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欣大欣

    自幼習得雙語,多少說明孩子在語言方面有些天賦,還有家庭成長環境不錯以及家長的陪伴和引導也重要。這樣積累多了,對孩子的認知能力肯定有諸多幫助,也能更好的理解一些事物。當然也因人而異。到底有多大幫助,沒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可以肯定,認知能力超過大部分同齡孩子是確定的,畢竟人家學的多,瞭解的多,知道也更廣泛點。因為我一直觀注孩子成長,孩子就是習得英語的,現在四歲,可以無障礙交流,懂的感覺很多的樣子

  • 2 # 家有神獸IT寶媽

    從小進行雙語學習,對孩子的智商及認知水平,至少有三個優勢。

    首先,雙語的孩子需要根據不同的語境,在不同語言之間隨時切換,這個過程有利於提高大腦的認知靈活性。比如國外華人家庭的孩子,在幼兒園會流利地用英語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一回到家看見爸爸媽媽,就自然切換到漢語,描述幼兒園的見聞。其次,從小學習一門外語,孩子抑制干擾的能力更強,專注力更強。根據專家的研究,雙語使用者說話的時候,需要同時啟用兩種語言體系,然後在努力抑制其中一種,選擇另一種想使用的語言。長此以往,大腦抑制干擾的能力就得到了鍛鍊和增強。第三,從小學習一門外語,有利於抽象思維的發展,也有利於孩子的語言學習。舉個例子,比如“書”這個名詞,在英語和漢語中的單詞不同,發音也不同,但含義相同。對於只會漢語的人來說,他看到一本書,就只會想到“書”這個詞,而對於雙語兒童來說,看到一本書他會想到書,也會想到book,這種語音和語義相剝離的理解方式,將更有助於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研究人員透過實驗得到的推論:在語義認知的發展上,雙語兒童比單語兒童要提早2-3年。

    雙語學習對孩子有諸多好處,但要想真正獲得這些好處,就要使孩子像學習母語一樣習得第二種語言。

  • 3 # 寶媽麗麗在修行

    很明確地說,有優勢。下面我來詳細說一下。

    1 雙語寶寶的認知靈活性高

    認知靈活性,說白了也就是思維比較靈活。

    比如孩子比較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得依著他的習慣來,如若不然,就會發脾氣。當需要切換時,他們不容易轉換,常常會蒙圈、不適應,發脾氣。

    這都是認知靈活性不夠的表現。

    認知靈活性好的孩子,能夠根據不斷的變化,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用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事物。這樣靈活的思維很重要。人生總在切換中,這就要求我們用因變而變,太過僵化會制約一個人的發展。

    認知科學家魏坤琳說,雙語寶寶的認知靈活性普遍比單語寶寶好。因為他們習慣面了切換場景,切換語言,這種切換無形之中鍛鍊了認知靈活性,提升了認知靈活性。

    這是雙語寶寶在認知上一個顯著的優勢。

    雙語寶寶的認知靈活性好於單語寶寶

    2 有助於自控力的培養

    我們都知道自控力對人來說很重要。

    自控力的關鍵是啥?理性對慾望的抑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知和行為。這並不容易,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均衡,“理性腦”到20多歲才發育完善。

    但從小學一門外語的孩子,在說外語的時候必然要抑制母語的干擾,於是每一次說外語都是對抑制能力的一次鍛鍊。也是在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學外語對自控力又幫助

    3 開啟新世界

    一門語言就是一個新的世界。語言是思維的載體。

    我們現在可以讀到國外的作品,但都是翻譯過來的,帶了翻譯者的理解。但是如果你學會了一種語言,比如會英語的寶寶,就可以讀英語繪本,瞭解異國文化、語言的組詞方式、思考方式等。

    英語思考和我們中文是不一樣的,它特別擅長表達複雜的問題。而我們中文多是“意會”。這種不同,對孩子的認知也是提升。

    在《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這本認知科學書籍中,講到大腦的思考是以學到的內容為基礎的。你瞭解得多,你就越能調取內容,提升理解能力。而且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瞭解,比如讚揚一個人,知道英語國家的人是怎麼做的,華人是怎麼做的,更容易激發人的思考、遷移、創造。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雙語寶寶對世界的認識更廣,多了一個角度,所以認知能力更好。

    雙語寶寶看世界多一個角度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總結一下就是,雙語孩子在認知上有以下優勢:

    認知靈活性高;自控力得到鍛鍊;看世界多一個維度。

    其實也不是說非要學會一門外語才有這個效果。家長可以透過其他方式達到這些目的。但是既然學外語有這個好處,將來總要學,學語言又是越早越好,還不如提前給孩子一些啟蒙。

  • 4 # 英語五步法

    自幼習得雙語的孩子,應該有不同的情形。一種情況是,這個雙語是兩種拼音文字語言,比如英語和法語,義大利語和俄語等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個是拼音文字語言,一個是表意/象形文字的語言,比如英語和漢語,西班牙語和漢語。

    由雙語帶出的認知能力上的優勢,可能性應該不大。知識和經驗都是人們透過學習掌握的。學習的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邏輯思維推理過程。邏輯推動思維的過程就是運用語言句子進行推理的過程。同樣意思的句子在英語裡和法語裡形式不同,但是結果是一樣的,比如99這個數字,英語表示是90+9 ,法語是4×20+10+9。結果一樣。即使在英語和漢語之間,道理也是相同的。所以應該不存在雙語在認知能力上高於單語的情況。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孩子的雙語狀況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就會發生變化。這裡面主要是由於社會活動參與度的影響來決定的。在以家庭為主的小環境中,對於孩子就是一個小社會。父親母親分別說兩種語言,孩子受到薰陶,很自然地也就學會了。但是一般只涵蓋簡單的日常生活所需的交流。從孩子上幼兒園、上學開始情況就發生變化。幼兒園和學校是不同的大社會,基本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再使用雙語的可能性為零。這樣孩子的雙語開始產生傾斜,大社會中的通用語言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我認識一家的情況,可以說明問題,父母都是華人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作,女兒到了五六歲去英國和父母一道生活。然後在那邊上小學中學大學一路走下去,身邊的人都說英語,所有媒體廣播影視,英語無處不在。雖然父母在家說漢語,孩子漢語已經退化到只能聽懂簡單內容了。前幾年這個孩子回到北京在北大學中文。這個例子雖然不是從雙語開始的,但是母語的弱化和被取代,也是非常能說明問題的,那就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選擇遠遠大於家庭這個小小的語言環境。

    應該說,即使是被弱化的語言,仍然有它的存在優勢。當然取決於適當的場景的出現。如果這種場景不出現,被弱化的語言永遠沒有用武之地。

    相反,在人們進入退休年齡以後,每多學一門外語據說有望比其他人多活三到五年,但願這個好訊息是有根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功能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偏高是怎樣的一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