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看風雲在際
-
2 # 一丹流青
為什麼說曹彰是一個猛男呢?
因為曹彰不僅善長騎射,而且臂力過人,能夠與猛獸搏鬥。
這點應該說是繼承了曹操的優良基因。
曹操不僅是個文學家、軍事家和書法家,還是一位武林高手。
曹操曾經潛入時權臣“十常侍”之首張讓的家中,被張讓發現過後,命令自己的保鏢圍殺曹操。
但是曹操鎮定自若,手執短戟,左衝右突。居然殺開了一條血路,翻牆而出,全身而退。
所以說我們說曹操的基因很強大,不僅培育了文武雙全的曹丕,還培養出了才子曹植,更養育出了猛男的曹彰。
對於武功超群的曹彰,曹操擔心他變成一個純粹的武夫。所以告誡他說:“你天天不讀聖賢書,老是騎馬仗劍,不學無術。這樣下去,你最多就是一個有匹夫之勇的棒老二,你還應該好好學習啊!”
雖然曹彰也開始學習《詩》、《書》等典籍,但是曹彰志不在此,他曾給手下說:“大丈夫應該學習衛青和霍去病,率領10萬鐵騎,踏平匈奴,建功立業,學那麼多詩書幹什麼?我又不當博士!”
可見曹彰是一個率性天真的猛男。
那麼曹彰是不是一個猛將呢?
建安23年的時候,代郡的烏丸部族大規模反叛。
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兼任驍騎將軍,率領部隊北上討伐烏丸叛軍。
當曹彰所部剛剛開拔到涿郡時,烏丸叛軍的數千鐵騎突然殺到。
而這時,曹彰的部隊還沒有集結起來,手頭只有1000餘步兵和幾百騎兵。
如果倉促上陣,將會以卵擊石。幾百人的騎兵在幾千騎兵的面前,翻不出任何浪花,而一千步兵也很難對抗數千騎兵。
關鍵時刻,猛將曹彰並沒有頭腦發熱,亂打一氣。反而冷靜地接受了田豫的計謀,把這一千多人的部隊集結起來,在險要的地點進行防守。
數幹烏丸叛軍的都是騎兵,沒法進行大規模的攻堅戰。
見曹彰堅守不出,烏丸騎兵不得不退去。
等到附近的自己部隊全部集結起來過後,曹彰下令追擊烏丸叛軍。
散漫的烏丸叛軍,沒有想到曹彰趕來追擊,正在原野上悠哉悠哉地遊蕩,很快被曹彰的部隊追上。
曹彰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彎弓搭箭,勢若流星。
這時,曹彰平日騎射訓練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只見叛軍們應弦而倒。
看到身先士卒的主帥如此勇猛,整個曹軍計程車氣迅速高漲起來,全軍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追殺烏丸叛軍。
當然,叛軍也不是吃素的。
烏丸部落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也善騎射,在逃亡中仍然不時回頭射箭。
衝在最前面的曹彰也被射中了數箭,幸好有鎧甲防護,沒有造成大礙。
這幾箭雖然沒有射傷曹彰,但是卻激發了曹彰有殺氣。
曹彰帶領全軍一口氣追殺了敵人半天,竟然追趕敵人長達200多里地。
這個時候,曹彰手下開始有點兒擔心,深入敵境會不會遭到圍堵? 而且上面命令不得越過代郡,所以不能再追了。
曹彰卻說:“帶兵打仗,主要是看有利可圖沒有?怎麼能盲目的拘泥於死命令呢?敵人剛剛被打掉了士氣,而且沒有跑遠,追上去就能夠消滅他們,如果只是為了執行命令而放跑了敵人,這可不是良將所為!”
於是命令“落後者斬”。
命令一出,手下人不得不全力追趕敵軍。
經過一天一夜的不停追趕,終於追上了敵人。
此時士氣全無的敵人,被突然追上的曹軍嚇壞了,在曹軍的進攻中很快崩潰。
曹軍取得了重大勝利,斬首千人以上。 戰
後,曹彰用雙倍的獎賞,重賞了全軍將士,極大的鼓舞了全軍士氣,真正獲得了全軍將士的認可。
遠處觀戰的鮮卑族將領軻比能,被殺氣滔天的曹軍嚇壞了,不得不向朝廷臣服。
所以說,曹彰不僅是一個武功卓越的猛男,更是一個善於抓住戰機的猛將。
-
3 # 神舟六
曹彰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曹操一生子女眾多,據說光兒子就有二十多個,但比較有名的就那麼幾個:大兒子曹昂庶出劉氏,由正室丁夫人扶養,可惜在宛城為保護曹操被張繡手下射死;二兒子曹丕、三兒子曹彰、四兒子曹植均為卞夫人所生。
曹彰年少時不喜歡學經史,偏愛武藝,力大無窮,及冠後留黃鬚,其曹操稱之黃鬚兒。有一年外邦獻來一隻猛虎,裝在籠子裡軍士們都不敢靠近,曹彰卻進去籠子用胳膊將虎尾挽住,老虎兩個耳朵耷拉著不敢動彈。還有人獻來一頭大象,被曹彰捏住鼻子那隻大象爬在地上不敢動。
曹彰愛馬。曾經看上一匹好馬,但是馬主人同樣十分喜歡捨不得出賣,曹彰便將自己的美妾任由馬主人挑選一人交換。果然馬主人挑選了一位美人將駿馬換給曹彰。
曹彰在戰場上也屢次建功。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軍征討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同年九月,曹操與劉備戰於漢中。兩軍對陣劉備幾次讓義子劉封出戰,曹操氣嗎道:"你這個賣席的傢伙只能讓乾兒子出征,待我將我的親兒子黃鬚兒調來敗你。"待到曹彰從洛陽趕來曹操已兵敗退軍。如果曹操帶黃鬚兒來,真有可能丟不掉漢中。
220年曹操死,丕繼魏王不久稱帝,221年曹彰被封為公,222年又進封為任城王,223年,曹彰進京朝覲,其間得急病,8月1日暴斃於府邸中,追諡曰威王,享年三十五歲。他的兒子曹楷承襲了爵位。
-
4 # 自家講譚
說到三國武將,大家更多先想到的是威震逍遙津的張遼、百騎劫魏營的甘寧、長坂坡的張益德、定軍山的黃漢升……
其實曹家也不乏這樣的虎將,除了曹仁之外,曹彰也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boss級悍將。
據說曹彰能左右開弓,劍術於百步之內,斷人的鬍鬚和頭髮。當時樂浪郡獻來一隻猛虎,紋理斑彩,用鐵籠關住。力士們都不敢看。曹彰抓住虎尾,纏在自己胳膀上,猛虎貼著耳朵不敢出聲,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後來南越國獻一白象給武帝,曹彰用手捏住它的鼻子,
大象就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動。
文帝曹丕曾鑄一口萬斤大鐘,懸在文華殿,想換一處擺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動,可是曹彰把鍾背起來就走。
四方聽到他的神勇,都息兵自保。文帝說:“以任城王的雄武,併吞巴蜀,就像貓頭鷹銜死老鼠!”。
後來曹彰過世,比照東漢東平王的喪禮安葬。出喪時,空中有幾百人的哭聲相送;送喪者都說是過去因戰亂而死的魂靈沒有棺槨收殮,任城王仁慈恩惠,埋葬了這些枯骨。死者在地下有靈,心知感激,所以讚美其恩德。
這些神話故事據說記載在國史《任城王舊事》三卷裡,該書晉初珍藏在持宮秘閣中。
這不是瞎扯嗎?我們先來理一理,能左右開弓,這個有可能,前面我們說過,曹丕也能左右開弓。百步之內,斷人鬚髮,這明明是《仙劍奇俠傳》好不好。
能捋老虎尾巴,那有可能是經過馴化的溫順的老虎;捏大象的鼻子,也可能是一隻年幼的小象.可是背起大鐘就跑這件事兒,漢代的1萬斤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六噸,一百個人都拿不起來的,六噸重的大鐘,他一個人背起來就走,這是《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走錯片場了吧。
四方息兵自保,那何來的諸葛亮北伐,陸遜賺敵?至於什麼死者地下有靈云云……那就實在是太違揹我們唯物主義者的做人準則啦!
所以說我們應該抱著科學的心態去讀史書,雖然不可能多麼的真切。但至少要分清楚,可能和不可能。
那麼曹彰到底算不算一位高手呢?
我覺得《三國志》中的記載,要相對真實得多。曹彰從小就善於騎射(和兄長曹丕一樣),臂力過人(先天五大三粗,後天勤於鍛鍊),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曹操曾經建議他說:“你不向往讀書學習聖賢之道,卻好騎馬擊劍,這都是隻能對付一個人的,哪值得珍貴!”同時督促他學習《詩經》、《尚書》。曹彰卻對身邊的人說:“大丈夫應當效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率領十萬之眾在沙漠上馳騁,驅逐戎狄,建功立業,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有一次問幾個兒子的愛好,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說:“願作將軍。”曹操說:“作將軍幹什麼呢?”曹彰回答說:“披堅甲,握利器,面臨危難不顧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郡以北曾經被征服的,烏桓無臣氐(又作能臣氐,反正肯定不是屈臣氏)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事,帶兵平定叛亂。
臨出發以前,曹操告誡曹彰說:“有一件事情你需要記住,在家裡我們是父子,你接受了命令出征,就是我的部將了,一舉一動都必須按軍法行事!”
曹彰受命北征進入劉備的老家涿郡境內,叛變的烏丸幾千騎兵前來攔截,當時曹彰的兵馬尚未集結,只有步兵一千人,戰馬幾百匹。曹彰用田豫的計策,堅守陣地的要衝,然後率領騎兵對敵人進行各個擊破。擊潰敵人,追擊中,曹彰箭射敵騎,應聲而倒的敵人前後連成一串。曹彰自己的鎧甲也中了幾箭,但氣勢更加雄壯,乘勝追擊,直到桑乾河,已經距離代郡有二百多里。
軍中長史和眾將都認為部隊遠道而來,人馬疲累,又有命令不許過代郡,不許深入敵境,不得違令輕敵。曹彰卻說:“率軍出征,只是為了取勝,為什麼要受限制呢?敵人還沒跑遠,追上去就能擊潰他們。只顧服從命令而放跑敵人,決不是良將所謂。”
於是便上馬,大聲命令部隊:“落後者斬!”,結果一天一夜追上了敵人,出擊大獲全勝,斬首俘虜了幾千人。曹彰超過常例幾倍地犒賞將士,全軍沒有不高興的。
當時有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率領幾萬人馬觀望雙方強弱,看到曹彰奮力衝殺,所向披靡,便請求向他臣服,這樣北方便又平定了。
當時,曹操在長安,召曹彰到自己的行營。曹彰從代郡經過鄴縣,太子曹丕對曹彰說:“你剛立了功,現在去西邊面見主公,注意不要驕傲自誇,回答問題要表現得謙虛。”(從這個記載看得出,早期的曹丕還是比較關心這個弟弟的)曹彰到了長安,按照曹丕所說的,把功勞都歸於眾將。曹操很高興,捋著曹彰的鬍子說:“黃鬚兒居然大不簡單!”
-
5 # 文蹤旅跡
提到曹操的兒子,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會是登基稱帝的魏文帝曹丕,創作千古名篇《洛神賦》,七步成詩、文采斐然的曹植,或者是年少聰穎,想出稱象之法的曹衝。曹操的次子,曹丕的弟弟曹彰卻很少為人所熟知。那麼,曹操之子“黃鬚兒”曹彰是怎樣一個人呢?
曹彰,字子文,因為鬍鬚是黃色的,所以被曹操稱為“黃鬚兒”。他出生在中平六年(189),這一年,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即位,是為漢少帝。隨後,大將軍何進死於同宦官的爭鬥中,董卓進京挾持天子,廢長立幼,於是漢獻帝即位。董卓的暴行引得天怒人怨,曹操發出討逆檄文,於是十八路諸侯集結討伐董卓。曹彰的出生,伴隨著東漢末年亂世的正式開啟。
或許正是受父輩從小四處征戰的影響,曹彰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武勇和軍事天賦。《三國志》中說他:“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他不但從小擅長射箭騎馬,還臂力驚人,能夠徒手格擋猛獸,而且其性格堅毅勇敢,不畏懼艱難險阻。
曹操見他是做將領的好材料,於是便試著帶他征戰,年幼的曹彰“數從征伐,志意慷慨。”展現出非常優秀的行伍素質。不過,或許是擔心孩子衝鋒陷陣過於危險,曹操曾經打擊他說:“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並讓曹彰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
曹彰卻十分反對父親的安排,他對身邊的人說:“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曹彰認為大丈夫就應該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率領大軍馳騁荒漠,驅除襲擾疆域的遊牧民族,建功立業。而這裡的“博士”當然不是今天的學位,而是掌管經學傳授的官吏。
這一點上,曹彰和他的父親其實是不謀而合的。曹操在自己晚年所著的自傳性文章《述志令》中,講述自己年少志向時便寫道:“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曹彰和曹操一樣,年少時夢想當個將軍,保家衛國。
曹操曾經把孩子們召集到一起,詢問他們的志向。曹彰不假思索便湖回答:“好為將。”曹操問道:“為將奈何?”曹彰則斬釘截鐵地說:“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聽了大笑。或許,他在曹彰身上看到了曾經年少的自己。
建安二十三年(218),北方的烏丸謀反,曹彰被授予征討叛逆的重要任務。剛到涿郡地界,便有叛投遊牧民族的數千騎兵來攻,此時曹彰的兵馬還沒有集結,他手下只有一千步兵,幾百騎兵,眼看兵力懸殊,但是“用田豫計,固守要隙,虜乃退散。”曹彰守住險要的關卡,逼退了敵軍。
敵軍剛剛撤兵,曹彰就按耐不住了,於是,“彰追之,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戰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去代二百餘裡。”曹彰武勇驚人,不但親自衝向敵陣,還殺掉許多叛賊。足足戰鬥了半天,曹彰鎧甲上中了好幾箭,但他反而更加興奮,於是一路乘勝追擊,來到了距地方老巢只有兩百里的地方。
這時,他手下的長史和將領們都認為士兵已經十分勞累,又不清楚敵軍狀況,建議不要冒然前進。曹彰斷然拒絕道:“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度乎?胡走未遠,追之必破。從令縱敵,非良將也。”於是繼續追擊,連趕了一天一夜的路才終於追上了叛軍,曹彰果斷出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
曹彰取得大勝,重重的犒賞了將士,而此時鮮卑的首領軻比能“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曹彰的頭一次獨自領兵便立下大功,足見其軍事才能還是相當不俗的。曹操也非常高興,便召曹彰到長安見面。曹彰路過鄴城時,其兄曹丕叮囑他:“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
曹彰把兄長告誡不要居功自傲的話記在心上,見到曹操時,把功勞都歸在其他人身上,曹操非常高興,撫摸著曹彰的鬍鬚說:“黃鬚兒竟大奇也!”不久,曹操去世,曹丕繼位後厚待了他的這個弟弟,先是給他增加了五千戶食邑,後來又封他為公。黃初三年,曹彰被立為任城王。一年後病逝,被風光大葬。
曹彰性格剛直、武力超群,勇敢果決且倔強執拗。他志向遠大,仰慕衛青、霍去病那樣的英雄,渴望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他可以說是比較優秀的一個了。
回覆列表
曹彰是員猛將,勇力過人,無心政治,從小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員征戰沙場的大將軍。
曹彰,字子文,東漢末年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奠基人曹操的親兒子,曹魏首任君主曹丕的親弟弟、建安文學集大成者曹植的親哥哥。曹彰其實可以算是曹操一枝的另類,同時也可以說明一句老話叫“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曹家既有政治家,軍事家、又有文學家,再加上曹彰這樣一個將軍,可以說當時的高階職業,曹家人都有涉獵。不愧是可以建立帝國的強大氏族。
曹彰從小就喜歡學武,對寫文章沒有一丁點興趣。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曾問過自己的兒子們都有什麼志向,曹彰回答的非常乾脆“好為將”,曹操又問為將如何?曹彰回答說:“披堅甲,握利器,面臨危難不顧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可見,年紀輕輕的曹彰就已經有了一員合格將軍應有的思想覺悟與體能基礎。曹操為此也很是高興,因曹彰鬍鬚發黃,於是曹操給曹彰起了個小名叫”黃鬚兒“。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當時曹彰29歲,北方烏桓造反,曹操封曹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軍北征烏桓。曹彰到達前線後,還未等軍隊到齊,烏桓數千騎兵就衝殺而來,曹彰以一千步兵加幾百騎兵,就擊退了烏桓軍隊。曹彰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率軍追趕,一馬當先殺入敵軍陣中和敵人肉搏,非常英勇。這一陣斬首俘虜烏桓幾千人,大獲全勝。曹彰以超過常規的標準獎勵手下將士,軍心大悅。
曹彰的一舉一動都被北方另一少數民族,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看在眼裡。軻比能認為自己無法與曹彰這樣的將軍匹敵,於是不戰而降。曹彰此次北征,超常完成了任務,同時曹彰又沒有居自傲,回到長安向曹操彙報時把功勞都歸於眾將,這讓曹操非常開心,說”黃鬚兒竟大奇也。“就是說曹操對曹彰的表現極其滿意。
曹丕即帝位後,覺得在外帶兵的曹彰是對自己帝位的威脅,於是把曹彰調回洛陽,不久,身強力壯的曹彰,竟然暴斃於府中。至於原因,恐怕與殘酷的宮廷鬥爭有關。