下的國王塔思部的華北蒙軍漢軍,和蒙古大將口溫不花等的蒙古精銳部隊等,作為先鋒,立即出發,星夜前往三峰山與拖雷部隊會合,自己也統帥部隊隨後出發。正月十四,先鋒口溫不花抵達黃榆店。

    1232年正月十四,完顏合達接到哀宗密旨,哀宗告訴合達蒙古人已經越過黃河天險,汴京危在旦夕,速來救援。合達立刻離開黃榆店,向汴京方向急行軍。而此時,口溫不花已經和拖雷匯合,蒙古大軍已經包圍了金兵,不過蒙古只有不到5萬人,金軍則有大約13-15萬人。

    金軍開始突圍,蒙古人砍了很多大樹阻賽道路。來自商州楊沃衍的部隊首先出發,把擋路的樹木石塊移掉,並拼死血戰,以慘重代價攻佔一座山頭,殺出了一條血路。接著,武仙和高英的部隊把楊沃衍部替換下來,接替楊沃衍部作為前鋒,往北拼殺而出,衝撞前進。蒙古人箭雨狂下,騎兵左衝右突,金兵派出最精銳的完顏陳和尚率領的忠孝軍,忠孝軍是金軍唯一的騎兵,並且是重騎兵,待遇是其他部隊的3倍,多是被蒙古人趕出草原的乃蠻人,也有長白山女真人和山西和陝西邊陲久經戰火洗禮的漢人。不過只有大約1萬人。

    金軍突破重圍,不過突破口靠近西邊的三峰山而不是東面靠近汴京的平川。此時的金軍雖然餓了幾天凍了幾天,金軍的前鋒部隊決定,由武仙和高英領兵攻擊三峰山西南,把蒙古軍趕走,讓正在堅守的後軍能夠順利趕到三峰山,而由楊沃衍和樊澤的部隊攻擊三峰山東北,再次殺出一條路來。金軍的攻擊分別擊退蒙古軍。但是蒙古軍靠著靈活的機動性,又集結到三峰山的東邊,仍然威脅著金軍往鈞州的道路。

    這時候,金軍的大部分兵力都到了三峰山上。而拖雷也親自趕到了三峰山的東邊。張惠、按得木等集結了金軍剩餘騎兵萬餘人, 三峰山下,蒙古軍層層疊疊20裡。按得木與張惠謀曰:“此地不戰,欲何為耶?”,率領騎兵衝下山與蒙古大軍決戰。

    此時天意幫了蒙古人,金史裡寫道,須臾雪大作,白霧蔽空,人不相覿。面對面都看不見,這樣大的雪相當罕見。莫非是天意,還是命運。合達立刻決定,全部撤回到山上,金兵自正月十二就已經斷糧了,3天沒吃飽飯了,又天寒地凍,士兵被甲骨僵立雪中,槍槊結凍如椽。別說戰鬥了,走路都成問題。

    1232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大雪停了,天放晴了蒙古大軍開始圍攻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金兵,實際三峰山高度不高,最高點不過350米左右,南面坡度和緩,高度只有150-250米。騎兵可以作戰,蒙古人還特別留了一個向禹縣的缺口。金軍崩潰了,金兵像瘋了一樣沿山間缺口向禹縣逃竄,金史說金軍遂潰,聲如崩山。金軍開始內亂,楊、樊、張三軍爭路,北兵圍之數重,及高英殘兵共戰於柿林村南,楊沃衍、樊澤、高英皆死,惟張惠步持大槍奮戰而死。

    完顏合達和完顏陳和尚帶了幾百人殺出重圍,進入了鈞州城,蒙古軍馬上包圍了鈞州城,這時候蒙古大汗窩闊臺也到了。蒙古軍立即攻城,鈞州城破, 完顏合達、移刺蒲阿、完顏陳和尚、楊沃衍、樊澤、高英皆歿於此役,金軍精銳消亡殆盡。

    小編覺得金兵全軍覆滅的原因:一、拖雷高超的指揮藝術,,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優勢,避實就虛,再則運用各種疑兵、疲兵、諜戰之策,從士氣、體力、補給等方面打擊金軍;二、這次的天時(接二連三的大雪天氣)也給金兵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請留言小編。

  • 14 # 扶青山

    公元1234年,在中國汗青上已是不可一世的大金國衰亡。金國的衰亡包孕本人在交際計謀上的失誤,同時也有戎行戰爭力的下降。實在,在金國衰亡的前幾年,金國已是做了一系列的”起勁“,國力上有所進步。不過面臨已經是突起的蒙古政權,此時的大金國已是有心疲乏。在聞名的三峰山戰爭中,13萬金國戎行幾乎三軍淹沒,註定了金國的衰亡。那麼,三峰山戰爭究竟是什麼狀況呢?

    一、金國戎行的戰爭力迅速墮落,蒙古在”敏捷“突起,在12世紀前期,金國確立往後,金國戎行爆發出了戰爭。金國先後覆滅了遼國和南邊的北宋王朝,發現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那時,金國的戎行以馬隊為主,不管是重馬隊鐵寶塔或是輕馬隊柺子馬,都有很強的戰爭力。不過在中國汗青上一再發現的一幕又產生了,金華人進來華夏區域往後,被漢化。金國戎行的戰爭力開始降落,到了11世紀的末期,金國在各方面已是很是靠近華夏王朝的程度。就在金國逐步漢化的同時,蒙古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卻開始逐步走向統一。蒙古乞顏部在首級鐵木真的頭領之下,逐步覆滅了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到了公元1206年,鐵木真確立了蒙古政權,並且開始和強鄰金國開火。

    在戎行戰爭力方面,金國彰著不是蒙古的敵手。並且金國戎行疏散在各地的都會中,根基無法調集到一路。與蒙古戎行作戰的過程當中,金國戎行屢戰俱敗。金國已是在朝狐嶺一帶與蒙古舉行了一次大死戰,不過20多萬金國戎行險些一蹶不興。為了隱匿蒙古戎行的打擊,金國天子把都城從北京遷往了開封,希望用黃河攔截蒙古戎行的打擊。與蒙古戎行頻頻作戰中,金國發掘了蒙古戎行的少許特點。蒙古戎行善於野戰,但打擊都會的程度並不高。都城南遷往後,金國開始模仿昔時的北宋,建築了大批的軍寨和城堡。不得不說,一個偶然的時分,搶救了金國,為金國博得了療養生息的時分。西方的花剌子模國與蒙古政權發作了衝突,成吉思汗停息了對金國的打擊,開始組織大範圍的西征。在蒙古西征時代,金國的反應也很快,行使寶貴的時分,舉行了少許軍事蛻變。

    二、金國內部裡面,發現了迴光返照的跡象,經由一系列的軍事蛻變往後,金國戎行的戰爭力有所進步。特別是聞名的忠義師,成為了金國末了的王牌。在少許中小範圍的戰爭中,忠義師幾次擊敗了蒙古戎行的打擊。蒙古戎行實現了第一次西征往後,又開始打擊號稱硬骨頭的西夏國,這又讓金國獲取了少許時分。因為成吉思汗的逝世,蒙古裡面發現了臨時的動亂。窩闊臺登場往後,必要一段時候站穩腳跟。到了公元1229年,經由了一系列動亂往後,窩闊臺大汗決意再次大肆打擊金國。經由了第一輪西征往後,蒙古戎行學到了良多中亞區域的科技,比方輕便的兵器和回回炮。寄託中亞區域的文化,金國慘淡經營的防地終潰散。蒙古戎行兵分兩路打擊金國,此中,西路軍有4萬多人,統帥即是大家熟知的託雷。

    那時,因為西路軍的希望很是順當,金國朝廷的決策是:密集主力佇列,先擊敗蒙古的西路軍,先後再迎戰北路軍。為了擊敗西路軍,金國密集包孕忠義師在內的13萬戎行,這是金國末了的家底。金國戎行有13萬,本人的戎行惟有4萬。固然本人的戎行戰爭力對照強,不過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在如許的環境下,託雷沒有急於和金國戎行死戰,而是舉行了接續的襲擾。蒙古戎行行使本人馬隊的靈活性,挫折金國戎行的運輸線。金國戎行開始面臨補給上的問題,將士們在窮冬季節飢不擇食,如許的滋味很不好受。迫不得已的金國戎行抉擇了撤離,而蒙古戎行猶如狼群一樣跟從襲擾。金國戎行的反抗力在接續的降落,經由幾天的頻頻折騰,金國戎行已是到了潰散的邊沿。在三峰山左近,蒙古戎行用樹木攔截了山口,同時開始對金國戎行策動”周全“打擊。

    三、三峰山的腐朽為金國敲響了喪鐘,在三峰山戰爭中,13萬金國戎行幾乎三軍淹沒,惟有幾千人逃回了開封城。此次戰爭號稱是遊擊馬隊作戰的榜樣,發現了以少勝多的狀況。因為本人的主力佇列喪失殆盡,金國再也疲乏反抗蒙古的打擊。1年多往後,在蒙古和金國戎行的夾攻之下,已是不可一世的金國衰亡。實在,在金國與蒙古抗衡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個彰著的交際失誤。金國與南宋政權的干係很玄妙,面臨蒙古的打擊,金國沒有聯合南宋,而是開始打擊南宋,有望攻陷南宋的地皮,作為本人抗衡蒙古的血本。這一行為把南宋直接推向了蒙古政權,為了本人的平安和權益,南宋決意聯結蒙古夾攻金國。固然,在金國衰亡往後,因為兩淮區域的”分別“問題,蒙古與南宋發作了衝突。

  • 15 # 鐵血戰史1927

    金國13萬精銳全軍覆沒指的是三峰山之戰!

    123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兵發三路進攻金國。左路軍由拖雷指揮借道南宋,沿漢水進擊唐州、鄧州,這個拖雷就是郭靖的發小,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應該瞭解;窩闊臺率領中路軍進攻河中;右路則由斡陳那顏進攻濟南。

    由於拖雷率領的左路軍進展神速,金國決定先對付拖雷,再回頭對付窩闊臺。金國迅速集結包括忠孝軍在內的13萬精銳步兵以及兩萬騎兵,由完顏合達統帥,裡面集合了金朝大部分抗蒙名將。這個忠孝軍比較厲害,完顏陳和尚曾經率領400忠孝軍擊敗8000蒙古軍隊,忠孝軍是金朝的抗蒙主力。拖雷本部就三萬來人馬,兵力懸殊。所以託雷並沒有跟金軍正面對決,而是發揮蒙軍的優勢,利用蒙軍善騎射的機動性,襲擾金軍,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總是在金兵吃飯休息的時候分兵騷擾,金兵疲勞不堪。

    窩闊臺率領大軍攻佔鄭州,兵鋒直指金國首都開封城(汴京)。金哀宗大驚,命令完顏合達回師救援。完顏合達感到事態緊急,立刻起兵回師。拖雷迅速抓住這個機會,立刻追擊金軍,並搶先在河南三峰山佔據有利地形狙擊金軍。兩軍展開大戰,拖雷兵少,利用三峰山地理優勢不斷的阻擋金軍。金軍誓死進攻,蒙軍陣地不斷失守,拖雷帶領剩餘軍隊退守主峰,金軍鼓足士氣大舉進攻,恰在此時天降大雪,周圍瀰漫起大霧,視力不過兩米遠,金軍怕迷路,只好暫時收兵。可是老天偏袒拖雷,大雪紛飛三天三夜。等到雪停之後,金軍突然發現蒙軍消失了。

    原來闊窩臺領兵到達均州城,拖雷故意放金兵撤離。金兵在撤離的時候,被拖雷騎兵攔腰截斷,窩闊臺大軍也趕到,兩路合擊,金兵大敗,十幾萬人馬只有幾千人逃離。

    我是鐵血步兵1927,感謝關注與支援!

  • 16 # 春暖花開003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去查了一下,說是蒙金大戰三峰山,沒宋朝什麼事。

    這就對了。

    宋朝怎麼可能讓金軍全軍覆沒。

    金軍為何會全軍覆沒?

    這個大金國,跟後來的大清朝差不多。

    剛打進中原,士兵個個殺氣騰騰,單兵戰鬥力非常強。

    統治了兩三代人,大多數的統治者家屬,個個生活條件都很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好,個個細皮嫩肉,上了戰場,那股狠勁就沒有了。

    蒙古國那邊計程車兵彪悍善戰,大金國這邊計程車兵,錦衣玉食。在冷兵器時代,彪悍善戰計程車兵,打錦衣玉食計程車兵,不用問,都知道誰勝誰負。

    蒙古國那邊,除了有彪悍善戰計程車兵之外,還有彪悍善戰的軍官。大金國這邊的,除了有錦衣玉食計程車兵之外,還有飽讀詩書的軍官。

    在冷兵器時代,在絕對的實力下,所有的計謀,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蒙古國跟大金國兩軍相遇,大金國的軍隊,不是在三峰山被全殲,也會在奶頭山被全殲。

    歷史書,後來寫的故事。大背景,就是狼和羊的戰爭。狼打贏了羊,寫狼用了什麼什麼計策,那是狼的宣傳技巧而已。根本的問題是兩邊計程車兵,戰鬥力不一樣。

  • 17 # 哥哥123

    原因很簡單,南宋聯合蒙古軍,其實主要是蒙古軍的功勞,南宋關係不大。當時由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夥同其弟託雷共計50000蒙古軍,出兵攻打200000金人,古時候任何一個國家一次性損失二十萬都可以說是傷筋動骨,尤其是金人這個女真部落,總共才多少人,等雨一次性將金人的有生力量解決了,後來女真就被滿族合併,成為現在的滿人

  • 18 # ke006

    金國是用人不當,戰術佈置問題,將領指揮不力,部隊貪生怕死。三峰山之戰,1232年是蒙古滅金的一個重大戰役。此役,蒙古軍以少勝多,取得重大勝利。金主力崩潰,再無力量復興,滅亡已成定局。三峰山之戰,是蒙古滅金的一個重大戰役。 1232年,蒙古軍拖雷部繞過金朝的軍事重鎮潼關,越過秦嶺,出漢中盆地,迂迴到南方,然後直奔汴京。金將完顏合達率主力 15萬前往攔截,雙方在三峰山(河南禹州西南)展開會戰。蒙古軍隊採取了疲勞金兵的戰術。蒙軍知道金兵急於突圍,就故意讓出一條路。當金兵爭相逃跑之時,蒙軍伏兵四起,大敗金兵。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率金軍殘部退至鈞州城內,旋即被蒙軍破城,合達被殺,陳和尚不欲無名地死於亂軍中,親自來到敵營,卻不肯投降而被殺。金軍最後的主力在此役潰敗,損失驍將多員,“兵不復振”,亡國已是不可避免了。

  • 19 # 文藻巧翁

    金未金軍與蒙古軍隊在鈞州三峰山進行了一次有決定性意義的戰鬥。開興元年(公元1232年)正月,金軍主力自鄧州出發,途中與武仙、楊沃衍部會合,十二月金軍到達沙河,蒙古軍早已在河北部署了5000騎軍等候。金軍渡沙河攻擊,蒙軍以逸待勞。金軍疲於奔命,十分疲憊。金軍行至離鈞州城23裡的黃榆店,終因雨雪太大,停止了前進,屯宿了3天。金哀宗傳來詔旨,命金軍急速赴援汴京,金將移刺蒲阿急於赴援,完顏合達只得與之合軍出發。蒙古軍早已準備好,大集於路前後。他們用大樹將道路堵住,金將楊沃衍奪路猛進,金將陳和尚擁車上山,蒙古軍退守三峰山東北和西南,且戰且退,誘金兵深入。激戰中,天又降大雪,霧氣騰空,以至於人人不能相視,戰場經戰馬和士兵們的踩踏,變成了泥潭。金軍飢寒交加,十分狼狽。而蒙古軍卻能更番休息,並放開金軍奔鈞州的路,蒙軍自兩側夾攻,金軍全面崩潰,大部戰死。戰後,金軍精銳豪隊幾乎全部喪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教材經常會出現很詭異的滯後性,將大量章節用於淘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